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时明月汉时关-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小郏县、许昌焉能抵挡得了滔天洪水。两城在秦军的攻势下很快失守,守将邓说、伍徐很有默契地逃到陈县。

到此,陈县失去依托。如章邯料想那样成为一座孤城,完全暴露在强大秦军的面前。

陈胜怒斩了败将邓说,下令整合兵马,要在陈县和秦军展开会战。

因为他知道,作为张楚政权的象征,陈县是不可以丢的。

这一天的到来,陈胜不是没有觉悟的。想他一个佃农出生的穷苦百姓,能在乱世建立一番作为,成就王侯的霸业,这一切想来就像是梦境般不真实。

看这陈县外黑压压的秦军,这一刻陈胜终于有了如梦初醒的觉悟。原来这个看似腐朽的帝国,竟是如此可怕,在强悍的秦军面前,自己拥有过的一切就好比真如一场梦幻。

这一条路走来,他得到了很多,却也失去了很多。这其中有亲情有友情,有作为一个人的怜悯之心,之间他可能后悔过,犹豫过……但他已经走到了今天,就必须走下去。即便这将是一条不归路。

正因为拥有过,才不能忍受失去的痛苦。现在的他是楚王,是王侯,他宁愿死也不要再去做回佃农陈胜。况且他也无路可回。

陈胜的脸上流露出一种光芒,好像大泽乡夜雨中的那晚。

他召集了部将士兵,对他们说道:

“自大泽乡始,诸位就选择与我一路同行。我陈胜能做的只是带领大家尽量走好。现在章邯大军兵临城下,诸位有想离开的,我绝不阻拦。如果不走,就必须和我共进退,与陈县共存亡。”

既然不能退,不可降就让我们拼死一战吧。

陈县保卫战,秦军兵临陈县城下,大战一触即发。

对此战,陈胜作出了周密的部署。他派蔡赐领军正面迎击章邯军主力,另派张贺领一支军队在城西,攻击秦军侧翼。

张贺军的介入让整然有序的秦军阵营出现片刻混乱。但很快秦将就控制场面,分兵迎接张贺军,两军各挑对手展开硬碰硬的对决。

久违的战争场面让陈王有了瞬间的窒息,他感觉到死亡正在与他擦肩,此刻什么宏图大志,什么封侯拜相都是空谈,他终于明白,只有打赢了他才可以活下去。

仗打得异常惨烈,为鼓舞士气,陈胜亲自出城督战。即便这样也未能挽回大局。楚军在秦军的凌厉攻势下节节败退,实力的巨大悬殊,让楚军兵败如山倒。

蔡赐、张贺在乱战中双双战死。

陈胜带领残军,死守城池又与章邯大军周旋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里,他发出无数封求救信,可信件仿佛泥牛入海一样,毫无回音。陈胜明白,现在的他谁也靠不了,能靠的只有自己了。

城父之乱

前208年,秦二世二年,12月。距陈胜吴广起义后六个月,陈地失守。

在死守陈县一个多月后,陈胜终于决定放弃这座城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必须撤退保存实力以图后战。

撤退的决定有了,现在就看往哪个方向撤。陈胜最终决定向东南方向撤退,这在当时是唯一可行的战略选择。秦军是从西方向起义军逼来的,在北方的几支义军例如武臣等人的队伍,又都在搞分裂割据,不能依靠。而东南方原是楚国的腹地,反秦基础好,还有起义军力量在那一带活动。

陈胜在生死存亡关头的唯一信念,就是汇集力量,东山再起,因此他选择了东南方向。

就这样陈胜率领余部在汝阴(今安徽阜阳)一带迂回运动,一方面力图摆脱敌军的围追,另一方面联络汇集在陈以南地区的起义军力量,打算重整旗鼓,继续坚持反秦斗争。

可惜的是章邯不是周文,这个人最善于抓住战机,陈胜落跑,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章邯是不会放过的。

