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嫫7Α�
  相持既久,必然缺绝食薪水,不容不动起来反击,则进兵相逼。而被牵动起来的敌阵,就意味着更多袭扰的机会,待其疲困,然后冲入;
  若是遭遇之敌兵势相对寡弱,他们还会玩疑兵威吓之计,先以土撒,后以木拖,使尘冲天地,做出冲阵甚众的姿态来,而心理素质和士气稍差一些的部伍,往往就此自溃;就算没有马上发生溃乱也是惊惧频生,而稍冲就破。
  或是他们还会驱降俘为先冲,乱敌阵脚,再乘敌力竭,击以精锐;或是稍稍交战之后,就佯败北而走,诡弃辎重而故掷黄白财货,敌或以为是乘败逐北不止,然后伏骑中冲,半截而击往往全没之。
  事实上,就是屏障这些丰富多样的战术组合,这些塞外藩军以胡马部众为前驱,轻易在一路南下的野战和拔垒中,无数次击败击溃那些沿途的守备部队与驻屯军马。
  而令他们各种闻风丧胆而避战不出,多数时候亦只能退缩困守在坚城固垒里不敢迎战,任由这些胡马和藩军,纵情肆虐饱掠四野,而满载兴尽得归。
  也有按耐不住,被诱伏而出的冒进之辈,然后就是各种围点打援,然后追赶溃兵为前驱,进入强攻夺城的阶段了。
  在此期间,唯一能够对他们构成妨碍和阻挠的,也就是那只配备了大量火器而阵容森严的“满万不可敌”了。
  因为,无论是胡马或是藩军所依仗的骑乘驰射,在对方严正以待的枪炮齐击之下,就算是再训练有素的战马坐骑,也很难继续保持严整与次序,自然也无法继续发挥他们擅长的攻势与冲阵手段了。
  不过天下这么大,尽管有的是尽情驰骋的空间与财货人口,又何苦与这些劲敌的硬碰硬不是?趋利避害捡软柿子的道理,谁都知道。
  ……
  青州,益都城里。
  “南下的那些胡马子,已经出现了回程北归的迹象?……”
  我有些惊讶的消化着,从新军后锋失散的残部,刘光世那里得到的消息。


第499章 闻惊(四)
  清泉老街,感受着一墙之隔外的声嚣和动静,正在渐渐的离开远去。
  然后一个敏捷的身影跳出墙头,仔细察看了门前的满地狼藉和满是砍劈痕迹的大门,这才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
  “这就走了么……”
  罗氏大宅,严正以待的大门背后,一个较小的身影,突然吁了口气囔囔自语道。
  “害得老娘差点就要烧房子来自救了……”
  她却又回神对众人道。
  “小心戒备,只怕还有其他的变故……”
  “火油和柴薪,先撤下去再说……”
  “是……”
  众人正色回答道。
  谜样生物暗叹了口气,多亏那个家伙狡兔三窟式的被迫害妄想症,在修缮和扩建的过程中,利用地下管道而布置了足够空间和距离的暗道。
  这才得以在外部众目睽睽的严密监视下,把没有战斗力的无关人物给送出去,将那些龙州团左的老兵,给置换换了进来。
  随后的事实证明了,她这种防备与谨慎的预感,并非是无的放矢。
  仅仅在半个时辰之后,大宅的西面就传来,有不明武装人员侵入的警讯,然后火铳和连弩射击的声响,在罗氏大宅的另一侧,也响成了一片,却是某种声东击西的手段。
  ……
  正当罗氏大宅,遭到不明武装人员反扑和侵入之时。
  在城市的另一端,靠近京师大学堂的附近,众多藩家子弟游学寓居的芝兰坊里,曾经被世人所遗忘的罗二公子罗念祖,也遭遇了到了生活在广府以来的,第一次人生危机,或曰是某次“转机”。
