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太子-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瞅着范文程打西华门进去,周钟脸上的笑容,也就更加的透亮鲜明了!

……

“奴才叩见摄政王!”

范文程今天来的有点晚了,摄政王已经是在武英殿里忙活了好一阵子了。范文程拾级而上时,放眼看去,但见宫禁如海,一时间,也是颇有感触,等到了殿门前,八个侍卫穿着马褂,手按腰刀雄纠纠气昂昂的站在殿门前,由着范文程在殿外叩头行礼问安。

“进来吧!”

里边多尔衮一答应,然后侍卫一推门,一阵酒菜香气倒是飘了过来,多尔衮就在东边殿内,正中摆了一张花梨木的桌子,上面是一个热腾腾冒着热气的黄铜锅子,四周是切好的牛羊肉片和蘑菇之类的素菜,林林总总,摆了好多。

“老范,今天辅政王过来,你好运气,有关外来的银鱼,还有蘑菇,在燕京这么久,已经很久不能尝此味道,你来的巧了,一起吃点吧。”

范文程这才看到,多尔衮身边还坐着济尔哈郎,当下连忙又跪了下去,口中称道:“奴才给辅政王爷问安。”

“我们之间就不必闹这些客套了,太生份了不是?”

清初时其实礼节森严,皇帝不说,亲王贝勒就礼绝百官,任何官员,哪怕就是当朝一品,见着亲王一样得行二跪六叩的大礼,否则的话,就是大不敬,当斩。

范文程位份职权再高,见了普通王爷贝勒也得行礼,更不必提眼前这两位,一个摄政,一个辅政。

济尔哈郎与多尔衮的关系也很暧昧,说不和,济尔哈郎确实不少小动作,对两黄旗有时候也会施以援手,若说不和,其实多尔衮的很多大政方针,都少不了这个辅政王的配合。

这两人的关系,也算是扑朔迷离,一般的人,绝想不明白。

但范文程算是局中人之一,在辽东时,两个王爷经常一起议事,到了饭点就一起吃锅子,十回有九回他也奉命陪吃,所以彼此间也熟捻……他知道,这会子是可以略脱形迹的。

当下也是一笑,到底在地上叩了一下头才起来,然后方向济尔哈郎答道:“王爷越是不拿老奴当外人,老奴反而得自己多点虔敬心。”

“不谈,不谈。”

济尔哈郎年纪比多尔衮稍大,面色却是红润光泽,整个人看起来健康而有活力,不似多尔衮,面色总有点不健康的苍白。

九王有隐疾,这在大清是只有最高层和最核心圈子的人才知道的国之隐秘。

“老范想必吃过了,不过好歹用点。”

多尔衮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也亏他们这么不早不晚的光景吃的下这么多,等范文程听命坐下,多尔衮已经取了烟锅在手中,刚有个侍卫过来要点火,他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笑着吩咐道:“最近南边有一种烟,用着十分方便,听说味道也很不坏,来人,取过来我试试!”

侍卫听命,自是立刻取来。

此时济尔哈郎也吃毕了,他和多尔衮是天不亮就在一起议政,商量西征军和南征军的大事,同时也在全盘考虑河南与山东一带的驻防军的动向。

渔阳战鼓已经轰隆隆的敲响了,这些打了几十年仗,已经把打仗当等闲的满洲八旗最上等的贵胃们,也是格外紧张起来。

毕竟这是关系到清朝是不是能混元一宇,成为大明朝万里江山主人的最关键时刻。

这个时候,可是一步也错不得!

