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病从根治-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厦嫠档摹昂脱觯蚱停雎嗡酰杉飞硖弁矗鼋簟薄�

“纵向收引”好比一段钢材,受冻后变短了一样!人体的经脉、筋骨、肌肉等,受到寒邪的侵犯,也会收缩变短,如上面所说的“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见肢体屈伸不利,或厥冷不仁”。

冻疮是最常见的寒邪导致的疾病

寒邪伤人在临床上有没有呢?这样的病人常不常见呢?

有,而且非常常见!

临床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冻疮,有些患者每年必生冻疮,从小到大,年年如此,其实这就是寒性收引,血脉不畅所致。

有些人会疑惑,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为什么有的人生冻疮,有的人不生冻疮呢?

中医有句经典的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才是生冻疮的根本原因。

那么这是什么样的正气不足呢?

“心主血脉”,当心脏阳气不足时,血脉运行不畅通,再受到寒邪侵犯,寒性收引,人体就容易生冻疮了。

所以冻疮的治疗要从“心”入手,“温”“通”是关键,有一味药材叫桂枝,它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具有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效,是治疗各种冻疮不可缺少的药材。

中医经典《伤寒论》中,记载有一个治疗血虚寒厥证的药方——当归四逆汤,主要用于手脚冰凉,舌苔淡白,脉象沉细或细而欲绝的人。它的组方是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大枣、炙甘草。

此方在配伍上,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是治疗冻疮的经典处方。冻疮初起之时,因寒性凝滞收引,可见局部肌肤苍白、冷麻、疼痛;继而肿胀青紫,痒痛或起水疱,甚至溃烂;日久则组织坏死而难愈。因为血虚寒凝是此方的适应证,所以治疗手足冻疮,不论初期有无溃烂,都可以本方加减运用。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祛寒的总原则——温补肾阳

温补肾阳的方法——服用桂附地黄丸、艾灸,或TDP(特定电磁波)照射

寒邪伤人,除了冻疮之外,还有很多疾患,比如因受寒引起的头痛、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肠道痉挛、女子痛经等。

治疗的时候,除了考虑心主血脉,我们还要考虑到肾阳,因为心与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源头,两者衰弱,都会引起正气不足,寒邪就容易乘虚而入。在《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有一条“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肾阳虚的病人受寒后会腰部冷痛,有的患者甚至痛得直不起腰来,其实这就是寒性收引所致,通过服用温补肾阳药物,就可以治疗。

温补肾阳的药物很多,选择什么样的合适呢?

一般情况下,肾阳虚衰的病人,服用桂附地黄丸就会有效,但如果夹有湿邪,形成寒湿腰痛,就需要在温阳的同时,配合除湿,病人可以服用独活寄生丸、天麻丸、木瓜丸等。

如果在选择药物上,自己不太明确该如何选用,那最好是直接用艾条熏烤受寒的腰部,用艾火来散腰部的寒邪,寒邪散尽,腰痛自然就好了。

艾条烤的时候,可以同时使用五到六根,排成一排,用细铁丝固定,然后用夹子夹起来,同时点燃这一排艾条,烤的效果就会比较好。

烤艾条虽然有效,但有一个弊端,就是燃烧时烟雾太大,熏烤时烟雾缭绕,弄得满屋子都是,因此熏烤时最好能找一个有换气扇的地方,这样烟雾就会被抽走,人待着也不会那么难受。

艾条熏烤还有一点不方便,就是它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一个人是无法操作的。有些老人,自己手脚都不灵便了,再来给老伴烤腰部,弄不好还容易造成烫伤,因此,对于操作不便的患者,我建议采用电烤。有一种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又称为神灯治疗仪,现在许多医院正广泛使用,操作简单,一个人自己操作即可,而且没有污染,用它来烤腰部,散腰部的寒湿,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腰部受寒,寒性收引导致疼痛。这个道理明白了,治疗起来就很简单。以热治寒,寒者热之,腰痛自然就能痊愈。

脾胃受寒的表现:腹痛、腹泻

脾肾阳虚的人,服用寒凉食物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告诉你,这是肠道痉挛。其实也是“寒性收引”引起的,只不过是表现在了肠道上,治疗起来也是“寒者热之”,服用散寒的药物,比如附子理中丸就可以解决问题。不愿意服药,用艾条灸神阙穴,也就是肚脐眼这个部位,烤到发热发烫,同样能起效;不愿意采用灸法的,用神灯烤也可以,一样的道理。

颈部受寒的表现:颈部僵硬

有些颈椎病患者,平时摇晃脖子时咔嚓咔嚓地响,受寒后则颈部僵硬疼痛,好像落枕了,有些患者甚至描述为背部的筋好像变短了一样,抽得紧,抽得疼。其实这就是寒性收引的表现。

水管被冻裂,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是天气太冷,寒邪所致,人体筋骨收缩、疼痛,却想不到是寒邪所致,有些人总以为是颈椎退行性病变,通过牵引吊脖子来治疗,但往往越吊越痛,颈部肌肉越来越僵硬,这样对抗性的治疗,并不能解决问题,散颈部的寒才是治疗的关键。

这样的病人,治疗起来其实很简单,《伤寒论》中的葛根汤,可以说是治疗颈部受寒引起疼痛不适的特效方,组方为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方中麻黄能够升高血压,加快心率,因此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使用此方时,要将麻黄去掉,如果怕风、无汗,可以换成荆芥,这样解表之力不减,而升高血压,加快心率的副作用也没有了。

