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尹旭冷冷道:“罪魁祸首是那对奸夫淫妇;吴亭长管教妻儿不善,难辞其咎;而你们仆役这些则都是帮凶,亦不可饶恕,所以今天你们都得死!”

话音落地,暴怒的尹旭挥剑砍杀,鲜血飞溅,哀嚎不断。片刻间,吴府上下已经再无一个活人。

当吴有才最后倒地时,尹旭身子一颤,神情呆若木鸡。铛的一声,断水剑落在地上,尹旭踏着满地血污,往外走去,血印脚步一直延伸到长街之上。

吴府血案的消息早已传遍全镇,大街之上早无一人。尹旭一步步往前挪动着,来到香溪河边神女庙。

此时夕阳西下,青山轮廓镶上了一道金边,香溪河面波光粼粼。神女庙已经有些残破了,神女雕塑依旧栩栩如生,此情此景与一年前那个下午何其相似,只是物是人非,伊人不在。

整个下午,尹旭一直坐在神女庙,默然不语,一动不动,如同雕塑一般。蒲俊远远地站着,此时任何的劝慰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是公子一直这么坐着实在让人担心。直至傍晚时分,高易策马而来。

“公子!”

“你们先回去吧,我再待会陪陪玉娘!”

高易道:“公子切勿悲伤,夫人尚在人世!”他们已然知晓玉娘在尹旭心中的地位,夫人这一称呼十分到位。

尹旭微一愕然,旋即摆摆手:“不必骗我,放心好了,我没事!”

高易躬身急切道:“公子,在下说的是实情,夫人确实尚在人世。”

“你,你说真的?”尹旭看着高易诚恳坚定的表情,心中再次燃起一丝希望,颤声询问,

今日尹旭匆匆出城,众人十分惊奇,从吴臣口中得知缘由始末时都唏嘘不已。尤其是在英布与吴梅大喜之日,尹旭却骤闻噩耗,一喜一悲实在让人感伤。

高易初时也并未在意,只是为尹旭感到伤感担心,后来听吴臣等仔细说起事情始末,以及香溪地理位置,突然心中一动。他想起数月前,他们绕道番邑乘船北上时,彭泽船家的那番话。

当时船家有言,大船多年不用,直到去年秋天,一位锦衣华服的老爷租用。随行之人中有一年轻美貌女子,是从香溪河中救起的溺水者。与玉娘出事的时间一致,香溪河下游正是彭蠡泽,前后印证,也就是说玉娘未死。高易唯恐生出变故,急忙赶到香溪镇来报讯。同时嘱咐了吴臣往彭蠡泽畔寻找那船家。

尹旭听完高易之言,激动道:“玉娘没死,玉娘没死,她还活着……”

高易道:“是啊!夫人还活着,公子勿要再悲伤,吴公子已经去请那船家了,稍后就到。”

半个多时辰后,吴臣带着那船家赶到,尹旭连忙询问。船家因女子貌美多看了两眼,印象极深,此时一一说来,与玉娘长相全无二致。尹旭喜极而泣,激动地落下泪水!

只是想要寻访玉娘下落十分困难,船家只知玉娘随那华服老者乘船北上,却不知去了何地?天下之大,该到何处去寻找呢?那老者似乎身份尊贵,却不知具体身份?也不知他是否会善待玉娘?她还好吗?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尹旭遥望天边,感伤不已。天下之大,找到玉娘犹如大海捞针,不过尹旭相信,要玉娘还在人世,就一定有再见之日。他笃定一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第三十三章合兵一处

“玉娘她还活着?”李脖子闻听女儿生还,惊喜万分,好不激动。

“嗯嗯!”尹旭鸡琢米一样点头称是。

李跛子长舒一口,欣慰道:“那就好!只是她如今身在何处?”

“这个……”尹旭叹道:“目下只是玉娘被一位尊贵的老爷所救,往北边去了,具体行踪尚不知晓。李叔放心好了,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找寻玉娘回来!”

