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冀泄窗桑 �
三个儿媳妇,顾老夫人一一问过,唯独没有理会四太太黄氏。
黄氏也不觉得尴尬,她现在满心满意想的,都是呆会如何跟老夫人开口说夏冰的事情。
夏冰的老子娘虽然在庄子上,离她远,但是她与娘家来往,几乎都是通过他们夫妻二人来传递消息。
夏冰这个丫鬟,她无论如何也是要保下来的。她是继室,是填房,这让她矮人一头,但是却无妨她在府中的地位。因为她是已故的太夫人做主抬进来的。虽然太夫人已经不在了,但是她已经为顾府生了一个女儿,老夫人就算不喜欢她,也万万不会在众人面前打她的脸。
就凭着这一点,黄氏就敢肯定,夏冰她一定可以保下来。
随着帘子挑开,顾婉容就看见一众跟自己平辈的兄弟姐妹进了正堂。
还没等她们拜下去,顾老夫人就连连说道:“快起来,快起来,这么热的天,你们居然都来了。哟,我们珂小子也来了!”
四岁的顾珂是长房庶出,一直养在大夫人名下,他如今是顾府最小的孩子。他吃的胖乎乎的,脸上肉嘟嘟的,今天他穿着薄薄的夏装,让人一见就想笑。
随着顾老夫人一喊,他就甜甜腻腻的喊了一声:“老太太……”
然后跑着扑到顾老夫人怀中。
老夫人把他抱起来,然后一抬头,才发现少了一个人。
“明姐儿怎么没来?”
“回老夫人,明姐儿身子不大爽利”,四太太黄氏连忙说道:“自上次落水之后,明姐儿身子一直没有好全。”
顾老夫人听了这话,就不大高兴。
堂堂侯府,姐妹两个为了一个发簪大打出手不说,还弄得一个头破血流,一个落入水中,若是传了出去,旁人只会说,顾府的小姐们眼皮子浅,为了一个发簪就忘了姐妹情分。
更难听的,甚至会说顾府教养有问题。
所以这件事情,顾老夫人下了封口令,严禁家中的人再提这件事情,对外只说两姐妹感染了风寒。
没有想到黄氏今天当着众人的面大大咧咧地说了出来。
“七妹妹不是感染了风寒卧床休息吗?什么时候又落水了?”四小姐顾晚晴听了,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四太太黄氏。
“快别胡说,你七妹妹好好的,何曾落水来?”二太太忙扯了扯女儿的袖子。
四小姐顾晚晴听了越发糊涂,小声的嘟哝一句:“是四婶婶刚才说的呀!”
“你听错了,没有的事”,二太太用眼神制止了女儿,并冲她摇了摇头。
顾老夫人看了一众儿媳、孙子孙女一眼,然后缓缓地说道:“既然明姐儿身子没有养好,就不要让她出去了。她得的是风寒,就算你不怕她落下病根,也要防着她传染给别人才是。”
黄氏听了面色一僵,她这才想起来,顾婉明昨天还去了平江伯府上。
“钟夫人不是外人,而且夫君也说明姐儿跟着钟夫人能学到诗书礼仪,是好事。”
“七妹妹是跟着钟夫人学诗书礼仪吗?”顾晚晴连忙问道。
“自然是的”,说起女儿,黄氏的脸上显露出骄傲的神情来:“钟夫人说我们明姐儿有灵气,收了我们明姐儿做学生呢!”
众人听了,都微微有些吃惊。
平江伯夫人钟氏,娘家是山东望族,诗书礼仪之家。而钟氏自己也是大晋朝赫赫有名的才女,是京城红袖女子学院培养出来的头一位走上金銮殿,被皇帝嘉奖过的女子。
前两年,曾传言她想收学生,许多名门千金想拜在她的门下,都被她一一拒绝了,没想到她居然会看中顾婉明。
“四弟妹,您说的是真的吗?”三太太有些不敢相信:“钟夫人可是连郡主都拒绝的了,怎么会看中明姐儿?”
