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汉-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喊话的人,听上去年纪并不大。

紧跟着从庭院里传来了叮叮当当的声响。

蔡邕?董俷心里咯噔一下,马速骤然加快。而对方的首领也有了准备,抬手就要招呼手下拦住董俷。此时双方的距离大约在六十步左右,董俷由于只是来寻找踪迹,所以并没有带上他的擂鼓瓮金锤。眼看着那人就要开口,董俷双脚一换,踩在了双镫之上,身形猛然拔起,双手向背后伸去,大喝一声,两柄投枪飞出。

这一眨眼的时间,双方的距离只剩下不到三十步。

投枪飞出,快如闪电,更力有万钧。两个首领还没有喊出话来,就被投枪射穿,栽倒在马下。而这时候,董俷已经冲了过来。一名贼兵反应过来,舞枪冲上前。

董俷看也没看,在马上只是微微一侧身,探手一把抓住了大枪。

“给我拿过来!”

单手猛然发力,那大枪刷的就从贼兵的手中夺了过来。凶猛的力量,让那贼兵忍不住向前冲了几步,正好拦在了象龙的前方。象龙马也不停步,冲过去一下子把贼兵撞飞。落在地上的时候,那贼兵已经是骨断筋折,进的气少,出的气多。

一手执枪,董俷冲向贼兵。

“蔡先生莫要惊慌,临洮董俷在此,拦我者死!”

那大枪做棍,抡起来呼呼作响。上前阻拦的贼被,被大枪抽中,哀号声四起。这时候,那成家的二十名亲随也冲了过来,狭长卷刀飞舞,所过之处只见残肢断臂乱飞。

正如董俷所猜测的一样,这些人并不是什么郡兵,甚至连最基础的队形都无法保持。

二十一个人,面对着近二十倍的敌手,却如同虎入羊群一般。

董俷在前,完全当成棍棒使用的大枪舞出一道道残影,抽打的贼兵惨叫不停。而后面的亲兵更凶狠,刀刀致命,人马冲杀过去,只留下遍地的尸体,不见一个活人。

首领先亡,已经让贼兵惊慌。

再被这么一阵凶猛的冲杀,贼兵们早已丧胆。

也不知道是谁先叫喊了一声扭头就跑,一个人跑,其他的人更没有在打下去的意志。几百个人呼啦啦四下逃窜,连兵器也不要了。董俷看也不看那些溃败的贼兵,冲到院子前甩蹬下马,抬手把已经变形的大枪扔在一旁,一把抽出了斩马剑。

“追杀贼兵,一个都不要放过!”

一声令下,那二十个亲随五人一组,分成四队立刻散开。

不是董俷心狠手辣,若是那些贼兵反应过来,发现他们只有这么点人再重新围聚上前,只怕要费些手脚。这样乘胜掩杀,却可以令对方无暇思考,只能一路溃败。

象龙非常自觉的跑到了一旁,董俷冲进了院子。

刚一进入院门,四五个额头扎着黄巾的汉子挥舞刀枪就冲了过来。

黄巾?董俷心里又是一怔。

难不成黄巾之乱又要爆发了?呵呵,这里为什么要用‘又’呢?想到处在西凉,董俷因为韩遂等人的举动差点以为黄巾之乱爆发。没想到中原各地却是平静异常。

故而看到这些头带黄巾的人,董俷还真的吓了一跳。

不过那也只是一瞬间的错愕,眼看着对方冲上来,他脚下错步一滑……董俷的体型有点像他老子,属于那种极为魁梧的类型。可多年苦练五禽戏,令他的身体和步伐非常灵活。手中的斩马剑滴溜溜一转,横刀一推。和对手错身而过,不但躲过了对方的攻击,更把对方拦腰斩断。那汉子下身往前冲,上半身却倒在了地上。

