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工程师-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植笑着扶起那个送饼的白发老人,笑道:“乡老何需如此大礼?”
  顿了顿,李植说道:“大家放心,这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
  天津静海县的农民蔡老大推着一车麦子进入自家院子里的仓房里,擦了擦头上的汗。
  这六月的天气着实炎热,蔡老大和媳妇收完四十多亩小麦田,整个人忙得和虚脱一般。身上的汗浸透了蔡老大的粗布衣服,他像是刚从水里捞起来一样。
  然而虽然疲累,蔡老大却是满心的欢喜。
  今年的收成,十分喜人。
  蔡老大站在自家仓房里堆得高高的粮堆前面,满心的自豪。他用手在那麦堆里抓了几把,感受了那麦粒在手指尖摩梭的感觉,这才心满意足地走出了仓房。
  他一出门,却看到二弟蔡老二一头细汗的跑了进来。
  “大哥!好消息!好消息啊!”
  蔡老大拍了拍手,气定神闲地问道:“什么好消息?”
  “津国公又募新兵了,这次招募一万人,这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啊!”蔡老二抓着大哥的手臂,大声说道:“大哥,我们一起去应募。若是当上大兵了,以后好日子就过不尽了!”
  蔡老大看了看弟弟,想了想,说道:“我不去应募,你自己去吧!”
  蔡老二愣了愣,问道:“大哥,你不想跟上津国公的队伍,出人头地?”
  蔡老大笑道:“就算不去当兵也有好日子,我还是喜欢种庄稼,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蔡老大确实有底气拒绝虎贲师的诱惑,他今年的收入,着实不错。
  蔡家有二十一亩旱田,以前这些旱田要交七石的田赋,蔡家人苦不堪言。四口人每年只有十石的口粮,饭都吃不饱。蔡老大生了三个孩子,前面两个都饿病饿死了,只有最小最瘦的一个还活着。
  但这几年,随着津国公在天津统治的不断深入,蔡家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津国公均平田赋后,每亩地收田赋七升一合,蔡家只需要上缴一石半的田赋,收入一下子多了五石半的收益。因为这均平田赋一项改革,蔡家的收入就翻了一番。
  今年他家二十一亩旱田收获了二十石粮食,除去田赋和种子还有十六石的收成。这就是四十两的收入。
  不仅如此,津国公这些年在天津广开水利,又大量抽调年轻劳动力到台湾去垦荒。天津有大把的空余田地,人均耕作面积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津国公法庭开设后,社会风气不断好转,靠权势侵吞别人良田的现象彻底杜绝。私有产权得到保护,不少地主和农民都主动建设小型水利设施,开荒灌溉。天津的总田地数量快速上升。
  蔡老大所在的余家村余老爷二十二亩旱田空出来没人佃种。蔡老大、蔡老二和蔡老大媳妇三人还有余力,把这些田地也佃租过来。今年这些佃田上收获了二十一石粮食,除去地租和种子,蔡老大收进家九石粮食。这又是二十多两的收成。
  合起来,蔡怀水一年能收二十五石米面进自家仓房。
  二十五石粮食相当于六十二两银子,一家四口可以活得很体面了。蔡老大有家有口,不想去当兵。


