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时张弛却受海军指挥官特纳的重视和信任,第10集团的军官们看张弛自然就不顺眼了。
当然,这里头还有另一层意思:之前第10集团军对日军无可奈何,如果现在张弛及中国部队出现了,三两下就把日军给解决掉,那就坐实了美第10集团军之前畏战不前的罪名,或者就是第10集团军的指挥官全是窝囊废。
于是指挥部的这些军官对张弛都有些敷衍了事的感觉,比如张弛要个这段时间美日的作战资料……美军参谋就堆了一大堆的文件在张弛面前,说道:“将军,它们全都在这了,抱歉,因为战事太多,所以他们看起来有点乱!”
事实是那不仅“有点乱”,而是很乱,甚至就连请假条、物资清单等都混在里头……张弛看了看,干脆就把它们全推到一边,然后就对集团军司令盖革说道:“将军,我觉得你们似乎并不希望我和我的部队出现在这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不要浪费我的时间了!”
盖革看了看张弛,回答道:“很好,少将!这或许是我们唯一的共同语言!我们不需要任何人,不管是海军还是你们,我们可以打败日本人!”
张弛摊了摊手:“那么……我就告辞了,请容许我发电给我的部队,让他们返回中国!”
盖革没想到张弛这么干脆,不由当场就愣住了。
盖革的心态其实跟他的前任差不多,就是心里有怨气想发泄下不满,但他发泄的对像却错了……他有理由向尼米兹发泄,有理由向美国军方发泄,甚至也有理由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发泄,但他却唯独没有理由向张弛发泄。
看着表情尴尬有些为难的盖革,张弛就说道:“将军,我希望你和你的部下明白一点:你们第10集团军和海军之间的矛盾跟我以及我的部下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到这里也不是想要证明什么,我只想完成任务打败日本人,这样大家都有好日子过。但是……如果你们对我以及我的部队还保持着这种戒备的态度,那么抱歉,我是不会让我的士兵来这里送死的!”
盖革不愧是个职业军人,他知道中国部队的到来其实对第10集团军有利……这就像罗斯福说的那样,中国军队对日本人的战术更熟悉,同时中国军队也擅长打近战、打夜战,而这些都是美军的短板。
所以,如果拒绝中国军队的话,那接下来不只是要受上级的批评,更糟糕的还是第10集团军就不得不独自面对这个糟糕透顶的战场无法脱身……这可不是一点点面子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要用美军士兵的生命为代价的。
想到这里,盖革就点了点头,说道:“抱歉,少将。你说的对,我们需要你们!”
“不只是需要我们!”张弛说:“我们还需要海军!”
闻言盖革不由一愣,随后就点了点头:“是的,我们还需要海军!”
虽然此时海军对第10集团军在冲绳岛上付出的伤亡和代价还不理解,但毕竟他们为第10集团军提供了强有力的火力掩护。
否则,天空上飞的很可能就不是美国海军的战机,也不是舰炮的炮弹,而是日本人的自杀式攻击机和炮弹,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只要不是傻瓜都能想像得到。
第六百零二章 地雷
于是张弛在到达冲绳岛的第一天,就使原本已经陷入僵局的陆海两军的关系有了好转……当然,这不能说是完全没有嫌隙,而只是有所“好转”。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很难解决的问题,陆海两军本身就有共同的利益,做为军人的话就更应该以利益为先,尤其还是正在打仗的时候。
任何一名军人都能理解这些的,只不过就是有时实在气不过,才赌气闹别扭,真把话说白了其实也没多大的事,就算有事也该等战后再清算,战场上因此而不愿意协同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张弛其实就是以中国部队不增援冲绳岛相逼,迫使盖革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让我们很头疼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火力无法充分发挥!”盖革说:“日本人总是躲在反斜面,我们的炮弹、坦克、机枪都无法对他们构成威胁,而如果我们抢占制高点的话,第一个困难就是我们无法将重装备机动到高地上,同时弹药运输还十分困难……”
张弛表示理解,美军打仗就是用弹药使劲的堆,而现在这弹药要从山脚通过人力运送,就使美军不能像往常一样放心的用弹药去堆就需要节省弹药了,于是就各种不适应。
盖革接着又说了一系列美军在战场上碰到的困难以及日军的战术,张弛总算是对日军了解得差不多了。
说实话,日军这战术还真是让张弛感到意外了。
这倒不是说张弛不知道这“反斜面”战术,相反,张弛对这种战术还很有了解,只不过他一直认为“反斜面”战术是在抗美援朝时代才出现的,没想到这时就有了……
后来张弛回头一问部下,才知道是自己孤陋寡闻了,这战术还是国军兄弟发明的,只不过在战场上用得不普遍而已。
“我们需要地雷!”听完盖革的话后,张弛就说道:“大量的地雷!”
“地雷?”盖革有些不解:“少将,或许你误会了,我们是进攻一方,地雷更多的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盖革的话有些道理,因为进攻一方往往是朝前推进,如果在战线前埋上大量的地雷的话……不就无法进攻了么?
但张弛却不是这么想的……
“将军!”张弛说:“我们应该认识到一点,日本人使用‘反斜面’战术……其根本的目的是要与我军打近战、打消耗战。”
“是的!”盖革点头道:“而我们却无计可施,我们无法像以前一样利用坦克构筑起一道道防线并往前推进!”
