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争霸之异军突起-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朝政时期对南越国实行了经济封锁,但中原和南越国的关市贸易在吕后死后很快又得到了恢复,直至南越国的灭亡。

  在南越国墓葬中出土的铁制农具主要有锄、镢、锸、镰、斧、锛、手铲、锉、锥、刮刀、锤、凿等。其中锄是最常用的农具,主要在农耕时用于清除杂草,疏松土质等;镢是深掘土地的有力农具,主要用于开荒造田、刨掘农作物的根株等。此外,当时收割农作物已经用到铁镰,砍伐森林已经用到铁斧,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南越国的农业发展。但由于南越国铁矿资源缺乏,冶铁业不发达,这些铁制农具主要还是要依靠中原的输入,因此南越国的铁制农具的普及程度还是比较低,分布范围主要在南越国都城和郡县治所的周边区域,而在一些离郡县治所较远的地方,仍在使用石器和青铜器农具。

  南越王墓出土的酒具之一,青白玉角杯在南越国墓葬中出土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黍、粟、菽、薏米、竽、大麻子等,出土的瓜果主要有柑桔、桃、李、荔枝、橄榄、乌榄、人面子、甜瓜、木瓜、黄瓜、葫芦、姜、花椒、梅、杨梅、酸枣等。其中水稻是古越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南越国最常见的粮食作物,非常适合岭南地区高温多雨,水源众多的生长环境。而荔枝是岭南特有的水果,据西汉刘歆的《西京杂记》记载,赵佗曾将荔枝作为贡品进贡给刘邦。在南越国的墓葬中还出土了不少盛酒器皿,说明当时南越国已有了成熟的酿酒技术。

  在南越国的墓葬中出土的家畜残骸主要有猪、牛、羊、鸡等,出土的野生动物残骸主要有禾花雀、竹鼠等。特别是禾花雀,至今在广东仍是一道名菜的主料。此外,南越国的墓葬还出土了大量的水产品,有鱼类、鳖类和各种贝壳类的淡水和海水产品。

  商业:秦朝之前,岭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基本处于物物交换的原始状态,并没有进入货币经济的阶段。秦朝平定岭南之后,大量南迁的汉人带来了中原发达的贸易方式,岭南地区才开始逐渐进入货币经济时代。南越国建国之后,历代的君主都注重与邻国、特别是与汉朝的商业贸易。前196年,南越国和汉朝建交后,赵佗即在南越国和长沙国交界的地方设立关市,从中原输入铁器、青铜器和牲畜,引进中原的先进技术,并向中原输出南越国出产的白璧、珠玑、玳瑁、犀牛角、珊瑚、荔枝等土特产。南越国的货币也是从中原输入的,并没有自己铸造的货币,这些货币主要以秦朝和汉朝的“半两钱”为主。南越国与闽越、夜郎等其它周边国家的商贸往来也十分密切,吕后与南越国交恶时期,赵佗即以财物赂遗的方式,以获得闽越、夜郎、西瓯和骆越等国的归属或支持。

  除了陆路贸易之外,南越国的海上贸易也有很大的发展,据位于今广州市中山四路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当时的都城番禺已具备了生产大批内河和沿海航行的船只的能力。当时的南越国人已经开辟了通过南中国海与东南亚和南亚诸国进行商业贸易的路线,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在南越王墓的遗址中,也发掘了一部分产自于东南亚和南亚诸国的舶来品,包括银盒、象牙、金花泡饰、乳香等。

  起5F点5F中5F文5F网5F授权发布好书尽在





  作品相关 被人攻击了!!

  (起0S点0S中0S文0S网更新时间:2007…5…27 17:11:00  本章字数:41)

  昨天我的机器被别人攻击了,彻底瘫痪,直到现在才刚刚恢复过来。今天晚上争取两更吧!!好书尽在



  作品相关 致歉信!