李跛子点点头,悠悠道:“好,我等着,只是你到了如今还不改口吗?”

尹旭身子一震,看着李跛子愕然道:“李叔,呃不……岳父!”

“好!”李跛子道:“以前我反对,是为玉娘在这乱世的生计着想,而今你有本事照顾好玉娘,我也便放心了。她对你有情,你对她有意,很好很好!只盼着你早些找回玉娘,行礼成亲给我添个大胖外孙。”

“嘿嘿!”尹旭笑道:“岳父放好好了!如今您就先住在此处,安享晚年就好!”

“嗯!”李跛子爱女及婿,关切道:“好,去忙的你的吧,不用操心我,倒是你……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多加小心啦!”

尹旭心中一暖,再拜出门去了。

来到大厅时,吴芮、英布、蒲俊等诸人已经在座,正在商讨下一步的打算。

番邑如今聚兵五千,以吴芮为首,尹旭与英布则是左右大将。河畔伏击全歼秦军四千人后,威名大振。只是这下一步该如何行事,却有些犯难了。今日都聚集在此商讨。

尹旭落座,吴芮先问道:“东来,老爷子一切都还好?”

“有劳伯父挂怀,岳丈一切都好!”

“那就好!住在我府上就当自己家好了!”

尹旭点头致谢!

英布亦道:“弟妹之事,东来切莫着急,需从长计议慢慢寻找!”

“嗯!”尹旭笃定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有信心!”

“那就好!”吴臣笑道:“尹兄的词语真是新鲜!”

尹旭嘿嘿一笑:“好了,我们说正是吧,未知各位讨论结果如何?”

“哦!”吴臣解释道:“适才我们讨论了几种不同意见,尚未有定论。”

“说说看!”

吴臣说道:“安桐所部已经被我们歼灭,周康已经回师会稽,番邑暂时是安全的。如今是该选择休养生息,积蓄实力,还是即刻出击。出击的话又该往哪个方向?是单独行动还是与人合兵一处?”

英布补充道:“北边传来消息,陈胜称王,势力倍增已经占领多地。秦庭已经派章邯从骊山刑徒中组军,出关平叛。”

“想想秦庭真是大不如前已,想当年兵多将广,兵强马壮,如今竟无兵可用,以乌合之众的刑徒平叛,真是可笑。”一名将领对此颇为不屑!

尹旭摇摇头,章邯这支部队的厉害之处他是知道的,一度纵横各地,打得起义军抱头鼠窜。直到巨鹿之战,遇到一个更强势的项羽,若非如此,巨鹿一败,六国起义险些被他平。若是众人以这种心态看待秦军,迟早是会吃大亏的。

故而郑重道:“切不可大意,章邯位居上将军,是继王翦、王贲父子,蒙恬兄弟之后,秦国数一数二的将。此人用兵极为高明,只看此时秦庭命他全力主持平叛,就可见一斑。虽说是以骊山囚徒为兵,然骊山刑徒是都亡命之徒,常年劳作体力强健,若与之重赏,辅以悍将操练未尝没有奇效。

蒲俊道:“如此说来,这章邯还真不可小觑!”

有人道:“陈王势头正大,又有东方众多英豪响应支持,中原已经乱作一团,章邯想要平叛只怕难!”

尹旭道:“陈王如今形势大好不假,中原看似乱作一团,却并未伤及秦氏根本。要做三川郡有李由镇守,义军一时也奈何不了,关中秦国故地不曾损伤,秦国大军不曾被消灭,根基仍在。反倒是义军,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章邯只要集中便利,便能各个击破,后果堪忧啊!”

尹旭续道:“别忘了,除此之外长城一带尚有秦国精锐边军,由王贲之子王离统领。必要之时挥师南下,与章邯会师,只怕……”

“尹兄似乎并不看好陈王?”吴臣好奇地询问。

尹旭颇感尴尬,历史写的明白,只是该如何告知吴臣呢?微错愕道:“不是不看好,只是枪打……呃……箭射出头鸟,秦军平叛,陈王首当其冲!”

