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就做好增援准备的中国海军及炮兵哪里还会跟日军客气,当下就朝那些暴露在炮火下的日军打去了一发发炮弹,“平海”号上的战机和轰炸机也一架架起飞,然后四处出击打击。
当然,战机和轰炸机的增援范围就不仅仅是折钵山,还有二团负责进攻的382高地。
382高地的战事相对比较轻松……栗林忠道从折钵山派出的援兵可以说基本没起什么作用,因为382高地的问题并不是兵不够多,这个高地的日军少说都有三千多人,它的问题恰恰在于其兵太多而且成份复杂,朝鲜工兵、冲绳工兵、陆军、海军……现在新加进来一支援兵,就使得382高地的日军乱得跟一团粥似的,各个部份都乱打一通却一点进展也没有。
倒是折钵山的战事打得难分彼此,但这也仅仅只是因为中国军队没有日军那么擅长夜战同时对地形也不熟悉……
在天亮后,所有的一切都朝着利于中国军队的方向发展。
炮火发挥了作用,战机、轰炸机也发挥了作用,这些就把日军从坑道里钻出来的援兵给截断了。
接着,就是战士们凭着手里先进的装备,将掺杂在部队中的日军一个一个的清除掉。
于是天亮后仅仅半小时,折钵山上就传来战士们的一阵欢呼,战士们已经完全控制住了折钵山的表面阵地。
当然,还有许多日军躲藏在坑道里,但这些日军已不会对中国军队构成太大的威胁。
因为,只要把他们的坑道口炸塌,就足以让日军忙上一阵子的了。
第四百一十八章 肃清
对于日军在折钵山上的坑道……如果是自下往上的进攻,那或许还会很麻烦。
因为这些坑道都是与地面上的碉堡工事及战壕等结合起来的,甚至还有一部份坑道口是相互掩护……这或许是日军在佩莱利乌岛一战后总结出的一些经验。
但是,在远征军先攻取了山顶阵地然后同自上往下进攻的话,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日军几乎所有的防御工事都是朝向下方的,远征军自上往下进攻就是天然的用枪口对准他们的防御工事的背面,所以日军那是想防都没法防。
这里之所以用“几乎”这两个字,是因为那是一座山,山上难免会有些突起的石头、树桩之类的被日军用作反向工事。
但日军这样做还是存在问题……折钵山山脚下还是中**队,利用反向工事的日军就变成把自己的后背亮在了另一面二团战士的枪口前。
于是,在抵抗了一阵后,栗林忠道就无奈的下令:“所有人员撤回坑道固守!”
接着,远征军们要做的就是将一个个拉燃导火索的炸药包往里扔……这是远征军战士们最爱做的事,原因很简单,基本没有危险,但却可以将鬼子死死的憋在坑道里头,那炸起来就别提有多畅快了。
这其中还有一段插曲……
战士们投进日军坑道里炸药包总是让日军给反投了出来在外面爆炸,这让战士们有些火大。
但战士们很快就各展所长想出办法对付日军的这种反投。
有些战士是将手榴弹绑在炸药包上并用布包着,投炸药包之前先拉掉手榴弹的保险销……鬼子在坑道里当然发现不了这其中的猫腻,看着导火索还长,于是像往常一样想要将其回投,结果就是“轰”的一声被炸了个七荤八素的,鬼子就是死了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还有些战士就更是刁钻……这其中有些坑道口还是构筑在比较陡峭的位置的,因为角度问题,从上方很难将炸药投掷进坑道,如果要从下方或者侧面投掷的话无疑又会增加危险。
于是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将炸药包用绑腿绑在竹竿上,拉燃了导火索往下投……那炸药包就吊在坑道口前“嗞嗞嗞”的冒着青烟,鬼子愣是眼睁睁的看着它就要爆炸却毫无办法。
半天后,折钵山及382高地的表面阵地就被远征军控制在手里。
两者的区别就是,的382高地的日军大多都逃往了后方的元山山区也就是362高地一带。而折钵山的日军则大多被封在坑道里,这其中还包括日军指挥官栗林忠道中将。
张弛是不知道这一点,如果他知道日军在硫磺岛的最高指挥官被困在折钵山的坑道里的话,那无论如何也会把折钵山给封锁得死死的。
但此时的中**队包括张弛在内,注意力都集中在搜索残敌及布置防御上……这里所说的布置防御用“火力封锁”来说更合适,它其实就是用旗子插在被炸塌的坑道口上,然后再安排几个人用机枪、步枪等火力监视着,以防日军再从这些坑道口里挖出来。
但战士们没想到的是,日军也会想到这些坑道口外肯定会被封锁的,所以他们会选择从其它部位挖出来。
这一点其实是很难控制甚至也可以说是无法控制的,因为整座折钵山的任何一点都有可能会是日军挖出来的新出口。
所以,中**队才要在天色入黑前筑固阵地,以防日军在夜里挖出坑道像老鼠似的四处出击或者又搞渗透战的那一套。
这一点,同乡人做得很到位。
在防线前拉上一层厚厚的铁丝网,接着再到处布地雷……当然,这些地雷是要求记住位置的,否则第二天天亮时就会成为自己的麻烦。
到晚上,日军果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了个口子出来了,结果就是一阵乱炸,战士们也不出击,反正就是呆在阵地里用枪用炮朝有动静的方向招呼,炸死多少敌人不管,只要自己人不乱就可以,日军怎么也没办法把山顶阵地夺回去。
至于那新开的几个口……等天亮了再算帐也不迟。
只是没想到,日军的这个动作却并不是为了夺回山顶阵地,而是为了掩护栗林忠道逃走。
“中将阁下!”栗林忠道一回到362高地屁股还没坐热,元田中尺就在另一个高地给栗林忠道打了个电话:“我希望您能允许我带着部队向折钵山发起进攻!”
