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也不管波军是勇还是二了,钻进坦克开枪放炮。波兰骑兵全军覆没,恰文斯基中将阵亡,死的时候,手里还紧攥着镶着宝石的军刀。
排兵布阵有问题
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推进。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在这场大进军中,德国装甲兵创始人古德里安成功地实践了他的装甲兵理论,率领第19装甲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它既是第4集团军的中路,又是集团军的攻击前锋。开战后,古德里安率部迅速突破波兰边境防线,9月1日晚渡过布拉希河,9月3日推进至维斯瓦河一线,完成了对“波兰走廊”地区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合围。
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击战”的滋味。波军统帅部原以为战争会像以往那样缓慢地展开,德军会先以轻骑兵进行前卫活动,然后以重骑兵进行冲击,对德军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的“闪击战”毫无准备。而波军统帅部又对自己的军事力量过于自信,并指望英、法的援助,因此便把部队全都部署在德、波边境,以为只要实施坚决的反击,就可以取得胜利。这种毫无进退伸缩弹性的部署,使波军在德军高速度大纵深的推进下,不是被歼灭就是被分割包围,成为留在德军后面的孤军,抵抗迅速瓦解。
英勇地抵抗
希特勒到波兰战场视察,看到波兰军队尸横遍野的场面,就问古德里安:“这是不是我们的轰炸机干的?”古德里安说:“不是,是我们的坦克干的。”波兰骑士高举着马刀长矛,冲向德军坦克,勇气过人,但就像义和团抱着一罐子尿扑向八国联军的机枪一样,最后伤亡惨重。即便如此,波兰军队也不像那些不战而降的人,他们还是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大量地歼灭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比如德国的第30步兵师,几乎全军覆没。但由于波军装备落后,特别是战略指挥思想落后,到9月28日,华沙守军向德军投降。10月2日,进行抵抗的最后一个城市格丁尼亚也停止了抵抗。
在格丁尼亚,这座最后放弃抵抗的城市,波军被德军包围在市区和奥克西维耶海军基地周围的狭小地带,一列波兰装甲列车围着外环铁路进行支援作战。波军番号混乱,分属各个部队,总共7500多人,拥有4门105毫米炮、1门100毫米炮、15门75毫米炮、9门37毫米反坦克炮、10多门迫击炮和140多挺机枪。尽管面临压倒性优势的德军包围,格丁尼亚的最后战斗部队——一个上岸水兵组成的排,仍坚持抵抗,直到弹尽粮绝才投降。波军阵亡1500余人,3500多人受伤或失踪。德军的损失与之相差无几。
03。英勇无畏的阻击
美好的愿望落空
在整个波兰战役中,不仅波兰陆军英勇战斗,波兰海军的表现更是可歌可泣。1939年8月25日,德国海军“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以“纪念一战阵亡将士”为由,对但泽自由市进行“友好访问”。舰长克雷坎普上校很清楚此行的真正使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指示:“在白色方案开始后,摧毁波兰海军,封锁海岸,堵塞港口,破坏波兰的海上航运,确保德军在波罗的海上的安全。”长官指示克雷坎普,把军舰停泊在但泽市北部郊区、维斯特普拉特要塞附近的有利位置,等待Y时——9月1日4时45分,即开战时刻——的到来。
