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宗棠收新疆-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笄骞锤唇簧婧笸顺觥�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沙俄再次武装侵入黑龙江,并迁来大批移民。大清国只好再度派员交涉乃止。

  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九月十日,英国侵略者挑起“亚罗号事件”,并很快云集兵舰向广州进犯,占领猎德炮台,攻入广州城,旋被击退。

  同年十一月六日,英舰再度攻打广州城,未果。

  同年底,沙俄强占中国黑龙江下游,公然设立“滨海省”;英舰陆续从广州江面撤走待援。

  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十一月九日,英法两国建立军事联盟,联合向清政府发出最后通牒。

  同年十一月十三日,英法联军云集广州城下,开炮轰击广州,激战一天后占领广州。

  同月二十一日,两广总督叶名琛被英法联军俘虏;仅仅过了四天,以英国外交官巴夏礼(,)为首的广州外人委员会开始统治广州。

  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三月,英法美俄四国公使率舰陆续到达天津白河口,联合向清政府提出侵略条款,遭到拒绝。

  同年四月八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

  越两日,沙俄东西伯力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兵到瑷珲,次日即向黑龙江将军奕山提出领土要求。

  同年四月十四日,英法联军侵入天津郊外。

  越两日,黑龙江将军奕山被迫与沙俄穆拉维约夫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同年五月二日,沙俄得寸进尺,发兵霸占乌苏里江口伯力,改名哈巴罗夫卡(即今哈巴罗夫斯克)。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闰三月二日,英法联军占领舟山。

  同年四月七日,英军占大连湾,英法联军旋封锁渤海湾。转日,法军占烟台,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同年八月二十九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避难。

  九月五日,圆明园被焚。

  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一月二十四日,清政府的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训练的湘军对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南京市)进行合围。

  同年六月十六日,湘军攻破天京城,太平天国四分五裂。

  同年十一月,捻军和西北太平军联合,推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为领袖。陕甘一带暴发大规模的回民起义,并很快波及到新疆。新疆回维吾尔等各族人民亦纷纷举起义旗,竟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了库车阿克苏乌什叶尔羌乌鲁木齐玛纳斯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和伊犁等地区,成立了几个互不统属的政权。

  同年底,中亚浩罕汗国的帕夏(军事首领)阿古柏,在英俄两国的支持下率兵野蛮侵入新疆,并很快击败当地义军,占领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阿克苏库车和喀喇沙尔等城。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初,阿古柏在新疆占领的南部地区公然建立“哲德莎尔”汗国,阿古柏自称“毕条勒特汗”“巴达乌勒特汗”(意为幸运之主或洪福之汗)。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阿古柏击败当地妥明的“清真王”政权,侵占了吐鲁番地区和迪化州城一带。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五月十七日,觊觎新疆许久的俄军觑准机会,悍然出兵,动用武力击败当地塔兰奇的“苏丹”政权,强行占据了伊犁九城。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五月三日,沙皇俄国最先承认阿古柏在新疆南部地区建立的“哲德莎尔”汗国为合法政府,并与阿古柏订立《商务协定五条》。

  同治十二年底,英国继俄国之后,也决定承认“哲德莎尔”汗国为新疆地区惟一的合法政府,亦很快与阿古柏缔结了《通商条约十二条》。

  新疆的阿古柏,成了俄英两国争相利用的重量级人物。

第一章 老爵帅焦头烂额
  左宗棠限于兵力,导致出关的路迟迟不能打通。侵略者匪酋阿古柏抓住机会,开始在南疆大逞凶顽。血腥气开始在新疆的天空弥漫……

  向关外增兵的日子越来越近,肃州渐渐成了中外关注的焦点。眼见阿古柏攻城略地残害新疆百姓,钦差大臣陕甘总督左宗棠怒目圆睁寝食不安。

  清同治十年七月十二日(公元1871年8月27日),甘肃省东部的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的静宁城,天空湛蓝,秋风习习。山坡披着绿装,但却看不见觅食的牛羊,田地里荒芜一片,不见庄稼,更看不见农民。

  城里的衙门此时却异常忙碌,因为陕甘总督左宗棠刚刚统率着亲兵营来到这里。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左宗棠尚未安顿下来,一道加急圣谕便递了进来。左宗棠来不及歇息,带上一应随员跪接圣旨。

  圣旨的用词是很严厉的,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俄国地方官给俄国驻华公使发电报称:俄国七河省省长鄂(俄国七河省省长科尔帕科夫斯基或鄂尔帕鄂夫斯基的简称)已率军将新疆伊犁九城替大清国代为收复。如果清军无动作,俄国还要去代收乌鲁木齐。朝廷已命令伊犁将军荣全去接收伊犁,命令乌鲁木齐都统景廉带兵去收复乌鲁木齐,圣旨命左宗棠转饬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率军从速出关去与景廉会和,以期尽快收复乌鲁木齐;着左宗棠迅速收复肃州,为成禄出关扫除障碍。圣旨又说,已命刘铭传所部绕兰州北路节节前进,即将出关去收复新疆其他被阿古柏所占领的城池。

  圣谕中所说的肃州,就是今天甘肃的酒泉。因地处险要,像一堵石墙,镶嵌在进疆的道路上。

  送走传旨差官,左宗棠手捧黄缎圣谕,在幕僚饶应祺的搀扶下,心事重重地走进签押房。签押房是种什么房?说白了,就是办公室。

  亲兵摆上新茶后,饶应祺见左宗棠眉头紧锁,不由小声说道:“爵帅,您老一路鞍马劳顿,下官扶您老去歇歇吧。”左宗棠得过伯爵封号,又是统兵大员,下属们习惯称他为爵帅。

  左宗棠摇了摇,长叹一口气:“子维呀,照理说,陕西平定了,甘肃局面也大半安稳,是该向肃州进兵了。可是咳!”子维是饶应祺的字。

  饶应祺默默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忽然冒出一句:“爵帅,下官看您老今日的气色,好像比上几日好很多啊。”

  左宗棠摸了把胡子:“全身都疼,看东西模模糊糊,支撑着活吧。子维,你说马文禄真像传说的那样会用兵吗?”