  说实话一向置身事外,而尽情享受生活与乐趣的他,却是从未想到自己也被人给盯上了,还是来自藩内的某些家臣的名义。
  这些自称是婆罗洲商会的成员,突然以受托拜见为名找到了这位二公子,并且突然放倒了那些安排在他身边的仆从和家将,将他从自己舒适的寓所里,给强行带了出去。
  然后,总算是有一个他熟悉的人出现了,却是罗藩的世臣之一,六士爵之一的蒲家长男,也是他曾经的玩伴和追随者。
  这位看起来变化良多的昔日旧识,可谓是颇为沉痛的告诉他,那位一直像噩梦一般压在他头顶上的兄长,随着北伐的失利而生死不明,很可能已经遭遇了不测。而现今,更有不少对头,正在觊觎他身后的那份家业。
  因此,为了罗藩的家业和还是他们这些婆罗洲长治久安计,需要他这个最近的血脉,出来安定人心和主持大局。
  与蒲家子一起的,还有十数位位婆罗洲会馆里的资深会员,乃至执事和司理这般的重要中高层,其中又有数家来自东婆罗洲的藩领代表,其中至少有两家的地盘和爵级,更胜罗藩之上。
  这些人几乎是异口同声表示了,对于抱残守缺指挥对大宅里那个女人,唯唯诺诺的蔡廖为首一干当权家臣的不满,以及对于婆罗洲会馆,最终变成宇文家附庸的深深担忧。
  然后信誓旦旦的宣称,要坚决拥护罗二公子继承家业的权利,并在适当的时机,接手兄长的遗产和女人什么的。
  这种看似天上掉下来的好事,顿然将他砸的晕头转向却又难以置信,仿若就在做梦一般。
  但他一想起那位兄长的生平种种来,不免就是头疼异常,床上那被剁下的狗头,还犹然在他眼前。
  特别是在习惯了安逸的生活和奢侈享受之后,要被腿上风尖浪口去,与那位兄长的女人们去争权夺利,他不免早年市井生活留下的多疑和谨慎,顿时发作起来。
  难道这又是那位兄长构设的一个陷阱,职位试探自己是否对方还有威胁,他甚至如此胡思乱想道。
  就在罗念祖的身后,一名形影不离的贴身小厮,也在某种畏畏缩缩的表情掩护下,在墙角蜷缩着身子,默默打量着这些人绘声绘色的表演。
  他叫罗温,名面上是二公子在本地看中收到身边的跟班,而真正身份是大公子从小培养在外的二十四子之一。
  如今直接对大宅里的小主母负责,平时的任务就是陪着二公子享受各种生活和乐趣。至于报告罗二公子的日常种种,自有人另行负责。
  但如果有人想要劫夺二公子做些什么,他就是保证罗二公子不会或者被人利用的那个最后保险措施。
  进过了特定的训练之后,就算是赤手空拳而身无长物,想要杀死一个人,对他来说也不缺乏手段,特别是这个人对他缺少戒心和防备的情况下。
  罗念祖还犹疑不决,含糊不清在两难之间,那些人却在反复劝说下,变的越发不耐起来,相互频频叫唤着眼色,最后下定了某种决心。
  “既然小公子看不上我等一片衷心与热诚。”
  “那就只好先得罪了……”
  “你要做什么……”
  罗念祖不由惊惧的叫了起来。他毕竟还是没有经历过大风浪的少年人。
  “当然是先取一些信物了……”
  突然接连数声急促的惨叫,还有门窗被捣破撞坏的破碎声响,然后那些正在劝说的人,也变了颜色急匆匆的退了出去。
  剩下的两人也飞快上前,强行架住罗念祖,欲往后门而去,却冷不防被墙角的罗温,给狠狠伴了一下,顿时脱手松开罗念祖的膀子,令他失去平衡斜倒向一边。
  那人气急败坏的爬起来,正待伸手去抓住,却是几乎与另一人同时惨叫了一声,倒撞在一起有滚在地上,却是木制的墙壁,直接被利箭所射穿,又同时斜斜洞穿了这两人的身子。
  那箭杆贯穿位置角度极是准确,与至于近在咫尺的罗念祖,甚至没有被溅上血液,只是有些惊骇而失神的跌坐在地上。
