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问过小月类似的问题。
小月跟她一样,都在大城市里待过,但是最后都回到夏日镇来。
在出外读书的那几年,她们其实有好一段时间没有聚在一起过,甚至连唸书的城市也不同。当年,她去了台南,小月在新竹,娃娃则去了台北,放弃可以考上的第一志愿,改读警校,跌破大家的眼镜。
考上大学的那个夏天,真的是充满了许多关于眼泪的记忆。她们依依不舍地分别了,虽然约定还要再相聚,但十七、八岁的女孩难免总是想得太多。当时她们真的有一种一旦离开小镇后,人生就会发生巨大改变的恐慌感。
她不知道小月和娃娃她们在外地适应得怎么样,不过她在头两年几乎可以说是过得非常痛苦。那头两年,在同学眼中她是来自一个乡下地方的土包子,既不会打扮,又不懂得玩,早起早睡,与宿舍室友晚起晚睡的作息恰恰相反,更不用说融入同学们的日常话题里了。
别看她整天嘻嘻哈哈很乐观的样子,其实那时她真的是觉得很受伤的。
长久以来在家乡养成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使得她与城市的女孩格格不入。有好几次,她都想北上去找小月或娃娃倾吐这份痛苦,但最后还是强忍了下来,不希望自己的适应不良让好友担心。
就这样过了两年,她才终于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切,所以她让自己任凭同学改造,从发型到穿着,都交由那些城市女孩来打理。她向她们学习,也试着接受她们的价值观,直到她将自己改变到能够站在那繁华的城市舞台中而不会感到迷乱为止。就像所有人都会做的,她也交了一个在联谊时认识的外系男朋友,并终于使自己获得城市人的认同。
但是在许多深夜无眠的时候,她总是想要回家。
好不容易撑到毕业,也早早应征进一间外商公司了,想回家的念头却在当时发酵到无与伦比的程度。
当下,她拎着行李不顾一切地回到了家乡。那种感觉几乎像是逃难一样可怕,直到再度踏上曾经无比熟悉的土地,心中悬了好几年的忐忑不安才真正消失。
于是她知道,她做不成那种离乡背井的人。她需要有自己也认同的根。
没多久,小月也跟着回来了。久别不见的她们抱头哭泣,然后小月就进了报社,当起专门报导小镇八卦趣事的记者来,而且做得很好。
最令她讶异的,应该是最离不开小镇的娃娃,竟然是三人中最晚回乡的人。她在台北待了五年;警大毕业后,还在外地的警局派驻了一年才返乡。
而刚回到小镇的前几个月,她看起来并不像当初她们回来时一样地激动,至少不像她葛美美那样,对于决定回到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之地,心存感激。
那是五年前的事了。在现在的娃娃身上,已经看不出来曾在外地历练过的风霜。但美美仍然清楚记得,五年前娃娃刚刚回到夏日镇时,眼中无神、表情茫然的样子。没有人知道娃娃在外地遭遇过什么事。她不肯说,也鲜少提起那一段。
而夏日镇这块土地提供的熟悉的安慰,逐渐使她们都习惯看见的那个娃娃渐渐地回到她们身边来。只是,娃娃仿佛忘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诸如官梓言这个人,以及离开小镇那五年的记忆--不论是真的忘了,还是假装忘了,总之她不再提起。
然而直到官梓言回来以后,她所认识的那个方心语也才真正回到这个小镇,一种身心灵都一同回归的状态,她可以感觉到娃娃心中的欢喜。
而小镇的日子依然缓慢地在往前走着,看似恢复了动力,却仍有点停滞不前。
美美知道,这是她自己渐渐失去动力的缘故。
前阵子她才跟小月说:“怎么办,我觉得我越来越老了。”
小月吐她一句:“去年你生日时,我不是送你一组欧蕾,你没用?”
