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皇商-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石勇在前面招手。”车外传来了丁强的声音。

“过去看看。”拉开车帘,王诩很容易地看到了石勇站在没有几个人的街边上。

“吁”丁强刚一叫停马车,王诩便从车中走了下来。

“公子,还好赶上了,马先生昨夜接到了黄礼的宴请,由于昨夜天色太晚,所以今儿一大早着小的来南城门等着公子。”

“黄礼的宴请?”对于石勇知道自己会从南城门走,王诩一点也不意外,马华为他制定的路线,自然马华知道,但是王诩很是意外黄礼邀请马华干什么。而且马华和黄礼如何认识的也是萦绕在王诩心头的一个疑问。

“这是马先生让小的带给公子的信,马先生说公子看完就明白了。”说着石勇将信递给了王诩。

王诩展开信来看,便大致明白了整个经过。原来,马华和黄礼是在风月场上认识的,当年马华来到杭州城之后,看上了点玉阁的苏槿儿,而恰巧黄礼也看上了此女,于是二人经过一番竞价,最终苏槿儿还是被黄礼给买走了。而当得知马华的交际甚广,和杭州大小官员都有来往之后,黄礼主动示好,还不时地将苏槿儿借给马华。王诩在品湖楼初遇苏槿儿时,便是这样的情况。

而现在,黄礼要办一个卖妾宴,将苏槿儿以一文钱的价格卖给马华。一来是要羞辱苏槿儿,二来是给交际甚广的马华做个顺水人情,三来就是要向王诩示威。但是让王诩感到奇怪的是,马华要买下苏槿儿,并且要求王诩以另一种方式接纳她。

“难道说苏槿儿手里有黄家的秘密?黄礼久经商场,会走这么一步烂棋?为何要我接纳她?”王诩不知所以地自言自语道,虽然心里不甚明白,但王诩料想马华这等心中有大图谋的人应该非是好色之徒,当年看上苏槿儿说不定有其他原因。

一切还是等回来再说,王诩想着,正要回到马车上,又心生一计,附在石勇耳边嘱咐了一句,然后便回到了马车上。

马车出了杭州城,在初生的阳光照耀下,一路向南朝着明州而去。

第四十四章 陈氏兄弟

数十天的舟车劳顿,王诩一行终于来到了明州城。

明州虽不及杭州繁华,但是作为通往海上的枢纽,路面商贾往来不绝,码头船舶拥挤,亦是一番繁华鼎盛的迹象。

王诩着丁强打听了陈府所在,便驾车朝着陈府走去。虽说陈家在明州,但其发迹于苏杭,所以时人亦是将其归入江南。

刚一到陈府门口,另一辆马车也其恰好停在了旁边,自马车上下来两人,其一正是陈寅。

“谦之兄,别来无恙啊。”王诩下了车,叫住了陈寅。

陈寅回头一看,正是许久不见的王诩,展颜欢笑道:“原来是邵牧啊,多日不见,来明州有何贵干?”

“诶,谦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杭州城,我此行便是来找谦之问罪的。”王诩学着陈寅的样子故作正经道。

陈寅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道:“那日自闻香院出来,我便深觉对不住邵牧,正巧胞弟又回来探亲,所以走得冲忙还望邵牧勿怪。”

“方才是玩笑之语,我是有求于你之人,怎敢怪罪。”

陈寅眉头一挑奇道:“邵牧眼下是在东南可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青楼歌妓,你王诩的名号,我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会有事要求我?”

“这可是正经的,不和谦之说笑。”王诩认真道。

“那好,且进去再说,看你能说个什么正经的事。”陈寅热情地正要招呼王诩入府,忽然又停下,指着一旁清秀高挑,眉带傲气的少年说道:“这便是胞弟——陈卯,字归安。”

傲然的少年倒是和陈寅张得很像,只是衣着较陈寅要素朴一些,不似陈寅的繁琐奢华。

陈寅见少年一脸的不屑,怪腔怪调道:“在你面前的呢就是写出《孟子集注》和《邵牧词》的王诩,你要板着个死人脸……”

陈卯还未待其兄说完,便一把拉住王诩道:“你就是王邵牧?”

