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会又说太深了,拿了一根竹竿,暗暗用力尽可能地伸入水下,再拿出来给日寇看―果然,水位很深,正当敌人犹豫之际,远远望见另一拨搜寻的人已经回头了,大家伙更有了理由,连忙说:“太君先生,你看那边的人都回头了,我们也回去吧。”
敌人并没有坚持,加上又听有人放风说:“何司令已游出了冲山,在某地有人看见他在指挥呢。”
他们也就这样体面地撤退了。
一眼望去的山光水色,使天地间骤然宽畅开阔。
湖柳岸堤春波吻石,碧水长天共与一色。
凌山之颠高阁欲振翼,孤鹜与落霞齐飞。
远眺湖光山水朦胧,岛屿沉浮,近览层峦迭翠,亭台隐约。
月晨日夕,景色变幻,阴晴雨雪,情趣迥异,樱妍长春桥,天高秋日,兰香小兰亭,各得其妙。
地处太湖之中,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长达数十公里的湖岸线,依山傍水。登高远眺,可领略湖中群岛、湖湾山水、山中坞谷及山顶峰峦等四个层次的自然风光。
水上面是绵延着的,是湖里青青翠翠的芦苇,就是入诗入画的芦苇荡,就是田园风光的鱼米乡。
其间水网密织,芦苇环绕。
那焕发着江南气息的风土人情,焕发着田野情趣的时令特产,还有,就是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
这精致的江南渔村,没有为过客准备太多的“传奇故事”,它照样按着自己的逻辑生存着。
在这里,人们更多地感受,而并非单纯地瞻仰回首。
湖水的质澄清,阳光透底远远望去,像一块晶莹的翡翠。
泛舟湖上,微波荡漾,仿佛人在画中。
这又回到本文前面所叙情节,穿过苏北村镇转向北面一条小河时,河对面的横江铁索和四五名荷枪实弹的日本军人蓦然跃入视线,这让斯柯特在瞬间再次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幸运的是,运送他们的中国突击队员在过桥时故意一声不吭,让日本人误以为船上装的是牲口,懒懒地瞄了一眼,并未理会。
斯柯特全家就这样又逃过了一劫,然后继续挤在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小船舱里熬了二十来个小时。
第七十章.历尽艰难危险
一.
在陈颖弘,蔡映雪她们和南方地下党的护送下,斯柯特历尽艰难,苏州,无锡,太湖,转水路抵达阜宁县,住在中共地下党员袁其中家中。
南方地下党立即斯柯特已到苏北的消息,报告给了新四军军部,请求派人前来接应。
统治着南方的日伪特务,当然不容忍这位斯柯特成为反法西斯斗士。
他曾长期在上海长期工作认识他的人很多。
()好看的txt电子书
出于安全的考虑,他无锡日夜闭门不出,等候苏北那里派人来接。
不久苏北来人了,是个叫刘玉兰的大嫂。
她是苏北根据地的敌工部干部,年纪不大,却是个经验丰富,机智勇敢的老";交通";,当时日伪严密控制着通往苏北的交通。
沿途车站,码头布满卡哨,明岗而外,更有无数便衣,凡认为有可疑的,不是立即拘押,就是暗中盯梢,故斯柯特的根据地之行还仍然充满了危险。
她们让斯柯特假装病人,但称得了传染病,此去是到苏北乡下疗养,因言语难改,他必需尽量少说话。
在途中组织一个临时家庭,刘玉兰为斯柯特的妻子,另一地下党员的母亲张老太太为他的丈母娘。
一切准备就绪,他们就分批踏上了去苏北的冒险之旅。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调整了对华政策,对国民党从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变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从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改变为轻视国民党,重视共产党,将对华作战的重点放在对共产党控制的抗日根据地上。
由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南下占领盐城,新四军陈毅部北上进抵东台,两军的先头部队在盐城,东台之间的白驹镇胜利会师。
这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八路军和新四军连成一片,开辟了华中最大的一块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重建,由陈毅同志任代理军长,刘少奇同志任政治委员。
八路军第五纵队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同志任师长兼政治委员,主要任务是保卫和建设淮海,盐阜两块抗日根据地。随后成立了中共盐阜区党委,盐阜军区,中共淮海区党委,淮海军区和淮海,盐阜区行政公署。
在苏北区委领导下,新四军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地方武装,多次粉碎日,伪军大规模的“扫荡”和“蚕食”,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
云岭是革命老区,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是丘陵半山区;夹两脉青山之间,南北长30华里,东西宽5华里,土地肥沃,山川秀美,风光旖旎。
“四顾”,“云岭”两山对峙,有“云中美人雾里山”之称。
二.
斯柯特摘下眼镜,刮掉胡子,换上夹袍,戴上只露出口,鼻,眼的筒帽,登上了去码头的三轮车,张老太太上了后一辆,手拎装着香烛的篮子。
车前车后,自有交通员照料保护。
黄浦江边码头上熙熙攘攘,伪警察逐个查看旅客证件,吆五喝六如凶神恶煞,又特别卖力地搜查行李,趁机捞点油水。
斯柯特由刘玉兰搀扶着,慢慢走了过去,骤然不戴了眼镜,视物模糊,步履蹒跚,看上去倒真像个久病之人。
顺利上了船,重要一关算是过了。
航行途中,江里不时有日军的巡逻炮艇穿过。
为防突然上船检查,他们仍是高度警惕,斯柯特按刘玉兰的嘱咐,侧身躺着,不时呻吟几声,张老太太则手捻佛珠,轻声诵经祈祷。
陈颖弘她们乔装成各式人等,或坐或站或闲话着,暗中麻密切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船老大早已摸清了敌人巡逻炮艇的往来规律,在夜幕掩护下他们穿越封锁线,直达江苏靖江口岸登陆,久别重逢来到向往的新四军根据地。
他们的兴奋之情难以言状,情不自禁挥舞双臂欢呼到家了,到家了!