美美当下就知道,小月不了解她需要的不是保养品,而是心灵的滋润。尽管她勉强算是“事业有成”的女性,拥有一家自己的店--姑且不论赚不赚钱--但她仍然觉得自己心灵上缺了那么一小块,需要有些什么东西来填补。
她的家人在镇上都有着自己的生活。父母亲就像一般退休的老人家一样喜欢闲聊八卦,三不五时到公园运动,参加各种社区活动,有空时帮哥哥带小孩。哥哥已经结婚,跟嫂嫂在临镇工作,假日或特殊节日才会回到小镇来,但严格来说也不算住得太远。全家人一个月固定聚会一到两次,每次都是以吃喝玩乐作为聚会的主题。
总之,美美认为,她的家庭以及她自己,就是那种很平凡的小镇人家。
偏偏她却交了几个颇不平凡的朋友。比如小月是个文笔犀利的报社记者,小镇上人人都读过她杜大记者的八卦报导。她专职提供小镇居民一份精神粮食,贡献相当之大。
还有娃娃;她是小镇上唯一的女警,从小就是八卦新闻中的焦点,具有主角的风范与特质,也是镇上维护治安的正义使者。
而她葛美美,唉,相较之下确实是太黯淡无光了些。
以最新一期的太阳报来说,报导到她的相关篇幅只有全部版面的百分之一,而且还是小月好意,替她在版面补白的地方免费刊登的一则饮料优惠广告,跟老巴酒馆当月的营业休假日公告并放在一起。至于其它绯闻,则付之阙如。
一直以来,她都是个与“绯闻”沾不上边的乖宝宝,甚至比经营发廊的莎莎还引不起人们的注意。
报纸上最近一则新闻就是莎莎不小心把小林阿姨的头发烫坏的小插曲。小月把这件事报导得生动有趣。她可以想见接下来连续好几个月,小林阿姨都不敢再光顾莎莎发廊,直到她的健忘症再度发作为止。届时,莎莎与小林阿姨的头发之战就会再度占据报纸版面。
事实上,莎莎的烫发技术还算不错;她本身是美发专科毕业的,但偏偏总是烫坏小林阿姨的发型,个中原因还有待调查。
此外,除了娃娃与官梓言之间最新的对战发展,戴西与珍珍的婚姻状况也是近来镇民关注的焦点。
春花奶奶甚至大声嚷嚷,她准备要寻找第二春(当然,这只是一种宣传手段,就像她老是嚷着要去国外看孙子一样),以此为自己在镇民专属的报纸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这一期太阳报的专题,探讨小镇失婚女性第一春的问题;报上甚至刊登了一篇小镇历年来的离婚率和再婚率的延伸报导。
而关于她葛美美的消息,却是一则饮料店的广告。
这让她不知道是要感谢小月义气相挺,还是哀怨自己的人生太过平凡,不具新闻报导的价值。
在这个嗜吃八卦的小镇上,美美的人生似乎显得太过平淡而不耐咀嚼。
而这跟牙齿的好坏完全无关。
接近中午的时候,当她一边调着饮料的时候,一边也在思考着:眼前是否正是她应该改变未来人生方向的关键时刻?
或者她需要的,其实只是去莎莎发廊烫个头发,换个新造型?但小林阿姨的殷鉴不远,或许贸然找莎莎改变发型不算是个好主意,毕竟莎莎最近似乎正面临着她事业的低潮期。
正当她脑中冒出这个想法之际,“美美茶饮”的大门被推了开来。
挂在门上的风铃叮当作响。
“欢迎光临。”美美职业性地打招呼道。
这时门外艳阳高照,推门进来的人背着光,美美看不清他的长相,只依稀看得出是个男人。
他很高大,肩膀很宽,头发理成平头。
她边擦杯子边问:“你好,要喝点什么?本店今日柠檬红茶特价喔。”
但对方并没有像一般客人一样,很直觉地就点了特惠价的饮料,相反地,他踱到柜台前,仔仔细细地看了美美以及店内陈设一眼后,才开口道:
“你好,给我一杯你说的红茶。然后我想请问一下,你知道夏日镇警局要怎么走吗?”
