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斐隽怂郑旄魃狭耸诸恚�
也就在第二天,当地媒体发布了一条新闻:大富婆黄金菊伙同情夫将亲夫暗算至死!大致内容是:黄金菊谎称和丈夫去千重崖度假,走在一悬崖边,由名义上是司机而实际是情夫的男人出手,将亲夫推下悬崖。谁知亲夫当时没有死去,被当地农民救起,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述说了事情的经过。后经抢救无效,死在医院。黄金菊和情夫均已捉拿归案,两人对以上事实供认不讳……
啊,周小芸终于明白了黄金菊为什么要给她说那样的故事,她同样是母亲,同样不想让晶晶知道她的这段故事……
6。 天下女人都叫母亲
周小芸去监狱看望黄金菊,接待室很宽敞,一张长方形条桌,她和黄金菊各坐在条桌的一方,虽然有一位女警察在那儿看守,但女警察坐在离她们较远的地方,整个环境和气氛都不使人感到压抑。
黄金菊表现得很平静,脸上仍是那种淡淡的笑,看来她对今天的结果早有思想准备。周小芸对她说,晶晶还不知道这件事,过两天,她就会带晶晶离开这座城市,跟她去北京,她念大学,晶晶念小学,姐妹俩相守在一起,永不分离。黄金菊哭了,是那种感激的、放得下心的哭。
' 1 '
' 2 ' 3 ' 4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6年第13期 一个女儿几个娘 作者:孙新华 字体:
黄金菊对周小芸说:“以后,每到晶晶生日的时候,她都会收到一封以母亲名义写给她的信……”周小芸有些不解了:黄金菊还有生还的希望吗?有谁还会给晶晶写这样的信呢?黄金菊看出了周小芸在想什么,对她说:“还记得我给你讲过的那个监狱里的故事吗?那女犯临死前向监狱提出请求,希望她死后,监狱的女犯们能以母亲的名义给她女儿写信。监狱长同意了她的请求,女犯们也极愿意做这件事,因为无论她们过去做过什么,但她们也和天下所有女人一样,她们是母亲!小芸,放心吧,我要不在人世了,有人会以母亲的名义来帮我完成这件事的。”
要这样长时间地写信,自然要有很多人来写,周小芸猛然想起外婆临死时给她的那二十一封信,那些信不也是出自于不同人的手笔吗?周小芸刚想到这儿,一个不祥之兆跃上心头:难道我的母亲也是这样的人?难道寄给我的那些信也是由这样的人用这样的方式写的?
这些信就带在身边,周小芸拿出信,果然,其中一封的笔迹十分熟悉,就是黄金菊写的!
从监狱出来,周小芸就看见莫雅琴坐在小车内等她,莫雅琴要她上了车,车没开到医院,而是在万人公墓停了下来。
公墓的最高处有一个八角凉亭,两人在亭子中坐了下来。周小芸的心里在打鼓,她预感到莫雅琴将会述说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果然,刚刚坐定,莫雅琴就开门见山了:“我承诺过你,等你病好后,我将把你父亲的故事告诉你。故事的开头不应该从我开始,还是先说说你父亲和你母亲的故事。”
于是,莫雅琴低声诉说了起来:周小芸的父亲叫龚一夫,他的爱情很大众化,和那个年代的许许多多青年男女一样,下放农村,回城后建立了家庭。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龚一夫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又因成绩优异,被国家选派去英国留学。留学回国后没多久,他就向妻子提出了离婚,周小芸的母亲在这场暴风骤雨中差点发疯了,她苦口婆心地规劝丈夫,但没能改变他的决心,于是她又跟踪,最后终于知道丈夫还有另一套住房,那房子里同样住着一个女人,这女人不是别人,是丈夫留学时期的同窗,名叫莫雅琴!
周小芸终于明白了,难怪莫雅琴不认自己是女儿,原来她和父亲只是情人的关系。莫雅琴继续说道:“你母亲明白了她为什么不能说服丈夫的原因,那是因为这间住房里面的女人太强大,是天之骄子,是国之英才,而自己只是一个工人,于是,她选用了另一个计划,这计划她当时没有实施,因为她怀了孩子。在此期间,她偷偷地拿到了丈夫那处住房的钥匙,在锁匠那儿配了一把,又做好了其他准备。不久,孩子出生了,她把孩子喂养到了半岁。这天,她去了那里,她知道,这时候那里没人,按照往常的习惯,丈夫今天不会来。她不想害死她丈夫,只想让那个叫莫雅琴的女人离开这个世界,于是她在菜里面放了毒药!”
说到这儿,莫雅琴站起身,把周小芸带到了一块墓地。墓地很干净,像常有人来打扫,墓碑上还挂有纸钱,像常有人来悼念这位亡灵。莫雅琴继续说着那个故事:“可万万没有想到,丈夫这天却一改平日习惯,来到了那个和情人共居的住处,而且心情还很好,一边吃菜还一边喝了两盅。事情的结果是—丈夫死了,而莫雅琴却活了下来!”
