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就是一查一个准,然后,你家族里的擎天柱就此轰然倒塌……
  是以,如今,几乎没有人敢在公开场合,公然的诽谤和攻击绣衣卫。
  万一被盯上了,那可就不好玩了!
  “嘿……”王承看着对方的模样,哈哈大笑:“子云兄,不要怕嘛……”
  对方狠狠的瞪了一眼王承,他知道,在这附近,在这周围,可能潜藏着无数的绣衣卫探子和耳目。
  他就算是再恨再讨厌绣衣卫,也不敢公然挑衅这个天子鹰犬组织。
  故事里,可是连两千石忠厚大臣,都被这些酷吏和鹰犬折磨的不成人形!
  他小胳膊小腿的,哪里顶得住?
  “我们走!”这儒生阴沉着脸,一挥袖袍,带着师兄弟们离开。
  王承看着他们的背影,往地上吐了一口吐沫:“无胆小人!”
  其他士子也都点头,道:“师兄不要与这些五蠹一般见识了……”
  “这些硕鼠之辈,一直在做着美梦……”王承冷哼着,对自己的师兄弟们道。
  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团结和教育的机会。
  “当年,此辈就打着企图鸠占鹊巢的主意……”王承冷哼着:“若非吾等反应及时,恐怕先贤的道统,将断绝在我辈之手!”
  儒法的那一段蜜月期,发生过许多事情。
  最终,两个学派毫不犹豫的分道扬镳。
  但两个学派的上层,却都对当年的事情讳莫如深。
  也就唯有河东学苑,这样推崇申不害思想的派系,才可能将实情和事实告知自己的门徒弟子。
  其他人闻言,都是一惊,显然,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此事的内幕。
  “他们敢?”有人立刻就跳起来,道统,是一个学派的根本。
  就像公羊学派,以《公羊春秋传》为根本,做梦都想要吞并《谷梁》等其他春秋经学派,完成大一统。
  但那终究只是儒门内部的事情,吞并起来也相对容易。
  想要吞并一个思想理念完全不同的学派,这在如今已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年法家能并吞名家,是因为名家衰落,传续艰难,而法家势大,所以才能一举成功。
  而在今天的局面下,再想成功的吞并一个学派,已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他们当然敢!”王承冷哼着说道:“用阴谋之道,潜移默化,以人数取胜,就可以了……”
  “儒法,传续方式相似,但却又截然不同……”王承解释道。
  “我辈法家拂士,自古以来,以家传经学和再传门徒为传续之法,看似与儒门类同……但实则根本不同!”
  “儒门,自秦亡以后,改以为再传门徒之法……”
  “无论是申公、元王父子,还是如今的董子、胡子、韩子等人,皆是这种制度下造就而出的……”
  “而吾辈呢”王承看着众人,问道:“法家自古,泰半以家传经学为主,再传门徒为辅……”
  “如吾祖父,吾父……以及诸位的父祖……”
  法家在历史上,虽然知名学者和先贤以及政坛大佬,泰半都是师从他人的。
  但是……
  法家的主体和主要成员,却一直都是刑名系统的大小官员。
  他们可能是监狱的典狱官,也可能是基层的游徼、蔷夫、都邮、县尉、典吏。
  这些人共同构成了法家的整体结构以及在刑名领域的绝对优势。
  然而,既然有优势,自然也有着劣势。
  “家传经学之弊,在于交流稀少、彼此互不统属,乃至于相互矛盾……”
  “且一盘散沙,难以为力……”
  听着王承的诉说,许多人开始有所觉悟了。
  “然儒门呢?自太宗以来,就广开山门,广收门徒,弟子遍及天下,数之不胜!儒门弟子数量,是我法家的十倍甚至可能是数十倍!”
  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
  在事实上来说,儒家个派系的学苑加起来,超过了其他所有学派的学苑!
  更重要的是,儒家的门徒数量,呈现了碾压!
  当今天下,每十个读书人之中,可能有七个甚至更多的人是儒生。
  “而吾辈呢?”王承低着头感叹道:“吾辈开办学苑,还是从先帝二年才开始的……”
  “及至今日,多数同仁,依然还是过去的家传经学弟子……”
  儒家的招牌,就是有教无类。
  别说是泥腿子了!
  便是夷狄蛮夷,只要儒生觉得对方可以教育,那也不会吝啬!
  儒门之中的楚诗派和鲁儒派甚至是对外教育最积极的派系!
  而法家则不然,法家一直以来,走的都是精英路线。
  而且,法家的要求严苛而冷酷。
  不是随随便便,就会传授学问给人的。
  况且,法家开办学苑的时间比起儒家来说,太晚了!
  在起跑线上,法家就已经输掉了。
  儒家的学苑,为什么能收到那么多弟子门徒?为什么可以收那么多门徒?
  答案是,他们在之前数十年,就已经为今天做好了准备,打好了基础。
  人家的师资力量,强大无比。
  而法家与之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弱鸡!
  与儒家不同,法家的精英和巨头,基本都进入了政坛,不可能再回来教授门徒了!
  在这个局面下,一旦儒法果真合流,数十年后,法家的地位,可想而知。
  鸠占鹊巢,都是轻的!
  严重一点,人家直接并吞过去,将法家先贤的努力与精神全部淹没在儒家的经典之中!
  是以,石渠阁之会时,法家才会如此决绝和果断。
  听着王承的诉说和介绍,所有法家门徒心里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过去,他们只是隐隐约约觉得儒生是个威胁,是个问题。
  但今天,他们才发现,才知道,儒生早就已经不是威胁和问题了,他们已经成为了足以威胁和影响法家存亡的怪兽!
