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绽麓虬芰税⒗锊桓绲南韧凡慷印U獯问だ笏衔约阂寻踩晃揄Γ谑牵砦蟮亟馍⒘司樱残牡胤祷匾晾绾优系拇蟊居>驮谡馐保⒗锊桓绲牧硪桓苯市戮酱铮肭忠晾绾恿饔颍剂彀⒘β槔铮仁拱⒙澈龀κ埠陀阢偬优堋=幼牛⒗锊桓绫救私氩旌咸ㄘB乘嫉闹行牡匕⒘β槔铮谀抢锕⒙澈鱿蛉雎槎沙吠耍ㄔ�1262—1263年)。阿里不哥在富饶美丽的伊犁河流域的行为是如此野蛮,他蹂躏农村、屠杀他的政敌的所有党徒,以至于发生了饥荒,他自己的一些将领也率军离开了他。阿里不哥看到他的军队陆续瓦解,便设法与阿鲁忽和谈。他使兀鲁忽乃皇后站在他一边。兀鲁忽乃是为抗议她在察合台汗国的统治权被剥夺而来的,于是,阿里不哥委托她和麻速忽·牙剌洼赤带着和平协议到撒麻耳干阿鲁忽处。然而,在撒麻耳干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兀鲁忽乃一到,阿鲁忽就与她结婚,并任命麻速忽为他的理财大臣。麻速忽的支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位贤明的行政官从不花剌和撒麻耳干征收到大量的钱财,使阿鲁忽和兀鲁忽乃得以募集到一支精军。阿鲁忽后来能够击溃从叶密立领地南下的窝阔台系宗王海都的一次入侵。与此同时,阿里不哥由于缺乏物资,并且又遭到忽必烈和阿鲁忽的东、西夹攻,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他于1264年被迫投降忽必烈〔18〕。
这些事件的结果,如果不是在法理上,也是在事实上把直到当时由大汗们严格控制下的察合台汗国解放出来。直到当时一直以大汗的名义管理着不花剌和撒麻耳干的麻速忽(死于1289年),从此为阿鲁忽征集这些地区的税收。阿鲁忽也通过与钦察汗别儿哥的战争而扩大了汗国领土,他从别儿哥手中夺取讹答剌(他摧毁了该城)〔19〕和花剌子模省。
阿鲁忽死(1265或1266年)后,遗孀兀鲁忽乃把她与前夫(哈剌旭烈兀)所生之子木八剌沙扶上王位,他是在河中地区的影响下第一位皈依伊斯兰教的察合台后裔(贾马尔·喀什记载他即位日期是1266年3月)。然而,另一位察合台宗王、木阿秃干之孙八剌〔20〕从忽必烈那儿获得了札儿里黑,任命他与他的堂兄木八剌沙共同执政。八剌一到伊犁河地区,就策动军队叛乱,在忽毡捉住木八剌沙本人(据贾马尔·喀什,此事发生在1266年9月),夺取了他的王位,把他贬为管理王室狩猎的长官。尽管八剌把他获得的王位归功于忽必烈,但是,不久与忽必烈发生争吵。大汗指定他的使者蒙古台去统治东突厥斯坦。八剌驱逐之,并以自己的一个部属取代之。忽必烈派一支由6千骑兵组成的部队帮助被罢免的蒙古台,但是,八剌以3万军队迎战,迫使忽必烈的骑兵不战而退。八剌还遣军掠夺忽必烈统治下的于阗城。
第三节 海都宗主权下的察合台汗国
八剌在反海都的战争中很不走运。上面已经提到过塔尔巴哈台地区、叶密立河畔的窝阔台家族首领海都如何与忽必烈争夺大汗称号和争夺对其他几个成吉思汗兀鲁思的宗主权的斗争。海都是以要求八剌效忠于他以及进攻八剌而开始这一斗争的。在阿姆河附近〔21〕发生的初期的一次战斗中,八剌诱敌进入包围圈,俘获了许多人和战利品。但是,海都得到钦察汗忙哥帖木儿的支持,忙哥帖木儿派了一支5万人的军队由别儿克贾统率进攻八剌。在一次大战中,八剌被别儿克贾打败,退入河中地区,在此他以牺牲不花剌和撒麻耳干为代价,通过进一步的勒索而得以重新装备他的军队。当他正在为进行最大的努力作准备时,海都提出与他议和。