这里的空气也格外的清新!
黄克诚对斯柯特尤其关怀备至。
他是1943年11月由上海历尽艰辛辗转到达苏北阜宁县三师驻地的。
()免费TXT小说下载
黄师长象老友重逢那样热情相待,促膝畅谈。
斯柯特当时身体有慢性病,黄师长指示有关部门积极为他治病,提供方便。
不久,遇上了日伪对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大“扫荡”,斯柯特因病不能随军行动。
为了保护他的全家安全,黄师长和张副师长研究决定,派人护送斯柯特全家到王沅江先生家去隐蔽。
在这条特殊的战线上,他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出色的成绩,后来被选调到新四军军部任敌工部长。
后来新四军北撤,他也随之来到了江北。
赵秉臣部长身材颀长,仪表堂堂,一米八十以上的个子,英俊而又潇洒,既有知识分子的儒雅,又有幽燕汉子的豪迈。陈颖弘从容不迫地向他汇报了斯柯特的重要性和日,德军事当局对他的重视,以及军统局在上海组织部属的历史和她的姐妹们现状。
赵秉臣部长语重心长地对她说:“颖弘啊,你们是党最宝贵的财富,你们非常能干,你们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敌人那里暂时作栖身之所,忍辱负重,白皮红心,不单我们重视你们,就连你们的戴老板也不放心,担心你们被赤化呀!
按理说我们不应该发生联系,你们的级别比我们高啊!”
陈颖弘笑着说:“我知道,现在还远不是回家的时候。
恐怕就连穿一下军装也不可能,在这里要保持一定距离,这是组织原则。”
赵秉臣部长接着说:“古人赞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你们就是具有这种高尚品格的共产党员!”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十一章.鸦片黑粮金融战
一.
在最贫瘠的土地上盛开着最美丽的花,那强悍的生命力,美丽的容颜百花为之赞叹。
没人喝彩,没人喜爱,樱粟花,在默默流泪。
平平淡淡的在生死里轮回。
可是樱粟,有花的美,却也有含毒的魅,不知道这到底是谁强加给它的罪。
微风抚来,撩起残乱的花蕾,风中的它是这么的可爱娇柔,对着你笑,对着你招手,你不由自主的走过来,想抓住,想把它拥入怀中。
鸦片深刻而全面地侵入到中国社会的肌体,影响着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民生活。到了民国时期,因政令不一,割据盛行,中央和地方的军阀为扩大地盘,竞相纵容并鼓励种植罂粟,形成军阀武装—地盘—鸦片的恶性循环,以至百业凋敝,田土荒芜,烟馆遍地,民不聊生。
烟土被称为“黑粮”,吸毒成为民族部分人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不少的国人的生计,生活不同程度地依赖各类毒品,而五花八门的烟税更是成为中央和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各种政治势力为争夺罂粟种植地,鸦片运输通道和丰厚的烟税而连年混战。
只不过是当这个魔鬼有意地或者无意地将他们给缠上时,他们变得屈辱,变得堕落,变得疯狂,变得绝望。
但是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应该获得尊重,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因为他们吸毒而去伤害或是践踏!
毒品的贩卖和吸食威胁着根据地的政治和军事工作。
赵秉臣部长告诉陈颖弘:“从表面看,毒贩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地方差价利润而进行贩毒的,但大多数来自敌占区的毒贩则是另有任务。
这些人往往受托于伪政府之命,一方面通过贩毒的方式盗回我区有用物资,另一方面毒贩在毒品贩运过程中有意收集根据地内大量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况并汇报于敌人。
毒品的源头大部分来自上海。
你们如有条件希望帮我们从源头扼制。”
“毒品很大程度上扰乱了苏北根据地的经济秩序。
尽管苏北根据地对于毒品贩运和买卖查禁的十分严格,但是根据地内的少数商贩,甚至是返家的荣誉军人为了高额利润而不顾政府禁令,暗中贩运,藏匿和买卖毒品。
据《新华日报》报道,奸商走私贩毒十分猖獗,市场上私藏鸦片等毒品的商号竟占全部商号的二分之一,个别商号藏毒达数十两之多。
个别商人还利用根据商业贷款专做出入口贸易,出口的是粮食,进口的却是烟土。”
鸦片毒化还伴随着日伪军的金融战。
对于毒品的吸食和贩运,日伪政府以名目繁多的烟毒税进行征收。
而且吸食毒品还导致当地百姓的口袋进一步被掏空。”
二.
当时在苏北根据地毒贩贩毒手法非常隐蔽,手段也多种多样,有的是将烟毒藏在带有夹层的船舱底部,有的藏在挖空的货品中,有的是“将大包料面伪装在瓜果内”,有的将毒品藏入女人怀内,有的是“将锡筒装入料面藏入身体的肛门内”,更有甚者将动物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