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嗣子-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熙忍不住蹙了蹙眉。他倒不是多怪那个异母的妹妹失节又不肯去死,只是他确实管不了太多。泥菩萨过江,谁又能顾得上谁?

意兴阑珊的将手中的象牙勺子丢到窗外,楚熙接过信就顺手扔在了桌案上:“这样的事儿有什么好回的?张友士呆在府里也不过是给丫头们看看心口疼的娇毛病,宁国府既然叫他去,就派人送过去完了。”

赵太监张了张嘴,刚想说张大夫好歹也是下面荐上来的神医,不好如此怠慢,楚熙已经大步流星的向外头去了,惊得赵太监也顾不得别的,急忙跟了上去。毕竟自从搬到府里,楚熙这位郡王爷就跟种在了府里似的,几个月都未必出一会门。

“王爷您这是……”赵太监毕竟年纪大了,一路小跑下来就有些喘,只是他一手带大了楚熙,看了太多的天家阴私,总有些不放心这位主子单独行走。

楚熙也体谅他年老体弱,更怕给了旁人借口把赵太监从他身边带走养老,这会子闷在心头的郁气消散了些,也就慢了下来:“祖父不是叫我多跟三叔亲近亲近?说三叔是个孝悌的,我今儿正好得闲,便去三叔那里坐坐。”

楚熙年轻的面庞上笑意盈盈,只有落下的尾音中,带着那么一丝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其实三皇子楚容华这些年受到的冷遇,跟三皇子外家当年疑似站在先太子一边也很有些关系,正好三皇子母妃早逝外家近殁,当今冷落起这个儿子来真是一点都不手软。谁让楚容华自己儿时要跟太子哥哥亲近呢?

单看当今在给儿子们指婚时,塞给楚容华的正妃还是临洮许家长二房的姑娘,就知道老爷子心里还是把楚容华划成了太子一系的,有意嘲讽,要把儿子儿媳一并弹压。反正许家因为是太子妻族,都快死绝了。

不过风水轮流转,这阵子又开始变天了而已。

楚熙心里转过多少个念头,别人看着也还是那个爽朗爱笑的少年人,赵太监多少也放心下来,拿出他王府大太监的气势陪着楚熙出府入宫不提。好歹三殿下夫妻都不会害了他们王爷。

可巧这日楚容华难得被圣人指了件差事去办,并不在家,三皇子妃许氏算起来既是楚熙姨母又是他婶娘,并没有太大的忌讳,就代楚容华留了楚熙吃饭。席间姨甥两个不经意间说起关中风物,心中都是颇多感慨,不过是碍于宫中耳目众多,不敢畅所欲言、真情流露而已。

一顿饭吃的倒还算顺心,只是到了饭后吃茶的时候,一个女官模样的年轻宫女子捧给楚熙的是六安茶,楚熙心里突的一跳,不由多看了那女官一样,又抬眼瞧了瞧三皇子妃的神色。

他确实好一口六安茶,只是这些年大起大落,他心境浮沉,早就不会崭露出自己的喜好了,当今说什么好,他就用什么,新近的内侍宫女,都对他的喜好一无所知。三皇子妃在娘家或许对他的喜好有所耳闻,可连她自己都是随贵妃他们用江南绿茶的,总不该特特给他上这个。

这女官瞧着也不像三皇子妃带进来的老人,十分眼生。

三皇子妃似乎一无所觉,看向楚熙的模样十分慈爱:“宫里最近人人都爱碧螺春并西湖龙井,底下人虽然尽心尽力的侍奉,可这么多主子,总免不了些许疏漏。我这里还有些六安茶,虽说比不得碧螺龙井滋味好,我吃着倒也受用,王爷也尝尝。”

说到这里,三皇子妃似乎才发现楚熙多瞧了侍候的女官几眼,温和道:“这是贵妃娘娘看我这里倒三不着两,摁倒葫芦起来瓢,把你三叔这里管得很是不成样子,特意把她身边的贾女史拨来帮衬一二。”

