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的大名张廷兰绝对不会不清楚,他是日本士官生当中的翘楚,又在保定军校担任过校长,前后给赵尔巽,袁世凯等人担任过重要幕僚,名望很高。张廷兰还知道真正让蒋百里被后世铭记的就是他在晚年写的军事著作《国防论》,给抗日战争规划出来一条明路。
“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或许就是这样的论断,才让中**民坚定了信念,扛住了足足八年的战火,迎来了胜利的一天,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点!
蒋方震一生并没有真正领兵打仗,称为军事家是不够资格的,但是绝对称得起是军事学家,不可多得的学者型人才。张廷兰早就希望和这位大家打打交道,看看他的真实水平,最好能够收为己用,至少能担任一个高级的军事幕僚。
而且蒋方震出任过保定军校的校长,人脉关系深厚,要是通过他,把保定生拉来一批,那绝对是天大的好事情。
在民国期间,保定生的质量和数量绝对在黄埔生之上,涌现出一千多位将军,成材率惊人。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真正的领袖和标志杆性人物,无法把所有力量联合到一起。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给了张廷兰下手招揽的机会。
有了这些想法之后,张廷兰对于蒋百里一行,也有了不少的期许,因此他亲自到了奉天火车站迎接蒋方震一行。
在火车之上,蒋方震也在不断的看着沿途的景致,尤其是临近奉天之后,到处都在破土动工,到处都是忙碌的工人,一片忙碌繁华的景象。铁路两旁的仓库密布,一看就是物流繁荣。
坐在蒋方震的对面还有几个年轻人,其中一个叫何柱国的年轻军官就说道:“先生,真没有想到这关外之地能这么繁荣,竟然有超过京津的气象,奉军之中的确有能人啊!”
蒋方震微微点点头,然后用手指了指车厢下面的一个角落,然后说道:“你看这里写的是什么?”
几个年轻人都忍不住低头,下面有四个清晰的小字:中国制造。
蒋方震笑着说道:“看到没有,这列火车是奉天自行生产的,前段时间吉奉铁路全线关头,就已经听说哈尔滨轨道车辆公司已经能够大量的生产机车了,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且一路行来,差不多半个小时就有一趟往来的列车,从运输的密度上面,就能看出东三省的贸易十分的繁荣,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先生,在山海关一段,奉军已经开始着手铺设铁路复线,沿途各地都已经开始动工了,以后铁路运力势必有很大的发展。这些铁路平时能够运送旅客货物,到了战时,就是军队机动力量的保证,有了发达的交通网,就有了强大的运输能力。德国能够快速调动兵力,快速动员全国的力量,和几乎所有的欧洲列强作战,强大的铁路交通有着重要的作用。”
何柱国一面说着自己的想法,一面也露出了向往之意,从这一路上走来,就看出了奉军强大的底蕴,不是其他的军阀能够比拟的,绝对是建功立业最好的所在。
“先生,您是兵学大家,东三省一定会求贤若渴的,您就留在奉天吧!”一旁另一个名叫王以哲年轻军人也笑着说道:“早就听军校的老师和学长介绍过,先生您一直主张军队不要打内战,要保家卫国,要收复国土。奉军在这些年做得很不错,我听说他们刚刚在外蒙消灭了入侵的白俄恩琴一部,上万的俄国人都被他们一战歼灭了,这是何等的威风啊!”
“没错,光复外蒙,整个北疆都安全了不少,绝对堪称壮举啊!”吴克仁也在一旁笑着说道,眼神之中充满了希冀。
蒋方震看了一眼这几个保定军校的后辈,微微一笑:“你们几个小家伙是不是想把我说服了,和你们一同投靠张氏父子啊?”
“先生明鉴,不过这不叫投靠,应该是报国!”何柱国笑着说道。
蒋百里摆了摆手,然后说道:“你们不清楚,在辛亥年的时候,我和张作霖就打过交道,我给蓝天蔚出谋划策,想要光复东三省,结果败给了张作霖,差点脑袋都没有了。”
“先生往事已矣,张雨帅已经仙逝了,奉军也换了领袖,您就不要在意了。”
“不说了,不说了!”蒋方震摆了摆手笑道:“火车到站了,咱们也看看东北究竟有什么变化吧!”蒋方震一行人先后下了火车。
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炮换人才
蒋方震率领着将近一百人的军事考察团到了奉天,这些人当中除了几个保定军校的学生之外,其他的都是吴佩孚精心挑选的人员,他们到奉天的任务就是考察东三省的军工生产情况,同时和张廷兰进行洽谈,采购军火。
目前奉天的军火品种已经极为丰富,直军需要什么,又能买到什么,都需要仔细的权衡,没有一个精通军事的大才绝对不行,因此才把蒋方震派了过来。
采购团的众人刚下了火车,就见到不少军官,簇拥着一个年轻人站在了站台旁边,一见到蒋方震下车,这个年轻人快步走了几步,笑着迎了过来。
“蒋先生大驾光临奉天,实在是欢迎之至啊!”
蒋方震也早就从报纸之上见到过张廷兰的照片,此次一见面,发现张廷兰比想象的还有年轻,不过浑身上下有着一股强烈的自信,不容任何人的轻视。
“兰帅太客气了,玉帅说上次和兰帅相谈甚欢,要不是公务繁忙,他还要亲自来奉天,同兰帅纵论天下呢!”
