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王朝-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明熙站在他身后,觉得不妙了。

这件玉雕原是唐代的宝物,雕刻的人物皆宽衣大袖、人物丰腴、线条流畅、表情生动。眼前这件雕刻中的人物,全没了唐人的华贵与雍容,一看就知道是个假货。

张鲸啧啧有声说,真是好东西。他说话时眼睛眨都不眨,恶狠狠地盯着卢大受。

卢大受心想,别蒙我了,我就是个傻子,那也能看出这是件假货,你偏说是好东西,那就是在提醒我装糊涂。

张鲸又说,李公公是皇上的亲舅舅,他做执事,应该是最清廉的。司礼监可是把二十四库、房、台厂这些要地,都交给李公公管了,准出不了错。

卢大受心里一凛。张鲸这是在提醒他,还是威胁他?你一个小珰,皇上再信任,再宠爱,给你一个天大的胆子,你也不敢说出这件事来;你要说了,连皇上的亲舅舅也会跟着倒霉。

卢大受看完了内承库的宝物,心里明白,内承库中有许多的珍宝都被人偷偷地换走了。

张鲸打哈哈说:卢大受啊,其实你不必改名,一改名就显得做人不诚实了。你原来叫卢大受,人微言轻,给皇上改名叫张大受也就是了。怎么冯保一垮台,你又改叫卢大受了?要是冯保不死,保不住有一天你还会叫张大受,是不是?

听了张鲸的奚落,卢大受不敢辩驳,只是轻声说:我就叫卢大受,不叫张大受。

二人各揣心腹事,自然有些尴尬。卢大受与张鲸从未合流,直至冯保死去他还是一心惦念着,觉得冯保走得冤枉,死得窝囊。皇上要他来内承运库查点宝物,分明是信不过司礼监的人了。张鲸话里话外的威胁与恫吓,就是要他不对皇上举报,这他不知道?

卢大受可不这么想,皇宫内府风诡云谲,变故频生,许多人的生死就只在这须臾之间。他突然觉得这是个机会,他何不趁机拿掉张诚与张鲸?就是这两个人在皇上面前搬弄是非,把冯保弄得身败名裂,如今该让他们付出代价了。于是卢大受想到了先稳住张鲸,他笑一笑说:张公公要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

李明熙站在二人身后,他早就觉得他们话语不合,讥讽、恫吓,来来去去,没什么好话。但他听不懂,他看着这二人不说内承库的库藏究竟有没有问题,回头看看提着大把钥匙的内承库监正,脸儿板板的,看不出有什么惊惧来。就想,或许他们只是说着个人恩怨,就不放在心上。

卢大受与张鲸在前面走,李明熙与监正在后面跟,相距有四五步远,前面二人的话语,有时就听不清了。

张鲸说:卢大受,我和诚公公有心保荐你,让你还回司礼监做少监,那你就官复旧职了。

卢大受打哈哈:烦你跟诚公公说,升官我是不愿意,我跟狗食儿就在皇上身边做个小珰,日子也过得去。

张鲸冷笑,你这会儿还行,长得俏丽,脸儿白,人也俊,像女人似的,皇上瞅着喜欢,摸着心顺。再过几年呢?再过几年你就不行了,不想着在二十四监管个事儿?对了,当年想把你调去钟鼓司做监正,你怎么不去?

卢大受笑:那会儿我心气儿高,以为自己能成大才,没看得上钟鼓司。

张鲸拍手笑:好,不去好,我跟诚公公商量,给你一个好差。你去跟国舅爷管库房好不好?这可是好差事,国舅爷人老实,你管这个,只比我差一点儿。

卢大受笑一笑,没出声。

卢大受心里还在想,得借此时机,一举掀翻张诚、张鲸。

没料到张鲸在一旁早明白了卢大受的心思,想着,你是要去皇上那里奏我们一本,你有这机会吗?