故事还没说完,莫雅琴把周小芸带到了紧靠父亲墓地的另一个墓前:“这事惊动了公安,公安已查到了你母亲身上。你母亲为你选择了一个归宿,她不希望你的身上留下母亲的半点污垢,不想让你知道你有这样的母亲,于是,她把只有半岁的你放在一个竹篮里,再把竹篮放在128里程碑前。做完这些后,她仍不忍离去,躲在暗处,看是谁抱走了她的女儿。她看见了,抱走她女儿的是一位中年女人,她认识那人,是湖南岳阳人,常去她们单位联系业务,那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大姐,于是,她放心了,走进了公安局……”
周小芸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明白了,是母亲毒死了父亲,母亲也因此而偿命!周小芸走到母亲的墓碑前,想记住母亲的名字:啊—“黎惠萍”!这不就是黄金菊在狱中见到的那个临刑前的女人吗?啊!妈妈,你临死前还牵挂着我,你死前的唯一心愿就是希望我吉祥平安,你临死还在托付其他人给我写信,也感谢其他母亲,这信一写竟写了二十二年!有位哲人说得好啊,上帝不可能走进每家每户,所以她化成了母亲!
周小芸看了一眼莫雅琴,她的形象再没有过去那样高大,周小芸心想,要不是她,我的父亲不会死,我的母亲也不会死,我也不会成为弃婴而流落他乡!
两天后,周小芸离开了这座城市,带着晶晶先回了趟岳阳的家。刚进家门,她就收到了一张汇款单。外婆曾经说过,二十二年来,每个月都会收到“母亲”给她汇来的钱,今天,她不仅见到了汇款单,而且又一次见到了“母亲”的信,那是莫院长的亲笔信:
孩子,自从我有了和你父亲的故事后,我身边再没有第二个男人,今生也不想再有。你母亲的狱友在你母亲死后常年不断地给你写信的事我听说了,我虽然不是她们中的一员,但我愿意用这种不寻常的方式延续我们的故事。我知道你不会原谅我,我也不想得到你的宽恕,我只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履行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和义务……
泪水模糊了周小芸的视线,她给莫院长写了回信,整整一张纸就写了两个字:“妈妈—”
(题图、插图:杨宏富)
' 1 '
' 2 '
' 3 ' 4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6年第13期 一个女儿几个娘 作者:孙新华 字体:
最美丽的王冠是纯金打造的,最美好的情感是母爱演绎的……
1。 128里程碑前的女孩
那天,沙河镇国道旁的128里程碑前站立着一位姑娘,姑娘长得很漂亮,典型的学生装束。她立脚的地上摆放了一张白纸,上面骇然写有几个大字:“谁是我的父母?”后面又是一排小字:“二十二年前,是你们把我扔在了这个地方!”
围观者把姑娘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了起来,女孩很大胆,眼光正视着所有围观她的人,似乎在问:“你是我的父亲吗?你是我的母亲吗?你是我的兄弟姐妹吗?”
人群中有一个女的引起了姑娘的注意,她是一位中年女性,长得很端庄,看她的穿着和气质,像个学者。她将这位姑娘看得很仔细,嘴角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围观者越来越多,无论怎么拥挤,这女人都极力让自己保持在前排位置。两个人的眼神交合在一起,再进一步的话,她很有可能会开口和这姑娘交谈。姑娘的胸口在“扑扑”跳着:莫非这就是我的母亲?
可就在这时候,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由于是在国道旁,围观者阻碍了交通,一辆电视台的新闻采访车停了下来,车内走下两名记者,记者向姑娘问了几句后,把她请进了采访车。姑娘临上车时还望了那位中年妇女一眼,那妇女没有离去,依然看着她。
在电视台,姑娘向记者们述说了详情:
姑娘叫周小芸,湖南岳阳人,二十二岁,北京一所医科大学的大三学生,从小跟着外婆长大,不知道父母是谁,外婆临死时才告诉她:二十二年前,外婆来沙河镇出差,在128里程碑那儿捡到了她。周小芸还告诉记者,外婆临死时,拿出了二十一封她从未见过的信,这些信都没有留地址,信都是以母亲的名义写给她的,寄信的时间都是她生日的前夕,内容都是祝她生日快乐;再仔细一看,周小芸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信不是一个人写的,不仅不是,而且每一封信都出自不同人的手笔;还有一件事,每个月,外婆都能收到一笔汇款,汇款人同样署名“母亲”。外婆死得仓促,没说明这是为什么。
令记者们惊诧的还不仅仅是周小芸奇异的身世,更令人惊异的是:在前不久学校体检时,医生检查出周小芸患了白血病,要想治好白血病,只有找到适合她的干细胞,而这样的干细胞,在近亲中寻到的可能性最大。姑娘带着求生的希望,踏上了前景未卜的寻亲之路,来到了二十二年前自己被遗弃的地方—128里程碑!
周小芸最后一句话令在场的所有记者都动了感情:“我很希望我的生命能发生奇迹,即使没有,我也要在我有限的生命内找到一个答案,那就是—为什么母亲不来认我?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多的母亲?”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姑娘重病在身,救人如救火啊!也就在当天晚上的黄金时段,电视台把周小芸请到了演播厅,姑娘含着泪对电视观众呼喊着:“爸爸,妈妈,我不怪你们,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你们当初丢下我自然有你们的苦衷,事隔二十二年了,相信你们也从当年的苦衷中解脱了出来。救救我吧,我热爱生活,我热爱这个世界,我才是个大三的学生,我还有好多理想没有实现,还有好多好多的梦没做完啊……”
这节目不知让多少人流下了眼泪,节目刚播完,电视台的热线电话一个接一个地爆响起来,有的要认周小芸做女儿,有的愿意资助,有的愿出巨资悬赏寻找适合她骨髓的人……可就是没一个人站出来说:“我就是她的父亲!”“我就是她的母亲!”
沙河镇属佛州市管辖,节目是佛州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刚播出不久,一辆“宝马”小轿车开进了电视台,把周小芸接进了佛州市一家最大的中外合资医院—“友好”医院。来接她的,是这家医院的中方院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