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码头上林府派来的仆役车马早已经等候多时了。为首的中年管家笑容满面地应上来,自称林祥,姚珊便知道,这便是黛玉心中所言的来接他们的祥伯了。
这祥伯也不愧是大家族出来的管家,言行举止、礼仪应对自然是没得挑的,张友士被让上了一顶软轿,姚珊也被几个年轻些的媳妇婆子接着,送上了一乘小轿,他们的行李等物自有管家祥伯留下了人照管,众人这才浩浩荡荡地往林府而去。
林如海才升任了兰台寺大夫,但因圣上属意他管辖江南这方事务,故而也未令他进京,仍在苏州处理日常事务。看那个意思,来年大约要点他做这苏州或是扬州的盐政,倒也未可知。
张友士虽然不好政治,但朝中大事,他也看得出些端倪,偶然无事,也和姚珊探讨一二,倒似完全不当她是小孩子,姚珊便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便也直接畅谈自己的想法,偶尔也有惊人之语,倒是让张友士觉得甚为有趣儿,更是不时逗着她说话。
偏偏她的很多应答都颇合张友士的胃口,两师徒便也就时常指点江山一番,这林如海及其仕途的走向,便也是某次两人一边在药园采药,一边随口聊出来的。
听得出来张友士对林如海此人还是颇为欣赏的,不过不知道为何,聊到最后的时候,他的言语之中便总是带了几分惋惜。姚珊初时还问过,但是得到的照旧是师父那神秘莫测的笑容,便就知道,这就又属于“天机不可泄露”的范畴了,故而也不再问,只是此番既然来了苏州,少不得自己就更留心观察一二了。
林府在苏州最繁华的地段,却又闹中取静,是个极优雅贵重的所在。姚珊坐在轿子中,偷偷掀起帘子看去,只觉得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妥帖精致得紧,处处显出一种书香世家的高雅做派。
进得堂中,林如海早在那里等候,同张友士厮见毕,受了姚珊的礼,又命了黛玉出来见客,接了姚珊进内堂歇息。
因此番并不是来做客的,故而张友士也没有多废话,寒暄过后说便去内堂,先为小哥儿诊治。
林如海自然是欣然从命,便立刻命人通传内堂,说好生令默哥儿准备着,张太医即刻要来诊治。
这么一吩咐下去,里面的人自然明白什么意思了。于是女眷们该回避的回避,只留了几个仆妇小厮照看,黛玉跟着她乳母也回避到了屏风之后,只有姚珊又捧着针灸盒子出来,说是为师父打打下手。
其实,她只是不想放过这个实习的机会。
毕竟这世界男女大妨还是很厉害,她这马上八岁的人,分分钟就没有了自由行走的机会,能多同师父相处一会儿,就多相处一会儿吧。
这种跟太医国手近距离学习的机会,实在是难得,一次都不可放过。
故而,她也没有功夫同她表姨妈谢姨娘叙旧,只同她和黛玉告了罪,便直接蹭到了师父旁边,同他一道儿细看那林家小少爷林默玉的情况。
这一看,倒还真是吓了一大跳。
原来,这据说已经三岁半的林默玉小朋友,居然还没有她大姐家那个才满三岁的苏哥儿个子大。
要知道苏哥儿已经是早产儿了,而且也是差点儿活不过满月的,虽然她同师父张友士一直帮他调养,但终究吃亏在了这先天不足上了,本就比不上同龄的小儿,没想到,这位听说是足月生下的默哥儿,竟然比苏哥儿还孱弱——就真不知道他们家是怎么养人家的了。
姚珊粗粗一看,已经察觉到这孩子的病症,居然是个肝脾不和,气血两虚之症状。倒是同黛玉的有些像,只不过他的更严重些,甚至已经严重到了快要致命的程度了。
只是,若是出生时并无此症,那如何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变得如此了,这只恐怕非是天灾,而是*了。
