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境插队手记-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连部汇合要翻过几座山。一夜急行军,再加上钻进灌木林里全身湿透着凉,路上,有人盲肠炎发作,疼得在地上直打滚,大声哼哼。我们找来两根手臂般粗的树枝,脱下衣服绑成一个担架,轮流抬着他,到了连部。
  当晚,宿于一个村庄的机耕队车库里。太冷了,我把垫在地上防潮的麻袋盖在身上,还是不行,于是找个人多的地方挤在一起,互相用体温抵挡着寒夜。
  第三天,6月25日上午7点多,我们接到指令,又钻进深山,穿过蛤蟆沟,到达蛤蟆岭,这一路大约有20多里。一路上,遇到平地,大家便畅开衣襟,让风吹掉一些汗水;碰到密林,就扣紧衣扣,扒开树枝,在闷热的林子里猫腰前进,还不时地抹去挂在脸上的蛛丝。
  10点多,来到黑北公路,那儿早有汽车等着我们。等各路人马到齐后,车载着我们回到了西岗子。
  夜里11点多,队伍突然集合,全部开回了黑河。
  说是当天下午四五点时,有个孩子发觉苏联特务藏在路边的树上,被闻讯赶去的边防军抓住了。
  一年后的1975年9月,爱辉古城建了一个“反修展览馆”并对外展出。
  展览馆内,陈列着一双蛙鞋,还有这样一段记录:
  1974年6月23日,苏修特务张-尼古拉?彼得洛维奇乘军舰,在黑龙江富拉尔基段潜水越过主航道,进入我国国境。6月25日,被我方军民抓获,判处徒刑7年。
  蛙鞋上方,有一张放大的人头照片,我仔细看了看,是张娃娃脸,典型的纯毛子种。





    正文 165、炕头说书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0:58 本章字数:1704

秋已深,萧瑟风起。
  道路旁一溜大杨树下,落满了金黄的枯叶。
  地里的苞米叶垂,亮出了棒子上的红胡须;稻子灌满了浆,聋拉着脑袋;大豆也脱去绿衣,挺拔的茎秆上,挂着一串串胀鼓鼓的豆荚。
  秋收大忙季节,工作队又来了。这次,他们是来传达粉碎***的文件。
  一大早,队里分工前先紧急开会。会场上鸦雀无声,弥漫着苦涩的烤烟味,有人甚至忘记了手指间夹着的烟卷,烫着了手。
  一遍传达完了,大家嫌不够,叫嚷着:“再来一遍!”
  1976年,中国发生了太多的事。
  对很多知青来说,想从中捕捉到能决定自己将来命运的信息。不过,就要调回上海的慰问团干部老沈私下告诉我:“粉碎‘***’后,各部门正忙于清理与‘***’有牵连的人和事。因此,原定11月召开的全国知青工作会议被推迟了。”
  外调宋集屯水库大半年的肖明回来了。晚上收工后我没见到他来食堂吃饭,就问云龙:“肖明人呢?”
  云龙说:“今晚他又要炕头说书,汪永德已经把饭给他打回去了。”
  炕头说书,是知青后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那时有一些手抄本小说,如《第二次握手》、《梅花党》,在知青中广为流传。而“梅花党”中的《一只绣花鞋》、《绿色尸体》、《火葬场的秘密》、《一幅梅花图》等故事,悬疑惊悚,更是在全国一路疯传。
  肖明平时有个爱好――摆忽。比如中国十大元帅是什么地方人,任过什么军职,打过什么仗,有些什么逸闻,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这两年来,他常常被派外出,东南西北接触的人多,晚上无聊时就同南来北往的人在一起摆忽,把这些地下手抄本背得滚瓜烂熟。当然,也不排除他自己又在其中再加工编造了一些。反正每次他一回到知青点,他那屋子就开始人影晃动,挤得密不透风,大家鸦雀无声地听他坐在炕头上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停尸间外面的走廊传来‘嚓嚓’的声音,一忽儿,走来一个秃脑壳,酒糟鼻子的老头,他手里拎着一只酒瓶子,打着酒嗝,来到停尸间门前,吱扭一声推开了门,走了进去……”
  这些扣人心弦的情节,把知青听得心都要跳出来,以至于忘了给肖明递烟。这时肖明就会故意卖关子:“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有人大叫:“奈能刚开头就要等下回啦?”另有人也大叫:“奈能介不接翎子?谁还有烟?拿出来!快拿出来!”
  肖明微微一笑,如同皇上一般,呷一口别人给他泡好的浓茶,接过知青给他递上的烟,等知青为他点好火,把火柴插进他面前烟蒂满满的一只碗里,这才慢悠悠地再说下去:
  “走上楼梯,猛一抬头,只见在楼梯口出现一个高大的身影,那身影愈来愈大,愈压愈低……啊!那个中国修女头戴黑教巾,两只眼睛露出凶光,脸色惨白,身穿一件镶有金色梅花的黑色旗袍,赤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饰有金色梅花的绣花鞋……”
  “哎哟――哎哟――”有女知青听得害怕,闭起眼睛叫。
  男知青着急地喝止:“安静!安静!继续听下去!”
  听完炕头说书出来,地上已经刷白,雪花凉爽地飘落在大家的脸上;身后,留下了串串脚印。女知青边走边交流听后感:“老嚇人欧,明朝勿来听了。”
  可是第二天晚饭后,她们又早早占好了位子,坐在那里听肖明讲那嚇人的故事。
  今晚,肖明讲得是活捉“***”:从王洪文的反抗、***的沉默、***的嘴被塞上毛巾,一直到**的故作镇静,整个过程情节生动,扣人心弦。
  类似这样的题材,早在五年前肖明也讲过,那就是林彪事件。
  从林彪父子密谋暗杀毛主席,到毛主席摆脱危险、林彪夫妇和林立果乘飞机逃跑、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整个过程一一道来,也是惊心动魄。
  从肖明嘴里出来的,无论是过去的谍战还是今天的事件,都成了章回小说,开头阐明大意,结尾制造悬念,中间三实七虚,添油加醋,极尽渲染。