美美停下手上擦杯子的动作,因为在看清楚来人后,她呆住了。
为眼前这名高大黝黑的外地人。
如果真有“一见钟情”的话,那么美美现下可说是有如被闪电给劈中了一般,全身动弹不得,只剩下一颗心脏怦跳着,几乎快跳出了胸口。
然后,她清楚地发现到,她的春天来了。
娃娃正要走进“美美茶饮”讨杯茶喝的时候,隔着茶馆玻璃门,看见的就是这一幕--
一个高大黝黑的男人站在柜台前,一边喝着冷饮,一边与美丽的老板娘有说有笑。
她没有冒失的推开门出声喊美美,反而微笑地看着好友与一个男人相谈甚欢,眼中放出光采。如果过去这几年来只能用逐渐干瘪的苹果来形容葛美美的话,那么现在这颗干瘪的苹果似乎正迅速地恢复它的光泽与芳香。
基于对朋友的关怀与了解,她很清楚,美美的确需要一些新鲜感情的滋润。
不知何时,悄悄的,小月来到娃娃身边,与她一起站在茶饮店门外,兴致盎然地看着店内的情景。
“娃娃,你认识那个外地人吗?”小月问。
“认识。”娃娃轻松回答。
小月会意过来。“看来传说中的那位警官学长已经到了。”
娃娃笑着说:“是啊。不过比较让我感兴趣的是,美美似乎正准备要好好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呢。”
“也该是时候了,不是吗?”
“美美的春天来了。”娃娃没有费心回过头地说:“那你呢,小月,你的春天何时才会来?”
小月眨眨眼。“我?少管闲事,方警官,我可还不打算贡献自己的八卦给镇民享用。”
“真难得杜大记者也会有珍惜隐私的时候。”娃娃摇摇头,笑着转过身,往警局的方向走。
决定给美美的春天一个机会,小月跟在娃娃旁边,并肩走在一起。
“你要去哪?”
“回警局。”
“不是要来接新来的警官去警局报到?”
“不用。”娃娃爽快地说:“美美会告诉他怎么走。”
出于职业天性,小月捉紧机会问道:“那你现在到底决定怎么样?有跟某个人旧情复燃的打算吗?”
老早听说那位外地来的警官是娃娃的第一任男友,也是唯一的一任。而官梓言则是娃娃从童年到少年时期的伴侣,还没有机会发展恋情就离乡远去。
现在两个男人都在镇上,娃娃会选择谁?
“我一直很好奇,我学长要来的消息是谁放出去的?”娃娃故意转移话题。
“很抱歉,线民的资料是必须保密的。”绝对不能透露是从小林、小陈那边放出来的,不然下次就拿不到最新消息了。“怎样,你现在有陷入左右为难当中吗?”机灵地赶紧把话题再拉回来。
“你现在是以朋友身份在问我,还是以记者的身份?”
小月老实回答:“都有。”
“那我不告诉你。”娃娃斩钉截铁地说。
“好吧。”小月放弃把这件事刊登在报纸上。“以朋友的身份。”
娃娃这才笑答:“这样的话,我就说了。”
小月几乎没把耳朵拉直了听。
娃娃再认真不过的告诉她:“其实我从来没有改变心意过。”一直以来,她所爱的人都只有那一个。
小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为什么这个答案一点都不令人意外呢。
“真的不能让我引用这句话?”好可惜,好不容易问出了独家内幕,尽管是早就知道的答案,但是毕竟在这之前一直都没有得到当事人的承认。
娃娃哈哈笑出声。“当然不能。”她还不打算那么样地公开自己的感情。
在小镇上,即使事情早传得沸沸扬扬,闹得人尽皆知,可是只要不公开、不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