王诩笑笑道:“正是在下。”

少年眉间的傲色顿时换成了崇敬,有些激动地说道:“我在回来的路上就看到了您的《孟子集注》和《邵牧词》,实在是…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比我们书院的教授都要深得孟子的精髓。我想,他们看了之后,一定会为之叹服的。”

“归安是哪个书院的?”王诩倒是很好奇这件事。

“当然是四大书院之首的石鼓书院。”陈卯不无自豪地说道。

“哦”王诩现在明白了,为何马华要让自己前来搭陈家的船出海,看来他还真是将一切都算计进去了。

“咳咳,一点都不知礼数,还不放开邵牧兄,让别人站在这里成何体统?”陈寅抓住机会故作老成地呵斥这个平时完全看不起自己的弟弟。

陈卯也自觉不妥,有些不好意思地放开了王诩。

“邵牧兄是一人前来?”

“不是,车上还有拙荆。”

陈寅一听,眼珠立刻鼓了起来,赶忙拉着王诩到一边低声道:“李家小姐在车上?”

“当然不是,是冉儿。”

“哦,什么时候过门的?怎地连哥哥都不告诉?”陈寅大叔一口气。

“此行正是去崖州拜望岳父大人,之后再明媒正娶。”王诩解释道。

陈寅点点头:“倒也是有理,但是李家小姐又怎么办?”

王诩面皮一抽,讪讪笑道:“哎,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今朝有酒今朝醉,快请进府,咱们两今天不醉不休。”陈寅拉着王诩就入了陈府的大门,陈卯亦是跟着而来。而冉儿和丁强,陈寅随后便唤来了人照顾妥当了。

陈寅拉着王诩来到陈府后院,王诩一边跟着陈寅走着,一边细看四周,心中暗暗咋舌,这陈府果然是江南望族,陈设铺排,回廊庭院,高台楼阁应有尽有。非但如此,还极尽奢华,深谙古玩的王诩细细琢磨着,周遭一切所用,俱是奇珍异料,似乎陈家常年对海贸易,受了外界影响,装饰和建筑风格也不是江南惯有的婉约优雅,而是参杂着粗狂豪野,用尽金银,仿佛不知钱为何物一般。

来到后院,陈寅早早准备了一桌酒菜,三人便围桌而坐。

王诩看着四周奇异怪诞的花木石头,摆设装饰,不禁吃惊道:“谦之兄,这些东西…”还未把话说完,便听陈寅道:“不只邵牧惊奇,我初见时,亦是惊讶不已。这些全是家父从海外弄回来的东西。”

“看看那个,那就是从安南国来的。还有那颗怪树,是占城的……这是三佛齐的……这是大秦的……这是波斯的……”陈寅如数家珍道,而一旁的陈卯亦是一脸的自豪。

王诩想来宋朝的读书人不迂腐,没有和商人钱财划清界限的观念,后世所说的晏殊、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奢华生活,看了也是有理有据的。

“邵牧兄,你来看这个东西。”陈寅说着,托起一个黄澄澄的古怪的雕塑。

王诩从陈寅手中接过,入手便感觉甚是沉重,仔细地看了看,作为古董造假者的王诩惊讶地发现这雕塑不仅是镀金的,而且是有着融合了伊斯兰教和非洲文化的艺术品,这样的东西只在伊斯兰教传播到欧洲和非洲的早期才有。

“这…这是从哪来的?”