就这样一路被追捕着,陈胜东山再起的计划只能停留在口头阶段。逃亡中,陈胜曾不止一次地和他的车夫描绘过,日后陈王东山再起后的种种宏伟场面,以及将秦帝国彻底瓦解的英雄志气。

就在陈胜逃到城父,即安徽亳县时,他又一次忍不住对车夫庄贾说起了他的构想。

他大声地重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已经是楚王了,日后还将是天下的王。

这一次,庄贾没有目露憧憬地听他讲完,而是极不耐烦地用刀割下了他的头颅。

“我不知道王侯将相有没有种,我只知道不杀了你,我就没有了命。”庄贾冷漠地回应。他只是个小人物,能活命比美丽的英雄梦更现实。

车夫庄贾杀死了陈胜,将后者的头颅呈给秦帝国。

秦帝国很知礼仪,回赠给了庄贾钱财土地。

庄贾带着帝国赏赐的钱财,又重新回到了陈县。他只不过换了个老板,一切对他来说照旧,甚至比以前更好。

陈王身故的消息被秦帝国添油加酱地传了出去。如同当年雄鸡一唱天下白一样,陈胜这棵大树一倒,也散了无数的猢狲。

其中最令人扼腕的就是宋留。

宋留,男,他是陈胜派出三支西征军中的最后一支。此人比较有本事,三路西征军只有他打胜仗,此时宋留已经占领了南阳,正准备向武关进发。听到陈胜的死讯后,宋留斗志全消,竟然放弃了已经拿下的南阳。

章邯的名气吓怕了宋留,放弃南阳还不保险。宋留在恐惧下又往回撤军,在军队撤至河南新蔡时,遭遇了从陈县返回的章邯军。

两支军队偶遇了,宋留很干脆地下令:全军投降!

章邯惊喜地接收了宋留和他的军队,并将他们分成两股。

一股,宋留的军队,包括他手下的大小将领以及各种士兵;另一股,宋留本人。

章邯将前一股打散搅匀,像揉面团一样揉进了自己的军队。后一股,章邯派了专车将其送往咸阳。

宋留问:送兄弟去咸阳干啥?

旁边人笑:性急什么,干啥,您就请好吧。

终于一路车马劳顿,宋留到了咸阳。走着走着,宋留急问:这不是去宫殿,反倒像去菜市口的?兄弟我还不饿,不用准备午膳了。

面对宋留的体恤之言,五根绳子默默地作答。绳子一边连接着宋留的头颅四肢,一边连着五辆马车。

“拉!”一声令下,宋留将军五马分尸,遍地都是。

看到了吗?这就是投降的下场。

自宋留之后再无人轻易降秦。

不降最多一死,降却是五马分尸,其中相差甚远。

就在庄贾躺在陈胜尸体上大吃大喝的时候,一个人猛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来人头裹青色头巾,披麻戴孝,目似喷火,同时在这个人的身后尚有无数青巾裹头的龙套们在大喊:我们要报仇,为陈王报仇!

来人大喝:庄贾你这个叛徒,你还认识我吗?

庄贾来不及回答,就被来人手上的利刃结果了性命。他想说,他是认识这位的。

吕臣怎么是你!

庄贾想不到,他竟死在吕臣手上。

如同当初的陈胜想不到,会死在庄贾手上,亦如当初的吴广想不到,会死在田臧手上一样。人生还真他妈不简单,到处充满了惊诧。

吕臣,男,陈胜身前的近侍。他和庄贾两个一个负责被陈胜使唤,一个负责给陈胜赶车,两个人很熟悉。在庄贾杀死陈胜后,吕臣趁机出逃。

这位跑到新阳组织了一支军队。以青巾裹头为记,故名苍头军。章邯大军攻破陈县,又知陈胜死讯后,已经转战他地,陈地的秦军疏于防范。苍头军重新攻入陈县,吕臣杀死庄贾为陈胜报仇。“复以陈为楚”,将“张楚”政权夺回了陈县。将陈王尸首备礼安葬砀县,谥为隐王。