第五百九十八章 拖网

  李植在津国公府三殿里见了几个团长和副团长。
  郑开成说道:“国公爷,一万新兵的招募很顺利,已经选出了老实守规矩的一万人。新兵下个月入营,我们就有四万兵马了。”
  李植点头说道:“有了四万兵马,我们的虎贲师就不再叫虎贲师了,改为虎贲军。原先的四个团每个团都有一万人,也不再称为团,改为师。现在我们称为选锋师、破虏师、荡寇师和陷阵师。”
  众人听到李植这句话,都十分高兴。随着兵马数量的增长,他们这些军官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如今已经是师长了,不仅权力更大,而且月钱也增加了。
  虽然李植对纪律和作风管得很严,不许军官贪污受贿,但李植给的月钱颇为丰厚。郑开成等人做到师长,每个月可以拿一百二十多两银子,一年就有一千五百两银子。这样的收入可以养一大家子人。
  每次打完仗还有奖金,军官的赏赐倍于普通士兵,算下来更是不少。
  郑开成等人跟随李植,也算是得到了荣华富贵。
  郑开成又说道:“只是这一次来应募的人比较少,只有七万人。和以前动辄十万人的大场面比起来,这次的招兵帐篷倒是没有以前热闹。”
  李植喝了一口茶,问道:“什么原因呢?”
  郑开成说道:“我到天津的乡间去问过,这次一些有家室的青年人都没有来应募。主要是这两、三年天津人均耕地面积快速增加,百姓收入增长很快。一些娶了妻的汉子要照顾家庭,即便在家务农也能收入不错,所以就有不少适龄兵源没有来应募。”
  天津一府二州二十县不过两百多万人,其中青壮只有一百万。这几年,李植招募了二十多万青壮到台湾去开发,又招募了近十万的士兵、工人和各种行政人员,等于把天津三分之一的青壮都抽空了。
  人少了,地却变多了,天津农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更多地考虑家庭,这也是好事。有五万人给我们选择,也足够了。以后我们募兵不仅在天津募,在山东也募,这样一来我们的兵源会更加充足。”
  吕虎笑道:“农民收入提高了,渔民却还是老样子。如今渔民一听说舰队招水手就抢破头报名。渔村里打渔的渔民越来越少,菜市场里出售的海产品越来越少了。”
  渔民的生产方式这些年倒是一直没有改变,渔民还是采用老式的撒网捕鱼,产量低。渔民收入相对农民来说很低,渔民一听说舰队招人自然就踊跃报名。
  海产品数量的减少并未能提高海产品的价格。这些年来不少私人养猪场和养鸡场建立,市场上肉类选择很多,鱼类产品没有办法涨价。
  基本上,渔民是李植治下最穷困的人群。
  吕虎咧了咧嘴,说道:“渔民现在还是太穷了。这些年农民收入直追工厂里的工人,而渔民还是停留在挣扎着吃饱的水平。甚至渔村里的姑娘都嫁不出去,农民们都嫌弃渔民不会种田,瞧不起渔家的姑娘。”
  李植治下的天津欣欣向荣,但渔民这个群体却始终贫困。众人说到这个话题,一时竟觉得有些沉重起来。
  李植想了想,说道:“我们搞个拖网捕鱼的技术出来,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丰富市场上的海产品供给。”
  众人听到李植又有新发明要拿出来,都是眼睛一亮。
  如今李植的下属们对李植的新发明已经习惯了,甚至连李植怎么会想出这些发明都懒得问了。总之津国公就是有数不清的好点子,这些点子随便一个拿出来,就是能改变一个行业的大发明。
  津国公就是这么神奇,没什么好问的,跟着津国公干便是了。
  李兴哈哈一笑,大声问道:“大哥,什么叫作拖网捕鱼?”
  李植笑道:“说起来也简单,就使编制一个园锥形大网或基本呈园锥形的囊状网,使用轮船将大网拖行在水中。在拖行中使渔获物进入囊中,藉以达到捕捞的目的,这种网就叫拖网。”
  李兴想了想,说道:“这物事听上去就很厉害,把网拖着走,那海里的鱼岂不是一下子一网打尽了?”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这种拖网的捕捞效率是极高的,可以大幅度提高渔民的收入。”
  ####
  六月十八日,李植将第一个拖网运到了大沽口,和渔民一起往船上装网,安装好了这个时代第一个拖网。
  和一般的撒网捕捞方式比较起来,拖网作业对网的强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李植在主要的网绳上使用了钢丝绳加强全网的强度,所以调用了铁匠来进行拉丝拧绳。钢丝绳的材料选用的是最好的坩埚钢,可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降低绳子重量。
  拖网渔船需要拖船有一定的航速,船只马力对最终的捕捞效果影响很大。所以李植在这个时代的第一艘拖网渔船上装了明轮和蒸汽机。这艘风帆渔船的原吨位大概是二百吨,装上李植的蒸汽机后最大航速有十二节,可以拖着大网快速前进。
  拖网渔船可以分为双拖作业和单拖作业。双拖作业的效率更高,但技术配合上要求更高。单拖作业要在船上加装桁架从而使网具在船尾张开。李植考虑到目前渔民还是第一次使用拖网,采用了单拖作业方式。
  由风帆渔船改造而成拖网轮船驶出了大沽港。开进了一片开阔的水域,渔民们按照李植的指导,将拖网从船尾放进了大海里。
  那渔船的船老大反复打量李植的大网,问道:“国公爷,怎么你这大网的网眼这么大?这好多鱼都要从网眼里漏走了!”
  李植笑道:“有了这拖网捕鱼技术,以后你们考虑的就不仅是怎样多抓鱼,而是要考虑这片海域有多少鱼给你们抓了。网眼大漏掉小鱼,这片海域的渔业资源才会源源不绝。”
  船老大却不太相信李植的拖网有那么可怕的效果,听到李植的话没有吱声。
  拖网被渔民们放入水中,轮船快速行驶,拖行了半个小时,李植大喊一声:“起网!”
  渔民们转动李植设计的绞盘,将几十米的大网捞了上来。那大网被拖上来后,渔民们一个个眼睛发亮。
  只一网,拖网就捕获了上百条的大鱼。
  网里的鱼全是大鱼,在网里活蹦乱跳,拼命想跳出罗网,把整个船甲板都变成了一个跳动的舞台。
  这要是捕一天的鱼,那岂不是要收获几千斤的海鱼?


第五百九十九章 赊购

  渔民们看着船甲板上跳跃的海鱼,一个个喜不胜收。
  渤海中有各种海鱼,名贵的如黑头鱼,一斤可以卖到二百文钱一斤。常见的如海鲈鱼、梭鱼,批发到市场上也要三十文钱一斤。即便是按照海鲈鱼这种最贱的鱼种计算,两千斤海鱼也价值七十两银子。
  按照这第一网拖网捕鱼的效率,一艘二百吨的渔船三十三名渔民,一天就能捕捞二千多斤海鱼。使用保鲜技术处理活鱼后,头天打的鱼第二天还是活的,可以连夜卖到天津和山东的沿海府州县去。
  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平均下来渔民每人半天就能赚二两银子以上。
  半天就赚二两银子,这是多夸张的产量啊?一个月下来,一个渔民岂不是要赚五十多两银子。当然,按照船上的规矩,五成捕捞收成归船老大,剩下的五成才归渔民分。但即便如此,这样的产能下大家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国公爷这轮船拖网捕鱼设备复杂昂贵,可能渔夫们的分成比例会远低于寻常渔船。但无论如何,渔民们总是会比以前多赚一些的。
  渔民们一个个欢喜起来,开始从拖网里抓鱼,把鱼绑成“弓鱼”保活。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兴奋无比的笑容,仿佛看到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就在眼前。
  船老大却比这些渔民考虑得多一些,他走到李植面前,恭敬地作了一揖,说道:“国公爷,小民有眼无珠,刚才没看出来这拖网的霸道。”
  李植笑了笑,没有说话。
  那个船老大说道:“国公爷这拖网捕捞法要把帆船改造成轮船才能捕捞,不知道这蒸汽机一台多少银子,改造一艘渔船要多少银子?”
  李植说道:“蒸汽机要三万两银子一台,如果现银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