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玉祥眉头紧锁。大手一挥,一把拨开何应钦的手,严肃地质问:“何部长,这么重要的军事会议,为什么事先不通知我这个受命临时掌管全军的副委员长?你眼里还有军事委员会,还有我冯某人吗?”
何应钦一时间无言以对,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低声解释道:
“其实……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正式的军事会议啦,只不过大家不期而遇,聚在一起讨论下时局,顺便交流交流感想……”
冯玉祥虎眼一瞪:“那么,请问是谁擅自命令潼关和华阴三个师进攻西安的?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通知我?”
何应钦大吃一惊,知道自己擅自下达的命令保不住秘密了,慑于冯玉祥的气势,只能低声下气地介绍:
“事起突然,机不可失啊!我接到冯钦哉将军的通电时,一众军委常委都不在身边,无奈之下,只好先下达命令抓住战机再说,一时间来不及知照,请冯副委员长多多谅解!”
满堂将领在威风八面的冯玉祥面前,一个个噤若寒蝉,陈公博、戴传贤这两个官场老油条见何应钦太过狼狈,连忙上前斡旋开解,乐呵呵地把冯玉祥拉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
何应钦见状,长长地出了口气。大声吩咐侍卫给冯玉祥敬烟上茶,他担心冯玉祥再次倚老卖老大声质问,影响到整个全军讨伐西安的计划,于是清咳一声,抢先发言:
“诸位,今天并不是正式的军政会议,算是个碰头会吧,呵呵!我先说一下,张学良、杨虎城二贼胆大包天,公然勾结共匪劫持领袖的悖逆行径,无疑是在向中央宣战,这种叛逆弑主之罪恶,何人可以忍受?在座均为党国梁柱,该如何应对,还请群策群力,各抒高见……公博先生先与赐教如何?”
众人齐齐望向陈公博,张群看到陈公博还在谦让,于是也笑道:“公博兄是党国卓越的理论家,定有高见!”
陈公博想了想咳了一下:“我想,诸位最大愿望都是要尽快救回蒋委员长,所以本人认为。只要是有利于营救委员长的办法,都是好办法,呵呵!”
陈公博望向微微点头的冯玉祥,再看了一眼事先已经商量妥当的何应钦,再转向众人打了个哈哈:
“呵呵……张学良、杨虎城公然率部哗变,劫持全国全军之统帅,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啊,敬之将军提出的明令讨伐,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而且本人认为,确实需要派出大军包围陕西,免得张汉卿拿着委员长来要挟中央!”
何应钦对会前密谋取得一致的陈公博的前面几句话无比恼火,听完后面的话才知道陈公博的高明之处,不禁对陈公博露出个灿烂笑脸。
谁知道陈公博又开口了:“窃以为,为了蒋委员长的安全着想,军队目前只能重兵压境,在气势上形成威慑即可,决不能真的开火,否则很有可能会玉石俱焚,到时候不但没救出蒋委员长,反倒会害了他啊!”
众人中响起不少附和的声音,何应钦又恼火起来,斜着眼望向陈公博,不知道这位汪精卫手下头号干将,为何会突然良心发现担忧起政敌蒋介石的安危了?
陈公博恍如不知,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品起茶来。
吴稚晖发言了:“我同意公博先生的意见,只有大兵压境形成威慑,才能跟张学良杨虎城谈条件。为了介公的安全,我认为,可以作出适当妥协的。”
冯玉祥站起来大声反对:“两位先生的高见,恕冯某人不能苟同!你们的用意当然是很好的,可是只要动兵,很有可能就害了介石,张学良此人品性如何,众所周知,根本就是纨绔子弟公子哥儿性格,任性冲动,不计后果!如果我们贸然大兵压境,最大的可能是适得其反,甚至引发大规模内战,那样一来,那群恼羞成怒的东北军少壮派定会拿介石来开刀祭旗,就算介石幸免于难,也很可能死在我们自己人的炮火之中,不知道各位想过这一点没有?”
客厅门口突然传来李烈钧的声音:“我支持焕章兄的意见,目前的情况下,决对不能以武力解决西安事变。”
众人望向门口,看到李烈钧身后还跟着宋美龄、宋子文和孔祥熙,纷纷站了起来,礼貌地打招呼。
何应钦见情形不对。终于横下心来,命令四弟何辑五给在京所有军委常委和委员打去电话,立即召开正式军事会议,研讨是否派兵进剿西安叛逆。
半小时后,军委常委和一众委员先后到来,陈立夫、陈果夫、戴季陶、陈公博、叶楚伧、孔祥熙、宋子文等文官也列席会议,围坐在何应钦的客厅里,开始严肃的讨论,宋美龄无名无份,只能和其他人一样,坐在外围旁听。
讨论很快进入僵局。意见分歧很大,何应钦慷慨陈辞,力主武力讨伐张学良和杨虎城,遭到李烈钧和冯玉祥的强烈反对。宋子文和孔祥熙质疑要是出兵的话,到底是想救委员长还是害委员长?程潜反唇相讥,说总不能张杨绑了委员长的票,我们国民政府就要一一依从,那置政府颜面于何地?
