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柏油孩子-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的丰富性完美融合的“莎士比亚化”。马克思的观点来自于他的立场和方法。他从不孤立地看问题。他关于存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思考是对人类社会,也是对肉体与灵魂这对冤家矛盾的昭示。灵与肉、“道 ”与“器”,人类缺其一便不成其为人类。曲为比附,文学中的主题和情节也有点像人类的灵魂与肉体,二者不可或缺。然而,浪漫主义对情节的疏虞与现代主义对情节的轻视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经过现代主义(或者还有后现代主义)的扫荡,情节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以至于二十世纪的诸多文学词典和百科全书都有意无意地排斥情节、轻视情节,把情节当做可有可无的文学“盲肠”。于是,观念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小说创作中大行其道。于是,二十世纪的许多小说仿佛专为评论家而写,成了脱离广大读者的迷宫与璇玑。虽然从文学创新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看,观念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存在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在西方,最早关注和凸现主体意识和主题思想的是人文主义的现实主义,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但最初的人文主义作家并没有因为强调主题而忽视情节。恰恰相反,无论是在莎士比亚还是在塞万提斯那里,情节依然是文学的关键。正因为如此,也因为受众 的欢迎,他们一度受到经院作家的轻视,被冠以“通俗”。马克思从活生生的存在出发,但又不拘泥于存在本身。他像一位双脚踏入河床的巨人,在感受河水鲜活翻腾的同时,俯瞰人类文明之流从远古奔向未来。而他所选择的莎士比亚恰好是我假定的这个X(两条曲线)的交汇点。在这里,情节和主题是那么和谐、那么水乳交融。新鲜的人文思想和来自欧洲大陆,尤其是文艺复兴运动方兴未艾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和北欧的故事,天衣无缝地生成为美妙的情节。但这种和谐的、水乳交融的状态迅速被日益高亢的个人主义所扬弃。先是浪漫主义,后有批判现实主义。巴尔扎克等一代作家对资本主义 (血淋淋的现实)的批判如此富有力度,以至于模糊了创作主体(如保皇派和革命派)的界线(恩格斯称之为“现实主义的胜利”)。在高扬的批判意识和价值取向(或谓主题思想)背后,则是巴尔扎克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现代建筑师般的精确图景。用昆德拉的话说,这些精确的图景、过细的谋划使原本相对自由的小说创作形式改变了方向。再后来是以“科学主义”自诩的自然主义或把主题(包括人的几乎一切内涵和外延)和形式(包括技的一切可能与界限)推向极致的现代主义以及反过来否定(颠覆)和怀疑(解构)一切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这些赤裸裸的观念主义和形式主义其实也是创作主体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的鲜明表征,是当今世界主流意识形态在文学领域的极端表现。倘使不是世界进入了跨国公司时代,新自由主义便无法生成;同样,倘使不是世界进入了跨国公司时代,西方的政治家也断然没有能力发明“人权高于主权”之类的时鲜谬论。盖因跨国公司不会满足于一国或几国的资源。它们当然要消解各国主权,以致其剥夺在全世界畅通无阻。总之,比起我们过去总结的现代主义成因种种(如科技进步对形式变化或技巧翻新、世界大战对文学宣言或先锋思潮,等等),跨国公司所推崇的极端个人主义不是更具有说服力吗?无论接受美学如何重视读者(其实这里的读者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个人),无论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方面毫无时代意义(借镜作用)的真正意义上的通俗文学(以金庸、琼瑶作品为代表)如何受到欢迎,无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审美、认知、现实意义的所谓“通俗文学”(如形形色色的现实主义文学)怎样顽强地存活于我们这个世界,似乎都不能改变情节+主题——两条曲线所组成的这一个X。 然而,一如马克思,我们不该因为文学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脚步呈现出这样那样的规律而放弃人文应有的作用与反作用。何况文学终究是复杂的,它是复杂社会中人类复杂本性的最佳表征,也是我们这套丛书的主要缘由:为了拿来的甄别、为了借鉴的认知,即给读者一个基数,一个几经筛选的基数,一个尽量多元、多维的空间,既有西方和东方,也有新交和故人(如笔耕正健的大江先生和刚刚仙逝的桑塔格);既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赓续,也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复归。 总之,我们以最简捷、也最深刻的方法请来了这十余位作家。希望读者在这一文学的盛宴中得到最大的欢愉和启迪。    

    【导语】     

    当代美国最重要的黑人作家,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瑞森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黑人儿子和白人吉德的爱情故事。笔触细腻,人物、语言及故事情节生动逼真,想像力丰富。这个黑白之间,看似寻常的爱情故事可以看作剖析当代美国社会的一个典型缩影。虽然就实际生活而言,这种个案并不广泛,但它所揭示的民族、文化、阶级性的内在紧张却是一个经久不衰,值得人们永远咀嚼与反思的话题。     

         

    【内容提要】     

    托妮·莫瑞森深刻地认识到美国黑人遭受到的两次奴役:先是被白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的“肉体奴役”,继而是被白人竭力以其文化泯灭黑人古老质朴传统的“精神奴役”。“肉体奴役”已经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是南方黑人的贫困潦倒和处处隐含着的种族歧视;但“精神奴役”却是当前日益泛滥的“祸水”,其恶果便是一部分黑人津津自乐于得到改善的物质生活,全盘接受了白人的价值观,不知不觉之中抛却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      

    

第一部分第1节:眠于尘埃之中 

    ……《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第一章第十一句,此句前一句(第十句)为:〃弟兄们,我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看啊,我将眠于尘埃之中!     

