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圈子里,贾赦在里面。
贾赦袭的是一等辅国将军的爵位,已经是不入八分的爵位,自然无法与那些公侯王爷排在第一个圈子里。
于是第二个区域又分了派系,贾赦这等靠祖宗传下的爵位虚职一派,李衍和一些侍郎、少卿、学士一派。
至于第三块区域的人是最多了,差不多是第一块和第二块区域加起来的三倍。其中,贾政就在其中。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等到钟声响起。
全体肃穆,当大殿门打开,八人一列从桥上慢慢走上去。
四品以下的文武官员停留在了外广场之上,他们还没有上桥的资格,他们的目光望向了那些上桥,甚至进殿的朝臣,心中自是羡慕嫉妒恨。
众人上桥、进殿后按照各自的品级分文武、宗室公侯爵位而列。
大殿内,武将一列,自然是以大将军为首,这个大将军不是世袭的那种虚职将军,而是确确实实、掌管军权的大将军。
文官一列,则是以三公为首。
至于宗室一列,以宗室族长亲王为首。
“吉时已到,请新帝登基。”站在殿内、外广场内广场的礼官、甚至各出宫门的礼官共同出声。
一时之间,每个人都无比清晰的听见了。
所有的大臣全部都庄严肃穆地望着一个方向。
宫廷乐队鼓乐齐鸣,殿外响炮三声,刘璘身着龙袍慢慢从后殿转入龙座。
待他落下后,李衍看见阳光正好完全升起在乾龙殿之巅,金色的光芒从窗口斜照进去,李衍远远望着殿内高坐的身影,心中不由的恍惚。
龙椅之后,有着一道玉帘,里面还摆着一张软椅,这是萧太后的位置。
至于太上太皇和废上皇,对不起,今天没有你们的份。
刘璘微微躬身给萧太后请安,算是问候。
“母后万安。”
萧太后在帘后微微虚扶:“本宫一切就绪,皇帝请入座。”
刘璘站直身子,在龙椅下再次坐好,眼睛微微示意一旁礼官。
礼官高唱起来:“吉时至,新帝即位,群臣朝拜……”
看着他举起天子玉玺,李衍和众大臣跪了下去。
头磕下去后,礼官又吟
“再拜。”
“三拜。”这一拜,殿内的官员齐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内外广场众臣也在齐呼,紧接着,整个皇宫之中的侍卫、禁军、羽林军将士、宫女、太监,他们也随着文武大臣们的跪拜跪拜了下去,一个个崇敬地发出朝贺的声音。
三拜起身,再跪下。
直到做足了三跪九拜,才做吧。
“众位爱卿平身。”刘璘的声音很威严,原来在不知不觉中,那个清亮爽朗的少年变得沉稳威严。
“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纷纷恭敬起身。
礼官这时候开始念太上太皇书写的贺词,自是一大堆的好话。
刘璘拜谢后,发下宏愿。
礼官开始传承国玺,祈祷国运昌隆。
当刘璘接过玉玺后,大礼基本完了。
最后鼓乐起,礼炮鸣。在这声声中太监开始颁布一个个施恩圣旨。
赦刑、免税等,再有册封爵位,二皇子被封为慎王,甄妃尊为贵太妃,贾元春尊为贤德太妃。
说起来,若不是李衍动手早了,再过三月到元宵,元妃省亲可以实现。
现在没有了元妃省亲,也不知贾家能不能逃过一劫。
接着是册封长公主等一系列皇族外戚,他的岳家倒是越来越显赫,不仅岳父和小舅子的爵位加封了三代,他的妻子萧宜秀也以侍驾有功之名从县主给提到了郡主的位置。
这大多是因为萧太后的缘故,毕竟萧宜秀在宫里不少年岁,侍驾有功也说的过去。
接着的册封就让李衍惊住了。
翰林学士也就罢了,可太子少傅竟然弄到了他的头上,李衍站在大殿里面,背后已经紧张的湿了。