两句话合在一处听,楚熙再垂眼看看自己手中的六安茶,心中大乐,却又一酸。

三婶娘这是拐着弯的想要点他两句:六安茶虽然是你心头好,你吃着欢喜,到底是别人不稀罕,丢给你的。再连着这位贾女官,如果他没有记错,应该是原本在甄贵妃那里伺候着的荣国府二房大姑娘。

其实还是绕来绕去,还是要劝他不要犯傻。宁荣二府并王家等勋贵人家暗地里一直是首鼠两端,虽然对他这个太子长子颇多示好,一个个的心到底还是挂在贵妃一系上,那边嫌弃的不要的,才能轮得到他,或者是他们,要是他们真的信了,就真成了呆子了。

就如这个贾姑娘,四叔六叔都不要,才会被丢来给一直与太子系亲近的三叔,专给与先太子妃同是许家女儿的三婶娘添堵。

楚熙所乐者,是许家女儿果然都是聪慧的,心酸者,却是他的表妹也是一般的兰心蕙质,却被他的轻率毁了一生。

没滋没味的吃过茶,三皇子妃没有再多说什么,楚熙也没故意找话来说,过了一会儿就起身要走,三皇子妃留了一句,说是三殿下也快要回来了,不如叔侄俩个吃杯酒再走,楚熙推说府中还有家事,依旧要走,三皇子妃也就没再多拦。

三皇子妃是长辈,自然不会亲自送楚熙出门,只派了身边女官相送。

贾元春虽然碍了楚容华夫妻的眼,到底是甄贵妃所赐,在这院子的女官中身份最高,此时也与大太监一处垂头送楚熙出来。

论理,她既然进了三皇子的院子,即使楚容华从来没有收用过她,她也算是楚容华的女人之一,在楚熙面前一个字都不该说。可也不知道是否因为今日是她给楚熙捧得茶,等赵太监与三皇子妃身边的大太监先后折回去拿楚熙遗落的物件时,趁着低等的宫女太监都还有几步路的空子,贾元春乍着胆子多了一句嘴。

“娘娘是为着旁的事心里才不太痛快,并没有怨怼的意思,还请王爷别放在心上。”

这指的便是三皇子妃方才的那句说手里没有好茶叶的话了。轻轻松松就把一个怨怼的大帽子扣在了三皇子妃头上,还一脸的忠心为主。

楚熙一怔,也有几分佩服这个贾姑娘。她还真不是胆子大到没成算。就算这句话真的被人听着了,三皇子妃能耐她如何?传到有心人耳中,怕还要觉得她十分懂事。

只是可惜了,三皇子妃真正的意思,这个自作聪明的贾姑娘是一点儿都没听出来。

笑笑不说话,楚熙一个眼角都没留给贾元春,等赵太监气喘吁吁的跑回来就领着人一径走了。

这事儿楚熙没放在心上,赵太监远远瞧见三皇子妃身边的贾女史与自家王爷离得那般近可是唬的心头一跳,这会子还静不下心来,忍了又忍,还是瞅着花园子里人少的时候多了句嘴:“王爷,礼教大防,确实是要紧的。”

“我晓得。”楚熙在赵太监这里一直都是你呀我的,赵太监劝了多少回都没有,劝多了还生气:“赵叔只管把心放回肚子里,明天还要陪我专心去看戏呢。”

说到看戏,楚熙脸上流露出几分幸灾乐祸。明儿的大戏,他可是盼了许久了。

赵太监一怔,也想起了前些日子接到的帖子。

帖子是北静郡王府下的,北静王府太妃大寿,广邀京中豪门贵胄。若说这寿宴,便是再奢靡在京中都算不得什么,可关键是这会的客人十分有意思。

北静王太妃为人略有些孤拐,交好的老诰命并不多,荣国府老祖宗史太君是最为亲密的一个。北静郡王水溶的正妃是曾家二房的独女,名满天下的曾侍郎侄孙女,北静郡王府老郡主的亲孙女。

本来这些关系都没有什么问题,偏偏北静王妃的亲堂妹许给了姑苏林家长子。如今林家老爷林如海莫名其妙大病一场,贾家袭爵的琏二爷意气风发出京灰头土脸回来的消息都传遍了,贾家林家姻亲变仇人,中间又有想要独霸江南的甄家,寄居荣国府的薛家,中间多少弯弯绕,有心人可都知道了。如今就等着看这笔烂帐如何了局。

何况北静王太妃因为年轻时候做媳妇时受的委屈,对老郡主养的这位孙女儿媳,可没有多少喜欢,看水溶那一屋子姬妾也能瞧得出来。

明儿这出戏,必定十分耐看。

作者有话要说:= =渣作者的渣属性真是一直在发展,从未被超越。

那个谁谁,晚上没事儿跑来调戏渣作者你该当何罪!渣作者的罩杯是可以问的问题吗禽兽!