自此后,陈县又发生激烈的争夺战。

秦军又向陈县进攻,吕臣的苍头军退出,移转兵力,与在鄱阳湖一带活动的英布起义军会合,发动反攻,在青波(河南新蔡县西南)击败秦的左、右校尉,“复以陈为楚”,第二次夺回陈县。

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吕臣的这支反秦军与项梁的反秦军会合。项梁死后,其部又成为项羽、刘邦属下的一支反秦队伍。

总结

清人谢启昆有诗咏陈胜道:

亡秦何用诈扶苏,将相王侯起匹夫。

鸿志安能逐飞雀,鱼书聊复假鸣狐。

从来首事成功少,都为兴王构难驱。

帐殿沉没嗤伙涉,已忘了夏耦耕吴。

天下之端,自涉发难。

这句话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去理解。

狭义方面,就是要说到即将登场的项羽、刘邦同志;广义上,则是影射后世无数的陈胜吴广们。

不仅如此,这句话,还给我们总结出了一条固定公式:农民先起义…农民被镇压…后来者居上。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朝代的交替几乎都可套此公式,鲜少例外。

言归正传,陈胜吴广虽然没有推翻秦帝的统治,却已经为秦帝国掘好了坟墓。

接下来,会有人接手造反这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的。

第九章 群雄并起

陈县争夺战打得如火如荼时,另一支人马正从会稽起步开始了北伐的道路。

这支人马打着项字旗,领导人项梁。

在介绍项梁之前,让我们先来介绍下项梁的侄子。

彼可取而代也

项羽,字羽,名籍。男,生于前232年,卒于前202年。下相(江苏宿迁)人。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在众多草头阶级或从民间寻觅来所谓的六国后裔中,此人的出身非常好。他的祖父就是项燕,这个想必不用说了。概括来讲,项家在楚国,就如同蒙氏在秦国,世代公卿,是贵族。

至于其父是谁,很抱歉,史料无考。有人说是项燕次子项超,也有人说是项少龙。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的部分都留给后人很多遐想的空间。

楚国灭亡后,项羽和项四叔逃难定居在江苏宿迁。后来项四叔因事杀人,知本地不可居住,便带同项羽逃到江苏苏州。

定居在苏州的日子里,项四叔很快和当地名流官员打成一片。要知道在任何一个朝代结交权贵必不可少黄白之物,项四叔带小项羽连着逃命,转战两地却不忘带上金银珠宝,不得不说,此人的确非同寻常。

苏州官员名流们在和项四叔深交后纷纷发现,此人不但荷包足,且才学出众,办事干练,都觉十分敬服。

每当这些官员们遇到难题,如政府性大工程,或富贵人家出丧,无法解决就会请教项四叔。说起大工、大丧,事务烦琐,人众又多。若使用人不当,调度失宜,不是贻误时机,便是虚糜费用。所以主办之人,非有十分才干不能胜任。

后者也大方,来者不拒。且再烦琐难办的事到了项梁手上也会漂亮搞定。这样一来二去,没多久,项四叔反而成为整个苏州民政大权的掌管人,凡是朝廷要有什么大事,都是项四叔拿主意。当然,他这算是无照经营。

项四叔能谋善断,精明强干的名声就这样传遍了周边的县乡。无数有本事,或只求混口饭吃的闲散人员便瞄准这棵大树,纷纷来投奔。对于这些人,无论其能力动机如何,项四叔一概收之下榻。项四叔的影响力也随着门客的增多日益深厚。

楚国相氏就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发展,项羽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成人。

按理说有项四叔这样的强人言传身教,项羽综合素质应该不差吧,但事实呢?请看项羽同学的求学史。

少年时,项四叔教项同学读书。这当然是好的,读书可以明志,这个是人都知道。可没读两天,项同学把书一扔,说:“不读了。”

项四叔开通,或许这孩子对文的不感兴趣,那咱就换一个吧,于是教项同学学剑。可没耍两天,项同学把剑一扔,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