肝脏混合鲜血染红了地面,凄厉的惨叫声更回荡夜空。

趁着其他人一愣的功夫,董俷已经看清楚了院子里的情况。大约有二三十个敌人,蔡邕被一个魁梧的少年挡在身前,被十几个黄巾贼堵在门口,却冲不出来。

火势很猛,眼看着就要把整座房舍吞噬。

而那魁梧的少年更是满身的伤口,却毫不退缩,顽强的挥舞宝剑阻挡敌人。

场中的情况看清楚了,董俷不免着急。贼兵再次围了上来,这些人的意志,显然要比院子外面的那些人要坚强,而且也颇有勇力。斩马剑一颤,幻出了数十道剑光。

董俷的刀法并不算特别出众,但和这些黄巾贼一比,却高明了百倍。

剑光闪闪,一蓬蓬热血喷溅在空中。十几个围困董俷的黄巾贼被瞬间砍得七零八落。董俷不但招数比他们精妙,更兼那一身天生的古怪力量。他的斩马剑,是蒲师傅专门打造,重四十八斤。而那些黄巾贼手里的兵器,根本无法与董俷相提并论。

一剑砍掉了对方的脑袋,鲜血喷溅在董俷的身上。

董俷有点兴奋了,哇哇大叫起来。对手不敢在上来,他冲到围困蔡邕的黄巾贼身前,手起刀落,把一个黄巾贼砍翻在地。凶猛的砍杀,令黄巾贼也感到了恐惧。

魁梧少年带着蔡邕刚冲出火场,身后的房屋哗啦一声就塌了。

“伯喈先生,您没事吧!”

“没事,没事……”

“你,保护好伯喈先生,其他人交给我!”

董俷冲着魁梧少年叫喊了一声,转身就冲向了其他人。院子里也只剩下十几个黄巾贼,根本不够董俷杀的。一会儿的功夫,就只剩下一具具残缺的尸体。而董俷瞪着眼睛,向四处张望。那张丑脸上沾着血污,在火光中更显出恐怖的气息。

看到董俷的模样,魁梧少年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院子外面,有马蹄声传来。

蔡邕和少年本就惊魂未定,听到马蹄声,脸一下子变得惨白。幸好,来人在外面高喊道:“主公,贼人已经杀退,主公可无恙?”

“我没事,没事……给我搜查战场,看看有没有活口。”

“喏!”

董俷这才走到了蔡邕面前,也不理那少年一脸戒备的模样,躬身一礼道:“先生受惊了!”

只要是人,总会怕死。

在没有希望的时候,蔡邕可以大义凛然,毫不慌乱。可是当危险过去之后,强撑着他的那一口气立刻松懈下来。脚一软,险些就瘫在地上。若非少年搀扶,这脸可就丢的大了。

不过,蔡邕并不觉得难堪,相反自嘲的笑道:“当年王越让我练剑,我还死活不听。今日才知道,这世道艰辛……有些事情,不是靠着圣贤书就能够解决掉的。”

他站稳身子,“董家小哥,这次多谢你了。若非你及时赶到,邕几乎丧命。”

“先生客气,先生在颍川替俷求情,这份恩情俷如何能忘?有道是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区区小事,可足挂齿,再说了,能再遇先生,也是俷的服气。”

这番话说的是条理分明,特别是那一句‘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更是让蔡邕眼睛一亮。忍不住笑了起来,“元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话你可信了?”

那少年也在上下打量董俷,闻听蔡邕的话,也笑了,“学生受教了!”

眼角的余光,看到有人影贴着墙边晃动。少年定睛看去,立刻大吼一声,“贼子,休走!”

他喊的快,可董俷的速度更快。

一道乌光呼啸射出,蓬的就没入了院墙,挡在那人的面前。

纵身上前,斩马剑搭在那人的脖子上。董俷还没有来得及开口,那个人就扑通跪在了地上。

“巨魔儿饶命!”

董俷不由得一怔。巨魔儿这名字是韩遂对他的称呼,在西北或许有些名声,但在中原……想那韩遂,总不可能把这种事拿出来炫耀。可这个人,又是如何知道?

心中疑惑,脱口问道:“你认识我?”

第五十三章 追悔莫及

那人一身文士打扮,只是头上的高冠已经不见,头发散乱不堪,正是黄劭。

董俷打量了半天,却不记得在何处见过此人,于是问道:“你是谁,如何知我?”