    他相信是安全的。他在英国船〃斯托尔·柯尼格斯加尔顿〃号上凭栏而立,大口地吸着空气。他望着港口,怀着甜蜜的期待,心怦怦直跳。法兰西王后岛在逐渐黯淡下去的光亮中稍稍显得脸红,在他的注视下垂下了睫毛。七艘少女似的白色巡逻艇在港湾中上下浮动,下游一英里左右的码头上却空寂无人。他谨慎又悠闲地走到下面他和别人同住的舱室。别的人都上岸度假去了,而他由于没什么东西可收拾的……没有邮票簿,没有剃须刀,也没有开什么房间的钥匙……他只是把睡铺床垫下面的毯子角叠得更紧些。他脱下鞋,把每只鞋的鞋带穿过裤子的腰带圈系紧。然后,他漫不经心地向四下看了看,便潜身穿过走道,回到了上甲板。他把一条腿摆过栏杆,迟疑了一下,本想头朝下跳下去,但他相信他的脚比手会感受得更多,就改变了主意,干脆从船上跨步跳了下去。海水十分轻柔温暖,一直涌到他的腋窝,他才意识到他已经在水中了。他马上把膝盖抬到胸前,再向后一蹬。他游得很好,每划四下便向上一转,抬起头来,确定他的游泳路线与海岸保持一定距离的平行。虽说他的肤色与深色的海水混成一片,他还是小心着不把胳膊抬得过于高出水面。他游近了码头栈桥,庆幸他系在身后的鞋子仍在轻碰他的臀部。     

    游了一会儿,他觉得该向陆地……也就是栈桥前进了。就在他两腿夹水准备转身的时候,一股旋涡圈住了他,把他拖进了一条宽宽的无船航道。他拼力要从旋涡中游出来,接连转了三次身。就在他呼吸急促几乎难以控制换气之时,头部却伸进了柔滑的空气中,身体也平稳地躺在了水面上。他一边踩水,一边调整呼吸,几分钟之后就又向栈桥游去了。旋涡再一次箍住他的脚踝,用它那张湿漉漉的喉咙把他吞没了。他一路沉下去,却发现并非像设想的那样沉到海底,而是被卷进了一个旋涡。他一心只想着要按逆时针方向来摆脱。他刚刚想好这个对策,海水已经平缓,他也浮到了水面上。他再一次踩水,咳嗽、吐痰、摇头,以便把耳朵里的水甩出来。他歇够了之后,决定游蝶泳,以防他的双脚像前两次那样从左侧被吸住。但在他劈开前面的海水时,他感到沿着胸、腹直到大腿有一股又轻又稳的压力。那股压力犹如一个执著的女人的手推着他。他竭力想冲出去,但是没有成功。那只手迫使他远离海岸。他回过头去想看看身后有什么东西。他看到的只是水,在斜阳的照射下染成一片血红,犹如一颗新剥出的心脏。右方远远地便是〃斯托尔·柯尼格斯加尔顿〃号船,船头船尾被夕阳照亮。     

    他快没力气了,他心里清楚,绝不能浪费体力去和海流拼争了。他决定让海流把他漂上一会儿。也许海流会消失的。无论如何,他都会借这段时间恢复体力。他尽力在水中漂流,海水在充满氨气味的空气中掀起、拍动,颜色越来越暗了。他知道,他身处一个从不知晓也不会知晓黄昏的地方,很快他就会一下子被拉进一团漆黑的海平面。法兰西王后岛已经点起灯火,由刚刚升起的星光刺射着的天空,似乎在哭泣,而散乱的船灯则如同泪珠。海水女士仍在用她的掌心捧着他,护着他向深海中漂去。他突然看到左方有了新点亮的灯……一共四盏。他判断不出距离,但他知道那是一只小筏子上点亮的。同样突然地,海水女士撤回了手掌,他便游向了在蓝色而非绿色的海水中抛锚的小船。     

    在靠近小船时,他兜了个圈子。他什么都听不见,什么都看不见。他游向小船左舷,看出了上面写着〃海鸟二号〃,一条三英尺长的绳梯轻轻拍击着船头。他抓住绳梯的一根横档,攀爬到了船面。他轻手轻脚地穿过甲板。这里看不到阳光,他的那双帆布鞋也不见了。     

    他后背抵着驾驶舱的墙壁,沿甲板侧身而行,目光窥进驾驶舱弧形的舷窗。舱中没人,但他听到从下面传来的音乐声,并且嗅到了有一股浓重咖喱味的烹调气味。若是突然有人出现,他脑中空空的不知如何应付。最好别做出什么计划,别编造什么故事,因为故事准备得再圆全,听起来反倒最像说谎。来人的性别、体重和举止自会告诉他该如何诉说。     

    他向船尾走去,然后小心翼翼地走下一段舷梯。那里的乐声更响,烹调味也更浓了。最远处的一扇门虚掩着,光亮、乐声和咖喱味都来自那里,离他稍近,有两扇关着的门。他选择了第一扇;打开后,里面是一个黝黑的壁橱。他迈步进去,在身后轻轻把门关上。里面有浓重的柑橘和食油味。什么都看不清,他在原地蹲下,聆听着似是由收音机或留声机发出的音乐。他在黑暗中伸手向前,把胳膊伸直也没摸到任何东西。他把手向右方摸去,触到了一面墙。他跨着矮步向墙靠去,然后背靠墙坐到了地上。    

    他决心无论如何也要保持警觉,但海水女士用指关节阖上了他的眼皮。他一下子沉睡过去了。轰鸣的引擎没有吵醒他……他多年来曾在比这吵闹得多的环境中入睡。小船的倾侧也没妨碍他。在引擎声被忽略之前,又冒出了一个女人的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