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家做好了准备,便上了折子请贾元春省亲。
早就上京投奔王夫人的薛姨妈见识过皇妃省亲的派头之后,更加坚定了要与王夫人联姻的念头。
可惜如今没有林黛玉在眼前,王夫人并不是很着急贾宝玉的亲事,心里又想着说不定还能给贾宝玉寻上一门更好的亲事。
便一边和薛姨妈虚以委蛇,一边往各豪门世家挑选可心意的媳妇。
她这可是高估了贾宝玉的受欢迎程度了。即便是贾元春成了皇妃,那些高门贵胄还是瞧不上一事无成、只知道在内帷厮混的贾宝玉。
因此,不管王夫人如何暗示,那些贵妇就是不接话。王夫人气得头疼,却也无可奈何。
贾母人老成精,将王夫人上蹿下跳的举动看得清楚明白,又见她白忙碌一场,自然愈发觉得一定要和林家联姻。
她还正沉浸在昔日贾敏对她言听计从、无比孝顺的时光里。
想着许是贾敏昔年在娘家的时候和王夫人相处的不太好,不愿意让林黛玉给王夫人当儿媳妇,这才不应允婚事。
很快就又给林安安写了信,一再说明贾宝玉是如何如何的出众,将来肯定是有大造化的。又说只要有自己在,就会看顾林黛玉,绝对不会让王夫人对林黛玉不好。
林安安收到来信,又好气又好笑。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可自己都不知道拒绝了贾母多少回了,贾母怎么还是不明白呢?
婚姻之事是结两姓之好,只有双方都有意这才好办,哪有像贾母这样死缠烂打、纠缠不休的,真是叫人厌烦。
别说自己看不上荣国府,错了,现在是一等将军府了,也看不上贾宝玉。
就是一等将军府的人再恪守本分,贾宝玉本人再怎么出众,贾宝玉和林黛玉也还是表兄妹啊,血缘关系也太近了,完全不利于优生优育。
更何况,自己巴不得离一等将军府的人远远的,也省得将来出事连累到林家。怎么可能上赶着将林黛玉嫁到贾家去,难道是嫌和贾家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上赶着送林黛玉去吃苦吗?
林安安懒得理会贾母,只管在扬州享福。
贾母见许久也没接到回信,自然明白林安安是一点也看不上贾宝玉,又气又怒,只是也无可奈何。
她是绝对不肯叫贾宝玉娶一个商户之女的,哪怕这家商户是皇商,便将主意打到了娘家侄孙女史湘云头上。
史鼐、史鼎及其夫人可不是蠢货,也不大看得上贾宝玉,可架不住史湘云打小就和贾家亲厚。
又想着反正自己也不是史湘云的爹娘,也管不了这么多,只管到时候给史湘云置办一份丰厚的嫁妆就是了。
史鼐夫人和史鼎夫人时常外出交际,自然知道一些王夫人的打算,也不知道贾母在贾宝玉的婚事上到底能做多少主。
自然不愿意叫史湘云不明不白地,需知她们也有女儿呢,若是史湘云的名声坏了,也要牵连到她们。
这么一想,便由史鼎夫人出马,借着探望贾母的机会,与贾母商谈此事。
明确告知贾母,史湘云已经不小了,若是能定下亲事,两家亲上加亲,自然也是好的。
若是不能,自己回去也好和史鼎说,为史湘云另选东床,万万不可拖延不决。
贾母名义上是贾家地位最高的人,可什么事情也不是她一个人说了就算的。
比如,贾宝玉的亲事,就要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可以干涉此事,却无法拿定主意,只好问贾政的意思。
贾政见过史湘云和薛宝钗。在他眼里,史湘云太过跳脱,薛宝钗端庄稳重,贾宝玉淘气任性,还是该给他选个稳得住的媳妇为好。
然而,史湘云毕竟是侯门之女,薛宝钗却是商户之女,若论门第,史湘云能将薛宝钗甩出几条街了。
贾政刚开始还有些犹豫不决,还是赵姨娘为他坚定了心思。
赵姨娘一辈子都在王夫人手下讨生活,虽然生下一儿一女,却也过得战战兢兢。哪里乐意将来王夫人的外甥女进门,婆媳两个合伙对付她和贾环?