☆、第38章

开国勋贵中,一向以四大异姓王府为首;其中尤以至今仍袭王爵的北静郡王府为尊。除去皇室宗亲;满朝诰命中最尊贵的自然也是北静王府的太妃并王妃了。

正经论起来;北静王太妃的出身并不算高,不过将军之女,只是当年老王爷八字太硬,连着克死了四位侯门闺秀,满京城寻了一圈只有她八字压得住;才就此聘了来;后来果然平安养下一子,还熬死了老王爷;如今风风光光的做了老封君。

也就是为着这个出身,北静郡王府里这二三十年多出了许多事端。

北静郡王一系虽然与国同长十分尊贵,往上数几代王妃为人倒都还算和善,当初既然是高僧批了命说这位太妃合适,上头两层婆婆也就把太妃当自家人,既没有多么亲热,可也没有丝毫的刻薄慢待,下人们也都恭敬,横竖大规矩就在那儿摆着,大家不过依礼而行。

可是这位太妃还是攒了一肚子怨气。她出身上差了些,心思难免就重,旁人还没觉得把她怎么着了,甚至话里说的都不是她,她却总觉得是别人含沙射影,瞧不起她小户人家出身。

两层婆婆也就罢了,天底下对媳妇真心疼爱的婆婆原本就不多,她默念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也没有多记恨哪一个。可北静郡王府里还有一位常客,就是嫁到曾家二房的老郡主。算起来,太妃得叫郡主一声姑母。

老郡主出嫁前是王府里的掌上明珠,出嫁后在府里也是当家作主,很受婆婆大嫂照顾的小儿媳妇,对着个晚辈说话行事难免不够体贴人意,这也是出身高的贵女常有的毛病,遇到心宽的,不过一笑置之,都是些鸡毛蒜皮一言半语的事儿,多记一日都不值当。

可惜太妃就记住了,牢牢记了二十多年。这份不满和愤懑更是在老王爷越过她,为独子水溶定下了老郡主的嫡孙女之时达到了顶峰。过门那么多年,太妃一辈子都贤良淑德,就违逆了老王爷那么一次,夫妻两个大吵一架,半个月多连句话都没说。

虽说后来到底还是老王爷强势,拿了儿子婚事的主意,可太妃是水溶的生母,占了孝道大义,老王爷孝期一过就把儿子的后院塞了个满满当当,其中更有一位与王妃姓氏相同的江南盐商曾家女儿,让下人们每每都颇觉为难,吃不准如何称呼。今年正旦还放出话去,说王府子孙不旺,要再选聘良家妾开枝散叶。

好在水溶很是爱重自幼相识一并玩耍的曾王妃,长子次子长女都是曾王妃所出,有时要是老王妃逼得狠了,他干脆就病上一病,到时候大被一蒙,任姬妾们哭去。太妃不能拿绳子捆了儿子送去侍妾们屋子里,只好三不五时让自己的心腹们大肆赏赐侍妾,更格外勉励几个还能得水溶另眼相看的,允诺一有子嗣就请封侧妃,不知道的,还以为王府里的侍妾们多么得脸。

老郡主自然大怒,险些打上门去,还是曾王妃劝住了。如今她子嗣上儿女双全,夫妻间互敬互爱,哪里能一点事情都不让老太妃做了?人老了,总要有些事情做,王府的管家权是老王爷在世时,由故去的太婆婆越过太妃直接递到曾王妃手里的,又有长辈遗命,又有多年经营,太妃想收也收不回去,要是连些逗乐的事儿都不让太妃做,那太妃愈发该寻思别的了。

况且曾王妃还真不怕太妃的手段。那样糊涂的人儿,舍真情就假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