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工程师-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元说道:“大人,如今米价腾贵,虽然范家庄的大米价格被平价粮店控制住了,没有上涨。但其他物事的价格都随着米价涨了。蔬菜价格就涨了不少。养猪场那边说猪食价格涨了,出栏生猪的结算价格也调高了,所以伙食开支也就上去了。”
  李植想了想,问道:“如今外地的米价多少两一石?”
  郑元说道:“这几个月回落了一些,落到二两五钱一石了。”
  李植点头说道:“米价一涨,各种商品价格普涨。以前我们给工人二两月钱是高薪,但如今物价腾贵,这个月前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诱人了。工人们日日辛苦劳作,不能让他们吃亏。郑元,从这个月起,你把纺织工人的月钱调到二两五钱一个月。”
  郑元愣了愣,说道:“大人,这可是一笔大开销。”
  李植点头说道:“我们付得起,宁愿少赚一点,也不能让工人们变成贫民。”


第三百六十七章 欢庆

  纺织工厂的工人们晚上下班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不过范家庄新城集市上的商贩知道工人们下班时候会来集市买东西,一直摆着摊等在集市上。说起来,这晚上工人下班时候,才是集市最热闹的时候。
  顾老二在新城北集市上买了一条活鱼,两支猪耳朵,一壶米酒,哼着小曲走回了自家的院子。
  顾老二高兴,今天将军大人给所有的工人加月钱了。
  本来纺织工人们二两一个月,三餐有荤的待遇,已经很好了。虽然这一年多因为粮价涨了,各种物事都涨了价。但其他的东西涨价涨得少,毕竟没有粮食价格涨得那么多。
  顾老二和媳妇两口人一个在老城纺织工厂做事,一个在新城纺织工厂上班,一个月有四两的月钱。虽然物价上涨让这笔月钱没那么经用,四两银子只能当原先的三两五钱花,但夫妇两人过的仍然是亲戚朋友们艳羡的生活。
  顾老二在新城买了一套别墅,向将军大人贷款买的,一家人搬了进去。如今顾老二家里十分宽敞,不仅带着两岁小女儿的老母亲有了单独的房间,五岁的儿子有自己的房间,就连三岁的女儿都有自己的一间房子。
  顾老二有二女一子,他十分自豪有这么多儿女。自从跟上了将军大人后,顾老二家里就越来越小康,渐渐什么都不缺了。
  这个月,将军大人在南方把张献忠和李自成打掉了,回来以后朝廷就给将军大人封了伯爵。
  将军大人封伯,这是范家庄的大喜事。将军大人的官越大,力量越大,范家庄百姓的好日子就越有保障。前几年范家庄出过几次事情,还有一些屑小想到范家庄偷秘方,还有总兵带兵要搜查将军大人的工厂,欺负将军大人官小。但如今的将军大人,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屑小敢觊觎。
  这一次将军大人封了伯,仿佛是要让范家庄的百姓也普天同庆一般,给各个作坊的工人都涨了五钱银子的月钱。
  顾老二夫妇二人这就有了五两银子月钱。虽然如今外地灾荒不断,物价比以前稍高,但五两银子还是能抵以前的四两五钱用的。这样算下来,等于将军大人每个月给顾老二家多发了五钱银子。
  这是欢天喜地的事情。多五钱银子,生活水平又能提高一些了。就是再养一个孩子,也够了。
  顾老二走进家里,看到媳妇抱着小女儿,正在屋里和老母亲说话了。媳妇在新城的工厂做事,路程近,每天都要比顾老二早一点回家。
  顾老二夫妇两人都在厂里上班,家里带孩子的事情是顾老二的老母亲在做。范家庄的工人们不少都是夫妇二人一起在工厂里做事情,家里的孩子大多交给老人照料。将军大人很鼓励这样的家庭结构,说这样能让老人们有事情做。
  顾老二朝媳妇大声说道:“孩子他娘,来!把鱼和猪耳朵烧了,下酒!”