她也有几分小聪明。也不说薛宝钗不好,只说听贾环说薛蟠时常惹是生非,将家学折腾地乌烟瘴气的,搅得贾环和贾兰时常无心念书,只好回到家来用功。
贾政最看重子孙读书一事,尤其是贾兰年纪虽小,却十分用功,将来前程不亚于其父贾珠。
听闻此事,虽然呵斥了赵姨娘几句,却起了疑心,次日悄悄带了几个心腹小厮就往家学去了。
也是合该薛蟠倒霉。贾代儒当天身子不好,只露了一面就叫学生们自学,自己回家去歇着了。
薛蟠见无人管束,自然和几个相好的说些荤话,还动手动脚的。
贾政到的时候就听见他在里头胡说八道、
从窗子往里一看,只有贾兰等几个小孩子老老实实地念书。
其他人都围着薛蟠说笑,间或举动叫他这上了年纪的假道学先生都觉得脸红心热。
第58章 (红楼梦)穿越贾敏(四)
贾政心头怒火熊熊燃烧。
自己于读书一事上显见的是不成了。还指望着儿孙发奋读书,将来好光耀门楣呢。
薛蟠居然敢在贾家的家学里头这样胡闹。这不是明摆着要败坏家学的风气吗;
幸亏贾兰和贾环还年幼;不懂这些乌糟事情。若是等到他们再大上两岁;还不得学坏了,
到时候叫自己指望谁去,
贾政气得脸都青了,咬了咬牙;这才忍住了进去抽薛蟠一顿的念头;转头悄悄地走了。
回去之后,也不许贾兰和贾环再往家学去了;叫自己养的清客给二人教导诗书。
薛蟠平时在自己面前还是挺懂事的;私下里举动却如此不堪,可见薛家家教不好。谁知道薛宝钗是否也是如此,
贾政这么一想,自然不愿叫贾宝玉娶她,便赞同贾母的观点。
王夫人虽然不乐意,可也架不住贾政脸一板,训斥她没眼光,说商户之家规矩不好,绝对不许与这样的人家联姻。
还没等王夫人进宫去向贾元春求助,贾母和贾政就和史家说好,定下了贾宝玉与史湘云的亲事。
自从进了贾家的门,就向婆母贾母作低伏小,到如今两个儿媳妇都不合自己心意,王夫人自然是心中不乐,很不高兴,可有人比她还要恼火呢。
这人自然就是王夫人的好妹妹薛姨妈了。得到贾宝玉与史湘云定亲的消息,她顿时气了个倒仰。
薛姨妈实在是觉得太憋屈了,就是当年眼睁睁地看着姐姐被许给荣国府,而自己被父母给许配给薛家她也没这么憋屈啊。
欺人太甚,贾家实在是欺人太甚。枉费自己自从进京就住在贾家,处处巴结王夫人,甚至不惜出巨资帮贾家修建省亲别墅,居然是白费力气,便宜了史湘云。
更悲催的是,当年薛宝钗进京是为了待选,自己听从了王夫人的建议花了钱免去了薛宝钗待选的资格。
后来也没给薛宝钗相看其他人家,如今薛宝钗年龄已然不小,却没有着落,叫自己如何不难受?
说不定当年王夫人劝说自己,就是为了不叫薛宝钗入宫,以免分薄贾元春的宠爱。
薛宝钗行事大方稳重,品行才智一点也不比贾元春差,只是门第上不如罢了。
贾元春能当贵妃,薛宝钗再怎么着也能混个才人吧?
况且薛宝钗比贾元春小上许多,前程只怕更好。
自己当初真是鬼迷心窍了,居然相信王夫人的许诺。真是太傻太天真。
薛姨妈越想越生气,心火旺盛得无论如何也压不住,拔腿就去寻王夫人讨要说法。
王夫人自己还一腔郁闷呢,见薛姨妈说话不客气,态度自然也很是不好。不但不肯退还薛家的银子,还口口声声说贾元春身份贵重,省亲的时候肯见薛姨妈母女就是给她们面子了。
王夫人不肯退让,薛姨妈不甘示弱。两姐妹你来我往,吵得天昏地暗,最后破口大骂,不欢而散。
女儿没有着落,银子也要不回来,薛姨妈被气得整日唉声叹气、卧床不起。
薛宝钗心中了然,然而她就是再有谋略,一个还未出阁的大姑娘能如何呢?
