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这时候……就连美国这样的大国还没有“两栖作战”这样的慨念,战术也不完善,登陆作战差不多就是在军舰及航空兵的火力掩护下用运兵船强推,接下来就是步兵陆战的问题了。
所以这对远征军来说也就是训练一段时间然后演练几次的问题。
难的是空降训练,这个科目对战士们来说那就是完全陌生的。
当然,空降训练是不可能一上来就被赶到飞机里拉到高空就往下跳的……美国的确有这个条件,但这样训练的效果却不见得好,而且还很危险。
最初的训练还是在地上的,先是学习基础知识,比如折叠方法、怎么检查降落伞、怎么带好装备、遇到紧急情况该怎么处理等,然后就是用几根绳子模拟成降落伞,在一个架子上拉高了再迅速往下放,一遍又一遍的学习着地时的正确动作。
对于这个训练方法战士们倒是觉得很新鲜,于是就像完游戏似的练得不亦乐乎,有些战士挂在绳子上还不断的摆出几个中国功夫的造型,即便是美国教官大声喝骂也无济于事。
这倒不怪中国士兵,要知道他们中绝大多数直到这时都不知道玩具是什么,再加上岁数不大时就加入了部队……此时的中国十几岁就当兵的那是常事,他们过早的成为一名士兵,过早的担负起成人才能扛起的担子,付出的就是青春和童真,而这个伞降训练,就给了他们一个找回童年的机会。
这使得有些中国士兵自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模拟空降场训练……说实话,这还真有点像现代人玩的蹦极,区别是蹦极是没有着地的,而伞降训练是有着地的。
威廉准将在中**队训练时就来看了几次,但他显然对中**队的训练状况不满意。
这里的不满意,指的并不是中**队的训练热情不够或是进度不快。相反,恰恰是因为中国部队十分优秀总是超前的完成训练,使原本打算给中国部队好看的威廉准将感到失望了。
埃文思甚至还偷偷的告诉威廉准将:“将军,我们已经将训练强度加大了,但中国部队还是能轻松完成!”
“这说明强度不够大!”威廉准将满脸不快的说。
“可是……”埃文思没有说什么。
因为埃文思觉得如果再加大强度的话,那就是没有必要或是适得其反的,甚至可以说是不人道的。
但既然威廉准将这么说,那么埃文思就打算在今后继续加大强度,直到把中**队累趴下为止。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员却跑到威廉准将跟前报告道:“将军,森林里突然着起了大火,还有人报告发现日本人的飞机!”
“什么?”闻言威廉准将不由一愣:“日本人的飞机?在拉包尔?这不可能!”
这不怪威廉准将不信,要知道此时的拉包尔不但有战机、驱逐舰在各个方向巡逻,还装备有对海对空雷达,如果有日军战机接近的话,不可能直到现在才察觉。
第一百六十八章 渐进邀击
战场上其实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换句话说,往往被认为不可能的事,却是在战场上真实发生了……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好,那就是事实。
比如这一次,威廉准将怎么也不相信日军战机能够在这大白天的穿过美军的巡逻网甚至还逃过美军的雷达飞临拉包尔上空。
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威廉准将就得好好检视下是哪里发生了漏洞,否则,下一回出现在拉包尔上空的就是日军大批的轰炸机,然后美国人还没反应过来,机场就被日军的航空炸弹给炸平了。
但威廉准将的这些担心却是多余的。
这并不是说出现在拉包尔上空的日军飞机是假的,事实上,那的确是日军的飞机,只不过那并不是从天上飞过来的,而是从海底钻出来的。
从海底钻出来的飞机……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科幻。
但日本还真有这样的飞机。
那是日军的零式小型侦察机,它之所以能避开美军的巡逻和雷达侦测,是因为它是用潜艇搭载的。
这款潜艇就是日军的巡潜潜水舰,它的研发是以对美所谓的“渐减邀击作战”计划而建造的潜水舰。
所谓的“渐减邀击作战”也就是“九段击”战术,简单的说,就是引诱美海军进攻,在利用日海军后勤补给不断的减少而美海军补给线拉长的同时,用潜艇,驱逐舰,巡洋舰,航母在太平洋削弱美军舰队,然后在日本近海和美军决战,一举击溃美军。
