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莉莉丝的解说让会场响起热烈的呼声。
在这呼声和此起彼伏的照相机闪光灯光芒中,小璐和玛丽贝莱面对面站着,似乎谁也没有先动的意思。
“我啊,”小璐忽然说话了,“如果不是规则限制,可以稳赢。只要把你吃掉就好了。”
“可现在你必须接受规则限制。”
“是呀,所以没办法,只能和你打了。放马过来吧,我的拳法已经能打倒师傅老狐狸了。”说着小璐拉开架势,一双大爪子握成拳头一前一后摆在身体前方。
下一瞬间玛丽贝莱行动了,速度之快令人都看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小璐猛的一挥拳,就把她的攻击挡下来,同时还在地面砸出了一个巨大的坑,她脚下大概五六米范围内的地砖也全部都碎裂了。
躲开拳击破坏范围的玛丽贝莱说:“你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拳法吧?”
“是啊,不需要呢。我只要砸就好了,在比赛允许的范围内使用能力的话,我可以轻而易举的砸掉这个会场呢。”
“哦哦,”在旁边听到这发言的莉莉丝立刻大呼小叫起来,“这爆炸性的发言,林璐选手展现出了压倒性的自信!难道现在欧洲——不,地球最强的神姬就是林璐选手了吗?如果她赢得比赛,未来十年她就是这个地球上的最强者!”
这时候刚刚陷入沉默的玛丽贝莱再次行动起来,这一次她的速度略慢,但是明显张开了护盾。小璐再次挥拳,但这一次拳头打在了光盾上,双方的魔导能量碰撞引发了强劲的暴风,会场上的二十万人的头发都被整个掀起来,拽得火辣辣的痛。
“感受到了吗!这力量!”莉莉丝完全进入了状态,“这是拥有十万匹威力的拳头的对碰!没有任何花哨的技巧,单纯的蛮力对碰!”
“口桀口桀口桀口桀!你还是小瞧了我的劲啊!”
“林璐选手开始捧读奇怪的台词了!爸爸这是你教的吧?”莉莉丝的解说里突兀的蹦出了正在观礼台上观看的某人的名号。
下一刻小璐爆发出二十万匹的力量,直接将玛丽贝莱喷到了场地的边缘才稳住身形。
“原来如此。”玛丽贝莱这样说道,却没人知道她指的什么东西原来如此。她调整了一下姿势要再次进攻,小璐却竖起一只手。
“等一下,我忘记台词了。”
“诶?”莉莉丝直接愣住了,没接上话。
小璐就这样用爪子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张便签,看了一眼就照着读起来:“强者就是遇强愈强,我今天便是要逆天给你看啊!想要败我,你再练一万年也未够班呀!”
一时间整个会场寂静得可以听到针掉地的声音,所有人都被小璐这番怎么听怎么怪的发言囧到了。
终于莉莉丝率先发问:“为什么要刻意用俄国腔的德语?”
“爸爸说那样比较像强者语。他还教我用中文来念,要念么?”
“不,你还是继续比赛吧。”
小璐收起便签的瞬间,玛丽贝莱就再次攻了上来,这次攻防再次引发了把人脸都刮疼了的暴风,但比起刚刚那风来要小一点点,持续性却更强。玛丽贝莱这一次采用连续快速攻击的方式,似乎打算以此来检验小璐的防御能力,她大概是判定小璐那双大爪子不能快速挥动。
这次她确实判断正确了,小璐挥拳的速度赶不上她的攻速,只能也用光盾抗下她的攻击。
不过很快,小璐干脆放弃了防御,纯用护盾抵挡,同时向玛丽贝莱的身体挥拳。
玛丽贝莱以精彩的后跳躲开了拳头,但紧接着下一拳又挥了过来。
小璐的虽然矮,但因为手部构造特殊,所以双臂展开之后攻击距离反而比常人要大,小璐就利用这种距离上的优势,开始全面进攻,丝毫不理会玛丽贝莱在挥拳间隙的反击。
“现在出现了一边倒的场面,林璐选手利用身体的优势开始了疾风怒涛一般的攻击!玛丽贝莱选手只有招架之力,她再不寻找一些机会的话,战斗就要这样结束了!只要林璐选手把她打飞出赛场,林璐就能赢得胜利!”
因为比赛有这样的规则,所以神姬穿戴的魔导装置中有小型的飞行装置,以便不让神姬太容易被打飞,但比赛同时规定神姬身体和赛场地面的距离不得超过三米,也就是说把敌对神姬打到三米高的空中也算赢,而如果有神姬不小心飞到三米的高度,则会自动失败。
这时候玛丽贝莱说:“我认输。”
小璐马上停下攻击。
“为什么?”莉莉丝一副意犹未尽的表情,“为什么这么干脆的认输了?”
“因为经过试探,我认为林璐小姐的实力在我之上,在现有规则下获胜的几率只有百分之一,属于小概率事件。”说完玛丽贝莱就向观众们一鞠躬,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赛场。
“呃……”莉莉丝愣在那里。
小璐还看着她。
“呃,啊,因为玛丽贝莱小姐体面的认输了,所以林璐选手赢得了胜利!”终于反应过来的莉莉丝挑上台,举起了小璐的一边手,“让我们为现在地球最强神姬欢呼吧!”
**
看台上,狐狸拿出一叠纸马克,交给林有德:“愿赌服输,真没想到她竟然真的就这样认输了。”
“人家是计算机嘛,百分之一的几率根本不值得一试,她也不相信什么奇迹的存在。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说她不足为惧了吧?”
“是是,不过,她对美国的科研的帮助,还是需要警戒吧?”