今早也是刚传来消息,多铎已经动员,将率满蒙汉八旗精锐,还有孔有德部,耿精忠部两部汉军,实力比阿济格稍弱,但也十分雄强。

多铎大军一至,怀庆之敌自然会土崩瓦解。

但最近两天怀庆消息停滞,对这两个战争经验十分丰富的亲王来说,显见得是局面很坏,可能已经出了大事。

怀庆镇总兵是金玉和,还是在努尔哈赤时代就已经投降效力的老汉军了,资历这么老,只是一个外镇总兵,能力是欠缺了那么一些。

卫辉总兵祖可法能力要稍强一些,怀庆卫辉放了两个总兵,现在看来,都不保险了。

局面如此险恶,多尔衮和济尔哈郎也是十分庆幸,自觉自己一方兵力尚有不足,对地方威慑和控制也并不得力。

还好多铎没有南下和明朝动手,一旦打起来,想抽身就难了。

这些计较,都是最高层面的大政方针的决策,就算是代善在此,他们也不会与之商量,其余亲王郡王贝勒,也就只能是听命行事罢了。

眼前这范文程,是一条忠诚可靠的老狗,倒是真的可共机密。

趁着济尔哈郎与范文程说话的光景,多尔衮坐在椅子上,也是在把玩着手中的“南货”。

哪怕是和明朝打的最艰苦的时候,八旗王爷们也不会断了享乐,毕竟后金在早年就是一个强盗集团,哪怕不事生产,照样能吃的满嘴流油。

后来能入关了,好东西更是越发多起来,旗下子弟,甚至有的穿宽袍大袖,养戏班子,不喜欢穿箭衣,不喜骑马射弓箭。

太宗在时,对这些事深恶痛绝,对旗下人吃烟也是十分痛恨,但此风已经刮到亲王一级,太宗的几个儿子也是如此,所以皇太极也就是说说便罢了,没有办法认真整治。

但饶是多尔衮见多识广,也是从未见过此时的手中之物。

打造的十分精巧的缕空金盒,镶嵌着上等宝石,这等手艺做工都还罢了,不过是费一些宝石金银,真正叫多尔衮诧异的,就是那一根根长条状将烟草卷于其中的卷烟。

除了烟,还有引火之物,有个侍卫已经试用过,将火柴取在手中,在金盒内某处一划,但见火苗一闪,火柴已经引着了。

“妙,妙极。”

济尔哈郎也是大烟枪,见状连忙凑了过来,和多尔衮一人一支点燃,两人深吸一口后,都是赞道:“味道醇厚,确实是好东西。”

济尔哈郎因见烟盒模样,笑问道:“这东西,价值不菲吧?”

“这是苏克萨哈送的,我哪知道价值多少?”

“他有这份心,对摄政王的忠心确实是没说的了。”

多尔衮只笑笑一点头,倒并没有多说。苏克萨哈只是依附他的人之中的一份子,有什么好东西紧着给他送来,这是当奴才应尽的义务。

当然了,他在心里略记着一点,这些奴才的好处,就绝不止这么一个烟盒。

“一会回去,我也弄一个。”济尔哈郎实在喜欢,把盒子又把玩了一会儿,这才还给了多尔衮。

“这是南货,正阳门的孙春阳南货铺子里头有。”范文程到底比这些高高在上的王爷们略知一些民间的事,当下只笑道:“这金盒是最贵重的,底下还有几等,不过最便宜的也就是银盒了,家下人也给老奴买了一个,大约是一个银烟盒配一千支烟,需价一百二十两。”

“霍,”济尔哈郎笑道:“还真不便宜。”

“也罢了,只是小物件,叫这些汉人赚就赚点。”

多尔衮摆了摆手,示意这个话题就可以结束了。

济尔哈郎和范文程也不大在意,不管是几百两一个的金烟还是一百多两的银烟,反正他们也不会在乎这么一点。

眼看就要圈地,每个王爷和这些效力多年的老人都有份,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千两一个又如何?等南边都落在大清手中,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第272章 会战(8)

烟的话题结束,范文程肚皮里藏着两件事,略想了一想,便是决定先说周钟的。

等他一开口,多尔衮和济尔哈郎就只顾着吸烟,没一会儿,整个殿阁内就是烟雾缭绕,呛的人很难受。

好在范文程也是此中高手,他在王爷面前是没资格抽烟的,正好,也解解馋。

等他说完,多尔衮先不表态,只是看向济尔哈郎,问道:“辅政王怎么看?”

