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炮,战争之神。
一门155毫米的榴弹炮,一炮就可以消灭大半个足球场上所有的敌人,不是被炸死就是被冲击波活活震死,在二战中,80的伤亡都是火炮造成的,曾经有一个德军营正在后撤途中,一颗苏联203毫米的炮弹落在部队正中,这个营直接被取消了建制,因为几百人非死即伤,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在这个年代,75毫米的山炮就是恐怖的存在,其威力远非其他武器可比,一连串的炮弹接连炸响,城墙似乎正在不断地颤抖,突然,一发炮弹正中城楼,当即炸塌了一半,墙砖屋瓦飞溅出几十米开外。
随着炮手的不断校正,谭庆师仅有的两门山炮越打越准,几乎每一炮都轰击在城墙之上,到处闪着红光,到处腾着浓烟,到处飞着瓦砾。城墙抖动得更加厉害,哪怕谭庆身在几里开外,也能看到它在不停的摇晃,似乎马上就要坍塌。
除了两门山炮,还有几门迫击炮也开始射击,按照性能的分工,迫击炮主要轰击城墙后的火力点以及散兵阵地,并且封锁城墙后的援军,等到火炮准备一结束,步兵就要开始冲锋了。
与此同时,从北门方向隐隐传来一阵枪炮声,其他两个方向也开始了进攻。
多点进攻,是这次总攻的策略,在西门和北门两个方向上,各自都选择了两三个突破点,再加上东门的佯攻,肯定让守军顾此失彼。如果能够同时突破,敌军肯定防不胜防,有限的预备队难以阻止多点反攻,必然会造成全面突破,防线崩溃。
以多打少,当然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谭庆只想速战速决,并不想打成一场消耗战…………
北门下的一座大型防炮洞里,曲南杰正在用土电话和城墙上的观察哨通话,随时掌握着战场上的敌情。(土电话是中国人的老祖宗发明的简易通话工具,有效通信距离100米,有兴趣的可以百度)
洞外炮声隆隆,洞顶的沙土涔涔而下,一阵脚步声突然传来,抬头一看,李登洲背着一具迫击炮走了进来,黑子跟在后面,身上挂满了弹药袋。
“你们怎么这个时候过来,太危险了!”曲南杰站起身迎了上去,从李登洲身上卸下了迫击炮,二三十斤的分量,入手只是微微一沉,倒并不吃力。
“没事,这炮打得都有点儿,我听着呢。”李登洲放下迫击炮,应了一句后,又翻起眼睛仔细听着洞外的炮声。
谭庆师是国民四军魏益三手下的部队,在郭松龄兵变之后才投到了冯玉祥手下,追根溯源,本来出身于津榆驻军,和李景林的部队都属于奉系。大家的操炮规典都一样,这些炮手训练有素,在李登洲这里正好有迹可循,通过着弹点移动的方式,基本就能判断出炮手的目的,和下一轮炮击的方位。
“三前两后,这一波打完了,黑子,跟我上城墙。”李登洲招呼一声,猫腰报起了迫击炮,又对黑子说道:“拿两颗炮弹就行了,其他的先放下。”
“不能去,太危险了!”曲南杰连忙伸手拦住了他们,国民军的炮击还未结束。
“没关系,二哥放心,我心里有数。”
李登洲轻轻一扶曲南杰的手臂,微笑说道:“这个时候出去正好,有可能干掉他们的迫击炮,冒点险值得。”
曲南杰点了点头,退到了一旁,如果能消灭敌人的迫击炮,会极大减轻防御的压力。
黑子卸下沉甸甸的弹药袋,取出两颗炮弹塞进怀里,跟着李登洲走出了防炮洞。
;
一六五章 城墙的争夺
李登洲和黑子一前一后登上城墙,一颗迫击炮弹突然在20米外炸响,两人脚下都是一晃,一片瓦砾碎石迸溅而来,打在了他们的身上和脸上,一股烟尘随即腾起,掩住了他们的身影。
烟尘稍散,一门迫击炮已经竖立起来,底座牢牢地抵在一块墙砖上,稳定非常。'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城墙外的远处,国民军的炮兵阵地上,几门迫击炮一字排开,正在不停的射击,李登洲瞄了一眼他们的周围,没有发现事先测距的参照物,国民军的炮兵阵地选得很蹊跷,先前做的功课没有用上。
李登洲不慌不忙,举起右臂竖起拇指,瞄了一瞄,随即闭右眼睁左眼,跳眼测距,在心里估算着距离,随即调炮、装弹一气呵成,炮弹滑入炮膛后重重地砸在底部的撞针之上,‘通’的一声射了出去。
300米开外,国民军的炮兵阵地上突然一声巨响,一门迫击炮当即被炸到了天上,不过转眼之间,又一发炮弹呼啸而至,再次掀翻了一门迫击炮。
“走,走,黑子,快走!”
