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清-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如同火上浇一般引发殒爆。
    正在城外各处准备撤退的沙俄部队,看着那冲天而上的滚滚浓烟,都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他们都不是傻子,非常清楚这样的爆炸是由什么所引起的。
    任谁也不会想到,安民师前脚离开,他们后脚便占据的嫩江城地下,竟然埋设了这么多炸药。这群安民军的人,要么不是一帮疯子,就是一群沙俄官兵所宣扬的恶魔。
    都说狠的怕不要命的,沙俄官兵们自认,集结十万大军围剿安民军,他们无疑是非常狠的。可现在看到被浓烟跟灰尘弥漫的嫩江城,他们知道碰到真正不要命的了!
    望着渐渐清晰的嫩江城,赶来救援的沙俄官兵,踏进这座废墟之城。看着城中一个个巨大的爆炸坑,还有一片片倒塌的房屋,非常清楚里面的人怎么样了。
    本身就在准备转移,调来转运物资的官兵,自然比平时多了不少。而此刻嫩江城,几乎看不到有任何活着喘气的沙俄官兵。
    而他们的军营跟指挥所,同样已经变成一片废墟。那位指挥官,还有驻扎在那里的官兵。令所有人心中一沉,明白这样的爆炸下,想找到完整的尸体都不太可能。
    更令前来救援的沙俄官兵心中猛然一沉的,则是城中物资仓库的覆灭。先不说弹药库已经不复存在,储存粮食的仓库。此刻还在冒着滚滚的浓烟。
    得知这个情况,了解眼下局势的沙俄军官都知道。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抢一些物资出来路上吃。不然,没等他们逃到黑河或北安。他们就将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
    当阿历克拉收到这份电报的时候,觉得心中一疼眼前一黑道:“安民军,好狠毒啊!”
    哇的吐出几口血,便倒在了指挥部。这段时间,前线的战事,对于阿历克拉而言,没有一条好消息。紧急焦虑的情绪,在这一刻被彻底的引爆。
    望着吐血昏迷的阿历克拉,整个指挥部的军官。同样乱成一团。他们都清楚,这一仗他们败了,而且是从未有过的惨败。可此刻,前线的部队怎么办呢?
    好在中将指挥官晕厥,还有少将可以做镇指挥。先前已经收到西伯利亚军区电报,命令前线部队尽快撤退的少将,拿着这封电报下达撤退的命令便可。
    相比嫩江地区的沙俄官兵,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官兵都有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开始想着要赶紧逃时。全面进入反击的安民师。却越战越勇一路横扫千军般进行反攻。
    失去了指挥官,没有了后勤补给,所有嫩江地区的沙俄部队。能做的,就是拼命往北安跟黑河方向撤退。可此刻想逃离嫩江。又岂是那么容易的呢?