  这时一个手挽铁臂大弓的人,也慢慢推帘走了进来,显然之前那一箭双雕的射术,就是他所发出的。
  “龙州团左吴玠见过郎君……”
  那人举手投足都是行伍作风,只是发色有些未老先衰式的灰白。
  “叫小郎君受惊了……”
  他只是稍稍行礼之后继续道。
  “还请随我等去往一个更加安全之所吧……”
  而站在一旁毫不起眼的罗温,也大大喘了口气,总算避免了那个最坏的结果。
  而城市的另一端,烟熏火燎过后罗氏大宅的前门外,却传来新一轮的叩门声。
  “宫中有旨……”
  “罗氏上下速速出迎相接……”
  “还来,有完没完了……”
  门里面的反应则是有些激烈。
  直道武德司亲事慕容武,与防军都虞侯宁肃关,都站到门前喊话和保证,这才从里打开了门来。
  ……
  而对于远在淮南境内,挣扎与生死线之间的战奴普速完来说,却是终于可以回家了。
  随着那些东南之地的草木,已经迫不及待在寒风料峭中吐出的缕缕新芽,也就是小头目的他和一群来自奚部的胡马子一起,押送着沉甸甸的战利品,也踏上了北归的路程。
  通常意义上说,这是一条空冷清寂的回程之路,因为沿途早以及被寇掠烧杀的七七八八,几乎是人烟绝迹了。
  因此,出了泰州境内后,他们这一行的队伍里,所要警惕和防范的,只是同样来自塞外的别部藩军和胡马而已。
  毕竟这个冬天下来,在资源不足或是足够利益的诱惑下,他们这些出身不同的部帐藩军,同样也不缺乏火拼与吞并的机会。
  到了一片衰败的楚州境内之后,普速完所在的押送队,也终于遇到了新的同伴,数只从别州过来,似乎是同样任务的队伍,正在准备度过淮河的浮桥。
  但这一次他们没有多余的举动,只是简单的交涉后,就相互冷漠而警惕的保持着足够距离扎下营来。
  毕竟,他们冒死入关的目的,还是给留在塞外领地内的老弱妇孺,更多存活下去的机会而已。而这些送回的物资,无疑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度过今天春夏之交的艰难时光。
  因此,实在没有足够的理由,也犯不着在这里两败俱伤。
  而对于普速完来说,则是意味着他,有机会再此见到那个动人的身影,哪怕对方已经嫁作人妇,哪怕前一次的会面,他是被对方的父兄,弃如敝屐的踩在泥地肆意羞辱,多靠对方的求情才免去被斩手之刑。
  毕竟,他这样血统混杂不明的杂胡小儿,也就重做马前奔走跑腿而已,怎么又配得上那白天鹅一般的奚部贵女呢。
  在楚州境内等待的期间,他们有再次见到了数只,从淮北渡过来的一些部帐,只是他们的模样多少有些狼狈。
  在与营地的交易时,相互之间争执与叫骂起来的赌咒,也是“让你出门就遇上花帽军”“被满万不可敌找上门”之类的东西。
  这让带队的藩军大千户也速,多少有些不安和警惕,毕竟是要经过淮北境内,而那只奇特的人马也早已经声名在外。
  好在根据楚州境内留守的藩军所言,已经有好几只队伍都已经渡过去,并无其他异常和风险。
  尽管如此,千户也速还是让队伍中随行的萨满,做足了法事,献祭了足够的活牲之后,才得以重新出发。
  渡河的过程实在是乏善可乘,多数时候只能盯着已经变薄,而愈发通透的河面结冰,缓步推挽这车马慢慢的在桥上挪动着。
  叫喊声,厮杀声,还有烟火爆炸而起的喧嚣,让这些尚在桥上的队伍,全部都惊呆了。却是前出过河的队伍,在桥头的营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