况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又担心薛蟠脾气暴躁,若是得知此事不知会做出什么事情。
只得劝说薛姨妈收敛脾气,给舅舅王子腾写信说明此事,求他主持公道。
薛姨妈无计可施,只得听从薛宝钗的建议。
王子腾收到信,自然也是头疼。
两个都是他的妹妹,也不好决断。论理自然是王夫人的不是,可如今王夫人是皇妃之母,薛姨妈只是皇商家的女眷,两人地位已然不同了。
王子腾只得给王夫人和薛姨妈各写了信,劝说二人不要伤了和气,又让王夫人多少退给薛姨妈一些银子,以免结亲不成反倒成仇。
王夫人自然是百般不乐意,不肯听从。
王子腾只好又给贾政写信,叫他劝说王夫人。
在贾政的威压下,王夫人不得不吐出了一笔银子。
薛姨妈如今深恨王夫人,收了银子,也不肯住在贾家了,很快就收拾了薛家宅院,搬了出去。
薛姨妈的当务之急是给薛蟠和薛宝钗相看人家。
薛蟠倒还好办一些,反正薛家有钱,不愁寻不到女人。
薛宝钗却是高不成低不就,门第差的她看不上,门第高的又看不上她,叫薛姨妈头发都愁白了一半。
谁知没多久北静王的一个宠妾没了。
薛姨妈想到王夫人如今如此猖狂,无法就是因为贾元春成了皇妃;凭着薛宝钗的容貌和心计肯定能得到北静王的欢心,到时候自己家也能有个靠山。
与薛宝钗商议过后,薛姨妈便托人给王府的总管送了银子,叫他设法玉成此事。
林黛玉虽然没有到荣国府,可薛宝钗等人还是成立了诗社。贾宝玉这个大嘴巴,一点话也藏不住,很快就将姐妹们做的诗词,给传扬了出去。
北静王自然也听说过薛宝钗的才情,对她也颇有兴趣。于是,一顶小轿将薛宝钗给抬进了北静王府。
薛宝钗容貌不俗,又颇有才情,倒也很得了北静王一阵宠爱。
只是她一向走的是稳重端庄的路线,又善于收买人心。没过多久王府便有几个没眼力见的奴才说她的好处,什么大方怜下啦,行事稳重啦。
这种词只能给嫡妻使用。她一个侍妾这么做,这可叫王妃起了疑心。
王妃出身好,又有儿子,并不在乎北静王宠爱谁,但是薛宝钗敢这么做,可就刺她的心了。
王妃不由得怀疑薛宝钗的终极目标是王妃之位,便不着痕迹地打压她。
北静王也不是个傻子,美人儿多的是,后宅失火这种事他可不想出现在自己家里,便冷落了薛宝钗。
薛宝钗又不是圣母,可没有无性繁殖的能力。没了北静王的宠爱,自然是一辈子也没能生出儿子,到死也没得到正经的侧妃名分。
薛蟠还是和夏金桂搞到了一起。夏金桂将薛家闹得鸡犬不宁,薛蟠仗着自己的妹妹在北静王府,竟然将夏金桂给打死了。
王子腾此时已死,北静王又十分讨厌薛蟠这样粗鲁的商人,又担心有损自己的声誉,便也不想费力气营救。
薛姨妈无奈只得散尽家财倾力活动。好在薛蟠并没有打死人的前科,也不过是流放三千里而已。
贾宝玉与史湘云定亲的消息传到林安安耳中,叫她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巡盐御史一职是肥缺中的肥缺,林如海能连任至今已是极为难得,再把持不放只怕也容易招惹他人忌讳。
林如海又想着要给林黛玉挑选亲事,便上书皇帝说自己年近五十,力有不逮,无法再担当重任,请求调任。
不久之后,就接到新的任命,回京任左副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