    进入全面反击状态的安民师,三面合围如同赶鸭子般追剿这些沙俄溃军。唯有黑河地区作战的沙俄部队,得知这个情况。立刻往己方控制的区域转移。
    来时气势汹汹,离开时溃不成军。用来形容沙俄围剿部队的情况,无疑恰到好处。而安民师要做的。就是展开拉网式的追击,搜捕跟击毙四散溃败的沙俄部队。
    等到安民师,再次占据嫩江城周边地区,跟在北安地区设立了阻击阵地的沙俄驻军形成对峙。唯有黑河地区的进剿部队,幸运的逃过一劫,成建制的返回了占领区。
    只是面对恢复小建制在周边袭扰的安民军,再也无人敢轻易进犯安民军重新占领的地区。而同样抵达嫩江城的刘兴华,看着如同一片废墟的嫩江城,同样显得非常气愤。
    气愤的原因很简单,那些沙俄人为了避免被包围,根本就没挖掘过城中那些被炸死埋藏的沙俄官兵。一段时间下来,进入嫩江城周围,就能闻到那臭气熏天的味道。
    好在刘兴华,没想过重建嫩江城,很快道:“命令后方部队,派遣沙俄俘虏团过来,负责清理嫩江城的尸体。另外,让工兵团抽调两台工程车,参与嫩江城的清理工作。”
    跟在刘兴华身边的凤翔,看到眼前这一幕觉得非常震撼。而他也真正明白,在这位年青首领的字典里,战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一座城也能毁的如此干净利落。
    在嫩江城附近,一座同样修整出来的小城里,刘兴华命令围剿部队,陆续回到根据地休整。同时,开始清点此战的伤亡跟收获,后续新兵也做好分配准备工作。
    当刘兴华还在前线,后方根据地的百姓,却陷入一片欢腾喜悦的气氛中。十万沙俄大军赤袭的阴云,随着广播中那些播音员,异常兴奋的报捷声音吹的一干二净。
    那些新近搬迁来的百姓,也真正意识到,将他们转移到这里的安民军,真能保卫他们的安全。而搬迁前的承诺,安民军都对他们一一兑现了。
    相比漠北根据地陷入一片欢腾的气氛中,醒来的阿历克拉,接到的第一封电报,便是被解职一切职务返回帝国接受判决。围剿战败了,总要有人承担责任。
    同样为了第一时间告诉,还在期待战争结果的清朝军民一个难得一见的喜讯。刘兴华亲自起草一篇报捷电文,让报务员以明码的方式,再次通电全国。
    ‘自沙俄十万大军来袭,至今已有一个半月。在漠北军政府,全体军民的一致努力下,我们终于打退了沙俄人处心积虑的第一次围剿战。
    此战,安民军共击毙沙俄少将五名,校尉级军官共计四百余,普通官兵近三万。同时俘虏沙俄士兵一万余人,收复呼伦、墨尔根、黑河大部分地区,解救百姓十万余。
    在此次反围剿作战中,安民军官兵牺牲八百余,轻重伤员近二千余人。现特将此捷报,传于全**民共享,让沙俄侵略者知道,入侵我华夏之后果。
    我以漠北军政府主席兼安民军军长的名义,正式宣布第一次反围剿作战结束。同时也警告任何,胆敢挑衅我漠北军政府的敌人,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这封捷报发出之后,正如刘兴华所预料的那样,整个清国都陷入一片欢腾喜悦的气氛中。生活在京城的百姓,最多只敢嘴上乐一下,而大上海的百姓则跟过年一样高兴。
    甚至让生活在上海租界的沙俄人,也真正感觉到,这种大胜跟大败之中。以往看到他们,都会卑躬屈膝的大清人,脊梁骨似乎挑的比以前更直了。
    漠北军政府、安民军、刘兴华也成为,如今大清国最热门的话题。同一时间,沙皇尼古拉二世,却对刘兴华发出的电报,震怒之下一连处决了几位处事不利的军方将领。
    正当尼古拉二世,准备继续下令军方,组织第二次围剿作战。甚至不惜,要动用整个西伯利亚军区的兵力,对漠北军政府实施二次围剿时,军方元帅们却表示无能为力。
    原因很简单,此次沙俄已经付出了近五万人的伤亡,西伯利亚军区可谓受到重创。如果动用全军区的兵力,西伯利亚也将陷入不可预知的后果。
    更令尼古拉二世冷静下来的,则是英日几国正式展开对他们的物资封锁。那怕尼古拉自信帝国的实力强大,却也不敢轻视这几国的制裁手段。
    心有不甘的尼古拉二世,看着前来开会的陆军大臣,略显质问的道:“耶维奇,那你们陆军方面,就想不到任何办法,歼灭这支该死的反抗军吗?”