“这东西来得可不易,是家父从另一个泉州商人手里收来的,据说他的船纲出海了十余年,到了世界的最西边,弄来这个东西。叫什么地方…”陈寅说着,一时间竟想不起地名了。

陈卯白了他一眼,对王诩道:“叫木兰皮国。”

“对对对,就是叫这个。”陈寅接过雕塑,将其小心地放回原位。

“家父就爱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这次归安回来,他却去了杭州市舶司。来来来,邵牧喝一杯。”

王诩接过陈寅的酒,心里却是另一番思量,当他知道马华要让他来陈家时,他以为只是因为陈家长于海贸,而且和他关系匪浅的缘故。并且他也想要了解一下陈家和他们经营的海贸,见一见陈老爷。毕竟海上贸易在南宋时期支撑起了南宋朝财政的半壁江山,其利丰厚,可见一般。现在陈家是江南四大家之一,总有一天他要面对陈家,但他并不想用对待黄礼办法来对待陈寅。

“邵牧兄,你的才华我实在钦佩得紧,敢问你可想走科举一途?有仕途之意?”陈卯忍不住开口问道,他不愿意和王诩的见面变成了王诩和陈寅的酒肉会。

“归安为何有此一问?”王诩并未轻视这个少年老成的读书人。

“我想,以邵牧兄的才学,若能报效国家,当是最大的幸事。”陈卯两眼期待地看着王诩。

“哼,我说归安啊,从书院回来,怎么说起话来都是老腔老调,听着别扭。”陈寅在一旁抱怨道,得来的自然是一个白眼。

陈卯很是不屑自己的哥哥,认为其胸无大志,只知道花天酒地,他也不答陈寅的话,只是继续对王诩说道:“王相公变法以后,罢了诗赋,帖经,墨义。而采用让举子们在《易》、《诗》、《书》、《周礼》、《礼记》中选治一经,兼治《论语》、《孟子》,虽然如今有几番来来回回的变化,但是大体是相同的,我想以邵牧兄的《孟子》的独到见解,定然会金榜题名的。”

“你我二人一起去石鼓书院,以你的才学说不定还能给学子们点拨点拨,然后明年我们同石鼓书院的学子们一道进京参加殿试。”说道最后,陈卯有些激动地倾着身子,捏着拳头。

陈寅漫不经心地倒着酒,看似随口地说道:“邵牧连州试都没有经过,怎么去参加殿试。再说,邵牧也不一定想要入仕。”

陈寅的一盆冷水果然泼得陈卯凉透,他没想到这么有才学的人竟然没有功名在身。

不过,王诩倒是有自己的考量,他记得马华给他说过经明行修科一途,但面对陈氏兄弟,王诩还是有所保留,没有打算尽言,是故淡然地笑着道:“去石鼓书院是没有问题,进京也是没有问题,不过参加科举嘛,好像这一届是不能够了。”

失望的陈卯算算时间,王诩的确是已经错过了州试,郁闷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陈寅见陈卯不言语,自然乐得和王诩攀谈起来,二人你来我往,忽然陈寅想起一事,说道:“邵牧出杭州城没有多少天,一定听过报纸这东西吧。”

“当然。”王诩放下酒杯,想听听陈寅的看法。

“看来杭州城会做生意的不止你王家一家呐,那报社的掌柜叫什么朱桂的,也不耐。听说一天就能进六千多贯钱,真是日进斗金。”陈寅羡慕道,接着说道:“那报纸上还有更奇的一事,是关于黄明义的,邵牧可曾听说了?”

“我出来的早,还未曾听闻。”王诩没想到报报纸一事竟然传得这么快,倒是想听听看有什么关于黄礼的消息。

“听说那报纸上用了整整的一篇来写黄明义卖妾的事,说是卖给那个书坊商人马华,邵牧你应该也见过,只用了一文钱。”陈寅咂摸着嘴说道。

“谦之兄可有听说那妾侍的姓名。”

“这个说法就多了,光那报纸上猜了好几个,众所纷纭。还有,说黄明义那妾侍出现的时候满脸是伤,估计是被黄明义打的。经那报纸一说,黄家名声可能都要受到影响,黄明义真是做了一件蠢事,要是黄老爷尚在,黄明义可能就不会这样了。”陈寅不无感叹地说道。

王诩暗忖:看来交代石勇的事办得很好,而报纸的舆论力量也随着其卖得更好而逐步显现,既然马华要自己接纳苏槿儿,那么就不能让黄礼把苏槿儿的名声毁坏得太严重,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