“这一点,地雷或许能办到!”
“怎么可能?”盖革满脸不信的看着张弛。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以攻代守’,又有句话叫‘以守代攻’!”张弛解释道:“就像现在,日本人就是在‘以攻代守’,他们是利用反斜面近战这种进攻来防守,而我们……就该采取以守代攻的策略,也就是步步为营的把战线往前推!”
“步步为营?”盖革听着这个词就有点迷糊。
“就是一步一步的把战线往前推!”张弛回答:“往前推一步就守一步,只要保证不让敌人攻上来就可以!”
“哦!”盖革有些明白张弛的意思了:“所以我们才需要地雷?”
“是的!”张弛回答:“每当我们攻下一个地方,就在阵地前布下大量的地雷、铁丝网并构筑好防御工事,日本人想要与我们打近战,就必须跨过雷区付出惨重的代价,同时日本人又没有太多的火炮及炮弹可供排雷……这对日军来说就是件很头疼的事!”
当然,这种办法只是对日军这时代的“反斜面”战术有效,到了志愿军所使用“反斜面”战术的时候……如果同样也这样大面积布雷,那最高兴的就是志愿军了,因为他们甚至都可以通过坑道机动到敌人的后方,轻松的就越过雷区然后把敌人包了饺子。
“那么……我们如果要进攻呢?”盖革问。
“简单,等我们做好充分的进攻准备后,如果要进攻,就用火炮或是燃烧弹等排雷!”张弛回答:“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选择自己的进攻时间,主动权就掌握在我们手里而不是敌人手里!”
“另一方面!”张弛接着说道:“日本人还利用北部的森林和百姓的掩护打游击进行骚扰和偷袭……同样也可以用布设地雷来解决!”
盖革沉默了一会儿,就点点头表示赞同,接着马上就让参谋发电报,请求运输大批量的地雷上冲绳岛……地雷这玩意美军在打冲绳的时候还真没准备多少,这一来是美军没想到打冲绳有这么大的困难,二来则是以为在进攻战中能用到地雷的情况不多,现在被张弛这么一提醒,才发现在补给上存在着这样一个短板。
更让盖革有些生气的还是……
海军指挥官特纳在接到电报时还回电确认了下:“地雷?这是谁的主意?中国少将的想法吗?”
“是的!”盖革回答。
结果特纳二话不说,马上就卖力组织人员和运输船及运输机从各岛收集地雷,才几小时不到就有数十架满载着地雷的C47在冲绳岛上卸货了。
这看在第10集团军及盖革的眼里,不由满是尴尬和无奈……这如果是第10集团军包括盖革的请求,只怕海军又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才会运上来了。
“将军!”盖革握着张弛的手,说道:“感谢你留下来帮助我们,其实我们之前就一起战斗过,不过或许你并不知道!”
“哦,我的确不知道!”张弛回答。
“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盖革回答。
“哦,你也在瓜岛战斗过?”
“不!”盖革说:“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因为当时,我指挥海军陆战队第1飞行队,我负责空中作战!”
闻言张弛不由有些意外,原来盖革还是飞行员出身。
飞行员出身去指挥海军很正常,但有飞行员的经历却成为陆军的指挥官……这就不同寻常了。
第六百零三章 打伏击
盖革成为陆军军官,这实际上是美军在尝试陆海空三军的协同……盖革因为有飞行员的经验,所以就特别熟悉空中力量对地面部队的掩护,实战中也证明了这一点,盖革尤其擅长火力支援的指挥,这包括炮兵、海军和空军。
从这方面看,美国军队在实战中成长的速度很快,尤其是在现代化作战方面……这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长处,学习能力强,他们总是能在战场上吸引教训,然后利用自己的工业能力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装备和战术,于是就在战斗中出现许多以往不曾有过的装备和战术。
但美军有个硬伤,那就是人……一直以来美军士兵都过于金贵,虽然战场上也不乏英勇作战及奋不顾身的战士,但总体来说都没有与敌人打近战、打硬战的勇气和精神,这就使他们越来越依赖装备。
战争一直都是人与装备的结合,美军在装备方面是足够了,但人始终都是其短板,就算到了现代也同样是这样。
这也是张弛需要用到地雷的原因……其实以美军的装备条件和身体条件,跟敌人打近身战和肉搏战绝对会把小日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但近战和肉搏战打的不仅仅是身体和装备,更多的是心理和勇气。
张弛的地雷战术很快就被盖革用到了战场上。
这战术一实施那战局果然就不一样……
美国佬最不缺的就是钱,何况地雷还是很便宜的玩意,其成本几乎就是运费。
于是美国佬每进攻一座高地占领了山顶阵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个劲的往山顶阵地的另一端也就是“反斜面”方向布地雷……这布地雷其实也简单,就是将其旋到起爆状态然后轻轻往前一丢,也就布好了。
这一来日军可就头疼了。
一般情况下,对付这种遍地布雷的方式是用火炮排雷,可问题是白天日军火炮会被美军的战机及炮兵轻易压制,晚上这火炮又打不准……更糟糕的还是日军陷于冲绳岛上被美军舰队封锁,这炮弹是打一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