三太太的问题,众人心中都想问,只是没有表现的那么露骨罢了。
此刻三太太问了出来,少爷们还好一些,几位小姐、夫人都望向黄氏,等着她的答案。
“自然是真的”,黄氏的头昂的高高的,脸上露出与有荣焉的表情:“明姐儿小时候就很讨钟夫人喜欢,端午之前我跟她一起去她外祖家,又遇见了钟夫人夫人,明姐儿就去她家玩了半天,回来的时候,她就拉着明姐儿的手,说喜欢明姐儿长得好看人又聪明。”
“后来怎么样了?”三太太问道。
“后来……后来明姐儿身子就不大好,前几天她突然让人送了信来,要明姐儿抄几篇东西给她瞧瞧。她瞧了之后直夸我们明姐儿是个才女胚子,还说要收明姐做学生。我想着这是好事,就跟夫君商量了一下,夫君也说好。前几天开始,明姐儿就跟着她学习了。”
黄氏说完之后,看着三太太羡慕的眼神,心中只觉得分外满足。
三太太看了一眼低头默默不语的顾婉慧,然后说道:“四弟妹,你真是有福气,明姐儿这孩子是聪明。”
语气中有羡慕,还有一丝酸溜溜的意味。三太太与四太太黄氏向来不对付,可是这一次她也不得不承认顾婉明聪明。
顾婉容一眼扫过去,大部分人面上的表情都非常淡然,看不出什么来。
这些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顾老夫人的态度,她不由朝顾老夫人望去。
顾老夫人听闻,不置可否,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咱们这样的人家,诗书倒是小事,规矩礼仪才是最最重要的。”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
黄氏抬出钟夫人来让大家吃惊,没想到顾老夫人这话语中的意思,竟然没有夸赞。
顾婉容垂下眼皮,长长的睫毛掩住了眼中的情绪。
据她所知,本朝开国皇帝是个不折不扣的穿越者,本朝开国之初,开国皇帝是做了大力的改革的,很多地方都模仿后世,只是经历几朝之后,曾经的规矩法制,都被改的面目全非。
这些年有些人提倡大力发展儒家文化,而有些人则致力于恢复开国之初的状态。
顾老夫人属于哪一个呢?是尊崇儒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还是觉得女子可以像男子一样行走于社会呢?
从现在看来,顾老夫人应该是属于前者的。相对于女子的才华,她应该更看重于女子的品德吧。
不管她看重哪一种,顾婉明这样不来跟祖母晨昏定省请安,却整天往外跑,估计都不会得到顾老夫人的欢心。
她要活下去,依附的只能是顾老夫人,弄清楚她的喜好,对顾婉容来说,非常的重要。
她不由松了一口气,抬起头来,正对上黄氏恨意如刀的眼神。
第10章 发火
“老太太,侯爷说东西已经准备妥当,问现在是否要启程。”
顾老夫人点点头道:“自然是要启程的。”
“老太太,儿媳有事要禀。”黄氏突然站了起来。
“你有何事?”顾老夫人看了她一眼说道:“我这就要出门,你可等我回来再说,或者跟你大嫂子说去。”
顾老夫人竟然是不想理会的意思。
黄氏一听,有些着急:“这事情大嫂子做不得主,必须要跟老太太说。”
“到底什么事情?”顾老夫人听了,眼神慢慢沉了下去。
“老太太,咱们顾府向来怜老惜贫,对待下人也从不苛刻,可如今,为着容姐儿,老太太就要发卖了一众下人,儿媳看着实在是自责的很。都是儿媳不好,没有管教好容姐儿,让她天天闯祸,惹得老太太生气不说,还将这些人都发卖了。”
黄氏说着,抬头看了一眼顾老夫人的神色,见她果然仔细在听,便以为事情像往常一样顺利,忙柔声说道:“虽说伺候小姐是这些奴仆们的本分,可是这小姐跟小姐之间也是大有不同的,若是伺候的小姐是个性格好的,下人自然欢喜;若是运气不好,遇到了那难缠的、不服管教的小姐,下人却只有遭殃的份。夏冰她们几个一直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若因为容姐儿犯了错,就罚了她们几个,那她们岂不可怜?”