张鲸说,卢公公回宫去,还是好好想想我说的话,要能来管内府的二十四库、房、台、厂,那是最好了。

张鲸眼看着卢大受上了轿,被抬向宫里去。

卢大受坐在轿里,想着皇上这会儿一定还想着珠宝的事,内承运库里的国宝竟然也能失窃,内府的弊病就太大了。一定要向皇上奏命,司礼监如今跟皇上根本就不是一个心思,听说张诚、张鲸是在害死张宏之后,才爬上司礼监掌印和东厂厂督的,这两个人心狠手辣,皇上一定要早早下手,趁机除掉这个隐患。

正想着,就听得轿前有人喊:停轿!停轿!没见我们过来了吗?

就闻得一股恶臭,臭气熏人。

卢大受知道,这是宫中的大粪车过来了,宫中上上下下一早一晚出秽,都弄几十辆粪车向外运。在这宫墙外的夹道里,是不可能有什么重要官员出没的,出秽的小太监又心不顺,就一路喝吼着,要人躲他们的粪车。

卢大受拍一拍轿栏,示意停轿,要大粪车过去。

轿子靠墙边停下了,大粪车骨碌碌地滚过来,一辆一辆,卢大受捂着鼻子,受不得这臭气。突然所有的大粪车都停住,宫墙夹道间一瞬变得清静无声,甚至没一点儿风响。

卢大受觉得不对,刚抬起头来,就见轿帘猛地掀开,三四个粗壮的小珰扑过来扯头发,拽胳膊,把他直拉出去。

卢大受大叫:救命啊,救命!

身前身后都是大粪车,在夹道两头转角处站着的,是出秽的小太监,谁能听见他的叫喊?给他抬轿的小珰被逼着靠在宫墙上,只能眼睁睁地看他,不可能过来救他。

小珰们拉开粪车的盖子,把卢大受悬空向下一丢,直塞入粪车,再迅速盖上粪车的盖子。卢大受淹在肮脏的粪尿里,扑通挣扎着,连叫喊都喊不出声来。

一个小珰坐在粪车上喊着,走喽!走喽!

卢大受慌忙用手乱抓,那粪尿怎么抓得住?他就这么抓着,还真抓住了一件东西,是一块玉。卢大受奋力抓住这块玉,用玉敲粪桶的板壁,敲得咚咚响。

粪车上的小珰兴灾乐祸,笑着叫:还活着呢,行啊,你砸你砸,能砸漏个桶,你就出来了。

卢大受终于忍不住,张大了嘴……

大粪车来到了宫门,远远看见张鲸正站在宫门张望。

一个小珰向张鲸举了举手,示意卢大受被装在粪车里了。

宫门的锦衣卫人人远离,离得远远的,看着大粪车出宫而去,看着大粪车沿着神武门外的宫墙,在夕阳的微光下渐行渐远。

晚上,万历觉得头晕眼黑,浑身乏力,还感到燥热,就下令传御医前来看病,但连连服药,还是头晕不止。

他躺在榻上,命令张鲸看奏疏。

张鲸宣读一奏疏说,山东报灾奏疏一份,山东巡抚求拨粮。

万历不语,无话。

张鲸就把奏折放一边,这道奏折就留中不报了。

张鲸为万历准备了一道奏折,这道奏折是一定要给皇上读的。一道道奏折过后,就只剩下这一道折子了。

万历问:还有多少要处理的?

张鲸说,只有一道奏折。

说什么的?

张鲸说:礼部祠祭司主事卢洪春要皇上“慎起居”,节制酒色,说皇上是贪欲过度。

万历哦了一声:拿来我看。

万历躺在榻上,细看了卢洪春的奏折。

卢洪春说道:“医家曰,气血虚弱,乃五劳七伤所致,肝虚则头晕目眩,肾虚则腰痛精泄。”;“陛下春秋鼎盛,精神强固,头晕眼黑等症,皆非今日所宜有。不宜有而有之,上伤圣母之心,下骇臣下之听”;“果如圣谕,则以目前衽席之娱,而忘保身之术,其为患也深”。'① 《明史》列传第一二二·卢洪春传。'①

万历把奏折一摔,吼一声:胡说,什么叫衽席之娱?他是说我贪图酒色,说我喜欢女人。像这种疏,岂不是要败坏我的名声?说我贪娱,说我沉溺女色。他知道什么?他看见过我吗?就说我气血虚弱,五劳七伤,腰疼精泄?