李登洲第二炮刚刚射出,就伸手提起迫击炮,转身向后奔去,这两人身手敏捷,三步两步间连蹿带跳,已经撤下了城墙,刚刚钻进防炮洞,外面已经响起了一连串的爆炸声,国民军的炮兵开始报复性射击了。
如果刚才稍有犹豫,两人肯定就回不来了。
“干掉了两门迫击炮,还剩下两门山炮,一门迫击炮,不太好搞了……”李登洲往身上背着弹药袋,向曲南杰汇报着战果:“走了,我们去北边阵地上转转,等会儿再回来。”
正在此时,一名士兵放下土电话,向着曲南杰大声喊道:“曲副团长,敌人冲上来了!”
曲南杰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开始准备,几名机枪兵抬起重机枪,就要上阵地。
“慢着,重机枪不要上去。”曲南杰拦住了他们,重机枪威力巨大,非常宝贵,但是转移不灵,上了城墙就是活靶子,可不能白白损失在这里。
“掷弹筒准备,轻机枪准备……”随着曲南杰的命令,一排士兵登上了城墙…………
“通知各部,炮兵和重机枪阵地后移,守军有迫击炮实行抵近射击,一定要提高警惕。”
谭庆看着乱作一团的炮兵阵地,脸色铁青,战斗刚刚开始,守军又给了他一个意外,300米的距离,敌人的炮手竟然两发两中,如此的战术素养,远远要超过他手下的这些炮兵。这一仗,难道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正在纠结的时候,前线部队已经展开了攻击,数百名士兵排成散兵线,向着城墙扑了过去。城墙上随即闪出一片片耀眼的火光,枪声大作,守军开始阻击了。
国民军的轻重机枪立刻全力开火,力求压制对方,剩下的一门迫击炮也大显威力,连续快速的轰击着城墙上的守军。在火力掩护下,国民军不断推进,十余名敢死队员抱着炸药包,不顾一切地向城墙冲去。
突然,冲锋部队的阵型中腾起了一片片烟雾,炮弹就像下雨一般,向着国民军砸了下来,成片的士兵不停地栽倒。
又是掷弹筒!
国民军所有的机枪都在疯狂地吼叫,城墙上已经被弹雨覆盖,但是掷弹筒却躲在城垛后面,仍在不停地发射,火力压制无法完成。
国民军唯一的迫击炮不停地轰击着,但是掷弹筒兵却非常机动灵活,往往只打上两炮就换个位置,让迫击炮始终逮不到目标,只好放弃了精确射击,但是,一门迫击炮又无法完成火力覆盖,城墙上虽然爆炸连连,实际杀伤却非常有限。
在100米左右的距离,十几具掷弹筒就是十几门轻型迫击炮,再配上几支从垛口伸出来的轻机枪,居高临下的屠杀着进攻部队,国民军丢下了近百具尸体后,终于向后退了下去。
“好厉害!”