她心中已经有此论断,那张友士心里更跟个明镜儿似得。然则师徒两人谁也不是多话的人,这豪门大家里,哪家没有几件腌臜事儿,只是,连这么个小孩子都护不周全,也实在让人扼腕。
诊治进行的很顺利,张友士出去堂中静坐,闭着眼睛细细念了几味药,姚珊便恭敬地写了,做成方子呈给林如海。
这位林大人想来也对医药略有研究,凝神一看便连连称赞,眉头也略微舒展开来,更显得他眉舒目朗,丰神俊逸。
要说林如海已近不惑,也比张友士小不了几岁,却偏偏生得如此一副好相貌,再配合上林家这江南书香世家的身家儿和前科探花之才,朝堂重臣之权柄,真也有不少令女子着迷疯狂之处。
姚珊心中唏嘘,面色如依然如常,直到林如海看完了方子,命人去按方抓药之后,方才恭谨地行礼退下,返回了内室。
谢姨娘正红着眼圈儿在内室等候,几个看上去也是姨娘打扮的人陪坐在周围,甚至连病中的贾敏都挣扎着爬起来坐在了一边儿,黛玉也在旁边陪坐,人人似乎都在侧耳细听外堂的动静,此刻见了姚珊进门,都纷纷把目光投在了她的身上。
谢姨娘母子连心,自然最是焦急,竟顾不得其他人在,起身便朝着姚珊直扑过来:“三姐儿,默哥儿的病,张神医瞧的如何了?”
不知道是谁在旁边轻咳了一声,她才反应过来自己似乎太过失态,便红着脸略退了半步,只是眼圈儿却愈发红了。
姚珊连忙双手扶住她,正待给贾敏行礼后再说话,那边贾敏已经挣扎着边咳边道:“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三姑娘和谢姨娘便都不必多礼了,都是自家人,先说说默哥儿的病要紧。”
她一面说一面有意无意地扫了一眼方才传出咳嗽声的屋角儿,世界立刻便安静了。
还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一屋子女人,倒也真够这位当家主母受的。姚珊心中不免轻叹,面上却仍是看不出任何情绪,照旧朝着贾敏微微施了一礼,方才简单把张友士方才诊断的结果说了一番。
因着方才那个轻咳的小插曲儿,她说的时候便有意无意地留意了一番屋内诸人的反应。果然见到有人欢喜有人忧,倒也真是精彩异常。
收回目光的时候,正见到贾敏半睁半闭的秀目,心中不由得一凛,当下不敢再做多余的动作,目不斜视地将话说完,便就退在了一边。
听完她的话,贾敏沉吟了片刻,方才道:“如此,便是辛苦张太医和三姑娘了。既然默哥儿这病已经有了眉目,也不枉张太医和三姑娘此番特意由都中赶来苏州这一回了。三姑娘舟楫劳顿,也该早些歇息了,玉儿,你去带你三姐姐回房,好生歇息歇息罢。”
黛玉依言起身,拜别了母亲,便领着姚珊退出了门去。
姚珊也行礼如仪,得体大方地告退。心中却不免唏嘘:这当家主母果然不是个省心的职位,一般人还真干不了啊。怪道师父说“治的病,治不了命”,她现在总算有些理解此话的真意了。
走过拐角的时候,她隐约听见方才的房中传来瓷器破裂的声音,因为离着太远,虽然她耳力甚好,也不能很肯定是不是真的听见了。再看身边的黛玉,果然是一副浑然未觉的样子,她便轻叹了一声,紧走了两步跟上她的步伐。
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能救一个,便算一个吧。
第25章 二十五缭乱
张友士号称太医圣手,又专门对这小儿之症做过研究,故而他那副药一下去,林默玉的病看起来就当真缓和上了一些。林如海便十分高兴,又因着林默玉的病着实不轻,而且治起来也十分麻烦,林如海便请张友士多住些日子,一副“犬子便托付给先生”的恳切模样。