    耶维奇很快道:“陛下,此次围剿失利,更多原因是我们对这支部队的不了解。他们的武器装备,他们的部队规模,他们的战略战术,都是我们先前所不知的。
    其次,此次围剿战,我们也存着诸多准备不充分。首先就是对铁路线的保护不够严密,让对方破坏了我们的铁路补给线。还有就是,此战指挥官的无能所导致的失利。
    陆军方面,已经命令西伯利亚军区,再征十万新兵。同时将前次撤回黑省的驻军,全部布置在敌人的外围,封锁他们的进出通道,让他们得不到任何的外部支援。
    只要我们的铁路线全线贯通,我们便能源源不断,象远东投送兵力。同时,我们已经向德国购买一批,能有效扼制对方炮兵的重炮,届时也将布置到西伯利亚军区。
    陆军部已经开始制定第二次围剿战,只待一切准备就绪,我们的大军,将以两面夹击的方式,彻底击溃这支反抗军,将这支反抗帝国的大军,消灭于漠北地区。”
    听到耶维奇已经有了计划,尼古拉二世很快道:“那我需要多久,能听到你们陆军的捷报。你要知道,这群黄皮猪已经挑衅了帝国的权威,必须全部处死才能洗刷这个耻辱。明白吗?”
    面对尼古拉二世的询问,耶维奇却有苦难言,可还是咬牙道:“陛下,这个捷报最迟,会在明年这个时候传来。请陛下相信陆军部,有实力解决任何敌人。”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尽管尼古拉二世有些不满意,却也只能认了。毕竟,这场围剿战,确实耗费了帝国不少的人力物力跟财力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七章 军功与扩军
    伴随沙俄退兵期待来日再战,同样结束战斗的刘兴华,也开始命令部队进入休整期。适当的,还给一些立功的战士,几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探亲假。
    非常清楚,不论前世还是今生,任何官兵对于立功受奖,都抱着非常神圣跟自豪的心情。而刘兴华也适时,推出了军功章制度,让全师官兵也觉得非常高兴跟自豪。
    参与此次反围剿作战的官兵,都领到一枚铜制的反围剿勋章。至于三等至一等功,则同样以金银铜的方式,分别授予此次作战有功的官兵。
    至于那些战死的官兵,除了其家属享受军烈属的优厚待遇,阵亡士兵的骨灰都分成两份。一份安置在漠河城外的安民军烈士陵园中,一份则交给其家属管理。
    所有阵亡将士的名字,都会被铭记在烈士纪念碑上。他们在那次战斗中牺牲,最终又获得什么荣誉,同样会被铭刻在这些纪念碑上,每年清明节都会组织祭奠活动。
    这种战死后的极高荣誉,令安民师幸存的官兵们,同样清楚这份荣誉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只要安民师存在一天,阵亡将士便能享受英雄般的待遇。
    第一次反围剿作战的士兵,在骨灰被火化之后,统一安排安葬在烈士陵园之中。每个官兵,都有一个墓碑,记录着他们生前的功勋跟战绩。
    在前线局势终于平静下来之后,刘兴华同样返回了根据地。他第一次露面,便是亲自主持了阵亡官兵的下葬仪式。而同时出现的。还有安民师的团级军官们。
    被邀请参加下葬仪式的阵亡官兵,看着那种庄严肃穆的安葬仪式。也觉得做为普通百姓的子弟,他们能享受到死后如此荣耀的仪式。这辈子也算值了。
    主持完安葬仪式的刘兴华,站在主席台上很诚恳的道:“做为安民师的师长,此刻的我心里很难过。因为,我们又有八百七十六名兄弟,永远闭上了眼睛安静的躺在这里。
    他们都是我可以生死相托的兄弟,他们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跟国土,付出了自己年青而又宝贵的生命,没能把他们带回来,我心里很难过。诸位叔叔婶婶。对不起!”
    朝台下那些阵亡士兵家属,恭敬的行了一个弯腰礼之后。这些官兵的家属,也感受到刘兴华的诚意。其实参加这个仪式前,他们已经替子弟操办了丧事。
    不论是棺木还有丧事的花费,全部都由安民师后勤部门负责。这种包办到底的态度,已经让所有百姓看到,安民师对于他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