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照人-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眉和碧清等了好一会儿才见她们出来,故作埋怨道:“咋去了那般久哩?”注意到旁边的娇娇,二人友善的对她笑了笑。

楚延见妹妹跟照人她们出了来,大跨步走过来,长臂一勾便将妹妹揽进怀里,笑道:“娇娃,照人姐姐家的月团好吃么?”

娇娇似乎习惯了她哥哥这种动作,尽管这么多人瞧着,她却丝毫没有不自在,扬起娇憨的嗓音回道:“好吃哩,我吃了两个。”说着,她伸出两根细嫩的手指头比划着。

第六十九章 全凭娃儿的意思

“大元,买这么大座山,准备全种李子树吗?”沈丘山问。

楚大元笑道:“那荒山野林的也种不出好作物来,在山脚撒些玉米豆种,插些地瓜,这些粗贱作物容易活,山上就栽李子树。”

“树种子发芽了么?”

“发了,长了有寸把来长哩,还是你说的法子好。明年春上应该就可以移窝了。”

忽然想起一事,楚大元好奇的问道:“丘山,你这林子里到底种了啥东西,得买这么多仆人回来?怪神秘的哩!”

沈丘山微笑道:“没种啥哩,倒是养了几百只鸡,明年打算种些果树。”

扁草珍贵难得,若是将家家种扁草的事儿传了出去,他家还得安宁?家里烘点鱼干卖点打瓜都被人眼热得不行,更别说这种好东西了。虽然丘田与族长知道,可他俩岂是那种爱嚼舌根之人?

楚大元心头狐疑,却也没再提这茬,只是笑叹道:“咱村瞧着是越来越兴旺了,收的茶油能卖出去了,打的鱼也收入不少,往后又能做果脯,今年一下出了三个秀才相公,你说咱可不是块风水宝地么!”

“可不是,”沈丘山接过话来:“要不是今年赋税重了些,咱村各家还能多买上些山林荒地开垦哩!”

男人聊着些养家之计,各自的媳妇也凑一边说着些家长里短。

“你家照天的亲事咋样了?都说了快一年了也不见有个准儿的。”

章氏讪笑道:“嗳,还没个眉目哩,这娃儿也不知咋想的,相看了这么多家娃儿恁是没瞧中一个,”叹了口气,“我和他爹倒是想着早日抱孙子,娃儿不同意,你说这做爹娘的还能逼他不成?”

郑氏热络地道:“我娘家倒是有个闺女,今年也差不多十六了,人是没得挑的,家里家外都是她打点得妥妥当当的,比她爹娘还能干,她家的门槛不知被媒婆踏过多少回了,她也跟照天一样儿,就没瞧上一个中意的!”

一家女,百家求!人家养这么出挑个闺女,条件高些自是无可非议。章氏忙问道:“这是为何?莫非那家要求的彩礼高?”

她喝了口水,继续道:“倒不是彩礼的问题,那闺女也是个上进的,她说要找个会读书识字的,人品不能太差,脾气也要好的,要孝顺又顾家的……”

听她罗列了一大筐,章氏暗忖道:这闺女要求高是高了点,可她家照天娃儿似乎样样都符合哩!她计上心来,笑道:“可能帮我照天娃儿说合说合?”

郑氏一拍桌子,“那成,我还担心你家嫌她要求太多了哩!过几日我回娘打一转帮你问问,若是觉得还行,咱再挑个日子相看相看!”

章氏喜上眉梢,不住地道谢!

“谢啥?咱两家还用得着这般客套么?”

郑氏是个爽利直套性子,话不过三,便将心头的打算说了出来:“你瞧着我家楚延跟你家照儿咋样?”

章氏一时间没转过弯来,愣愣地瞧了她好一会儿,才将她的话联想到一种意思:“嫂子想为你家楚延求娶我照儿?”她是有一些惊讶的。

先前春明爹娘也透露过这层意思,她只说娃儿还小,先瞧两年再说。这事儿还得娃儿们自个拿主意,他们做爹娘的只是在旁帮着观看观看给个意见而已。

郑氏捣头如蒜,“嗳嗳,就是这个意思!”