  (起3T点3T中3T文3T网更新时间:2007…5…28 0:42:00  本章字数:60)

  实在很对不起各位!本来说今天晚上两更的,但实在是太困了,宝剑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所以只好说声对不起了!大家也都洗洗睡了吧!好书尽在



  作品相关 参考资料《汉代的造船技术》

  (起3Q点3Q中3Q文3Q网更新时间:2007…5…28 15:59:00  本章字数:3985)

  (PS:刚刚到家,想解禁一章水浒,结果发错了地方,文章已经删除,先发个资料上来遮遮!晚上再上穿正式章节!)

  汉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已经成熟。它的标志是除前文所述能造成高十余丈有三层楼的高大“楼船”及类型繁多的各种船只外,还有很多发明创造,如桨、橹、船尾舵、风帆等船舶推进工具的日益完善和广泛使用,横隔舱造船结构的重大贡献等。

  楫和棹

  我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早已知道利用竹篙、木桨来划船行进并控制方向了。以后,随着人们向深水区的远航,用竹篙不那么方便也不大能起作用了,木桨的作用日益增加。早期的桨多为短桨,叫“楫”,上端为圆杆,下端作板状,用两手持楫划船使船前进。在广州出土的西汉木船模上有四个木俑,各拿一把短桨,坐着划船,那就是楫了。但是,由于楫入水浅,推动力量小,人们就不断改进,加长桨板,加宽桨叶,坐着划的短桨日益变成站着划的长桨。长桨古代称为“棹”。又由于长桨重,划水不方便,干是就在舷侧做了可以搁放长桨的桨柄孔或固定的支点,叫桨座,以发挥杠杆作用。桨板拨水向后,其反作用力通过桨座推动船只前进。在长沙出土的西汉木船模中,我们可以看到有16支长桨即“棹”,这16支掉就是以舷板上的圆孔作支点的,棹有了支点,就成了一个杠杆,划动时可以减轻臂力,发挥了腕臂的作用,桨手的体重也产生了作功的效果,效率大为提高。为了增加船只行驶的速度,桨手们常常一齐边划边唱以统一动作,同时可减轻疲劳感。汉武帝《秋风赋》中有“萧鼓鸣兮发棹歌”,描写的就是这种情况。

  橹

  橹是由长桨演进而成的用人力推进船只的工具,也是控制船舶航向的工具。桨在划行中常有不便。桨每入水作功一次,马上要出离水中,为第二次入水作功作准备,这样,出水中作的是“虚功”,影响划行的效率。因此它是间歇作功,船只也只能间歇推进。于是人们对长桨加以改进发明了橹。橹的外形很像长桨,但较大,橹的把手和橹板都是弯形的。入水一端的剖面是弓形,另一端系于船上,在橹把手顶端部位系着一条绳叫“橹担绳”,橹担绳的下端拴在甲板上的一个铁环上。橹担绳既可起固定橹的作用,又可以作长短的伸缩以调节橹板入水的深浅。刘熙《释名》中指出橹的操作位置及作用:“在旁曰橹,橹膂也,用膂力然后舟行也。”橹的操作方法是“摇”,被称为“摇橹”。橹入水后一直连续摇动,水中的橹片左右摆动,其前后面发生水压力的差异可产生推力。它的推力比长桨效率高,而且省力。由于橹加长了长桨的桨柄与桨叶,又把原桨叶的尾部弯曲上翘,所以橹也被称为是新式的长桨。橹被置于舷侧,手持橹柄,来回摇动,对舟船起连续推动力,这是汉代船舶推进工具中划时代的重大发明。橹后来由置于舷侧逐渐演变到置于船尾,不仅能起推进作用,还可操纵船舶的转弯,调整方向,控制航向。由于橹结构简单,一器多用,至今仍在起作用。橹是中国对世界造船与航海技术上的突出贡献。