谭庆心里暗暗吃惊,守军的防御非常老到,这一仗,打得很巧。
国民军突袭而来,只用了一天就清理了外围阵地,兴隆县措手不及,根本没有构筑坚固工事的时间。谭庆又亲自挑选西门作为突破点,集中了两个团的轻重机枪,再加上山炮和迫击炮,组成了强大的进攻火力,只要反复冲击,给守军带来巨大的杀伤,自然就能拿下城墙。
但是,守军却扬长避短,不和国民军硬拼,充分利用掷弹筒的抛射特点,只用了二十来个火力点就挡住了国民军的进攻,自身的伤亡却很小。
在无名高地一战中,谭庆就领教了掷弹筒的威力,但却没有料到,敌军的掷弹筒准备的如此之多。无法压制敌人的火力,城墙就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面对这样的怪招,谭庆一时也没什么办法。
如果守军都是这样的配置,强攻就会演变成一场屠杀,谭庆心中不由得惴惴不安,混在军中,手下的部队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钱,如果损失过大,必须得改变进攻方式。但是,直隶战局变幻莫测,又没有时间和守军纠缠……
一名参谋匆匆跑来,举手敬礼报告:“报告师座,城墙西南角已被我师三团突破,三团长正在巩固阵地。”
“奥?!”
谭庆眼睛一亮,心中狂跳了几下,急忙对副官说道:“传我的命令,让一团长再次向北门发起进攻,一定要给敌人最大的压力!”
命令既出,国民军再次集结兵力,向城墙扑了过去,迎接他们的,是又一轮的枪林弹雨…………
城墙西南角,一道缺口足有十几米宽,坍塌的瓦砾砖石落在泥地上,形成了一片废墟,废墟之后,几十名国民军的士兵蹲站在树后墙边,举枪对着面前的街道,准备应付守军的反扑。
一番殊死搏斗,终于把城墙炸开一个缺口,只要再坚守十几分钟,等到全团的主力冲上来后,就能向纵深突破,一举击溃守军。
突然之间,四面八方涌出了一群绿脚兵,手里都端着一水的花机关枪,向着国民军猛烈开火!
快要顶不住了
兴隆三家守军虽然早做准备,但是国民军的动作之快,攻势之猛,还是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意料。只用了一天就清除了外围阵地,随即在第二天清晨就开始攻城。
面对国民军的攻势,三家守军大致划分了防区,保安团守西门,何封的直鲁联军守北门,潘宝义的178团守东门,南门暂未发现敌军,就只派了保安团一个连守在那里。''
从接到敌情,到谭庆开始攻城,一共只有两天的时间,双方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仓促上阵,就是一场激战,守军仗着地利和武器装备的优势,首战之中让国民军碰了个钉子,虽然有两处城墙失守,但都趁着敌人立足未稳,派上预备队把敌人赶出了县城。
但是,谭庆随即也改变了策略,稳扎稳打,从四面八方不断向县城施加压力。经过一天激战,终于成功突破了保安团和直鲁联军的结合部,从西北角攻破城墙,楔入县城,保安团和直鲁联军先后组织了十余次反扑,都没能把国民军打退,不得不退守构筑二线阵地,展开防御。
不过,在保安团和直鲁联军的共同挤压下,国民军的突入部队也没能及时扩大突破面,和守军在县城的西北角陷入了对峙状态,不断地冲锋和反冲锋,双方的伤亡都很大……
何封腾腾腾大步走进指挥室,把头上的军帽一捋,‘啪’地一下扔在了桌子上:“他娘的,这个仗没法打了!谭庆这老小子吃定咱们啦!”
肖林和邵得彪对视了一眼,又默默地转头看向了桌上的地图,地图上红蓝两方的阵型犬牙交错,形势非常险恶,整条城墙防线摇摇欲坠;更严重的是,随着战斗进程不断地发展,已经变成了比拼实力的消耗战,敌军的兵力强大,再这么拼下去,早晚都会顶不住。
“咱们开始都判断错了,谭庆就是冲着兴隆县来的!”邵得彪扔下铅笔,面色沉重。
如果谭庆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