“在下黄劭,益州巴西人,曾在金城见过将军大展神威。”

董俷更加奇怪,“你既然是益州人,为什么跑去金城?今日为何又要来劫杀先生?”

“我……”

蔡邕在少年的搀扶下走过来,“董家小哥,他是奉中常侍封谞等人的命令,前来杀我。”

封谞?中常侍?

董俷自然听说过封谞的名字。他老子董卓,在暗地里贿赂十常侍的事情他也知道。

再者,十常侍之名,可说的上是天下皆知。

只是董俷不明白,十常侍为什么要杀蔡邕?而且,既然是十常侍要杀蔡邕,为什么会让这些人出面?看这些人的打扮,分明就是黄巾贼,太平教徒。十常侍和黄巾贼走到一块了吗?可惜,那评书对黄巾之乱的讲述并不多,董俷也想不起来还有这么一段情节。

迟疑了片刻,董俷的手上猛然用劲,冰冷的刀锋贴在黄劭的脖子上,留下一道淡淡的血痕。

黄劭身子一软,就瘫在了地上。

董俷问道:“我问你话,你要如实交代……你可是太平教徒?可认识大贤良师?”

黄劭目露惊恐之色,失声道:“你……”

“我再问你,此前你去金城,可是要和那韩遂勾结,共同起事?”

“你怎么知道?”

“现在是我问你,却不是你来问我!”

蔡邕骇然的瞪大了眼睛,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董俷,看着黄劭,最后和少年的目光接触。

“我再问你,那中常侍封谞,可是和你们勾结在一起了?”

黄劭没有回答,但眼中流露的惊恐之色,却足以说明了一切。董俷没有再问,因为随从在搜索完毕之后,前来报告说,没有活口留下。有没有活口都不再重要,这个黄劭,应当是太平教中的重要人物,想必知道的事情,也绝不会让董俷失望。

命随从把黄劭看管起来,董俷想要开口询问。

蔡邕却先开口,“贤侄,你怎知道,他是太平教徒?你又怎知道,太平教要起事?”

言语间已经亲近了许多,从小哥到贤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说明蔡邕认可了董俷。

董俷暗自叫苦,总不成说他是穿越来的,知道要发生黄巾起义之类的话语。

犹豫片刻,他说:“不瞒先生,去年初,太平教曾在临洮传教,因我觉得他们居心叵测,故而想要把他们驱散,却不想引起了他们的反抗。那些人,也是发髻披散,以黄巾抹额,故而……此后我护送姐姐前往金城,不想遇到韩遂暗中陷害。”

他把在西凉的遭遇说了一遍,听得蔡邕和少年不停倒吸凉气,看董俷的目光又不一样。

最后,董俷说:“我从金城逃回临洮后,才知道朝廷已经任命韩遂为金城太守,西部都尉。父亲劝我不可以意气用事,可我却不甘心。善良之人含冤而死,作恶之人却逍遥自在,我不甘心……故而我命人打听消息,这才对太平教知道一些。”

听上去很合理,没有任何破绽。

蔡邕迟疑了一下,突然发问:“贤侄,你观这天下大势又将如何?”

董俷顿时傻了……

天下大势,天下大势和他有屁关系?他自然知道天下大势,可要是说大汉将亡之类的话语,只怕蔡邕二话不说,立刻就要揪他去官府问罪。他疯了?傻了?但蔡邕问出这话,却也未尝不是一个机遇。回答的好,说不定还能得到蔡邕的帮助。

董俷想了想,“天下大势,俷并不知道。只是太平教乃是一剂毒药,迟早会对朝廷造成威胁。若朝廷不能及早防备,只怕这些人会成为害群之马,令江山动荡。”

“那会如何动荡?”

“这个……也许会让朝廷衰落吧。俷乃一介武夫,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

蔡邕饶有深意的看了董俷一眼,“贤侄,你当真是小心谨慎啊……呵呵,与你父亲一样。”

“我父亲?”

“你父亲董河东,身为司隶校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