1939年9月1日4时17分,即“白色方案”开始前28分钟,“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用4门283毫米主炮向600米外的维斯特普拉特要塞的波兰兵营和阵地开炮。二战的第一枪就在这里打响。
当时,但泽是国联管辖的自由市,驻防人员少得可怜。驻守维斯特普拉特要塞的是波兰第209步兵团一部,只有176名士兵及6名军官、1门75毫米炮、2门37毫米炮、4门81毫米迫击炮和22挺重机枪。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位于但泽港口,是个不大的小岛,说是要塞,其实并没有真正的防空洞或地下隧道,只有5个混凝土小型前哨(警卫室)隐藏在半岛的森林和军营内,以及一个有壕沟和路障的防御系统。5时10分,18架德国轰炸机摧毁了基地内的设施和全部飞机。为了保存实力,波兰海军所有舰只奉命疏散到海上,只有两艘老式炮舰用它们弱小的5门75毫米炮支援陆军兄弟。为了攻占要塞,德国人除了战列舰上的283毫米和150毫米炮之外,还调来了210毫米榴弹炮、105毫米加农炮和空中支援。
维斯特普拉特要塞受到攻击后,波军指挥官苏夏尔斯基少校向海尔半岛发出无线电信号:“求救!我处正遭到攻击!”德军的射击引发了猛烈的火灾。8分钟后,德军战斗工兵炸毁了陆桥上的铁路,由三个排的精锐海军步兵组成的突击部队自“荷尔斯泰因”号上登陆,期望打波军一个措手不及,获得一场轻松的胜利。
不久,波军上士沃切克·纳吉萨瑞克被德军机枪射倒,成为二战中第一个阵亡者。很快,德军就发现自己陷入了波军精心布置的伏击点,德军受到隐蔽火力的攻击,同时地面的铁丝网也有效地限制了德军的行动。波军开火,击中了德军保安部队的机枪巢。波军士兵还使用榴弹炮遏制住德军的挺进和攻击,轰击仓库与运河间的德军机枪巢,并几乎击中了荷尔斯泰因号的指挥所。德国海军步兵疯狂地向“荷尔斯泰因”号发送无线电信号,表示己方伤亡惨重,要撤退。
赢得敌人的敬重
8时55分,德军再度尝试进攻,但碰到地雷和倒落的树木与铁丝网等障碍物,以及猛烈的炮火攻击,再度失败。第二天早上,德军又发动了进攻,但仍然被击退。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波兰方面有1人阵亡、7人受伤;德国海军步兵则有16人阵亡、约120人受伤,超过投入行动的225名士兵的半数。要不是苏夏尔斯基在几次齐射后,下令节省迫击炮弹药,德军的伤亡会更加惨重。随后几天,德军以舰炮和重型野战炮持续轰炸半岛,将半岛打得仿佛月球表面的地形。
9月2日,德军以60架俯冲轰炸机进行轰炸,直接命中了5号警卫室,造成8名波军士兵阵亡。德军空袭造成的浓雾掩盖了整个半岛,也摧毁了波军唯一的无线电台和全部粮食供应。德国观测员认为,没有士兵能在这场空袭中存活,但9月3日与4日,德军所有的攻击又被击退。
9月5日,得了炮弹休克症的苏夏尔斯基召开战争会议,考虑投降问题,并将指挥工作暂时交给了部下。德国海军步兵、但泽的党卫队成员和国防军士兵再度发动了几次谨慎的攻击,但每次皆被击退。3时,德军以燃烧的列车攻击陆桥,但驾驶员由于太过紧张而过早地将车厢断开,列车未能抵达波军的油槽,而且引燃的大火覆盖了森林,燃烧的列车反而给波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射击区,德军伤亡惨重。下午,德军执行的第二次“火烧列车作战”也同样失败。在此期间,波兰国家广播局每个早上都向全国播放“半岛仍在持续战斗”这一消息。
9月7日清晨4时30分,德军再度猛烈开火攻击,摧毁了波军1、2、4号警卫室。战斗一直到7时才停止。被围困的守军缺乏足够的药物和水,转运站的医疗军官已无法照顾伤患人员。9时45分,波兰守军举白旗投降。波军的表现给德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德军指挥官埃贝哈尔德将军特别允许苏夏尔斯基被俘时继续保留他的佩剑。