    正文 166、最后推荐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0:58 本章字数:1970

一年一度的工农兵大学生推荐又开始了。
  刘鹏晖在生产队获得绝对多数的推荐。去年推荐的就是他,他让了一年,所以今年没有什么悬念。
  晚上,大队开支委会讨论各生产队推荐出来的上学人选。
  今年的学校没有去年好,同样是上海的大学,去年有复旦大学,今年为上海师范大学。但好歹是回上海,只要能被推荐上,无论去什么学校都不错。
  这次别的生产队也有上海知青被推荐上来,但在讨论时,刘鹏晖很顺利地通过了。上海师范大学的这一人选没有出现什么争论。
  倒是一个中专名额,在会上争论了很久。
  由于刘鹏晖已经通过,我们队拿到了大学名额,中专名额我就不再去争。各队推荐上中专的都是当地青年,其中有一名被推荐的是支委成员子女,另外两名被推荐的又与别的支委有亲戚关系,于是大家话中有话,会议的气氛有点难堪。
  书记老郭听了半天觉得有点不舒服和尴尬,便出面折衷调和,见我一身轻松地盘腿坐在炕上打着瞌睡,点名要我先表个态。我想了想,说:“争论就没有必要了,建议还是无计名投票吧,由票数说了算。”
  那晚的会议,最终投了票才总算结束。
  身为会计的刘鹏晖要走,我来不及为他祝贺送行,而是紧张地在队里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
  先是召开社员大会,让大家推选出新会计,以便尽快交接账本。社员在大会上一共提议了五人,全部都是上海知青,其中王晓雁、昊宇是最热门人选。
  会后,队委会再讨论,最终要“二选一”。
  我对各位队委表示:“即使大伙对王晓雁的选票较多,我也不赞成由她来担任会计。因为我俩现在谈恋爱,将来会成夫妻,夫妻俩一个当队长一个当会计,万一有什么事,怎么向全体社员讲得清楚?”
  我提议由昊宇担任会计这一工作。
  其实,在队委讨论之前,我已经同晓雁沟通了这一想法,我从来就对管钱的事感到头大,她本人也表示更愿意做科研工作。
  但我的建议引起队委不同意见。
  有的队委担心昊宇的脾气固执,认为昊宇与其他人之间兼容性不够,将来与我在配合上会出现问题。
  对此我谈了自己的看法,脾气固执有时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我相信什么事最终都能沟通。我并不担心那些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却担心自己成为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的人。我知道昊宇平时容易激动,免不了同他人还闹点误会,这是他的缺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倒也有点刚正不阿的意思,或许这正是当会计必备的优点。
  队委会见我坚持,也便同意了我的意见。
  两年前,刘鹏晖当上会计,卸下了团支部书记一职,同样,这次我也建议昊宇当上会计后,不再兼任团支部书记一职。为此,团支部举行了一次改选。
  王晓雁本来就是这次人事变动的热门人选,团支部在改选时就把她选上了新的书记。
  对此,我不再发表意见,因为我不是团员,没有资格对团支部书记的人选说三道四。不过,我一直持一种观点:有挑一千斤的力量,最好只挑八百斤,走起来稳当轻松;只有挑八百斤的力量,却要挑一千斤,走起来七摇八晃,弄不好就得趴下。对王晓雁来说,搞科研是八百斤,再加上团支书,那就过千斤了。
  刘鹏晖满怀欣喜地回上海,他的工作有人顶了,但我屋里却少了个人,觉得空落落的。云龙见我孤单,搬来同住,每天跟我讲新食堂兼会议室的土建进度,嘻嘻哈哈地倒也热闹。
  那天,王晓雁进屋,见我坐在那里发呆,她一边拍打着身上的雪,一边对我说:“你现在话越来越少,是不是刘鹏晖一走,跟你说话投机的人没了?”
  看来,什么心思也瞒不住她,我对王晓雁说:“也许吧。慢慢地,能够‘奇文共赏,疑义相析’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可能只剩下我们俩人在此相濡以沫了。”
  也不知王晓雁听懂了没有,她笑吟吟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了我这番感慨。
  天越来越冷,水稻收割完了,苞米收割完了,撅黄豆也到了最后收尾。
  风很大,把地里的初雪刮得一干二净。大田收获的最后一天,社员干活不再惜力,速度明显加快。下午,我把队里所有劳力都扑到了剩下的那块黄豆地,在太阳刚坐在西边山颠上休息时,终于完成了今年大田的全部收割任务。
  收工时,大风缩回了脖子,嘎然而止。坐马车回家的社员尽管冻得索索发抖,但却显得特别轻松愉快。
  张春芳明天也要走了。那是我在今年招工种类中特地为她挑选的――地质勘探队。尽管工作并不轻松,但将来有了孩子可以把户口报到上海,退休也可以回到上海。





    正文 167、傻半斤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0:58 本章字数:2259

无风的夜里,悉悉索索地,雪花落在了屋顶上、柴禾堆上、湿嗒嗒的土地上。
  除了落雪的层层相叠之声,四下里万籁俱静。刚刚查看完队部马厩,我独自一人回知青点,雪花欢快地跟随我漫漫起舞。
  气温不冷,雪花落在我脸上即化成水。我想喊它几声,可又怕惊破这纷飞漫舞的晶莹世界。
  黑龙江的冰天雪地,就要随着这几场湿润的飞雪到来了。黑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