有人担心道:“这么说的话,这反秦岂不是难上加难?”

吴臣神情专注,仔细听尹旭说道:“非也!秦军势大不假,却并非不能战胜。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团结,各路弱小的义军团结在一起,才有足够的力量与秦军相抗衡!”

吴臣道:“这么说,尹兄是主张与人合兵一处,共同抗敌?”

“不错!”尹旭抱拳向吴芮施了一礼,说道:“伯父,如今我们只有数千人马,与秦军抗衡显得势单力薄。偏安东南一隅亦非长久之计。所以小侄建议,与其他义军合兵一处!比如楚地的义军能够联合起来了,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那我们该投靠谁呢?”

英布说道:“无外乎两点,一则须得有实力,二则此人必须有足够的名望。”

“对!”高易说道:“实力是抗秦的基础,有名望才能让人折服归附,才能担起领导义军的大任。”

蒲俊道:“这么说的话,会稽的项梁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项梁本是下相人,是我楚国大将军项燕后裔,名望绝对足够。本领亦是不俗,如今斩杀了会稽太守殷通,兵起江东,如今正与右校尉周康作战。”

“听说项梁侄子项籍力大无比,作战极为勇猛强悍,是个青年俊杰,殷通便是死在他剑下。”

项羽!

终于出场了!

“我们投靠项梁?”吴臣看看父亲,又看看尹旭。

尹旭抱拳向吴芮、英布施礼,问道:“伯父与英大哥意下如何?”

吴芮道:“既然起兵抗秦就自然要打出去,只是我们仅数千人怕是难有作为。项氏是大楚将门后裔,素有名望,可以归附”

英布也称是:“听说江北好几支人马已经去投靠了,项梁将军热情欢迎,是个不错的选择。东来你说呢?”

尹旭道:“小弟也是这么想的,投靠项梁将军最好不过!”说完之后,心中好笑,这是历史注定了,项羽叔侄注定会是楚国义军的带头人,他们也不负所望,完成了楚南公当年的遗愿: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就要见到传说中的楚霸王了,尹旭心中一阵莫名的激动!

第三十四章下定决心

秦王政二十五年,以故吴越地置会稽郡,秦始皇更偕同丞相李斯,不远千里到绍兴会稽山祭大禹,同时会稽是上古地名,名震宇内,所以该区域称为会稽郡。

秦汉时期采用是郡尉分治模式,郡治一度为吴县,尉治山阴,下辖二十六县,因会稽郡是边防大镇,又有越国争霸的先例,所以尉治更显重要。比如尉治所在的山阴,右校尉周康三万大军驻守。

不知为何,前段时间山阴周康所部突然领军西进,到彭蠡泽一带剿匪。这要是在平时也没什么,不巧的是就在此时大泽乡起义爆发。江北某处院落中,一群“书生”率先得到消息,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讨论天下形势。

“师兄,看来又要天下大乱了!”

“不错,自嬴政死的那天,秦国注定就要灭亡!真是可惜,这天下不过统一数十年,竟再次四分五裂。”

“是啊!祖师宏远竟半途而废,实令人唏嘘不已!”

“想当年墨门子弟费尽心机,协助嬴政一统天下,只可惜他以暴政治天下,终究是难以长久啊!”

“本以为邓陵氏跟着扶苏会有出头之日,如今看来,我墨门子弟全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邓陵氏已非我墨门中人,他们的主张与孔丘那一套有何分别,早已偏离了墨翟先师的理念。”话至此处,老人的不自觉地听了下来,有些尴尬。

“师弟何故如此偏激,世事变化,墨翟他老人的想法……是该有些变化了!我们相里氏不也有不同的新主张嘛!”

“对,邓陵氏那些个老匹夫妄想仁政治天下,可惜扶苏死了,一切都成了空话。乱世之中,没有一个强大统一的政权,一切都是空话,所以乱世之中,还是我们相里氏以战止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