“玉帅也是当世的豪杰,能和他联手,也是求之不得啊。”
两个人寒暄了几句,张廷兰就主动邀请蒋方震到帅府一叙。蒋方震也没有客气,直接上了汽车,随着张廷兰前往帅府。从火车站到帅府短短的一路,蒋方震的心里头受到巨大的震撼,奉天和十年之前已经迥然不同。
道路已经大为拓宽,两旁都是鳞次栉比的建筑,密密麻麻的广告牌,异彩纷呈,人流往来不息,论起繁荣的程度。丝毫不比上海滩的十里洋场差。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奉天市容洁净,道路秩序井然,不是有清洁工人和巡警路过,维持着秩序。街道上面也看不到其他地区随处可见的乞丐,光是从这一点上看,奉天就要高出中国其他城市很多。
见微知著,能把奉天治理的如此,推而广之,东三省的发展也绝对不会差了。从蒋方震的心里,并没有看得起奉军。当初的张作霖就是一个偶然得志的土匪头子,狡诈凶横,虽然他击败了民党,还差点杀死了蒋百里。
不过张作霖不论是领兵打仗,还是治理地方。都是老一套,土匪习气十分严重。这样的人最多也就是一方豪强。绝对不会真正的建功立业。可是现在眼中所见,已经颠覆了他对于奉军的认识,这绝对不是一伙土匪能得到的程度。
尤其是路过街区的时候,蒋百里看到了成片高大的烟囱,正在不断的排放滚滚的黑烟。这要是放在后世,绝对是要被拆除的污染源。可是此时却让蒋方震感到了无比的亲切。
如此庞大的工业区,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这奉军真是好大的手笔,竟然弄出了这么多的工厂。而且这还是在日俄两国的眼皮子底下,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走了这么一段,蒋方震的心里头已经掀起了滔天的波澜,工业就是国力的最好体现,也是列强能够欺负中国的奥妙所在,看样子奉军已经抓住了这个命门,看来奉军的崛起势头已经不可扭转了!
下车之后,蒋百里就十分感慨的说道:“兰帅,窥一斑而见全豹,奉天能有这么大的发展,实在是太令人欣慰了。”
“蒋先生,奉天开始工业建设,也有三个年头了,想要有所成就,恐怕还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毫不客气的说,我们已经找到了强国强军的方向,只有发展工业,掌握先进的技术,靠着强大的国力,才能把列强从中国赶出去,至于其他的都是缘木求鱼。”
蒋方震一听这话,笑着说道:“兰帅,如今社会上有人主张学习美国,还有人主张学习俄国,不过不管怎么说,都是要从制度下手,唯有兰帅强调从实业下手,的确是独树一帜啊!”
“制度只不过是借鉴而已,医生早就讲究对症下药,因人而异,这国家更是如此,该如何管理,那需要不断的磨合协调。各个列强的制度也都不相同。但是所有列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是工业化的国家,都能生产各种机器设备,武器军火,不去抓住这个共性,而去追逐别的东西,不但不能救国,还会误国啊。”
张廷兰也十分感慨的说道:“不管日后如何发展,如果不知道发展工业,不知道狠抓国防,不能够对外强硬,不能够捍卫国家主权,这样的势力迟早都会被中国民众无情淘汰!”
“说得好!真可谓是一针见血,兰帅的见识真让人佩服。”
蒋方震不只去过日本,也去过德国留学,对于世界的cháo流还是很清楚的,听到张廷兰的这番见识之后,如同黄钟大吕,让他十分的钦佩,有了类似的见解,双方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少。
他们步入了会客厅,分宾主落座,蒋方震直接开门见山,说出了来意。
“兰帅,吴将军这次委托我过来,想采购一批军火,主要是火炮和飞机,他想采购二百门各型火炮,再加上二十架作战飞机,另外还想请兰帅落实当初的诺言,派遣一批技术人员,帮助提升巩县兵工厂的产能。”
说着蒋方震将一份采购清单放在了张廷兰的面前,张廷兰拿起来看了看,吴秀才的确是狮子大开口,其中包括十八门一百五十毫米重炮,三十六门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光从火炮的数量来看,足够装备四五个北洋的步兵师了,看样子把持了zhongyāng之后,直军的扩军在所难免,而且手笔还相当的惊人。
“提供这些军火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我想知道玉帅准备准备拿出多少钱呢,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兰帅,不知道你准备开价多少啊?”
“就拿一百五十毫米的榴弹炮来说,类似口径的重炮都是各国陆军的主力,我们的近邻日本甚至都没有装备,生产一门火炮至少要十五万大洋的成本。按照每门火炮配一千发炮弹计算,玉帅一次要了十八门,总价也要四百万左右,我真担心他拿不出足够的钱啊!”
张廷兰说完之后,蒋方震也把眼睛瞪圆了,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门火炮就这么贵,吴佩孚虽然也准备了几百万,但是很显然光是这些火炮的价钱就承担不起。
其实张廷兰也不算是胡乱开价,想要在国际上购买重炮。基本上不可能,这是有价无市的宝贝东西。另外后世在三四年,德国重新武装之后,放宽了对中国的武器出口限制,提供了一批一百五十毫米的牵引榴弹炮。每门火炮要了八十七万元的天价,一个二十四门火炮的重炮团一共花费了2088万元。
奉军现在卖的火炮虽然比不上德国的先进。但是至少口径一样。威力同样不俗,而且还有相应的配套服务,一门卖二十万元一点都不算高,已经是很合理的价格了。
“不对,不对!”蒋方震突然连连摇头:“兰帅,生意不能这么做啊。我可是听说你们奉军卖的一百五十毫米重炮不是你们生产的,而是奥匈帝国制式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