肩背受寒的表现:肩周炎

临床上有些小肠偏寒的人,小肠经脉不是很畅通,手太阳小肠经在肩背部绕行,如果稍稍受寒,经脉因寒而收引,气血就会不通,人首先会感到肩背部疼痛,特别是手臂外后侧,但肩关节的外展、上抬、内收等活动都不受限制,这是初期的表现。如果病情迁延日久,局部经脉长期不畅,再加上肩关节的活动减少,缺乏锻炼,就会导致肌肉粘连,最终形成肩周炎,也就是肩凝证,关节活动就会受限。

肩背部疼痛只是表象,内在的气血不足、肠道寒邪偏重、经络不通畅,才是发病的关键。

治疗上,可以先服用麻黄汤或者两片复方阿司匹林(胃病患者不宜)发发汗,散去体表之寒,疏通经络,等症状缓解后,再从小肠经入手,散去肠道寒邪(服用附子理中丸),才是彻底治愈的关键。

这样的患者,平时从饮食上要避免贪凉,多吃温性的食物。睡觉时一定要注意肩背部的保暖。已经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时,更要加强锻炼,将粘连的肌肉拉开,这样肩周炎才能彻底痊愈。

女性小腹受寒的表现:妇科疾患

女性月经期间,如果小腹受寒,影响了气血运行,就会表现为痛经。这也是“寒性收引”,只是表现在小腹,表现在子宫而已。如何治疗呢?

痛经的女性都知道,每次痛经时用热水袋暖一暖,就舒服多了,这就是“寒者热之”最简单的实践,用热水袋有效,用艾条熏烤自然也有效,用治疗仪电烤也自然有效!服用温性的药物呢?

许多痛经患者找中医大夫看病,中医开的方子大多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有没有效呢?有效!桃仁、红花这些活血化淤的药物用上,血脉通畅了,自然疼痛好转。但寒邪不散尽,下次月经依旧会痛,而且子宫内长期寒邪偏重,还容易长子宫肌瘤。其实治疗痛经最好的药物不是活血的药物,而是温经的药物,温性的药物用上,把子宫的寒邪除掉,痛经自然就好了。

有一种中成药,名为艾附暖宫丸,组方为艾叶(炭)、香附(醋制)、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黄芪(蜜炙)、续断。它的主要功能是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对于经期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月经时小腹冷痛喜热、腰膝酸痛等症状最为有效。平时服用此药,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大多数痛经都可以得到治愈。

有些人小腹受凉后,出现肚子发胀,总想小便,但每次上厕所却又不多,在医院做B超检查,会发现盆腔有少量积液,有些医生认为这是炎症,需要抗生素治疗。其实在我看来,这是寒性收引表现在三焦上的缘故。

三焦是人体肠道外的油网,上下连接着五脏六腑,这一点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谈得比较详细。三焦主水道,人体水液的代谢,与它的关系最为密切,当小腹受寒之后,膀胱周围的油网因寒而收缩,水道不利,水液就会积蓄下来,所以B超上看,盆腔会有少量积液。看到的是水,看不到的是寒啊!病人不适的罪魁祸首,就是寒邪,因其收引之性,故而得病。

治疗起来,散寒即可。这样的病人,只需用30克左右的小茴香煎水,分两次内服,散寒行气,几个小时就能治愈。

前面通过放孔明灯的故事,我们知道了“火性炎上”,在这一章,我们通过水管被冻的故事,知道了“寒性收引”。有些人可能会问:“我总感到心里燥热,头面部上火,我知道这是火性炎上,但我又感到腰以下发凉,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寒性趋下?”

这属于“上热下寒”,这样的病人临床上很多,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另外一个故事:吹空调的故事。

吹空调的故事——寒热不调证的诊断与治疗

老寒腿、拉肚子、女性痛经,都可能是体内寒热不调造成的

夏天天气热了,到酒店吃饭,酒店就会开空调,凉凉的风由上向下吹,很快就感到一身的凉爽。

有个小朋友问我,为什么空调都装在屋子上方,而不是放在地板上?

我说:“冷空气重,要往下面走,热空气轻,要往上面走,上面吹冷空气,冷热之间上下对流,很快整个屋子都凉快了。”

“什么是对流?”

“就是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向下流。这种相对的运动,就是对流啊!”

小朋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吃饭时彼此敬酒,有个朋友却一点也不喝,我问身体咋了。

朋友说:“只要一喝冰镇啤酒,必然会拉肚子!”

我说:“你肠道有寒,是不能喝凉的东西!”

“但我又感到胸中燥热,总想喝点冷的东西,喝点心里就踏实了,不烦躁了!”

“这是上热下寒,上面心火重,下面肾阳虚,肠道有寒啊!”

“上热下寒?人体为什么不能寒热对流呢?”刚才问问题的小朋友问我。

是啊,人体内也应该寒热对流才是。只有寒热之间形成对流,热的地方才不会长期上火,寒的地方也不会长期寒凉!小朋友的一句话,让我沉思了很久,也明白了人体寒热错杂的病机。

在人体,心脏属离卦,主火,就好比天上的太阳;肾脏属坎卦,主水,好比地上的河流。

夏天天气炎热时,人站在河边,会感到丝丝凉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分被太阳照射蒸发,能吸收一部分热量,所以人会感到凉爽。在人体中,也是如此,正常情况下,肾水借肝气的升发,向上升腾,来济心火,人就不会感到心火亢盛,心情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