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怜,一边百无聊赖的听着那些,他根本就听不懂,也不想听懂的军国大事!
在他年满16岁之后,由辅政大臣何充提议,得崇德太后褚蒜子首肯,为其举行加冠大礼!加冠之后便是大婚,大婚之后三月,崇德太后褚蒜子不再垂帘听政,而是将朝政交给这位,做了十几年儿皇帝的司马聃!
崇德太后虽然不再垂帘听政,可是那帮前朝老臣,哪里肯将手中的权力,拱手让给一个年方十六的少年娃儿!此时心向天子的辅政重臣何充,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因病去世了!
这些辅政大臣,一个个出身世家大族,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他们不愿意交权,何充此时已死,朝中无人撑腰,已然安然养老的太后褚蒜子,也是没有丝毫办法!就这样,司马聃名为天子,朝政却依然掌握在一帮前朝老臣手中!
而晋穆帝司马聃,素来对朝政不感兴趣,他更喜欢的是那哪辞藻华丽的诗词歌赋。见天子对朝政并不上心,这些前朝老臣倒也称心如意。就这样,天子例行公事般坐朝理政,臣子例行公事般点卯上奏,大家倒也相安无事,朝中氛围也越来越祥和安逸!
坐在龙位上的司马聃,看着下方几人争辩不休,不住的打着瞌睡,此时的司马聃,真想告诉他们,你们慢慢吵,又不关寡人之事,要不寡人先行告退吧!
还不等司马聃借故遁走,殿内几乎吵翻了天的几人,突然不约而同的想起了坐在上面的天子。他们互相对视一番,心想既然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不如让天子表态,总好过自己在这里,争得面红耳赤,有失君子风范!
至于天子偏向哪一方,不管是会稽王司马昱,还是太尉桓温,他们二人都自信,凭借着自己在朝在野的威信,凭借着自己对皇帝的影响力。这位年方十六的儿皇帝,一定会选择支持自己的!
坐在龙位上的皇帝司马聃,正在昏昏欲睡,将睡未睡之际,突然听殿内众人不再争吵,而是齐声说道:“夜郎郡兵祸之事,还请陛下圣裁!”
这些人一起高声,司马聃的美梦,明显是做不成了。他擦了擦嘴角的哈喇子,揉了揉眼睛,万分不解的开口问道:“诸位爱卿,什么夜郎郡?什么兵祸之事?朕怎么不知道呢?”
见皇帝如此懵懂无知,会稽王司马昱,和太尉桓温几人,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去!可是皇帝司马聃如此模样,不正是他们所希望的吗?只有司马聃一直如此,他们才能牢牢掌控军国大政,此时的司马聃如此模样,不正是他们一手造成的吗?他们此时生气,好似完全没有道理嘛!
这几位即便再是生气,可是皇帝陛下亲口垂询,他们也说不得按捺心中怒气,耐着性子将事情说了一遍!
会稽王司马昱正要开口,不想却被太尉桓温抢先一步:“禀陛下,据夜郎郡守飞马传报,上月有一伙贼军,打着大秦旗号,兵马不下十万,一路攻城拔寨,几乎无坚不摧,无城不克!直到夜郎郡守禀报之时,这伙贼军之先锋大军,已经离夜郎郡不到百里之遥了!”
说到这里,太尉桓温接着说道:“微臣奏请陛下,准许微臣率军出征,微臣定能在三月之内,彻底剿灭这伙贼军,好让吾皇得享太平盛世!”
皇帝司马聃虽然不关心军国大事,可是他毕竟不是傻子,听太尉桓温说完之后,司马聃皱着眉头问道:“桓爱卿,秦国不是在咱们北边吗?他们怎么打到夜郎郡去了?再说他们刚刚建国不久,此时还有力量劳师远征吗?”
素来昏昏噩噩的司马聃,突然问出这么一句,见识颇为不凡的话来,唬的太尉桓温一愣,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作答了!
见太尉桓温愣神,会稽王司马昱暗笑几声,抢先一步奏报道:“禀陛下,据微臣所知,太尉口中的这帮贼军,并非苻健那个秦国的兵马将士!”
“他们起兵于天竺之地,一路铁血征伐,一统天竺全境之后,又人不卸甲,马不歇鞍,击败骠国数十万兵马,继而又征服六诏之地,此时兵锋所向,已经直指我朝夜郎郡!”
“请陛下想一想,如此强劲的战力,如此虎狼之师,能是苻健那外族胡虏,所能拥有和驾驭的吗?”
听了会稽王司马昱这么一说,晋穆帝司马聃眼前一亮,大声赞叹了一声:“哇!这么厉害啊!”说着司马聃走下宝座,走到会稽王司马昱身前,兴冲冲的开口问道:“爱卿,这些人既然打着大秦旗号,又不是苻健部署,依你之见,他们是什么人?他们一路攻城拔寨,又是为了什么?”
见皇帝陛下对这些事情,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好奇和热情,会稽王司马昱想了想说:“禀陛下,若微臣所料不差,这些人旗号之上,所书的大秦二字,并非外族胡虏苻健,所建之秦国!而是五百多年前,始皇帝嬴政所创立的大秦王朝!”
“始皇帝嬴政!?大秦王朝!?”司马聃两眼睁得老大,看着会稽王司马昱:“这,这怎么可能?!”
第381章 征缴招抚争不休
“始皇帝嬴政!?大秦王朝!?这,这怎么可能?!”
会稽王见皇帝不信,笑着说道:“陛下,据《史记》所载,当年秦始皇曾经派任嚣,率领五十万兵马出征南越。可是在秦末天下大乱之时,这支足足有五十万人马的始皇军团,却神秘的消失了!”
