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楼兰情缘-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拓跋焘统一北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同时为社会经济的展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环境。

    3、北魏孝文帝的卓越改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实行均田制和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政策。492——493年迁都洛阳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者力求限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使鲜卑贵族进一步封建化;并与汉族地主紧密结合;更有效地共同统治各族人民。因此冯太后和魏孝文帝元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先整顿吏治。延兴二年(472);政府规定;地方牧守治绩好的可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2延兴五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3太和八年(484)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死。次年颁行的均田令中;又规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职高低给一定数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准买卖;离职时移交下任。④九年十月;颁布了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还授土地时对老少残疾鳏寡都给予适当的照顾(见均田制)。⑤九年或十年初;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采用邻、里、党的乡官组织;抑制地方豪强荫庇大量户口。6十年;孝文帝对租调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新租调规定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从事耕织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头的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⑦十八年;孝文帝排除穆泰、元丕及太子恂等鲜卑旧贵族和保守势力的反对;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⑧孝文帝改革鲜卑旧俗;主要是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朝廷上禁鲜卑语;改说汉话;规定鲜卑贵族在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并改他们的籍贯为河南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鲜卑贵族门阀化;提倡他们与汉族高门通婚。⑨太和中;议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从品为北魏之创。十九年;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准;将代北以来的鲜卑贵族定为姓、族;姓为高;族次之;其中穆、6、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所谓四姓;一说为中原汉族高门崔、卢、李、郑;一说为汉族甲、乙、丙、丁四种郡姓;后者似为确。班定姓族;使鲜卑贵族与汉士族得以进一步结合。

    均田制政策。北方广大地区由于战乱,户口流徙,田园荒芜;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北魏政权为增加财政收入,稳定社会秩序;颁行均田制。先审定户籍,再按户口分配土地,实行新的租调制。奴婢和牛都可受田。均田制在当时地旷人稀的前提下施行,在不损害地主阶级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施行,有益于生产展和稳定的。北方大量的荒地被开垦,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农业的展;使养蚕、牧畜、酿造等农村副业也展起来,改变了北方荒凉残破的景象。

    汉化政策。北魏统治下的中原,以汉族为主,具有较高的封建文化,魏孝文帝在政治和社会风俗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消除鲜卑与汉族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加了鲜卑族的汉化--即封建化,在服饰、语言、丧葬、通婚、吏治、门阀等制度方面都有相关的汉化规定。这些改革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进入封建社会,适应了各族人民间的自然融合趋势,对当时社会经济展和民族的大融合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4、北魏的分裂与北齐北周的建立

    北魏末年的农民大起义动摇了统治者的基础;内部生变乱。公元53o年;魏孝庄帝杀死了专权的尔朱荣;尔朱兆(尔朱荣弟)又杀死北魏孝庄帝;立元恭为帝,政权又为尔朱氏所握。后来尔朱氏又为其部将鲜卑化的汉人高欢所灭,高欢杀元恭,另立元修为帝(魏孝武帝)。元修为摆脱高欢所控;从洛阳出逃,奔镇守关中的将领宇文泰。此后,北魏分裂为两个政权:高欢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宇文泰杀元修,立元宝炬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公元547年高欢死,其子高澄、高洋相继执政,55o年高洋废魏孝静帝元善见,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都邺。

    西魏在汉化很深的鲜卑人宇文泰执政下,国势日盛,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公元56o年,周武帝宇文邕采取了一些经济政治的重大举措,国势日渐强大。

    5。北周统一北方

    北齐与北周东西对峙。公元576年,北周兵攻北齐,先占晋阳,继又东进,577年攻陷北齐邺城,北齐亡,北方归于统一。周武帝灭北齐后,又进军南方的陈朝,取得了长江以北的土地;北周领域扩大,为后来隋朝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隋唐以来,鲜卑已不再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但他们的后裔却在这两个朝代居于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国者杨、李二家即是鲜卑化的汉人,而他们的母、妻又是汉化的鲜卑人。至于两朝的达官显宦有很多鲜卑人--位至宰相的就有2o余人,其他如尚书、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胜枚举。这不仅表明了这时北方与中原的民族融合的深度,也显示了鲜卑人在社会重要性方面的广度,如隋代筑造学家宇文恺,《切韵》作者6法言,唐初权相长孙无忌,中唐诗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6。鲜卑的汉化

    {1}迁都洛阳{2}政治制度;采用汉族官职,律令。{3}社会制度;朝廷中兴、心必须使用汉语,穿戴汉服,改姓汉于汉组通婚。{4}思想文化;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编辑本段'

