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图就此离去。
不是他不尽力劝说,而是郭嘉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
投降也要分对象。
投曹cào,算是做一回忠臣,曹cào日后僭越想要改朝换代,天下人要骂也是骂曹cào。
投袁绍,师出无名,也解决不了关中眼下的危机。
至于是不是袁绍在得到郭嘉归降后能一战定江山横扫中原,不好推测,郭图看来,郭嘉不愿跟着袁绍冒险背负遗臭万年的骂名。
在郭图走后,郭嘉放声大笑。
堂中文武也都开怀朗笑。
从郭图神情倨傲地前来,到灰溜溜地离去,其中郭图表情之jing彩,态度转变之快,实在令人捧腹。
“主公,郭图无功而返,在袁绍面前,他必定找借口推脱,要么,他以主公态度强硬不肯归降为由,要么,就以曹cào从中作梗令主公不能归降为由。”
法正的话令郭嘉点头认同。
郭嘉自信地说道:“郭图虽然在我等面前没有针对曹cào说过一句恶言,回到袁绍身边,却肯定会大倒苦水,将矛头指向曹cào。”
为什么郭嘉如此自信?
因为袁绍有缺点,却不是傻子。
圣旨,是曹cào借天子名义发的,不是袁绍。
郭嘉以往对袁绍的态度,郭嘉与曹cào在洛阳中的仇怨。
在袁绍看来,郭嘉不可能对他恨之入骨,所以态度坚决,一点儿求和意思都没有的话,不符合常理,郭图若以这个理由回去禀报袁绍,袁绍肯定不信,反而会猜测是郭图办事不利。
把矛头指向曹cào,袁绍绝对会相信。
从出兵那一刻,袁绍就知道曹cào没安好心,只是他实力强横,不惧任何yin谋诡计。
只要袁绍和曹cào一直保持面合心离,互相算计的局面,郭嘉要战胜他们,胜算就更加高。
第四十六章 袁家本初
恰如郭嘉预料的那般,在返回洛阳的途中,郭图就在一直思考着如何向袁绍jiāo代。电子书下载**
为了推脱责任,郭图只能把矛盾转到两人身上,要么郭嘉,要么曹cào。''
推到郭嘉头上容易lu馅,如果郭嘉派人来与袁绍求和,那时候郭图的解释就前后矛盾了。
郭嘉有怒,是怒曹cào。
郭嘉不降袁绍,是形势不容。
可郭嘉并没有公开说要与袁绍势不两立。
两家言和的机会,在袁绍拿下中原之前,始终存在。
至于曹cào,那是袁绍消灭公孙瓒后的头等大敌,此次出兵,曹cào暗怀鬼胎已经不是秘密。
袁绍既然也提防着曹cào,那郭图就顺水推舟再加一把火。
洛阳,依旧是残垣断壁。
超过二十万入驻洛阳并没有给这里带来多少生气,城内冷清,萧索破败。
杨安殿算是长乐宫中如今最好的宫殿,袁绍与曹cào驾临洛阳,为防落人口实,肯定不能在皇宫中下榻。
曾经袁家的府邸在董卓焚城时付之一炬,袁绍要找个落脚地方,不算难事,李傕郭汜等人都是好吃懒做只图富贵的庸人,他们给自己修的宅子阔气十足,却少了几分富丽堂皇和雅致的味道。
兵马在洛阳中养jing蓄锐,粮草辎重正陆续送来。
袁绍和曹cào这一次,可真是称不上先礼后兵,算是兵礼齐至。
战争,毕竟还没有正式开启,戎马十数年的曹cào没有穿铠甲,领着八名亲卫就来到袁绍这里登门拜访。
曹cào来访,袁绍得知后就让下人去请,他自己倒是气定神闲地坐在主位上继续看书。
“哈哈哈,本初兄好兴致啊,这带兵打仗也手不释卷,论风度神采,这天下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能比得上本初兄。”
曹cào一边走来,一边爽朗地笑道。
他是一个长相粗鄙的男人,却在这几年崛起后渐渐有了七分威严,言笑之中都带着与众不同的味道,绝非市井之徒能够相提并论。
本来表情平静的袁绍嘴角微微扬起,撂下竹简,拿起手边的兽面纹壁习惯xing地把玩起来,朝曹cào问道:“孟德所来何事?”