海都要抽身去对付在蒙古的忽必烈,就让八剌继续统治河中。作为回报,八剌不得不让海都成为伊犁河地区和东突厥斯坦的真正控制者,甚至在突厥斯坦他也得承认自己是海都的属臣。在此基础上,他们召开了一次调解性的库里勒台,据瓦撒夫认为它大约于1267年在撒麻耳干北的卡特文草原上召开的,尽管拉施特认为它是于1269年春在怛逻斯河畔召开的〔22〕。巴托尔德写道:“这样,一个完全独立于大汗忽必烈的帝国在中亚兴起,它处于海都的宗主权之下。参加这次协议的所有宗王都必须相互看成是血缘兄弟(安答)。城乡居民的财产将受到保护,宗王们不得不满足于山间或草原牧地,使游牧民的牧群远离耕地。河中的三分之二地区留给了八剌,但对河中耕地的管理由海都又委托给麻速忽。”
八剌现在的宗主海都为了使八剌远离东突厥斯坦,派他去从旭烈兀家族手中夺取波斯汗国,当时该家族的代表人是旭烈兀之子和继承者阿八哈汗。八剌不顾麻速忽的忠告,再次对不花剌和撒麻耳干城民过度的征税,以满足军队的开支,如果不是麻速忽恳求的话,他将会把这两个城市洗劫一空。接着,八剌率领一支由成吉思汗宗王为全军支柱的军队渡阿姆河,在莫夫附近扎营,军队中有不里和他的堂兄弟捏古伯与木八剌沙(被八剌废黜了的前任察合台汗)。〔23〕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征讨阿富汗地区,他索取这一地区无疑是由于他的祖父木阿秃干在1221年围攻范延时被杀。
战争开始时很顺利。八剌在赫拉特附近打败了呼罗珊长官、阿八哈兄弟布金。他占领了呼罗珊的大部分地区(约1270年5月),洗劫尼沙普尔,迫使赫拉特的沙姆斯哀丁·穆罕默德向他称臣纳贡。但是,匆忙从阿哲儿拜占赶来的波斯汗阿八哈诱他入赫拉特附近的埋伏圈,于1270年7月22日使他遭到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八剌率残军回到河中。他从马上跌下来,致残腿跛。他在不花剌度冬,并在此以苏丹加秃丁一名皈依了伊斯兰教。
八剌的灾难使他的主要亲属和属臣们不再支持他。因此,他到塔什干向他的宗主海都求援。海都率2万军到战地,不是去援助他,而是趁火打劫。据说,在海都到达时八剌惊吓而死(据贾马尔·喀什此事发生在1271年8月9日)——或者是在周密的策划下被海都军消灭。〔24〕
八剌死后,他的四个儿子与阿鲁忽的两个儿子联合,企图使河中摆脱海都军队的控制,尽管他们也有机会夺取在麻速忽英明治理下已经开始繁荣起来的河中诸城,但是,他们陆续被海都打败。于是,海都没有把察合台汗国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人,而是于1271年给予另一个察合台宗主捏古伯。当捏古伯企图摆脱海都的控制时,海都处死了他,并以察合台家族的另一位宗王、不里之孙秃花帖木儿取代他为汗(约1274年?)〔25〕。然而,此后不久秃花帖木儿去世,海都后来把王位给予八剌之子都哇(约1274年?)。与此同时,波斯汗阿八哈开始了报复,他没有忘记1270年的八剌入侵事件。1272年底,他派军队侵入花剌子模与河中,在那里,劫掠了玉龙杰赤[乌尔根奇]与希瓦,并于1273年1月29日进入不花剌。在不花剌烧杀掳掠持续了一个星期,未能逃走的那些居民以十人抽杀一的方式被屠杀,〔26〕旭烈兀家族的军队带着5万俘虏回到波斯。
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游牧统治强加于都市居民的骇人听闻的情况。当这些游牧的首领们不再毁灭已属于他们自己的城市时,他们就以不可融合的家族纠纷为借口,不时地袭击那些附属于对方的城市,并摧毁它们。