    鲜卑族的演变展

    1。鲜卑分裂

    在西晋时期鲜卑分为三大支部。

    东鲜卑

    东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其中段部被羯人的后赵击溃,融入中原。有人认为该部与宋朝时期的大理段氏有关。

    慕容部的慕容皝创立大燕国,史称前燕。前燕能臣慕容恪死后衰落,慕容昧(字景茂)为王时亡于氐人苻氏的前秦。慕容恪的弟弟慕容垂降前秦。384年,在前秦淝水之战败于东晋之后,慕容垂复国建立燕国,史称后燕。后来后燕被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击溃。后燕慕容德成立南燕。南燕也被北魏所灭。(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等人均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出现在虚构人物“慕容复”的“大燕皇族世系表”

    宇文部与高句丽通好,但败给了慕容皝的前燕。之后南北朝时期宇文氏篡西魏成立北周。北周后为外戚杨坚所篡,成立隋朝。宇文部落中的迭刺部后来是契丹创始时期的“契丹八部”之一。

    北鲜卑

    北部,有著名的拓跋部,以及与其多次交战的柔然。

    386年,代国后代拓跋珪自称代王,建立北魏。北魏后来统一中国北方,在南北朝初期与南朝对立。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

    柔然与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系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的祖先。室韦是蒙古人的祖先之一。参见柔然。

    西鲜卑

    慕容皝的哥哥率部从东北迁到青海东部,称为吐谷浑。吐谷浑在鼎盛时期占据现青海、甘肃、新疆南部、四川西部。663年(唐龙朔三年),吐蕃攻占吐谷浑全境,吐谷浑灭亡。

    鲜卑与匈奴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赫连勃勃成立夏国。参见匈奴。

    在阴山以北,鲜卑与敕勒融合形成乞伏部。383年,前秦的乞伏国仁在淝水之战之后造反,后在现甘肃榆中成立秦国,史称西秦。4oo年,西秦被羌人姚氏的后秦击败,乞伏乾归投奔南凉。4o9年乞伏乾归重建西秦。431年西秦被赫连氏的夏国所灭。

    秃氏与拓跋同源。397年,后凉的秃乌孤叛变独立,建立南凉。414年南凉灭于乞伏的西秦,秃部人投奔北魏,被赐姓“源”。

    2。今天的鲜卑族

    大多数的古鲜卑人后裔都融入了汉族,还有少部分融入了契丹,更少的一部分演变为了锡伯族。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锡伯”是本民族的自称。口语称sie,书面语称sibe。历史上有“须卜”、“室韦”、“失韦”、“失比”、“西伯”、“席伯”、“席北”、“史伯”、“锡窝”等不同译音,都是sie的同音异写。锡伯族的祖先是东胡系的拓跋鲜卑。早在东汉以前就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以“嘎善洞”为中心的地带,以“畜牧迁徙,射猎为业”。公元48年以后从大兴安岭迁移到呼伦贝尔地区。此后又往南迁徙。386年,拓跋鲜卑的大部分进入中原,建立北魏政权,而另一部分以“室韦”为号,在嫩江左岸的绰尔河、洮儿河等河流域活动,其中的一部分室韦成为锡伯族的祖先。

    在唐代,绰尔河流域的锡伯族先祖归属于唐。辽代,受契丹统治,多数人开始从事农业。辽亡金兴,锡伯族先祖又处在女真统治之下。元代,开始被蒙古族统治。元、明至清初,锡伯族处在蒙古兀良哈三卫中的福余卫的统辖之下。1593年,锡伯族出兵随科尔沁、叶赫、哈达等组成九部联军(3万人马),与努尔哈赤交战兵败,从此,锡伯族开始部分地归属满洲。1636-1648年间,锡伯族军民同科尔沁蒙古一起被清政府编入旗兵,成为蒙古八旗的一部分。1692年科尔沁蒙古统治者将所属锡伯族军民进献给清政府,从此锡伯族摆脱了蒙古统治阶级的统治,开始被满族统治阶级控制,并被编入满洲八旗,移防黑龙江、吉林各地。176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伊犁地区的驻防力量,抽调3ooo多名锡伯族军民迁徙到伊犁。从此,锡伯族形成了东西分居、小聚居大分散的局面。

    锡伯族军民迁到察布查尔地区后,一直担负着屯垦戍边的繁重任务。从1765年组成锡伯营到伊犁辛亥革命,锡伯族一直是战时从征,平时生产,过着准军事化的生活。2oo多年来,为保卫边疆、平定内乱、抵御外侮、建设边陲做出了很大贡献。察布查尔锡伯族长期以来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与习俗

    '编辑本段'

    鲜卑族的宗教

    北朝兴自北魏,后来北魏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被北齐所代,西魏则为北周所代。北朝诸帝对佛教的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