曹cào不急着道明来意,而是先坐了下来,四处打量了一番。
袁绍这间屋子还真是令人羡慕,jing美器具一一俱全,桌上堆着不少竹简,曹cào随手拿起一卷看了看,呵呵一笑:“《淮南子》。
初兄真是清雅到了骨子里,那些个文人墨客,哪有本初兄这份风采?”
曹cào这些恭维的话还真是lu骨。
不过袁绍就是喜欢听。
同样赞美的话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来,听在耳中的感觉是不同的。
袁绍手底下的那些文武,他们的奉承,袁绍已经开始免疫,提不起多少得意。
而曹cào当面夸赞他,却让袁绍浑身舒坦,身心俱爽。
袁绍同样也明白。
他喜欢听漂亮话不代表他能被阿谀奉承冲昏了头脑。
郭图等人为什么百般掐媚?因为袁绍是主。
曹cào为什么又要夸赞他?因为曹cào怕他
或许曹cào此时此刻嘴上赞他,心里恐怕在诅咒他。
袁绍都不在意。
事实,才是最重要的。
怕我,就足够了。
不过,曹cào倒是没有诅咒袁绍。
只是嘲笑一番和略有感慨罢了。
别人打仗,都是轻装上阵,能简单就不繁复,可袁绍打一回仗,光他随行所带的东西,就比搬家还辛苦。
军旅劳苦,袁绍却还喜欢把自己收藏的古玩古籍,jing贵器具都一一带上。
说他这是沽名钓誉要赚一个雅致的名号呢?还是说他真的是骨子里离不开这些玩意?
曹cào内心是哭笑不得,或许天下不少诸侯见到袁绍隆重的行装,都会是一副啼笑皆非的心情。
无可否认的是袁绍从少年开始的行事作风造就了他今日的高度。
若只说四世三公,袁术比袁绍更加名正言顺,嫡庶之分,就是低位的高低之别。
袁绍好侠养士,袁术如出一辙地与其争风,但在日积月累的个人xing格与作风上,袁绍却渐渐压过了袁术,继而成就了今日势力。
袁绍能文能武,不是草包将军,也不是附庸风雅,他这种儒将风采,是受到不少文士的追捧赞扬的。
如果袁绍不是追求高雅和无所不用其极营造气场的袁绍,那么他今天恐怕就不是河北的霸主,手下也不会谋臣如云,武将如雨。
把袁绍捧高兴后,曹cào可以开始道明来意。
“本初兄,你看如今你的二十万兵马加上我这微不足道的五万兵马,合计二十五万,这仗该怎么打?”
论打仗的军事才干,一百个袁本初绑一起,也比不过曹cào。
可现在曹cào放低姿态,谦虚求教。
目的很简单。
他要拖住袁绍,就要让袁绍事事顺心,袁绍喜欢被天下聚焦,喜欢站在神坛上享受膜拜,曹cào都满足他。
袁绍表情一怔,手指轻轻摩擦着兽面纹壁,若有所思。
自知之明,袁绍多少都有一点。
十几年前,袁绍与曹cào一同给何进效命时,袁绍就时常与曹cào见解不合,而且每每都是曹cào技高一筹。
以前袁绍自认比不上曹cào,打仗这方面曹cào的确是人才。
可现在,坐拥三分天下的袁绍却有信心轻而易举击败曹cào。
因为他是人主,他有多如繁星的谋臣武将辅佐。
他一个人或许与曹cào在军事才能上相距甚远。
可他有沮授,田丰,许攸,审配等人,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今天下,正是智士劳心的舞台,袁绍麾下人才济济,曹cào怎么比得了?