栗林忠道只是“哼”了一声就把电话给挂了。
他真不知道这个元田中尺是怎么想的,以折钵山这样的地形和中国人的火力,又怎么会像元田中尺想像的那样容易拿下的。
但栗林忠道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这折钵山恰恰也是在自己手里丢掉的。
元田中尺其实并没有像栗林忠道想的那么复杂,什么战略、战术之类的,元田中尺全都没有考虑,他想的就只有自己败绩……先是在海滩上被中**队击溃,接着又在386高地被仅仅只有一个营的敌人击退。
这让元田中尺觉得没有面目再面对自己的部下,于是他就做了决定,要“英勇”的对敌人发起冲锋以洗刷自己的耻辱。
他当然想得到栗林忠道的同意,但完全不出意外的,栗林忠道再次拒绝了他的请求。
但是没关系,他已经决定这么做了。
于是元田中尺转身就对部下说道:“诸位,现在站在折钵山的是中国人,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耻辱,我们应该重新把它夺回来,以天皇和大日本帝国子民的名义插上太阳旗!”
元田中尺荒诞的作战计划让人有些难以置信:他认为中**队在机场的守卫一定非常薄弱,他的部队可以穿过机场然后再进攻折钵山并插上日本军旗。
有部下问元田中尺:“插上旗后该怎么办呢?那时我们应该已经没有能力再守下去了吧!”
“没有能力守下去又有什么关系?”元田中尺回答:“我们……已经用我们的死,达到鼓舞其它部队士气的目的!”
 ̄天〃√ ̄迹〃√ ̄社〃√ ̄区〃√ ̄小〃√ ̄说〃√ ̄下〃√ ̄载〃√ ̄网〃√
第四百一十九章 愚蠢的进攻
元田中尺猜得没错,中**队在机场的防御的确十分薄弱……中**队的主要防御方向是在折钵山的382高地上。
但元田中尺却忽略了一点,有时防御薄弱的地方不一定就代表容易穿过……机场这个地方一片空旷,而且位于382高地及折钵山的中**队还可以居高临下的俯视机场并用火力控制机场,除此之外还有中**队位于海滩附近的炮兵以及军舰。
或许,元田中尺是认为在黑夜里敌人的火炮无法发挥作用吧,或者以为日军可以借着夜色成功的骗过中**队。
总之,元田中尺在没有经过栗林忠道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带领着近五千名海军特别陆战队朝折钵山发起了偷袭。
元田中尺没想到的是,火炮在黑夜中无法发挥作用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条件下火炮在黑夜中还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的。
就比如元田中尺这样傻呼呼的带领大部队穿过机场……五千人的部队,尽管日军已十分小心了,但不可避免的还会发出一些声响。
382高地的战士倒是没发现他们,原因是他们的阵地较高,距离日军前进的路线也有一段距离,黑夜中的确很难发现什么。
但是折钵山的海拔却只有一百多米,而且能够进攻它的正面宽度只有八百多米,几盏探照灯来来回回的就对着这方向照,五千多人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潜伏过去还真是不容易。
结果,的一名鬼子一脚踏空了摔进了一个弹坑,这名鬼子倒也忍得住,脚都扭断了却愣是一声不吭,但“唰唰”滚下的碎石却让战士们起了疑心,接着就打了几的发照明弹下来。
照明弹还是没发现什么,这一来是因为日军伪装工作做得好,另一个就是照明弹的亮光还是与自然光有区别的……那一照就是白花花的一片,就跟看雪地一样,如果有人趴在地上而且还穿着与环境相近的衣服,还真发现不了什么。
但中**队却自有办法,高喊了几句照着可疑的位置就打了一通炮……
这就是中**队大手笔的地方,中**队用于火力侦察的都是用炮,而且一打就是十几发炮弹,那炸过去就像刮了一阵风似的。
这对于中**队来说算不了什么……中国远征军在美军的装备和补给下已经变得有些奢侈了,但对于补给困难的日军来说却是无法想像。
于是,日军想当然的就以为中**队这是发现了他们,否则怎么可能用十几发炮弹这样打着玩。
接着,随着元田中尺一声令下,日军就大吼一声从地上爬起来朝折钵山冲去。
守在折钵山上的中**队倒是被日军这动作吓了一跳……之所以说“吓了一跳”,是因为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日军会这样用“人海战术”来对折钵山发起进攻,毕竟自打从佩莱利乌岛开始,日军已经不做这种傻事了,现在又看到这一幕倒是让他们有些意外。
更让人有些啼笑皆非的还是,那些日军一边朝折钵山上冲,一边还用生硬的中文大喊:“自己人!”
“别开枪!”
……
日军中打头的一些还的确是戴着中**队的英式碟形头盔……那些头盔照想也是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日军不大可能从牺牲的中国士兵身上得到钢盔,到目前为止中**队都在打胜仗,打胜仗也就意味着就算有人牺牲,那尸体也是在自己手里。
应该说,日军的这种伪装手段实在太粗糙了,穿的不像不说,说的中国话也是让人一听就知道是日本人。
不过,元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