  顾家媳妇闻言走出房间,看到顾老二手上的货物,笑道:“你们老厂也涨月钱了?”
  顾老二把二两五钱银子掏出来,啪一声放在桌子上,说道:“如何不涨?你不知道?全城的工人全涨了!全涨到二两五钱了!听说那些大兵更涨了七钱银子月饷。”顾老二豪气地说道:“这日子,过得真痛快。明天我们去布庄买布,给全家人每人做一套新夏装。”
  顾家媳妇啐道:“你在厂里吃了晚饭吃了肉,还要再吃一顿?”
  顾老二笑道:“将军大人封了伯,我们家涨了月钱,这双喜临门的时候,能不庆祝一下?今天喝酒,你也喝一点!”
  顾家媳妇啐道:“你如今越来越胖了!还吃!”
  顾老二抬头笑道:“胖多好,不长胖一点外人哪知道我过得这么好?”
  顾老二正在那里说话,却听到门外传来噼哩啪啦的炮竹声响。接着就听到外面有孩子和大人一起喊叫起来:“兴国伯!”
  “兴国伯!”
  这边的鞭炮还没有放完,不远处又传来另一阵鞭炮声。又传来一片街坊的叫嚷声。
  “兴国伯!”
  “兴国伯!”
  全城人似乎都陷入了狂欢之中,肆意地庆祝着将军大人李植升官,庆祝自己加了月钱。
  顾老二朝媳妇一拱嘴,说道:“听听,这都是涨了月钱欢喜的!”
  顾老二媳妇笑了笑,提着鱼和肉进了厨房。
  顾老二背着手溜达到门外,看着巷子里放鞭炮的街坊们,摇头说道:“看把这些人高兴的!”想了想,顾老二大声朝屋里喊道:“儿子,把你的大红灯笼拿出来,我们挂上。”
  顾老二五岁的儿子正在桌子前面写字。他如今年龄到了进了学堂,每天要学十个字。他听到父亲的话,暗道这下子可以不用写功课了,立即哧溜溜爬到桌子上,把挂在自己房间墙上的灯笼取了下来,高兴地送到了父亲手上。
  顾老二把大红的灯笼挂在了门上,看了一眼儿子说道:“儿子,想不想再有个弟弟?”
  顾老二的儿子看着爹爹,眨着眼睛说道:“爹,我都有两个妹妹了,你不是说要给我存钱娶媳妇,养不起弟弟了吗?”
  顾老二笑了笑,说道:“以前养不起,现在养得起了。”摸了摸儿子的脑袋,顾老二说道:“儿子,你要记得,只要跟着将军大人的步伐,那好日子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等你长大了,你也要像爹这样进厂子里给将军大人做事情!”
  想了想,顾老二又说道:“不,你比爹更出息,你都进学堂学识字了,能和爹一样?你以后要进虎贲师做大兵,随将军大人征战四方。”
  顾老二的儿子看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顾老二哈哈大笑,一把抱起儿子,往巷子外面走去。没走几步,就看到姓张的的街坊拿着一串鞭炮出来放。
  张家人拿一根香把鞭炮点燃,那炮竹便噼哩啪啦地响了起来、
  顾老二被这满城齐欢的气氛感染,和街坊们站在一起,举起左手大声喊道:“兴国伯!”
  “兴国伯!”


第三百六十八章 造福

  这一天,李植坐在李兴的范家庄官厅中,召来了崔昌武、吕虎和高立功,询问海洋事务的情况。
  如今的海外事务,舰队由吕虎负责,平户的贸易事项由郑开达负责,台湾的开发由郑晖负责。同时,海外厅作为幕府中专管海外事务的部门,也有一本账,记录海外事务的种种开支收入,可以构成对具体操作部门的监督。
  这次征战南方一去就是七个月,也不知道海外事务都怎么样了。李植这一天有空,就召来几个手下问问。
  李植朝吕虎问道:“如今船队有多少条船了?”