侵略者走后,麻速忽又在河中那些不幸城市的废墟上开始了重建工作。这些废墟是因周期性的蒙古内战后留下来的。他致力于这一工作,直到1289年10月(或11月)去世时。以后,他的三个儿子继续了他的工作,他们依次管理着不花剌和撒麻耳干:阿布·别克尔管理到1298年5月(或6月);萨替尔密什·伯克管理到1302年(或1303年);后来是苏英尼奇〔27〕。但是,他们都回避察合台的后裔,依靠可怕的海都,前两位是海都认命的,而苏英尼奇是从海都之子继承者察八儿手中获得的权力。
都哇无疑是从他的前任几个察合台王的例子中吸取了教训,他表明自己是海都的忠实属臣。由于畏兀儿〔28〕亦都护一直保持着对忽必烈大汗表示效忠,为了强迫他转向他们一边,海都和都哇于1275年入侵其地。接着,他们向其都城别失八里进军,但是,一支及时赶到的帝国军队解除了畏兀儿境内的危险〔29〕。1301年,都哇又作为海都的杰出副手,参与了在哈拉和林以西杭爱山地区发生的海都与忽必烈的继承者铁穆耳军的战争。正是在这次战争中,都哇于1298年9月俘虏了铁穆耳的女婿、汪古部王子、基督教徒阔里吉思,他野蛮地处死了他。这次胜利之后,都哇准备进攻吐鲁番和甘肃之间的帝国边境地区,但是,他自己的军队反而遭到帝国军队的袭击而溃散。〔30〕此时,海都和都哇发现他们受到来自白帐汗(术赤家族的东支)伯颜侧击的威胁,伯颜统治着巴尔喀什湖西北和咸海以北地区。最后在1301年,为从帝国军队手中重新夺取和林,都哇随海都远征,同年8月,反大汗的窝阔台后裔在和林和铁米尔之间遭到惨败,都哇也陷入了这次失败〔31〕。正像已经叙述过的,海都在撤退时去世。
在元朝的历史上,海都只是昙花一现的人物,他似乎是一位具有强烈个性的杰出的王子,是想仿效贵由而未能成功的人。总之,窝阔台家族的这位最后一位伟大王子,在他身上具有君主的才能。他强加于阿鲁忽的那些保护河中城市和农民的英明措施证明了他的眼光超越了游牧民通常采取的掠夺性袭击〔32〕。他参加的41次战役(他参加过1241年远征波兰和匈牙利)表明了他是战争中的真正指挥者〔33〕。在整个亚洲,他是惟一能够左右忽必烈命运的人,忽必烈甚至在其权力的鼎盛时期也没有战胜他。他给予聂思托里安教旅行者列班·扫马和麻古思的欢迎,以及教皇尼古拉四世对他寄予的希望(1289年7月13日曾写信给他,敦促他皈依天主教),证明了他像以往所有的蒙古人一样,是同情基督教的〔34〕。他的厄运在于他生不逢时,当时忽必烈已在中国牢固地建立起国家,成吉思汗的其余各支已经半中国化,半突厥化,或者半伊朗化了。中亚的这位末代汗在很多方面也是蒙古人的最后一位君主。
第四节 察合台汗国的第一次鼎盛时期:都哇、也先不花和怯别
都哇一直忠实地追随着海都。这位可怕宗主的去世可能是一种解脱,但是,都哇设法要使这种变化渐渐地发生。海都留下一个儿子察八儿,他继承了海都的全部头衔。都哇承认了他的宗主地位,但是,大窝阔台家族的这位继承人缺乏能力维持由他父亲一手创建的帝国。都哇的变化是以向察八儿提议他应该承认铁穆耳皇帝的宗主权而开始的;1303年8月,他们两人承认归顺于北京,于是,在以往40年中一直破坏着中亚的内战结束了,蒙古的统一又重新建立起来〔35〕。但是,都哇一经确信他得到了帝国的支持后,就与察八儿决裂。两军在忽毡和撒麻耳干之间的地区相遇,察八儿首先被打败。然而,在第二仗中,察八儿的兄弟沙·斡兀立获胜。于是,都哇向察八儿提议他们应该言归于好,双方同意由都哇和沙·斡兀立两人在塔什干会面讨论这件事情。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