应该说这个战略构想是很好的,有点中国兵法里“诱敌深入”的样子,甚至还可以说,如果日军从一开始就贯彻执行这种战略的话,还真有成功的可能性。
但问题就是,这个战略计划制定的或许是正确的,但在战术上日本人却背其道而行之……如果按照“渐减邀击战”的作战思想,日军应该“保存实力、示敌以弱”,然后才能做到诱敌深入再一战定胜负。
然而,日本人的偏执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说是珍珠港胜利之后的狂妄自大,就使得日本海军根本不可能“保存实力、示敌以弱”,于是就在海战上几次与美国硬碰硬甚至还几次想把美国海军一口吃掉……结果就有中途岛海战的惨败,还有瓜岛海战表面看起来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给日本飞行员带来无法弥补的惨重损失。
相反,美军却凭着强大的工业能力及对飞行员的保护,整体实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战越勇,于是日军这所谓的“渐减邀击作战”打到最后虽然线路是对的,的确是按日军所设想的那样一路打到日本近海,但当强大的美海军逼近日本近海时,日本联合舰队已经无力与美海军决战了。
这些都是题外话。
“渐减邀击作战”战术,就要求日本海军对美海军的动向要掌握得十分到位,否则很有可能就会被美军给拖住打成了持久战,而当时日军的雷达却又处于很原始的状态,于是日军巡潜潜水舰就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巡潜潜水舰主要是巡潜用的,它在作战中主要任务是对敌人情报的侦察和收集。为了提高对敌搜索能力,日本人还特意将其设计为可以搭载一架水上侦察机。
这架水上侦察机平时是收在潜水舰甲板上的机库里,行动时潜水舰浮出水面,水兵将水上侦察机组装后就可以使用了。
参与这次行动的是日军的三艘巡潜乙型潜水舰,其舷号分别是伊19、伊21及伊25。
他们是在昨天夜里到达拉包尔的,并且还乘着夜色将潜艇里的三个不满编的中队带到岸上……这三个中队之所以不满编,是因为巡潜乙型潜水舰虽然是排水量两千五百多吨的大型潜艇,但潜艇毕竟是潜艇,其艇内空间很小,每艘潜艇带上一百多人及装备几乎已经是极限了,而且这还是在其只携带两枚鱼雷的情况下。(注:巡潜乙型潜艇最多可携带六枚鱼雷。)
这三个中队上岸后就沿着预定的路线朝拉包尔开进……由于日军在拉包尔驻守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这些日军又是中**队的打扮甚至连手中的步枪也是1,所以很顺利的就混进了拉包尔然后分成各自去执行自己的使命。
另一边的三艘日军潜艇,就离开海岸线在距离二十海里的位置上浮。
日军把时间算得很准,他们上浮时正好是凌晨。
之所以选择凌晨是因为此时天色才刚蒙蒙亮,日军知道这时候美国人的飞机还没开始巡逻,而驱逐舰也正好到了换班巡逻的时候……他们在此之前已经摸准了美军的巡逻规律。
接着日军水兵就十分麻利的从机库里取出零式小型水上侦察机的零件并进行组装,此时指挥这次行动的艇长田上中佐向部下传达了此次的任务……纵火。
“纵火?”飞行员管田少尉闻言不由一愣,他还以为这次又是像以前一样的侦察任务,没想到却是纵火。
纵火又能有什么用呢?管田少尉随后就皱了皱眉头,难道他们想将美国鬼畜烧死在拉包尔上吗?
管田少尉当然知道这不可能,他真正担心的,是“纵火”这个任务给了“零式小水侦”这种飞机,那几乎就意味着死亡。
其原因很简单,“零式小水侦”没有任何战机掩护,而纵火也就意味着把自己的位置明明白白的告诉给敌人,敌人的飞机很快就会猛扑过来……
“零式小水侦”甚至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因为它的回收可不是像战斗机飞回航母那么简单,它必须首先得降落到水面,等待潜水舰浮起,用潜水舰上的起重机吊到潜水舰甲板上分解并装进机库后才算完成。
而要完成这一切至少需要十几分钟,很显然,“零式小水侦”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潜水舰也不会冒着被发现、被击毁的危险来回收一架廉价的水上侦察机。
于是管田少尉就知道,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次执行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