“嗯,这次美国人能顺利引发具现化,估计有她七成的功劳。必须继续监视她。”
第1136章1136耶,第四更
各国元首和神姬离开后,博览会继续进行,柏林的博览会园区成了整个欧洲的旅游景点,大家都慕名而来见识无重力乐园。
柏林市的市长笑得牙齿都掉光了,因为游客的数量已经把柏林所有能睡的床都占满了,很多柏林人甚至选择休假到乡下老家去,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租给观光客。
大量观光客带来的消费也让柏林市所有零售业业主乐开了花。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有人流就有经济,能吸引客源的举措就是好举措。很可惜有不少人不明白这点。比如在另一个时空,总有人诟病某个东方城市搞世博会花了多少多少钱,却没有想过世博会的巨大人流带来了多少商机,世博会举办的那些天,就连街上的煎饼摊都能多卖几分煎饼果子。
当然了,不是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这份福利,但世博会的人流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是不能被抹消的。
再说了,市政投入这种东西,本身就能给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修路要人吧?修路用的材料要人生产吧?修路的过程中要人提供后勤支援吧?机械要维护吧?钱放在那里它是没有价值的,它只是纸,流动起来的钱才是钱。市政府收上来税收,不进行市政投入难道还存着么?那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举办大型活动花掉的钱不能以单纯的收支来计算,就算是那些用在烟花上的钱,也不是“被一把火烧掉了”,那些钱到了烟花企业手里,然后又向下流动,成为工人的工资或者更下级的原料供应商的收入。
当然这些道理,有些人不懂,也不想懂,他们关心的只是“妈的这些钱怎么没给我”,这些人更不会想“我要用我的劳动/聪明才智来赚取这些钱”,他们只是想要政府把钱省下来,然后白送给他们。
像这样的人在当今的德国也出现了,而一部分报纸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些人的存在,于是开始刊登社论,讥讽林有德浪费钱。“搞了个一个面子工程,丝毫不顾阿尔卑斯山下有些人还在吃草”,像这样林有德怎么看怎么眼熟的论调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德文的报纸上。
林有德看到这些社论,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这让他又想起很久很久以前,在另一个时空的网络上和人唇枪舌剑的日子了。
不过,现在的林有德,可是根正苗红的“赵家人”,这是来自鲁迅的《阿q正传》的经典梗,在这部小说里,阿q曾经宣称自己和赵老爷有点渊源,结果被人打了一顿之后质问:“你也配姓赵?”
作为“赵家人”,林有德严肃的思考了一会儿该怎么对待这种言论,然后他觉得还是不去理他比较好。他不可能把民间有那种想法的人都按死,这一来不符合他一直塑造的形象,二来这肯定是个大规模屠杀,不符合他自己的道德底线,再者这样做也显得太没气量了。
而只要民间还有这样想的人,像这样的社论就会称出不穷,抓住一个臭文人还会长出来十个,跟韭菜一样,怎么割都割不完。
与其做无用功,不如加强自己的宣传阵线,宣扬正面形象。
于是林有德开始部署宣传,又是做电视节目让柏林的居民来讲述博览会带来的客源给自己提供的好处,又是做报表开发布会,发布实打实的经济数据。他还赶工了一部电视剧,讲述来参观博览会的异国公主和柏林小伙子的邂逅与浪漫恋情,这部叫做《柏林之恋》的电视剧剧本基本照搬韩剧,林有德把自己看过的不多的韩剧都塞里面去了。
为了和这部以男主视角讲述的故事配套,林有德又制作了一部马桶台玛丽苏片风格的电视剧,里面的王子一笑就一副“这个鱼塘我承包了”的感觉。
临时赶制的两部电视剧能有什么制作质量,而且剧本林有德都没怎么下功夫,全是口述让人记录了梗概之后找人补全的,但是林有德在男女主角选角方面下了大功夫,都是帅哥美女,他还亲自下场利用自己的艺术外挂执导了片中一些关键的场景。比如邂逅的场景啊,吻戏啊等等等等,把这些场景拍得唯美异常。
没想到这两部片竟然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反响,这个年代就算西方也是很多家庭主妇的,追求独立的事业女性并不多,而这两部剧都成为了家庭主妇超喜欢看的剧。
仔细想想也不奇怪,另一个时空林有德已经见识过一个mv都能得到几亿票房的神奇事情了。顺便,林有德清楚的记得,当他看见同期上映的几部真正在做电影的影片票房超过那俩mv的时候,他内心觉得非常的舒爽。什么柜子花开什么微时代,连个动画片都比不过,弱鸡!猴哥一棒草翻你们口牙!
就凭着这两部肥皂剧,林有德成功的让德国一半的人口对世博会的好感度爆表,从根本上击溃了那些反对世博会的声音。
所以说,只要运用得当,肥皂剧一样会成为强有力的宣传工具,这就和flash动画也能唤起爱国热情是一个道理。
在宣传攻防的同时,林有德这边的太空计划也在稳步推进,1958年10月,林有德发射的太空飞船诺曼底5号成功和地球轨道上的诺曼底4号对接,完成了飞船自动控制系统的验证,证明现阶段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在人的补充操作下完成复杂的对接操作。
随后,林有德的宇航员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验证太空服的可靠性。
这次飞行任务结束后,林有德宣布,将在1959年2月发射第一艘不载人登月飞船,验证登月降落系统的可靠性,5月将会进行第二次登月任务,这一次将验证登月舱从月球起飞返回太空的技术可行性。
这个消息发出后,全世界的天文和航天爱好者都十分的振奋,一位叫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的年轻美国空军飞行员在日记中写道:“在这个开拓宇宙的激动人心的时代,我却只能在大气圈中飞行,这真令人遗憾。”
这个日记被他的同事发现了,随后这位同事讲日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