戴季陶则提出,如果出动军队该归谁指挥的问题,有人说应该归何应钦指挥,有人说应该是参谋总长程潜,还有人认为应该是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
吵来吵去不可开交,最后陈立夫郑重提出,如此大事,应该到中央党部召开正式会议才是。
于是,一群人又浩浩荡荡地赶赴中央党部。
宋美龄自事变发生,几日夜来不能入眠,早已心力交瘁,此时无法坚持下去,只能在龚茜的陪伴下,返回家里休息。
这个紧急会议一开就是数小时,会上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谁也拿不出一套既可救蒋介石脱险,又能扭转当前局势的办法。
凌晨时分,精力旺盛的主战派逐渐占据了上风,力行社代表贺衷寒和邓文仪、中央组织部长陈立夫、江苏省省长陈果夫慢慢地倒向何应钦,随着力行社和CC系的立场转变,会议终于做出初步决定:出兵西安,军队归何应钦指挥。
会议一散,心怀叵测的何应钦立即以国民政府的名义,通电全国,即刻起征伐张学良和杨虎城。
宋美龄一觉醒来,得知何应钦的通电,愤怒不已,破口大骂“何敬之不是个东西!”,立即要求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和中央政治会议。
于是。众多中央常委和委员,再次聚集于丁家桥中央党部,召开联席会议,对如何处理西安事变做出最后决断。
会上,支持何应钦的人叫嚷不休,力主出兵,而主张谈判的人有了宋美龄撑腰,以蒋介石的安全为由,坚决反对出兵。
两派意见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宋美龄非常害怕蒋介石因为何应钦的专制讨伐丢了性命,突然走到何应钦面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放下身份,凄然央求何应钦:
“敬之将军,张汉卿和杨虎城目前只是要求抗日,别无他求,我们可以暂时答应他们的要求,何必非要大动干戈,把委员长往死路上逼?即使要讨伐,也要等救出委员长后再动手,此时切不可轻举妄动。”
何应钦豁然站起,态度坚决:“蒋委员长不仅仅是你丈夫,他还是国家的统帅。为了维护政府威信,只有讨伐一途,别无选择!”
宋美龄见何应钦如此不近情理,气得大声质问:“何应钦,你要出兵西安,究竟是安的什么心?想取介石而代之吗?”
何应钦闻听此言,哪里还控制得住,冲着宋美龄大声骂道: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得个什么?你只知道救丈夫,但不知你想过没有,若是我们不武力征讨,而是与张杨展开谈判,那置国家威望何在?国家法纪何在?将来有效法者,又该作何处置?国家大事,岂容你一妇人插手,这件事你不要管了!”
宋美龄悲愤难忍,一时间泪如雨下:
“你……你太辜负蒋先生了……你等着看吧,我要你这个姓何的瞧瞧,到底是女人家懂得什么,还是你这个臭男人懂得什么……”
会场里一片寂静,陈氏兄弟和贺衷寒、邓文仪等人望着楚楚可怜的宋美龄,心里不是个滋味,但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早已经上了何应钦的贼船,在骑虎难下的处境中,竟然采取了冷漠旁观的态度。
宋子文气得全身发抖,孔祥熙愤怒地站起来,拂袖而去。
后排的龚茜急忙跑上去,和宋子文等人一起扶住就要晕倒的宋美龄,转过头凝视何应钦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何应钦将军,你这么做会后悔的!”
“笑话!你是什么人,敢这么和我说话?来人,这是党和国家的最高会议,把不相关的人给我送出去!”何应钦昂起头,蔑视地下达了清场命令。 龚茜不怒反笑:“不用你送了,我们自己会走。”
会议继续进行,宋子文、孔祥熙等坚决反对武力征讨的中央委员既去,主战派立即占据绝对的上风,下定决心的何应钦迅速以超过半数中央委员认同为由,果断决策,以南京中央政府和国民党中央的名义,宣布了正式的“讨逆令”,自任“讨逆军”总司令。
会议散去后,何应钦根本无视被架空的冯玉祥等人的严正警告,以不可动摇的强硬姿态,急令中央军迅速包围西安,并下令驻扎洛阳的空军派出飞机轰炸西安。
~~~~~~~~~~~
第一一八二章 后发制人(六)
十二月十五日下午一点。中央党部举行的会议刚刚结束,贺衷寒、邓文仪立即赶回朝天宫力行社总部,二人简单商议了一下,迅速召集手下干将开会,统一思想认识,贯彻中央联席会议上做出的决定,全力讨伐叛逆。
西安事变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天了,但力行社内部的意见并没有得到统一。事变发生后,依然隶属于力行社直接领导的戴笠第一时间就把消息传递给了力行社书记邓文仪。邓文仪刚刚从西安回来不久,接到消息后第一反应是不信,他与晏道刚监视张杨长达半年之久,认定张学良不会有如此胆子这么做,但此后随着西安的各种情报继续送达,邓文仪才终于确定了蒋介石出事了。
邓文仪六神无主,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命运和前途。此前他曾信誓旦旦地向蒋介石表示,安全方面绝无问题,谁想自己回到南京没多久,就出了这等大事。邓文仪急需军师出谋划策,一个电话打到了力行社的灵魂人物贺衷寒那里。
贺衷寒身为黄埔三杰之一,照理说能力方面绝无问题。但奇怪的是,贺衷寒一直无法得到蒋介石的重用,虽然先后担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剿匪宣传处”处长、“星子训练所”所长、“豫鄂皖三省剿匪司令部政治训练处”处长、“军事委员会委员政治训练处”处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宣传部长等要职,但却始终无法掌握军政大权,不要说与安毅这位黄埔四期毕业、握有西南雄厚基业和数十万雄兵的军委常委比肩,就是与胡宗南、关麟征等统兵大将相比也多有不如,虽然说靠着笔杆子成为力行社的象征,但却无法带来更多的权势。
西安事变的发生,让早有野心的贺衷寒心跳加速,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赶到力行社总部后,立即建议邓文仪召集力行社所有干将开会,全力研究讨论如何应对此次事变。邓文仪从善如流,迅速向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力行社骨干发出了召集令。可惜,此时的力行社早已失去了创立时的初衷,官僚作风显现无遗,电报送达时,许多地方的要人并没有在各地支部(省一级)坐镇,这些曾在国民党党旗前庄严宣誓将清廉一生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