“陛下在幼年读史书之时,可曾有过疑问?他们到哪里去了?他们难不成都死在南越瘴气之中了吗?据微臣猜度,这支进犯夜郎郡的兵马,便是当年那支始皇南征军团,或者说是当年始皇南征军团之遗脉!”
“始皇南征军团?!”
就在晋穆帝司马聃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之时,太尉桓温嗤笑几声:“会稽王真会说笑!赢氏大秦早已覆灭五百余年,这些贼军如果是大秦将士,难道他们借尸还魂不成?难不成会稽王生服五石散,此时还在幻梦之中?”
五石散又称寒食散,其药方托始于汉人,由魏人何晏首先服用。何谓“五石”,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
其药性燥热绘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和现代社会所谓致幻剂,基本属于同一类型!
传说何晏耽声好色,服了五石散后,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在他的带动下,五石散广为流传。然而,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唐代孙思邈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服此药致瘫而死者,有裴秀、晋哀帝司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等,学者皇甫谧则因服散而成残疾。其风自魏晋至唐,历五六百年而未中断。
尤其在东晋之时,南朝建康崇尚玄学,炼丹之道更是风靡朝野,其中又以五石散最是流行!而会稽王司马昱,则更是此道圣手,他家中炼制的五石散,令建康城中达官贵人,不仅趋之若鹜,几乎为之疯狂!当时曾有歌谣传唱道:“不服会稽五石散,权倾天下也枉然!”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正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太尉桓温平日讥笑司马昱,会稽王司马昱从不与其计较。可是今日,桓温偏偏提到了五石散,要知道五石散对于司马昱,简直比他的性命还要重要!侮辱司马昱不要紧,侮辱他的五石散,司马昱万万不能答应!太尉桓温也不曾想到,就因为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他为自己在朝堂之上,树立了一个堪称致命的强敌!
“太尉大人,本王清醒的很!”说着会稽王司马昱,看都不看太尉桓温一眼,而是对晋穆帝司马聃说:“陛下,微臣已经得到确切情报,这些人他们不仅打着大秦旗号,其衣着服饰,和我中原汉人一无二致!而且他们所使刀剑,也均为秦制武器,特别是他们军中强弓劲弩,堪称天下无敌!”
“陛下,他们在攻打建宁郡之时,这些人每人一具手弩,射程约莫七八十丈,还有一种两人操作的脚弩,射程更是达到一百多丈,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种需要数十人才能操作的百人巨弩,其射程估计不会少于三百丈!”
说到这里,会稽王扭头嘲笑一般,看着太尉桓温:“太尉大人,这种种强兵利器,除了在史书案牍之中,那传说中的始皇军团,放眼天下,从古至今,还有哪家哪国,有如此强弓劲弩?”
会稽王司马昱这番话,虽然只是凭空猜测,但是却让人无从反驳!虽然这些听起来是那么的荒谬,但是只有作此解释,这一切才能勉强说得通!不然这好似从天而降的数万大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更何况太尉桓温得到的军报之中,也再三提到了这伙贼军,强弓劲弩不仅厉害得紧,而且生平仅此一见!
太尉桓温见辩不过会稽王司马昱,把心一横朝晋穆帝司马聃说:“陛下,即便这些人是当年始皇南征军团遗脉,但是他们进犯我大晋国土,其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在微臣今日得报之前,他们已经接连攻破我朝永昌郡,晋宁郡,建宁郡,只怕我等说话这会功夫,夜郎郡也被他们攻下了!”
“陛下,这些虽然只是边陲小城,但是其兵锋所向,已经直指荆州九郡。荆州若是有失,江州势必不保,江州若是不保,扬州万难独存!陛下,到了那时节,他们的强弓劲弩,他们的数万铁骑,可就离建康城不足百里了啊!”
说到这里,太尉桓温朝晋穆帝司马聃,行大礼跪拜道:“陛下,微臣请命率二十万大军,前去征讨这伙贼军,保吾皇江山永固!保我朝长治久安!还请陛下乾坤独断,莫要听信妄人谗言,坏了我大晋天下啊!”
会稽王司马昱,见太尉桓温请求亲率大军出征,也连忙朝晋穆帝司马聃跪拜道:“陛下,万万不可!陛下,我朝大敌,仍是盘踞在北方的诸胡乱兵!我朝若是派出大军,前去征缴这些秦军,且不说胜负难料,若是太尉大人出征之际,北方苻健率军来犯,我朝何以应对?如此一来,我朝便要两面作战,焉有不败之理!”
“更何况这些人攻城夺寨,连战连捷,其强弓劲弩更是冠绝天下!即便太尉大人深通兵略,只怕也不是秦军的敌手!陛下,微臣建议对他们,施以怀柔之术,招抚他们以为我用!陛下,总之不可再树强敌,万万不可出兵征缴啊!”
“招抚?招抚有个屁用?这伙贼军已经攻陷我朝数座城池,此时前去招抚,不是让人耻笑,我大晋朝没有敢战之士吗?”太尉桓温见会稽王司马昱建议招抚,忍不住爆粗出言相讥!
朝堂之上,谈论军国大事,这桓温竟然口出秽言,会稽王司马昱气的差点骂娘,耐住性子说道:“太尉大人,朝堂之上,天子在侧,你怎敢如此无礼?”
“这伙秦军虽然犯我城池,但是他们并没有残害百姓,也没用毁我华夏宗庙,更没有像外族胡虏那般,夜间淫我汉人女子,白日将她们称作两脚羊,杀之以充作军粮!在下敢问太尉大人,他们的目的何在?太尉大人你知道吗?”
第382章 尚未断奶之皇帝
“这伙秦军虽然犯我城池,但是他们并没有残害百姓,也没用毁我华夏宗庙,更没有像外族胡虏那般,夜间淫我汉人女子,白日将她们称作两脚羊,杀之以充作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