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十九节 人生如戏
(谢谢吧里的朋友给我提醒,《岂有此理》这一章,易寒不知道望舒怀孕了与前文矛盾了,这一章的内容我会修改好,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越写到后面越吃力越没有激情,也许没有经验吧,以前我会花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内容,可是现在差不多两百万字,我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完,七月糊涂了,这里给大家道歉,这一月的更新量会少很多,越是难写越是要认真写,确实许多伏笔,我自己也给忘记了,脑子有限啊,其实应该跟读者多交流的)
皇宫终究是皇宫,尽管贺兰带着两百名西夏勇士闯进来,但是御前侍卫可不是白养的,林薄暮带领御前侍卫进行有效的阻击,西夏勇士赤手空拳,御前侍卫却带着武器,许多西夏勇士吃了大亏,被砍伤倒地。
侍卫马军与侍卫步军两司迅速到达,将这帮西夏勇士给围了起来,面对无数锋利的长矛,这些西夏勇士根本无法展现其优秀的个人能力,他们不是鲁莽之辈,明知不敌还疯狂的往前冲,这与找死无异,在贺兰的带领下往内围收缩。
林薄暮看局势已经控制下来了,冷喝道:“束手就擒,否则格杀勿论!”
众西夏勇士朝贺兰看去,几名将领也命令士兵暂时停止进攻,给对方考虑的时间,贺兰眼光巡视了全场一周,一脸坚决冷声道:“士可杀不可辱,我们不做投降的士兵,听我命令,让这些大东国的士兵知道我们西夏勇士是不畏惧死亡的”。
突然一声如雷般的吼叫声传来,“贺兰,你敢胡来!”
众人望去,只见易寒纵马而来。
易寒迅速下马,士兵主动让开一条道路让易寒经过,易寒走到贺兰跟前,二话不说就扇了她两个巴掌,冷道:“你迅速带着你的人退下,我保你无事,否则后果你无法担当”。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如此羞辱于她,这易大人不是找死吗?林薄暮迅速赶到易寒身边,朗声道:“大人小心,这女子武功高强!”。
一语之后所有的士兵蠢蠢欲动就要动手,易寒举手朗声道:“所有人都不要轻举妄动,免得造**员伤亡”,他的话有一种莫名的震慑力,所有的士兵都严阵以待站立原位。
贺兰白皙的脸颊有着两个火红的掌印,她冷冷盯着易寒,手中的剑握的紧紧的,脸上充满着矛盾,过了一会,她才冷声道:“今日的耻辱,他日我会一并与你算”,一语之后朗声道:“所有人听我命令,退离皇宫”。
两百名西夏勇士转身就走,除了御前侍卫没有阻拦以外,侍卫马军与侍卫步军两司指挥使却将完全没有放他们离开的意思。
只听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上前道:“易大人,这般贼子擅闯皇宫,你无权放他们走,一并拿下听候皇上发落”,紧接着大喝一声,“将这般贼子全部拿下”。
贺兰看了易寒一眼,易寒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恳求,她若反抗必死无疑。
贺兰看了他一眼,突然大声喝道:“我们西夏人誓不投降,给我杀”。
一声之后,两百名西夏勇士与侍卫马军与侍卫步军两司厮杀起来,场面立即变得无法控制,这些西夏勇士虽然英勇,可是面对数十倍于他们的精锐部队,却一一被格杀。
易寒叹息一声,内心充满愧疚,他没有想到贺兰会如此倔强,到底是他的错还是贺兰的错,他没有理由拯救这帮西夏人,包括贺兰在内,因为他们犯了不可饶恕的大罪,刚才承诺放他们走,已经是大罪一条了。
林薄暮走到易寒身边,问道:“大人,怎么办?”
易寒淡道:“替他们收尸。”他不忍心看着包括贺兰在内的人被一一格杀的场面,转身往皇宫内走去。
那些西夏勇士拼死护住贺兰突围,在几个西夏勇士的保护之下,贺兰和几个西夏勇士突围而逃,在突围的时候,贺兰凝视着易寒的背影,眼神充满了仇恨。
当皇帝与众多臣子赶到的时候,地上一片死尸,皇帝震惊无比,咆哮喝道:“谁让你们将他们杀死的”,一语之后迅速道:“快看看,是否还有可救之人”,若是因为此事,与西夏结仇,那么雁门关好不容易换来的平静又要掀起战火了。
然而地面的西夏勇士,个个身中数十矛,无一幸免。
侍卫马军与侍卫步军两司都指挥使上前禀道:“皇上,这些贼子不肯束手就擒,臣只要将其一一格杀”。
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朗声道:“替这些西夏勇士收尸,我会立即发送文书与西夏狼主交涉此事”。
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又道;“皇上,是否要封锁城门,将这些逃走的西夏勇士一并拿下”。
皇帝犹豫不决,刘锄禀道:“皇上,切不能放他们走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带人闯入皇宫,我们将其格杀也无可厚非,若论对错,我们也是处于有理的一方”。
丁制道:“理是有理,只不过两国感情所造成的伤害却是不可弥补的,此事起因是易大人无端端将野利都彦拿下,怕是需要给西夏一个交代,才能免两国起战祸”。
易寒不悦道:“宰相大人,我们堂堂大东国,何须惧怕西夏,我将野利都彦拿下,乃是他藐视我大东国的威严,威胁于我,我岂能容他在大东国的土地上放肆”。
刘锄道:“皇上,如今只有将易中天拿下,押送到西夏听候西夏狼主发落,此举才能避免两国兵祸”。
易寒冷笑道:“刘太师,堂堂一个大国却屡屡向西夏示弱是何道理,难道对方提出无理的要求,我们也要答应不成”。
丁制道:“如今势不利于我,无论如何也不能与西夏兵戎相见”。
皇帝充满犹豫,无法作决定,突然喝道:“都给我闭嘴,来人啊,将易中天给拿下”。
易寒不服道:“皇上,臣何罪之有?”