章氏将跟春明娘的话搬了出来,郑氏笑道:“这不是还不急么,两个娃子都小!我家楚延很中意照儿,所以我和他爹才上你家来说合的,这事儿咱两家私底下知道就好,成与不成得看两个娃子的造化。咱家先跟你们说,是怕你和丘山突然就将照儿许人了,到时咱连个提起的机会都没有,那咱楚延不是很憋屈么?”

章氏望向自家男人,见两人正竖着耳朵听她们说话,那模样实在好笑,她忍不住“噗——”地笑了出来。

有人看得上他家闺女,沈丘山自是高兴,楚延那娃子也不错,就是心眼实了点没他家照地灵活,不过比起照天又活络许多。给闺女挑夫婿这事儿若不是春明爹娘和大元夫妇提起,他还没真没起过这心思哩,看来她家闺女长大咯!

第二日,玉眉要去县城了,照天借故陪妹妹去送她,被妹妹一路上那别有它意的笑容瞧得惴惴然的,幸好他平时脸上就没啥表情,不然还不得糗死。

“你们回吧,我上船了!”望了眼停在面前的客船,玉眉又有些不舍的悄悄瞥了一眼照天。

“玉眉,有空多回家来看看,啊,”玉眉嫂子将她送上船,又咯嘱咐道:“包袱里有吃的,饿了就拿出来吃!路上担心着点儿,这年头贼多。”

接连又叮嘱了几番,又在乌老二的多次催促下她才让玉眉进了船舱。玉眉嫂子比玉眉也才大一两岁,对玉眉却像她娘一般。

家中的事儿逐渐交给下人做,一家人渐渐就清闲下来了,沈丘山夫妇奔忙惯了,一时还真有些不大习惯。

马上就快入冬了,照人便与两个丫环坐在露台上做针线活,暖暖的太阳照在身上,懒洋洋地来。春烟秋水以前在王家只做些粗活,针线方面只勉强能颖缝缝补补,照人便一针一线的教她们绣艺。

两个丫头也都是头脑灵活的,照人一说她们便懂,依言绣了几个花样子出来,“姑娘,瞧瞧可是这样?”

照人接过来,仔细的瞧了瞧,点头笑道:“是这样,你俩手儿真巧,一学就会!”

两个丫头被夸得有些脸红,忽又听到照人说道:“等摘完茶籽不大忙时,我就教你们识字算术,将来好帮衬着家里理些事儿!”

春烟秋水又惊又喜,感激的谢过照人。

照人抿嘴笑道:“不必谢我,是你们自己有这个能耐,若你们不聪慧,咱家也不会费这番心思教导你们!以后家业大了也需要人来打理,到时不止你们,两个姑姑和护院他们,只要是有能耐的,咱家都会委以重任。到时也可接你们家人过来一起过日子!”

第七十章 香粉的锥粟

*加班刚回来,请原谅!今天两更,补上昨天的。以后玉境会尽量存到草稿箱里发布,避免这种情况。*

接着,照地等人也在村人的相送中去了府学上学。

家中一下少了两个娃子,一时清静了不少,就连春烟秋水都有些不习惯。这半年来照地常出门应试,家里已习惯他不在家的日子,只章氏对娃儿思念得紧,他这一去,怕是得等过年才能回家来,不免常念叨他,担心他不懂照顾自个,懂不饱,穿不暖。

照人好笑道:“娘,二哥哪有你想的那般娇贵,他平时在家不也没让家里操过啥心呀!”

章氏叹道:“娃儿都是爹娘心头的肉,等你们做了爹娘就能体会到娘今儿的心情了!”

照人心中一痛,孩子是她永远不愿提及的话题,一想起往事她就心如刀绞,那种噩梦她真的不想再重温一次。

一场秋雨落下来,天气转凉,大雁南飞,树叶在风中摇落,四处飘散。

这两日大风大雨,老房子种的锥粟应该会掉很多下来,前几天看都在树上开壳了哩,照人于是便拿了个编织密实的篮子下了山来。

吴婆子打开门,笑脸相迎道:“姑娘,咋下这般大的雨还下山来?”瞧到她满是泥水的鞋子,赶紧将她拉了进来,“哟,鞋都湿,快去换一对!”