  吕虎原先是选锋团的副团长,管炮兵。现在经过历次升迁,他已经是卫指挥使的官身。他拱手朝李植答道:“伯爷,这一年船厂日日不停地建造,又造了尖头大船二十一艘,如今船队中有大船三十一艘。”
  “船队如今有船工一千一百人,炮手二千一百七十人,每月月钱和伙食开支一万五千两。船队只管运输不经手财货,这每个月的月钱是纯开支。”
  “这三十一条大船,跑平户一次可以运送三百万匹棉布,跑台湾可以搭载一万名农民。船队去年五月中旬到八月底跑倭国平户,其他时候则跑台湾航线。如今已经运送了七万五千农民到新竹。”
  原来新竹已经有七万五千农民了,那已经是一个县的规模了。李植想了想,又问道:“新竹目前开发得如何了?”
  吕虎拱手说道:“伯爷,新竹如今已经颇具规模。就我所知,已经开垦出水田四十多万亩。具体的账目,要问海外厅大使。”
  李植转向高立功问道:“高先生,如今台湾具体的情况,你这里有账么?”
  高立功为李植联络海洋事务,颇有功劳,李植这次叙功时候没有忘记他。他前几天刚升为千户,如今已经是个武官了。
  到了如今这崇祯十四年的时候,文贵武贱的传统已经被烽火连天的局面打败了。如今文官根本控制不了武官,文官比武官高贵的优越感自然也就消失殆尽。比起做生员,高立功觉得还是做千户武官更有地位。
  他十分欣喜于自己这次升迁,做事也更加勤谨。
  高立功朝李植拱手一礼,说道:“伯爷,下官这里有账。台湾到目前为止运去七万五千四百四十一人,其中有一百一十九人患疟疾身亡。”
  听到高立功的话,李植沉吟不语。疟疾确实是台湾的一大害,想不到第一年就死了一百多人。不过李植对郑晖反复强调环境卫生,想来随着居住环境的成熟和改善,以后患病的人会越来越少。
  高立功接着说道:“刨去泥瓦匠人等杂工,如今台湾有农民七万人,二月份已经开垦出水田四十四万亩,分给了二万二千农民。农民在三月插了秧,预计六月可以收获四十多万石粮食。届时大人可得二十多万石的稻谷作为地租。”
  李植听到二十多万石这个数字,点了点头。开发台湾的收益实在是高。按现在平价粮店二两一石的粮价,这二十多万石稻谷就是四、五十万两银子的收益。而这还只是半年的地租。
  随着后续农民陆续开出更多的水田,台湾的发展会给李植带来更大的利润。
  高立功又说道:“伯爷,雇佣这些农民开荒同样耗资巨大,如今五万农民还在开荒,我们给这些农民包食住的待遇,每个月还要发二两月钱,这一个月的开销就有十六万两银子。接下来船队继续运农民去新竹的话,开销会更大。”
  听到十六万两银子这样惊人的月开支数字,李植愣了愣。李植雇佣农民开荒,开出的田地是李植的私田,按道理当然要给开荒农民工钱、食宿和衣物。但这些开荒农民的开支,实在是巨大。每个农民每个月花李植三两银子,五万多人就是十六万银子。
  李植朝李兴问道:“如今账上赤字大么?”
  李兴说道:“原先账上有五万两盈余,加上纺织工厂扩张后的六万两利润,去年船队跑平户贸易三个半月赚得的四十万两利润,以及台湾去年晚稻的九万两地租收入,账目上整体上是略有盈余。”
  听到账上没有赤子,李植这才放下心来。
  李兴说道:“大哥,如果船队规模继续扩大下去,如果新竹开荒人数继续扩大,赤字就会出现,而且会越来越大。如今我们天津和平户之间的贸易已经饱和,利润很难提高了。我建议不再建设新船。”
  李植沉吟说道:“新船还是要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