此次出兵,袁绍带了二十万兵马,麾下猛将颜良文丑,张颌鞠义,外加淳于琼随行,谋士方面除了郭图,还有沮授,审配,许攸。
曹cào就显得可怜了不少,兵马只带来了五万,谋士只有荀攸与程昱,武将则是只带了夏侯渊,夏侯惇二人。
乐进,徐晃,于禁,李典,曹仁等等大将都留守兖州。
其实曹cào的谋士不少,武将也不少,只不过名气不大而已,其中王佐之才荀彧又是从袁绍那里转投曹cào,袁绍故而轻视曹cào,不见得是没道理。
做出一副沉思状的袁绍心中略微得意。
这一次,曹cào想要故技重施,再玩一次在刘备身上的把戏。
袁绍看起来是中计了,可袁绍在给曹cào的回信中摆明条件。
首先,攻打关中,曹cào必须出兵,至少五万人马与他汇合。
其次,将郭嘉
i回益州后,关中必须敕封给他。
最后,关中战事尘埃落定时,天子移驾邺城。
袁绍猜到曹cào要坐收渔利,便不能让他如愿,只有十万兵马的曹cào,出兵五万已经是极限,稍不留神,吕布与刘备在徐州要是同心协力攻打兖州,曹cào的处境就岌岌可危。
这就是袁绍钳制曹cào的策略。
两家出兵,并肩出征。
而战后所得,根据袁绍苛刻的条件来看,曹cào是出力不讨好。
袁绍没有去想既然没有利益,为何曹cào也带着兵马来了,而且都是训练有素jing兵强兵。
或许,曹cào的本意就是遏制郭嘉,不存在扩张的企图。
最现实的局面是曹cào即便拿下关中,恐怕也没有兵力去守,尤其是郭嘉一旦撤回益州,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全力反扑关中呢。
这一次洛阳会首,袁绍自以为把曹cào的实力看清楚了。
兵马确实强,这是曹cào治军练兵有方的成效。
但是能独当一面的武将谋臣,彼此比较一番,袁绍就自鸣得意起来。
仗该怎么打?
袁绍其实没什么主意,或者说摆在眼前就一条路,强攻函谷关。
“若郭嘉不肯奉诏退回益州,那就请孟德率所部为先锋,一举攻克函谷关,直捣三辅。”
袁绍口气平淡,曹cào面不改sè。
但是两人显然都另有心思。
袁绍想让曹cào当炮灰,这和曹cào怂恿袁绍来打郭嘉是一个道理,都是削弱未来的敌人。
若没有外人在场,曹cào必定捧腹大笑,他是一个喜欢笑的枭雄,无论胜败时,他都能开颜一笑,这并非是一种故作乐观或无知傻笑,是一种xing格,是一种荣辱不惊的本sè,更是他独有的jing神魅力。
此时曹cào想笑,是笑袁绍不傻。
先锋,意味着开路。
战场的道路,两旁都是尸骨累累。
这种浅薄的算计,曹cào能让袁绍如愿吗?
如果没有应对策略,曹cào也就玩不转天下,玩不转手下帝党士族寒门各方势力了。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曹cào没有lu出一丝不满和反对,和颜悦sè地说道:“本初兄,郭嘉在关中只有八万兵马,他还要提防凉州的马腾韩遂,算起来,他也只有七万兵马可供调遣,要入关中,除了函谷关,还有武关可打,函谷关之重,远非武关能比,你我的兵马都在洛阳,郭嘉必定在函谷关布下重兵,严加防范我等。若是在开战初期,能有一队兵马出其不意地攻打武关,相信奇袭战术会带来不错的收效,打下武关之后,函谷关的守军则会忧虑后方,这样你我两方既可前后夹击围攻函谷关,又可从武关直取长安。本初兄,你意下如何?”
袁绍频频点头,神sè认真,显然没有轻视曹cào的献策。
第四十七章 大事不好
忠言逆耳也分情况。
袁绍如果是一个只知一意孤行的君主,那他早就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o得一清二楚,几十年的发小,袁绍有没有看清曹cào,不好说,曹cào却已将袁绍整个人从里到外dong察清晰。
把姿态放低,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直言不讳袁绍有错有失,用一种求教的口气来跟袁绍商量,这样,袁绍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