“似乎有理,但似乎……”

济尔哈郎紧皱眉头,答道:“就是有点担心,万一地方可以平靖拿下来,剃发令下,激起反抗怎么办?”

多尔衮也是眉头紧皱,只顾吸烟,一盒烟好歹几十支,没一会功夫,就已经被他抽了大半。

半响过后,他才舒展眉头,向着济尔哈郎道:“我想明白了。”

“请摄政王爷明示。”

“这个周某的意思,是反正要降的肯定降,也会剃发。你们看三顺王还有平西王,是不是降了就全军剃发了?”

“这个倒是。”

“不肯降的,怎么也不会降。肯降的,剃发只是小事。若是首鼠两端,剃发就是见其心志的第一步,你们想,剃发也不肯,怎么会愿真心投降?”

说这到,济尔哈郎和范文程都有点被说服的感觉,两人都是频频点头,均觉得多尔衮的话甚是有理。

“姓周的说话十分精警,降或不降,衣冠看似小事,实则就是汉人心里那点子别扭劲儿在作怪。说大了,也就是天命之争!”

“摄政王爷的话叫奴才茅塞顿开,”范文程眼中波光闪烁,沉声道:“衣冠同,才谈的上混元一宇。不然的话,现在平定了,将来我满人不过数十万,汉人却有亿兆,衣冠不同,而一旦有反覆,我大清就危矣。”

济尔哈郎接着道:“既然现在上下都愿混元一宇,不是存着抢一把就退回去的糊涂心思。我看哪,迟早要改,不如趁着大军出动,强令天下都改。不然的话,现在平定了,将来一改,又生反复,不是多费一番手脚吗?”

“这事儿,不能拖!”

多尔衮神色冷峻,毅然道:“多少朝代,建立时人才多,能拿定主意,咬住牙关做大事。明朝的太祖和成祖,就是如此。但往后就是一代不如一代,我大清,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儿,不过我手里头能做的事,总不会推给后人。现在把这件大事做了,我死之后,对太宗皇帝也可告无愧。”

打从多尔衮的嘴里说起皇太极其实是极少极少的,虽然皇太极在臣民心中是胸襟博大,而且也确实是一个英主,但对他的兄弟们来说,这个哥哥却实在不咋地。

当年努儿哈赤确实十分喜爱多尔衮,特别是喜欢多铎。

加上阿济格,哥仨全是一母所出,努尔哈赤喜欢幼子,早早就给了两白旗的佐领给这兄弟三人均分,并且也确实有传位多尔衮的打算。

不过也就是打算罢了,后金当时还有奴隶制国家的残余,很多大事努尔哈赤能做主只是因为他是族长,是老家长,是军事集团起家的领袖。

但族中有各种能对抗他的力量在,他的儿子们也是身经百战,身边都有忠诚勇敢的部曲,平常军政事物,努尔哈赤可以凭着威望当家作主,但涉及汗位之争,他的话可就不一定能顶事了。

反正不管真相如何,老奴一死,多尔衮的生母就被迫殉葬,这是一笔大仇。然后他亲爱的皇太极哥哥抢了他的佐领,抢了父汗留给他的财物马匹,随便给点东西就把兄弟三人给打发了。

这笔账,就算成年之后效力多年,深得皇太极信任,早早封了亲王的多尔衮,也是从来没有一天忘记过。

皇太极一死,他的心思就是要接回原本属于他的汗位,而当时代善等诸旗势力没有坚决反对,多尔衮的才干是一回事,众人觉得皇太极对多尔衮毕竟有愧,又是另一回事了。

“你们不要看,”多尔衮神色复杂,不过还是很快的向两人道:“太宗皇帝在我心中仍是英主,国俗不可易,父汗和太宗皇帝都是这般看法,所以,我决定了,南路军败怀庆之敌,西路军败李自成之后,我就下剃发令!”

“摄政王!”

“王爷……”

这个决定,虽然范文程和济尔哈郎都不会反对,但毕竟实在是太过重大了!

两人都深知北京的军心民心,现在不剃发,谣言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