照人忙笑道:“姑姑,不急哩,我等会还要去后园子里的!”照人忙唤住要进房拿鞋子的吴婆子。

因为有时候会在老房子这边睡,所以她便留了一两套衣裳鞋袜在这边,以备不时之需。

吴婆子停下脚步,回头问道:“这天还下着雨哩,去园子里干啥?”

“我去园子里捡些粟子,这两天风雨刮得大,定掉了不少粟子下来!”照人抿嘴笑道,忽然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她是不是太馋嘴了点?冒雨去园子里捡锥粟!但她实在很想念那味儿,粉粉的好吃极了!

吴婆子有些责备地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哪,就是不懂得爱惜身子,现在瞧着是没事,等年纪大一点毛病出来了,那时你们就晓得后悔了!”她进房里拿了对鞋袜出来,又帮她脱掉湿透的鞋袜。

照人直说要自个来,欲把脚缩回来,她从没有要人伺候的习惯,哪怕是春烟秋水,她自个的事也从不假手她们,更别提这比她娘还大的姑姑了。

吴婆子将她按在凳子上坐下,抓着她有些湿凉的脚不让她抽回去,嘴里一边念叨一边帮她把脚擦干,又套上袜鞋。而后叮嘱她在屋里坐着,自个拿过她提来的篮子打起伞去园子里帮捡锥粟。

照人哪里会依,想吃归想吃,她也是图个乐趣。在屋里转了一圈,找到她哥哥以前下田地干活穿的旧草鞋,心中一喜,她拿过来拍了两下灰,然后将脚连带鞋子一起套进草鞋里去,这样鞋子就不容易被雨水打湿了。

吴婆子正蹲着身子在草地上捡那黑粒粒,背上的油纸伞上流着一串串水帘,听见后头照人唤她,她将伞柄移开,露着半边脸:“姑娘,不是让你在屋里坐着么?”

照人指了指脚上的草鞋,抿嘴笑道:“不怕的,姑姑,你瞧我脚上套了草鞋哩!在屋里坐着我也无趣得很!”

吴婆子无法,只能让她在没长啥草的地方捡,那些地儿露水少不容易沾湿鞋袜。

“现在也没啥人来卖鱼了,我爹娘说过两天你就搬回山上住,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日操夜劳的!”

照人将掉在地上黑色的小果实一粒粒捡起放进篮子里,连同毛球一起脱落下来还没开壳的则堆放在一边,等会用锤子或石头轻轻一敲,籽粒儿就出来了。

吴婆子听得心中舒爽,这娃子嘴可真甜,脸上笑得花开:“嗳,这不是咱份内的事儿么,有啥辛不辛苦的!况且咱还都领了工钱的!”

话虽这样说,但照人心中始终觉得很亏欠,她前世那种人生自主生活自由的日子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以致到这里后极不适应。这种人身买卖现象在这里极为普遍,只要出得起钱,别说买一个十个,就是买上百个千个也是理所当然的,一个把命都卖给了主家的人,就算受点折磨受点侮辱委屈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如今赋税增重,许多人家里出不起赋税,要不就是交完税就揭不开锅了。古江边上的村子还算好点的,好歹能下江捞点鱼虾裹腹。那些偏远的村子已没有几家能衣食满足的了,以卖儿卖女求生。就东清镇都不少人牙子贩卖娃儿,以前牙子到处找卖子的人家,如今是挑得眼花,家里娃子长得不够好不够机灵的还卖不出去呢。

战争总归是战争,不管战胜还是战败,民间总少不了疾苦。百姓最祈求的便是领导他们的主子是个明君,能给他们安稳日子过,有个地方安生,吃得饱饭,穿得暖衣就行了。但朝堂之上两邦之间的争夺霸抢从来就没有停歇的一日,在权利的诱惑面前,百姓的期望无疑是天地不灵!

锥粟捡了有两碗左右,回去用水煮了想来香粉得很,照人乐滋滋的提着篮子上山,被雨水淋过几日的路有些泥泞,稍不注意就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