  船尾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舵的国家。舵的发明和使用是我国造船与航海技术上的重大成就。桨的作用是划行和控制方向,控制方向的桨被称为舵桨,它的位置逐渐从船舷移到船尾的正中央成为尾桨。尾桨从划动改为不离水面的摆动,尾桨起到了舵的作用,改称为舵桨,舵桨就是舵的始祖。从1974年湖北江陵西汉墓中出土的木船模型上可以看到船上有五支长桨,都有桨叉,其中的四支在船前部两侧,作划桨用,另一支在靠船尾的舷部作舵桨用。舵桨遇浅滩或靠岸时不易操纵,桨翼随船体加大而加大也不易操纵,于是人们改变了安装方式,产生了舵。

  舵至迟在东汉已发明并使用,1955年广州出土的陶船模的舵尾就有一支早期的船尾舵。舵面呈不规则的四方形,面积较大,完全不同于舵桨的形状。舵杆以十字形结构固定,从船尾斜伸入船后方,舵杆顶端有一洞孔,用以安装舵把,转动舵把可使舵面连轴转动,可以自如地调节船只行进的方向。这是航向操纵工具的重大革新。

  风帆

  汉代,我国使用风帆的技术已经成熟。秦汉时期,我国早已能凭借季风进行大规模航海。没有成熟的风帆使用技术这是不可能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辟(譬)若伣[qià;n欠]之见风也,无须臾之间定矣。”东汉许慎注说,“綄[huǎn缓],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伣是古代测风、观察风向的一种设备,后来,有人也叫它为五两。“伣”这种测风仪商朝就有了。汉代沿用下来。这实际是一条为了测风而绑在杆顶上的丝绸带子(或羽毛)。有风的时候又随风而摆动,据它摆动的方向可知风向。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两只相风(观察风向)的铜凤凰。古地理书《三辅黄图》说:“铜凤高五尺,饰黄金,栖屋上,下有转枢,向风若翔。”东汉张衡作过相风铜鸟。当然,这都是很堂皇的了。为什么又叫“五两”呢?因重量必须在五两以上,八两以下,太重难以吹起,太轻则易于旋转,就不好掌握风向了。这种测风仪,由于结构简单实用,航海中又很需要就很容易移到船上去使用。唐代诗人李白《送崔氏昆弟之金陵》诗中有“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句,说明了这一问题。后代还有在船桅顶端悬挂“鲤鱼旗”的,它就是从“伣”美化发展而来的,也是一种测风仪。

  风帆的结构和驭风技术最晚在东汉已经完备了。帆有一类是用丝织物或布做的,叫“布帆”;另一类用竹蔑或其他植物纤维做的,叫“蓆帆”。从结构上看,一类是软帆,如布帆、蒲草帆,没有横向的帆竹支撑,只能在正顺风时用人字桅悬挂,不能斜移,也不能转动。另一类是硬帆,是用与帆横面等长的若干根竹竿等矩支撑在帆的一面,或是交错穿插在帆的两面上,这种横竹竿叫帆竹,它可以支撑帆面使之平整,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风力。硬帆可以挂在单独的桅杆上,又可以围绕杆来转动,形成平衡纵帆。

  东汉丹阳太守万震著《南州异物志》,叙述了当时南海航海者的风帆驭风技术。书中说明了帆面悬挂的位置在驭风中的作用及帆面悬挂的样式与受风的关系:“其四帆,不正前向,皆使斜移,相聚以取风吹。风后者激而相射,亦并得风力。若急,则随宜增减之。斜张相取风气,而无高危之虑,故行不避迅风激波,所以能疾。”这使我们了解到汉代海船的风帆使用技术。海船在驶风航行时,随风向的顺逆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帆位布置。这种方法现代木帆船还在使用。船工有“船驶八面风”的说法。也就是帆船要利用各种风向来驭风航行。八面风指相对于海船航向的八种风向,即顺风、逆风、左、右侧风(即左右横风)。左、右斜顺风,左右斜逆风。各种风吹来,都与船体纵中线形成一个夹角。当正顺风时,风向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