想来林大人的游说功力非比寻常,加上姚珊也从未放弃过敲边鼓,张友士无奈之下,只有应允。
林家人千恩万谢的,将他们在林府内安顿了下来。
张友士住的是外院最好的客房,姚珊是女眷,就直接住在了内院,同黛玉毗邻,离着贾敏的主屋也不远,为的自然也是个方便照顾治疗林默玉的意思。但因她虽然说是贾府的姻亲,但其实也是谢姨娘的亲戚,加上尤氏到底还是没有十分站稳脚跟,她的身份倒也有些不尴不尬的。然则贾敏竟也是如此厚待,除了表示她当真是个对庶子十分爱重的嫡母的意思之外,自然也有些看重和抬高了点儿姚珊身价的意思。
姚珊素来对这些事看得还算通透,但是她也浑不在意,只微笑着拜谢了,然后欣然受之。反正人家面上既然做得漂亮,她应对得漂亮些,便也就罢了,何苦横生枝节。再说,她也确实想就近多照顾下林默玉一些。
这默玉小哥儿已然三岁,看起来倒也是个聪明灵秀的孩子。就是太瘦,兼且身体太弱,说一会儿话都喘。偏偏好的时候还特别懂事儿,让人看着更加的不落忍,总想着,能救就还是救上一救。
当日晚间张友士看过了林默玉,又亲自为他灌药施针后,早由林如海陪着外堂用膳座谈去了。姚珊便留在了主屋,由贾敏、黛玉等人陪着用餐,两个姨娘站在后面伺候。
碍于礼仪,姚珊不好盯着人家猛瞧,只粗粗一扫,发现这两位姨娘的姿色倒也都是不错的,眉眼看着也温顺,就是人数好像不对,好似比之前才诊断完了林默玉出来回话的时候少了两人。
其中她那表姨妈谢姨娘据说是因为日间情绪变化剧烈,身子不舒服已经给送回去休息了。
另外一个好像是姓季的姨娘,却是被语焉不详地掠过了。只说是怕谢姨娘一个人不方便,陪着她去的。
姚珊虽然觉得奇怪,但也觉得这种事情本来就无关紧要,故而也没有十分多想,打算着还是赶紧吃完了饭,去看看她表姨妈谢姨娘要紧。
林家的女眷们说是陪着她用餐,但其实到了最后也没说上几句话。贾敏是荣国府出来的公侯小姐,林家也是累代世家,规矩自然是很大的。讲究的是食不言寝不语,那两位姨娘更是纯粹为了凑数的,兼且当家主母在,她们连坐下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主动坏了规矩说话闲谈了,故而这顿饭吃得相当沉默,到了最后竟似有些压抑。
然则这样的一餐饭终于还是吃完了,扯下了席面之后,贾敏将姚珊让到花厅内,又有漱口的茶,然后又上了一盏,这才是吃的茶了。
姚珊心中担心谢姨娘,另一方面也实在想要了解林默玉那病的始末,便不及慢慢细品那茶,匆匆喝了几口,便起来想要告退了。
贾敏的精神看着十分不好,便也没怎么留她,本想令黛玉陪着去,姚珊见黛玉年纪尚小,也有些困倦了,便笑着辞谢了。又说她只是去表姨妈那里坐坐,不值当如此费事,那贾敏便也作罢,命人好生送了她独自去。
黛玉见她离席,却是定然要出来相送的。姚珊便也只好受了,由着她送至院门口,方才作别。黛玉自去贾敏身边侍奉,她则由一群丫头婆子陪着往谢姨娘的院子而去。
林府占地儿不小,谢姨娘的院子倒是离着正房不远,看上去院落宽敞,竟是相当不错。想是因为生了默哥儿的原因,孩子又养在主母屋子里,自然就多少有些照拂的意思在,不过,如此说来,谢姨娘大约便算是贾敏的人了。
按照一般豪门大户的情况,那必然会有另外一个人在其中闹腾,就不知道是谁了……莫非,便是那季姨娘?
那么向默哥儿下手的,到底是谁呢?
姚珊一路有一搭没一搭儿地想着,还没进去前,就听得里头有个丫头迎出来道:“哟,三姑娘您来了,快请进来吧。这会子季姨娘刚走,我们姨娘还说让我去太太屋里瞧瞧您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