  他们如燎原之火,燃遍天下,烧尽荒野。
  当他们燃遍天下,烧尽荒野,必然会抢夺和夺取属于法家的地盘和权柄。
  这是生死之战!
  也是存亡之战!
  但,这个敌人是如此强大!
  有人甚至因此心神动摇,产生了畏惧。
  这也是其他法家派系,一般不会告诉门徒这些事情的缘故。
  但河东学苑不同,推崇申不害的思想和理论的他们,满脑子都是权术势,一脑子都是各种阴谋阳谋和手段。
  是以,更多的人,已经在思考如何破局和狙击了。
  狙击的事情,高层已经在做了。
  这几个月来,法家高层与儒家巨头大打出手,在思想、理论上辩论不休。
  但破局的问题,众人却是毫无头绪。
  “诸君莫急……”王承看着自己的师兄弟们,说道:“破局之事,已经在进行了……诸位尊长与老师,早已经心有成竹……”
  要破儒家之局,就必须解决师资力量不强的难题。
  所以……
  法家需要吞并或者合并一个拥有着强大师资力量的即战力。
  这个目标,不能太强。
  太强了就无法吞并!
  所以,天下除了杂家的平壤学苑之外,已经没有更好的目标了!


第1494章 加强法家
  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厚厚的成绩单,刘彻面色有些沉重。
  “唉……”他长长的叹了口气,心情有些抑郁。
  自九年前,第一次开始考举至今,大汉帝国已经在考举制度上运行了整整九年。
  官员的选拔方式,也早就由过去的察举为主,考举为辅,发展成为了以考举为主,察举为辅的体系。
  每年,考举制度为国家贡献大量官吏。
  非常有效的盘活和强化了国家的活力,官府的工作效率也因此大大提高。
  但问题是……
  考举制度,也不全然都是有着好处的。
  至少在刘彻这个皇帝眼里,考举制度,还是存在着一个重大的弊端的。
  这个弊端就是——考举制度放大和强化了儒家的影响力以及声势。
  自元德二年开始,每次考举,儒家士子,都对其他所有学派,形成碾压。
  今年更夸张,儒家各学派的报考士子加起来,居然占到了总数的七成!
  这太可怕了!
  再这么下去,儒家迟早自己就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玩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想了想,刘彻拿起笔,在奏疏上批示:“凡儒门子弟,皆递减一级,以任为官吏……”
  过去数年,刘彻一直都是如此批示着对儒门士子的安排。
  所有儒家门徒,通过考举后,他们的成绩,比照其他学派的士子递减一级任用。
  也就是说,二轮士子当一轮,三轮当二轮用。
  打压和限制的味道,相当的明显。
  但儒家却不敢非议哪怕半句!
  因为,连他们自己也觉得,自己太BUG了,他们自己也害怕,被人群起而围攻。
  元德二年的那一场考举风波,依然让儒家记忆深刻。
  黄老派、法家、墨家、列侯公卿们的联手围攻,更是吓尿了他们。
  是以,刘彻的这个决定,非但不是在坑儒家,相反是保护和照顾。
  若没有刘彻的这个安排,法家和黄老派早就联起手来,对儒家势力和学苑发起大清洗了。
  儒家各派,哪里能像今天这样跳的这么欢?
  这些年来,儒家顶着这样的压力和歧视,依然发展迅猛。
  每一次考举,他们都是最终的赢家——人多就是力量,依靠碾压性的人数,儒家轻轻松松就可以获得优势!
  大量儒家子弟,通过考举,进入了仕途和政坛。
  而如此庞大的基数,使得儒家再怎么被打压,也能有人冒出头。
  他们就像杂草一样,在汉室体制内迅猛生长和繁殖。
  短短数年时间,儒家各派,就在基层和中下层占据了优势。
  唯有上层,因为黄老派和法家的行动,使得他们难以渗透和控制。
  但,黄老派和法家还能压儒家几天呢?
  随着儒家子弟,开始大量占据和垄断基层,刘彻不觉得,他们突破不了黄老派和法家的封锁。
  他们会先占据郡县,然后向朝堂进军。
  九卿级别的儒生的出现,已经指日可待!
  是以,刘彻知道,再靠老办法,已经很难维系平衡了。
  “去年郡国上报的力田与孝子、义士名单在哪里?”刘彻扭头,问着身后的一个宦官。
  对方闻言,连忙道:“回禀陛下,奴婢将之收在了石渠阁之中……陛下若要,奴婢这便去取……”
  “不必了……”刘彻摆摆手,问道:“你可记得,去年郡国上报的力田、孝子与义士的人数是多少?”
  “回禀陛下,大约有三百人罢……”那宦官想了想,答道。
  刘彻听了沉吟片刻,然后命令:“去告诉少府、太常,自今年起,郡国所报力田、孝子及义士,皆送法家各大学苑培养……其学费及其他开销,走内库的帐……”
  “诺……”对方闻言,立刻领命而去。
  刘彻看着对方的背影,在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汉室一直有着将孝子、义士、力田,作为预备役官员培养的传统。
  不过,过去这个制度其实并不完善。
  这些被举荐为官的人,通常都是丢个官职给他,就让他自生自灭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被举荐的力田、义士以及孝子,自然难以熬出头。
  刘彻即位后,针对这个情况,加以完善,推出了一套培养体系。
  这些被郡国地方上报的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