  饶应祺放下茶杯:“爵帅,下官派人详细打探过,马文禄占据肃州以后,一直在招兵买马买枪购炮。尤其是陕西平定后,他收拢所有逃到甘肃的残兵败将,守城人数已经接近四万。他的确不可小觑呀!”

  左宗棠点一下头:“这就是我最担心的。从打刘毅斋护送寿卿的棺材回籍后,我身边能调动的大将,也就是徐昆山了。可他麾下只有马步十二营川军,各营又都不足数,没有一个月时间,恐怕补充不齐。他现在靖远驻扎,最快也要四个月才能赶过来。成禄一直驻在高台,那里的情况又不清楚。他是乌鲁木齐提督,惟景廉的话是听,别人都不在他眼里。我们此时正是兵单休整时期,俄国熊偏偏抢先一步占据了伊犁!这是逼着本部堂用险啊!”左宗棠口里的刘毅斋,便是左宗棠麾下京卿衔老湘军统领西宁兵备道刘锦棠,毅斋是刘锦棠的字;徐昆山便是左宗棠麾下总兵衔参将统领徐占彪,昆山是徐占彪的字。

  饶应祺小声道:“您老是钦差大臣,不妨就给成军门发道命令,让他统率人马快速移扎到肃州,先把马文禄看住。等徐总镇到后,两军合一,肃州说不定一鼓可下。”

  左宗棠仰天长叹一口气:“本部堂授命总督陕甘的那一刻起,就盼着收复新疆的那一天。现在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阿古柏那个洋犊子了,却才猛然感到,还有那么多事情没有料理妥当。就算我们把粮饷备足,景廉是否就能当真把阿古柏打出新疆?景廉眼空四海,最好大言,能不能打得过阿古柏还是未知之数啊。”

  饶应祺一笑:“爵帅,朝廷只让陕甘筹备前敌粮饷,新疆的事,已全权委托景都帅料理了。您老何必管那么多呢?”景廉因是乌鲁木齐都统,饶应祺故有都帅之称。景廉现在也是朝廷任命的钦差大臣,所有新疆军务,均由其办理。朝廷只命左宗棠为景廉筹运后路粮饷。

  但左宗棠却打了个咳声:“先不说那么多了。子维呀,你下去后,先给靖远发个快函,命令徐昆山统带马步十二营从速拔营,取道兰州,逾凉甘两郡赶往肃州,以期收复肃州,为成禄出关打开通道;再给刘省三发个快函,探明他行走的路线,以备沿途饷需。”刘省三便是淮军第一大将刘铭传。刘铭传字省三,是直隶提督,现在原籍养病。

  饶应祺走出去后,左宗棠又打开肃州地图看起来。

  左宗棠是从福州闽浙总督任上调到陕甘的,他来到陕甘便开始与西捻军交战,随后又与回民义军厮杀,无一天不是在烽火中度过,已经整整四年。

  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字季高,一榜出身。初入湖南巡抚张亮基幕府,张亮基调走后,又入骆秉章幕。后得两江总督曾国藩和湖北巡抚胡林翼密保,以四品京堂襄办湘军营务。不久自募楚军进入浙江与太平军作战,累官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回民义军纷起,清廷调派多路官军“征剿”不力,遂于同治五年八月十七(公元1866年9月25日)调左为陕甘总督,不久又加钦差大臣衔,节制所有在陕甘作战的清军。左宗棠一踏进陕西地面,但见义军遍布各州县,官军无一路不焦头烂额。无奈之下,只好奏请朝廷加派劲旅入陕。于是,提督刘松山率老湘军赶了过来,提督张曜率嵩武军赶了过来。半年光景,朝廷便向陕甘两省加派了四万余人。朝廷这么做,无非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陕甘,尽快打通进入新疆的道路。因为就在陕甘回民起义的同时,新疆也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并很快成立了几个互不统属的政权。不久,中亚浩罕汗国的军事首领阿古柏见新疆有机可乘,马上带着军队杀进新疆,并于同治七年初(公元1868年),明目张胆地成立了“哲德莎尔”汗国,自己当起了“毕条勒特汗”。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俄国见阿古柏把皇帝做的有滋有味,决定也从新疆弄上一块土地。于是突然出兵,将伊犁九城据为己有。

  收复新疆已刻不容缓,左宗棠早一天打通进疆之路,朝廷便能早一天向关外加派兵力,景廉便能早一天向阿古柏侵略军发起攻击。

  肃州成了中外关注的焦点。

  十天后,左宗棠在静宁拜发《派兵前赴肃州》一折,向朝廷汇报办理情形。经过深思熟虑,左宗棠决定先调派徐占彪所部十二营,由靖远防所取道兰州,穿过凉甘两郡,到肃州城外屯扎。左宗棠在折中这样写道:“此时兴师远举,尚非稳着。然当此强邻觊觎,狡焉思逞之时,则固有未可拘执者。臣接奉谕旨,已飞函穆图善,询其能否派队,一面咨商刘铭传,酌定进兵道路;一面飞饬记名提督哈西巴巴图鲁赏穿黄马褂徐占彪,统所部马步十二营,由靖远防所取道兰州,逾凉甘两郡以抵肃州。”

  圣旨很快颁下。圣旨先通报刘铭传病重不能马上赴陕一事,又对左宗棠命令徐占彪赶往肃州一事大加赞扬,称其:“实能力顾大局”。圣旨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