海军也不是好惹的
在战争爆发后一星期,仅有百余人的波军成功牵制了多达3400名德军士兵和一艘战列舰。本来波军统帅部给维斯特普拉特要塞守军的指示是,在进行12小时象征性抵抗后,他们可以选择体面的投降。但守军在战斗中多次击退了德军地面进攻,三分之一的战士受伤,16人阵亡。德国方面则付出了20倍的代价。波兰守军足足坚持了一周,当继续抵抗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时,才宣布投降。同科雷吉多尔要塞之于美国人、布列斯特要塞之于苏联人一样,维斯特普拉特要塞在二战后成了波兰的国家圣地,受人瞻仰。
最后一块波兰海军死守的土地,是在波兰海军总司令约瑟夫·乌恩鲁格海军上将统辖下、位于但泽湾北部的海尔半岛。此时,波兰政府已经流亡罗马尼亚,华沙已经陷落。这里是波兰海军的最后一处基地,在让德国陆海军付出沉重代价后,10月1日,乌恩鲁格海军上将下令海尔要塞停止抵抗,并率领士兵投降。乌恩鲁格将军出生于一个日耳曼化的波兰贵族家庭,父亲是一名普鲁士陆军少将,他本人一战时在德国海军中服役。1918年波兰独立后,乌恩鲁格将军加入波军,1925年起担任海军总司令。德军入侵前夕,他策划了保存波兰海军实力的“北京行动”,使波兰海军在波兰亡国后流亡英国期间,还能继续与德国作战。乌恩鲁格将军被俘后,受到德方极好的待遇。德国人一直希望他加入德国海军,都被他严词拒绝。将军在战俘营里度过了二战岁月,战后因祖国被苏联占领而流亡英国,在90岁高龄时去世。
对于波兰海军的英勇奋战,后世有如此评价:“在1939年9月,波兰的海军将士们在波兰民族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他们面临如此强大的敌人,没有盟友的援助,与其余的战友隔绝,除了勇敢之外别无优势,这一切都没有磨灭他们英勇不屈的斗志。强大而凶残的纳粹没有击倒他们。他们最后放下武器,并不是懦弱贪生,而完全是由于听从上级的命令。”
04。坦克真不是玩具
战略思想最重要
现在回过头来看,二战爆发前的那段日子非常令人感慨,享受和平的日子是美妙的,但眼看战争临近,还闭上眼睛继续享受和平那就是愚蠢。英、法在德国对波兰发动进攻的时候,仍然采取绥靖政策,甚至静坐观战,这是非常可悲的。英、法两国执行绥靖政策,归根到底是两国的人民不想打仗,因为一战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阴影,再加上经济危机带来的财政危机,当时的欧洲,和平、反战思想很流行。如果哪个政府胆敢鼓吹战争即将临近,我们要为此全力做好准备,那选民就会用手中的选票让其滚蛋。
民主国家的好处是选民的意志多少会得到一些尊重,作为政客,你可以用各种手段欺骗民众,但你不能完全无视民众的意愿。在全民普遍厌战的情绪下,英国首相也好,法国总理也好,都不敢轻易言战。希特勒上台后,在德国扩军时,英、法两国则在裁军,缩减军费。丘吉尔当时说:“英国政府陷于奇怪的矛盾当中,决定不做决定,决心不下决心,坚决犹豫不决,坚定不移地动摇,竭尽全力地无所作为,时间都被蝗虫吃掉了。”但是,即便当时丘吉尔在台上,恐怕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英国和德国隔了一条海峡,不必担心一觉醒来,德国佬会登陆上岸,毕竟当年连拿破仑也没渡过来。皇家海军实力非常强大,英国人是有一定安全感的。而法国人呢,他们花了10年时间修了一条马其诺防线,在心理上感觉安全多了。军人考虑的不是德国人会不会打进来,而是能不能打进来。当时,英、法两国对战争形态认识不清,即便意识到战争迟早会爆发,但这个仗怎么打谁都不明白。兵可以征、可以练,武器装备可以研发、可以制造,但仗该怎么打呢?战略指挥思想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