皇帝见了易寒,顿时哑口无言,一旁的刘锄道:“你居心不轨,破坏两国结盟,给我大东国带着兵祸之灾,不管你有理无理,此事都因你而起,来人啊,还不速速将易中天拿下”。
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朝皇上看去,听从他最后决定,只见皇上点了点头,吩咐士兵将易中天拿下。
易寒束手就擒,也不反抗,任士兵将其押了下去。
刘锄又禀道:“皇上,迅速下令封锁城门,不能让这几个漏网之鱼逃回西夏,将野利都彦与沙如雪之女作为人质与西夏进行交涉。”
皇帝点头,下令封锁出城的各大城门,顿时感觉头疼,此事非但牵扯到易中天还牵扯到两国和平相处,却是棘手的很,如今他心中也没有半点主意。
隔日早朝,文武百官就此事展开讨论,大多数人还建议将易中天押送到西夏交由西夏狼主发落,换的两国和平,席幕德等人却持反对态度,声称既然发生这种事情就应该主动面对,不应该示弱求和,此举有损大国威严,双方争论不休,却没有统一意见。
最后丁制提议道:“不如先向西夏狼主送去文书,看看对方是什么意思,再做决定”。
此举乃是缓和之计,正合皇帝心意,此事就这么做了决定,即可领礼部往西夏送去通关文书,等西夏文书一到,易中天之事再议。
林黛傲听说易寒犯了如此大事,她是个商人,利用其人脉关系希望救易寒于水火之中,因滋事体大,许多大臣都摇头表示无可奈何,心急如焚措手无策之际,却写信向玄观求救,同时心中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举兵造反。
几日之后,玄观回信,似乎知道她有此大胆念头,劝她不要轻举妄动,易寒定会平安无恙,让她敬候佳音。
许多大人物也从不同渠道获悉这个消息,事关两国兵戎,虽有救易寒之心,却不敢轻举妄动,一切等西夏文书到达之后再做决定。
脱俗从获悉此事之时,就要单枪匹马去天牢救人,却被席夜阑劝了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样非但无法帮到他,反而将其置身万覆不劫之境。
贤王方面自从获悉此事,也与席幕德多次会见,妄图寻找一个两全其美之策,乃何滋事体大,不敢轻易一家独断,生怕拂樱添乱,却不敢将此事告之于她。
所谓牵一线而动全身,因为此事大东国的格局正在慢慢发生变化,庄庸凡方面却亲自安抚镇西军众将,屡次保证易寒必定安全无恙,众将这才冷静下来,现在无论做什么都没有用,一切等待时机。
殿前兵马方面人心惶惶,军中事务暂时由都副指挥使全权负责。
再说这些日子被关在天牢的易寒,无人问津,终日忙碌的他终于有一刻闲暇时间属于自己,这是他唯一的收获,此刻的他面容憔悴,七孔隐隐有着血丝,在关入天牢的第三天,突然身体有莫名的痛苦向下袭来,他敢保证,这一次的痛苦一点也不亚于当日拂樱一指,当时他感觉自己全身的经脉就要寸寸断裂,自己的灵魂似乎要从身体跳出来,他已经自己就要这样死去了,不过他终于还是坚持了下来,而那一次非人的折磨已经让他变得虚弱不堪,事后他才记得,珍妃曾他给过服用过一种慢性毒药,也许她就是想借此达到控制自己的目的。
自此事之后,他发现自己一辈子也没有似此刻思维这般混乱过,他想过许多事,最后干脆什么也不去想,是的,什么都不去想,后悔与不后悔,遗憾与不遗憾,担心与不担心,所有的所有都不去思考。
几日之后,在万众期待的时候,大东国方面终于等来了西夏的文书,这份文书乃是西夏狼主亲笔用大东国文字所写,内容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将易中天押送到西夏交由西夏国处置,将野利都彦一并遣送回国,否则两国结盟之约作废,兵戎相见。
文书中并没有提到沙如雪之女贺兰,看开此女已经潜逃回国。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让人非常容易接受的条件,在朝堂上公布这份文书的内容时,文武百官都大感幸运,此事能如此轻与,实在是不幸中的大幸,一个易中天就能免去两国兵祸之灾,这个代价实在是太轻了,几乎说没有什么代价,大部分人力荐接受西夏国的这个条件,可是知道易寒真实身份的人就不这么想来,这不是普通人啊,可是麒麟啊,百年难遇的将才,大东国将来的栋梁啊,对他们来说,这个代价太惨重了,然而衡量一番,是失去麒麟还是掀起两国兵祸,任谁都不免选择前者,大东国已经无力再承受大战了,这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的悲哀,他们根本无法挺起。
众多大臣赞成的情况下,皇帝还是犹豫了,此事押后再议,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还想进谏,太监却宣布退朝,只留下皇上那落寞的身影。
御书房中,皇帝眉头紧锁,心中没有主意,这时宋德张禀道:“皇上,十一王爷来了”。
皇帝顿时来了精神,忙道:“快请皇叔进来”。
贤王走进,“皇上召臣而来有何事要议”。
皇帝差宋德张将闲杂人等撤退,关上大门,这才说道;“皇叔,朕心中为难的很,无法做出决定,请皇叔为朕解忧”。
贤王明知故问道:“皇上,有何忧愁”。
皇帝欲言又止,沉吟片刻后道:“皇叔,你可知道易中天的真实身份?”
贤王淡道:“臣知道!”
皇帝一讶,“皇叔你早就知道”。
贤王苦笑道:“若非我早知他的身份,如何会容许一个毛头小子当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