俗话三公九卿,百官之最。
少傅从一品,位列九卿最前,虽然是虚职,可是绝对不能忽视其影响力。
可以说基本上现在的少傅就是日后的三公太傅。
可保两朝富贵,如今的路太傅便是前朝的少傅。
李衍心中苦笑,刘璘他连皇后还未立,就将少傅找好了。
现在百官都瞧着,李衍心中再觉得显眼,也只得叩谢皇恩。
好在李衍一开始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否则此时也许会有凭夫人上位了。
新封的辅相萧显心中复杂,当初看着他将还是小王爷的皇上送到府上,他就预料到这一点。
就冲着今日皇上的手笔,李衍会成为辰光年间最得宠最有话语权的权臣。
帝王的信任和偏袒十分可怕,萧显无比庆幸他顶住了家里的压力,将宜秀嫁给了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衍接过赐下的朝服和官印。
不到二十岁的少傅,可算是在历史上闻名一把了。
这一次,李衍没有出殿,而是站在文官队列终究。
李衍虽说没资历,可是到底有个探花的名头,还教了新帝几日,就算心中再不乐意,冲着李衍的身份和得宠,他们也不敢在此时给脸子看。
等到了最后,刘璘又以他救驾之恩加封李衍之父李廉为一等安宁伯,世袭三代始降。
李廉被这个爵位砸得有些回不了神,现在开国百年,爵位越来越难封,无数当过宰相的也没有让皇帝赐下一个爵位,如今,新帝就赏了个爵位下来。
虽然不是公侯,却也是显赫的伯爵,已经让李家逐渐挤入权贵之家了。
也就是这道旨意,大家才知为什么新帝对李衍为什么这么厚待。
敢情人家和新帝在小时候就共患难了,众人瞧着李衍的模样更不一样了。
李衍随着李廉跪下,再次谢了恩。
虽然此时更显眼一些,不过,这救驾共患难的事情让人说不出闲话来。
以后他小心行事,唯有尽忠尽职而已。
一场登基大殿就这么结束,新帝还要去拜见太上太皇和太上皇,还要和两皇在宫内祭拜祖宗,可以说,刘璘暂时还没有时间找李衍叙话,不过,刘璘摸摸下巴,今天李衍的神态令他十分满意。
他就要他忙,忙得没有时间再和表姐琴瑟和鸣、谈情说爱。
想来今日过后,新任的安宁伯府会十分热闹吧。
事实证明刘璘完全预料对了,李廉和李衍父子回了府就是想低调也不能低调。
他们在家坐下还不到半个时辰,拜帖已经堆满一桌子。
李廉无疑是高兴的,读书是为了什么?别和他说为人民服务这样官面的话。
他读书考科举就是想出人头地,想当官,想为家里打出一片富贵天地。
有爵位好啊,有了爵位就不怕他和儿子致仕后子孙没有科举成功沦为平民。
李廉笑着眯了眼,凭着新帝对儿子的信任和宠信,这安宁伯的爵位,说不得还能上几个层次。他的心思顿时活络起来,就是一个伯爵,三代不降爵,等到降到最低等的男爵,也是十代以后了。
这十代子孙不能保住自家爵位,他也没办法。
“到没想到当初会有这么一番纠葛。”李廉听着李衍说了当年所谓的救驾。
李衍转头看萧宜秀,笑道:“当初我还得多谢秀儿。”
萧宜秀低下头:“才不是,倒是夫君救了我一命。”
李廉和杨氏相视一笑,家族荣盛,儿子事业家庭美满,她们真的满足了。
不过,杨氏有些担忧,儿媳妇这病弱的身子,她什么时候能够抱上孙子。
想了想,还是再等等吧,儿子二十以后再无子嗣,她再劝劝。
李纨也是高兴的,娘家越来越强盛,她只有开心的,弟弟有了这份前程,兰儿也可安保无忧了。
再说荣国府。
不说贾母和贾赦他们,王夫人和贾琏悔的肠子都青了。
王夫人再讨厌李纨,可是比起今日李家荣盛,比起她的宝玉靠着李家的前程都不算什么了。
贾琏也里也悔啊,他怎么就听了李衍的话,帮助他将大嫂子脱离了贾府去?