顾老夫人听完黄氏的话,神色莫辩,她盯着黄氏看了半天,好像要把黄氏这个人看清楚一样,半晌她才对周妈妈说道:“去跟外院说,让侯爷先去,我手上有些事情,若是处理好了,我今天下午就过去。若是迟了,明天再去。”
周妈妈去了之后,顾老夫人又对众人说道:“其他人先回去,容姐儿、老大媳妇留下。”
众人见了面面相觑,给老太太了施了一礼之后便回去了。
顾婉容将众人的神色一一收入眼底。
二夫人临走前,望向顾婉容的眼神中带着几分不忍,二房的四小姐顾晚晴心无旁骛的搀扶着二夫人。三太太一双眼睛骨碌碌乱转,三太太的女儿的五小姐顾婉慧表情却与其母大相庭径,她也颇为担忧的看着顾婉容一眼。
其他人的神色皆是一般,只有这四个人让顾婉容印象深刻。
“好了,人都走了,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顾老夫人对黄氏说道。
“老太太,是儿媳教导无方,才教出了这么个不服管教的容姐儿”,黄氏看了顾婉容一眼,做出十分难堪的表情来:“从前儿媳太过溺爱容姐儿,养成了她这么个无法无天的性子,先是不顾姐妹之情,蓄意将明姐儿推到荷花池中,我让她思过,没想到她还不知悔改,惹老太太生气。顾家的小姐,个个都是好得,连年纪最小的明姐儿都是知书达理的,就这么个容姐儿,简直就是我命里的祸天星,没有一日不闯祸。”
说着说着,黄氏就做出了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从前是儿媳无才无德,没有好好管教容姐儿,老太太放心,从今以后,儿媳再也不会惯着容姐儿了,定然会好好管教她的。”
黄氏的说的话,任谁看了,都是一副疼爱女儿的慈母样子,顾婉容却紧紧握着手中茶盏,关节处隐隐有些发白。
顾老夫人听了黄氏这一大篇话,眼神越发冷冽:“黄氏,我从前只觉得你虽然一字不识,却是有些小聪明的,没有想到你这份聪明却用错了地方。”
黄氏听了,倏然抬起头来,十分不解的看着顾老夫人:“老太太……您这话何意?”
顾老夫人却无心解释,只嘲讽道:“你说了半天,有一句话说的真是一点不错,你的确是无才无德,容姐儿今天这个样子,的确是你造成的。若容姐儿有十分的错,你黄氏就要占七分。”
黄氏听完大骇,忙双膝跪在顾老夫人面前,焦急地辩解:“老太太,儿媳不识字,未读书,与三位嫂嫂比起来,是愚钝的多,但是自打嫁入顾府以来,儿媳一直是兢兢业业侍奉夫君,对于老太太与侯爷也是真心的孝敬,为顾家开枝散叶,教养两位小姐,绝不敢不用心的。”
说着她以头碰地,沉痛说道:“老太太你这样说,儿媳如何能承受得起?”
黄氏不识字,但是顾老夫人刚才的一番话,她却听了个明明白白,顾老夫人这是指责她刻薄顾婉容了,她不由惊出一身的汗来。
一旁的大夫人本来也以为顾老夫人会训斥顾婉容,她也没有想到老夫人话里话外全是维护顾婉容的意思。眼看四太太黄氏匍匐跪在地上,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出言相劝。
她不由朝顾老夫人望去,只见顾老夫人面色严峻,望着黄氏的眼神也颇为不善。而一旁的顾婉容,则是眼观鼻,鼻观心地坐在一旁,只呆呆地盯着手中的粉彩官窑小茶盅,仿佛那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花样。
大夫人是何等聪明的人,只一瞬间,就想了个通通透透。
顾老夫人冷哼一声:“你是说,我冤枉你了?”
“儿媳不敢!”黄氏不敢抬头,只趴在地上低声回答。
“不通诗书,是为无才;教女无方,是为无德。无才无德这话是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