张鲸说:圣上,这个人是危言耸听,圣上要不重重治罪,一定会让这种人得志,到处炫耀,他是耿正忠臣,像海瑞一样可以直谏。皇上绝不能饶了他。

万历大发怒火,命张鲸坐下,传谕内阁:卢洪春悖忤狂妄,令阁臣拿出旨意来,要重重治罪。

有小珰进来向张鲸致意,张鲸过去,再回来写旨。

万历问,出了什么事?

张鲸说,司礼监小珰报,卢大受叛逃,不知去向。

万历大怒:卢大受怎么会叛逃?他是我最亲信之人,你去派人查一查,他下午去内库房查库之后,去哪里了?

张鲸恭恭敬敬地侍立,回答:卢大受去内库查验宝物,当时我与国舅爷都在,他回来后,就不知到哪去了。

万历吼,去找,派人给我去找!你给我写谕旨,要阁臣拟旨,处置这个卢洪春!

司礼监的人都出动了,满皇宫查找卢大受,大大小小的太监们手提灯笼,在树丛间、回廊里、水池旁、花园内呼吼叫喊,喊着:小受子!小受子!

哪有人应?到处找遍了,直折腾到夜三更。

万历站在乾清宫内,一生气,头就更晕了。他恨卢洪春,也偷偷自问,是不是真的因为贪娱过度,就每日昏昏、头晕眼黑?他想明白了,他的病不是贪图女色而得,实为大明灾难所累。

夜色之中的慈宁宫显得沉凝冷静,万历来给母后磕头,顺便就在这里吃晚饭。慈圣皇太后看他脸色不对,就问他,皇儿,看上去你龙体欠安,究竟是怎么回事?

万历不能说卢洪春一事,只是说卢大受没了,好好的一个大活人,一眨眼就不翼而飞,下午还人人都见他在内承运库查事,到了晚上人就没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慈圣皇太后问,你要他去查什么?

万历说,要他查内承运库里的宝物。

慈圣皇太后不出声了,母子二人心里都明白,这是宫里有人弄鬼,卢大受八成是被人害了,一股凉意就从心中升起。母子不约而同地想到,皇宫如此之大,大珰小珰成千上万,职司各异,角色不同,要人人都想着害人、贪赃、盗财,那还得了?但又不能明说,这种事一旦明说,反更显得皇帝无能,你连宫内的珠宝都看不住,还管什么大明江山?

慈圣皇太后说,你罢了冯保,有人高兴,如今这些人怕还不如冯保。

万历知道,母后说得对。他向张诚要银子,就从没像跟冯保说话那么容易。冯保骄横,有时依仗自己是裕王府的老奴,就干涉他、限制他,令人生厌,但冯保不像张诚、张鲸这样居心叵测,口里唯唯诺诺,背后另有打算。但冯保已死,张诚、张鲸已是司礼监的管事了,想把张诚、张鲸都拿掉,另用新人,但又心里犹豫,不知用谁。

慈圣皇太后看透他的心意,悄声说:别把宫内弄乱了,一旦弄乱了,就会生祸,无论外面怎么乱,只要宫内不乱,才有好日子过。

慈圣皇太后是小家女人,遇事只看眼前,她的话没什么道理,但万历却听得进去。想着天下灾异接踵而至,理也理不清,救也救不过来,他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拖则拖,得过且过。但宫内不能再出事了,得好好整肃。

心中想得明白了,主意也就有了。

谕旨下到了西庐,申时行看了半天,摇头,再递与许国、王锡爵看。三人都知道,这件事又很棘手。

当年张居正夺情,就是由一道道奏疏引起大变,吴宗行、赵用贤等人受了廷杖,邹元标不服,又接着上疏,也挨了廷杖。有时一道奏疏便惹来满朝风雨,一顿廷杖,闹得权臣家破人亡。谁知道卢洪春这一道奏疏,会惹来什么恶果?

申时行说,这道疏来得不是时候啊。谁都知道皇上沉溺女色,渐疏朝政,但这件事说不得,一说就炸,一炸就不可收拾。当下正赶上大灾之年,需上下一心,救治灾难,为劝戒淫逸之事纠缠不清,万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