只要大嫂子还在府里,他凭着亲戚关系去求个小官外放还不是简单的事?
现在说什么也没用。
贾母立即拿出了两个方案。
“以后每日都给兰儿送些东西过去,到底是你孙子。”这是对王夫人说的。
王夫人倒是愿意以一些东西换取重新的交往,可是她觉得这根本不能成功。
“可是……可是他姓刘了……”
“他身上的血还是贾家的,慢慢来,也别急。”
王夫人点了点头。
贾母又看向探春,道:“平常你和你大嫂子不错,也时常写写信,不要断了联系。如果你大嫂子接你入府,多多给李少傅留些好印象。”
贾探春自是聪明,虽然才十岁,老太太这般说了,她如何不明白她的意思。
这分明是要她想办法嫁给李衍啊,可是……李衍虽然前程似锦,李家也比荣国府荣盛起来……若是他未婚,她豁去脸面也要为自己争取一下,可是现在他娶妻了,他的妻子还是郡主。
她是庶出,看多了妾室的卑微,明白了庶出子女的悲哀,她心里便不乐意起来。
贾探春已经决定,交好大嫂子必然是要的,但是李少傅,还是有多远跑多远。
邢夫人听了有些不服气,凭什么好事情都想到二房那边去了,于是她擦嘴道:“还有迎春呢?迎春十二了。”
贾迎春心中一凉,偏偏做不得声去,她垂下头去在心里默默伤心着。
贾母瞅了迎春一眼,看起来长得不错,不过,她远远看了李衍的夫人,除了玉儿和宝钗,这府里的姑娘还没有能比得上的。探丫头还有个好性子,人又聪明伶俐,可迎丫头,这就不讨喜了。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晚了,不好意思
登基后见面
贾母如此作想;却也没反对。
“迎丫头也注意一下。”
迎春起身福了福。
贾母收回目光:“就这么办。”
大伙儿齐齐称是。
等到一家人退下;贾母回到佛堂;她已经打算如果探丫头得了手;她绝对呼谋划好的。
她要的是亲家;嫡亲的亲家,万万不会叫自家姑娘只是一个妾室。
听说萧家那姑娘身子弱得很,想来孩子会是她心中一大痛,敏儿的药也许能派上用场。
薛家。
“哥哥;如何?”薛宝钗看着薛蟠回来;急忙过来询问。
薛蟠叹道:“我去李府的时候;一大堆人在府外候着;个个都是在递帖子。”
薛宝钗温声笑道:“这是应该的;李少傅前程似锦;现在少不得连四王也得给他面子,求见的人自然很多。”
薛蟠有些失望,随后问道:“妹妹,你说李府会见我们吗?”
薛宝钗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只希望能看在大嫂子的面子,能够见上一见。”
自从将家业搬迁到京城,她们的产业慢慢缩下来了。
虽有荣国府的面子帮忙,可是这面子却也要花大代价的,如果能找到另外一家,也好叫她们有个喘气的地方。
薛蟠听了,心中越发悲观起来。
“妹妹,昨儿我听姨妈说,希望你嫁给宝玉。”
薛宝钗点点头:“若是哥哥不想掌家,我嫁过去也无妨,总能时时帮衬着薛家。如今哥哥既然愿意掌家,妹妹便留下给哥哥帮忙,到底贾家是个吃银子的地方,这婚事不谈也罢。”
“可是……可是宝玉真的不错。”身份不错。
薛宝钗笑道:“哪里算不错了,如今贤德妃当了一个月就成了贤德太妃,还是废帝的太妃,以后二房可能只是一个五品主事的官家,这京城里多得是。”
薛蟠眼睛一亮,妹妹说得真对。
薛宝钗神色有些恍惚,她其实对宝玉还是期待的,可是姨妈和大嫂子闹成那样她有些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