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希夷点头:“这一点我也考虑过了,很幸运,我们殖民点有一部分是来自民国福建造船的人才,明代众那一边也有一些当初就是制造宝船的船匠,所以我打算集中我们的造船力量,对这些明代帆船,进行拆解改建。当然,暂时来讲,我们还只能利用现成的东西。这些船舰在我们的近海活动没有什么问题。”
  随即邓希夷从包里拿出了一些图纸,道:“看看吧,这几张是工业局连夜赶出来的草图,就是我说的用帆船进行改建之后的军舰模板。一种是两千七百吨左右护卫舰,暂定名戚继光级,它们将来源于郑和船队中那些吨位较小的帆船,我们会采用蒸汽动力,但是并不会包上生铁装甲,这种船将主要执行近海防御的任务,以及为商船进行护航,替代我们现在不得不使用的那些风帆战船。再一种就是战船的改建了,它们将改建成为排水量六千吨的装甲巡洋舰,暂定名扬威级,这也会是我们海军中未来比较重要的主力舰,我们会采用龙骨拼接的手段,将一艘战船的龙骨和另一艘的龙骨的一半拼在一起,这样这艘船的长度大约会在90多米,船只的宽度我们会放在15米左右,大长宽比也获得航速优势。最后一种,我们准备改造郑和船队中第一等船宝船,作为海军的核心主力舰,也就是装甲战列舰,暂定名永乐级。设计排水量一万吨,也就是说,以现在一万多吨的宝船排水量,我们实际上还要削减它。舰长约为108米,宽18米,我们会使用多种手段增强舰体结构,使之能够适应比较高强度的海战。”
  刘天看着邓希夷道:“舰长,你也真的是够拼啊,咱们这个殖民点现在还没安定下来呢,你就开始筹划在十八世纪打造十九世纪后半叶的舰队,咱们用得着吗?”
  邓希夷平平淡淡地道:“拭目以待好了,虽然现在我们只有十三万人在这个地方,但是很快,人性的逐利心理,以及我们掌握资源和技术的优越感,会让我们开始满世界地去攫取新的利益,我们会制造出商品,行销全球,我们会谋求更多的人口,甚至我们还可能去夺取更多的土地,这些都需要一个强大的海军。”
  刘天仍旧是不敢相信,“这些真的可能吗?”
  白南没有说话,他知道邓希夷的预见是非常有前瞻性的,现在殖民点的众人还存在着迷茫,更多只是想安生地在这个土地上生存下去。但是当生活稳定之后,难免会有一些人希望获得更多,有人希望建功立业,有人则希望富甲天下,还有人可能希望社会形态更接近他们生存的时代,这就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人力,扩张不可避免。
  邓希夷继续说道:“我大体计算了一下,未来我们将建成永乐级战列舰4艘,扬威级巡洋舰16艘,戚继光级护卫舰34艘。其余舰艇我们都将改建成为商船,主要使用郑和船队里那些马船、粮船和坐船,会经过改造但是不会拆掉重制,因为那样工程量太大。”
  白南听到这个数字也是咋舌,他道:“舰长,且不提改建整个郑和船队所需的工作量有多大,单是为几十艘军舰配备武器,也是个难题啊,你知道我们只接收了一百多门国府军的日式和美式火炮,陆军还要使用一部分,留给海军的恐怕不会很多。”
  邓希夷不以为意道:“小白啊,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嘛,咱们的技术和设备的优势得天独厚,很快我们就会投产钢铁厂,之后就是机械厂和军工厂,制造大炮应该不成问题。就算制造不出二战水平的大炮,但简易线膛炮制造起来应该没有太多难度,我们也不需要这些火炮多么精良,可靠性足够,比这个时代欧洲人的滑膛炮厉害就行。”
  白南想想觉得也是,改造这么多战舰,是一个耗时很长的工程,这段时间内,估计殖民点的军工厂确实也能够生产火炮了。
  随后,他又问道:“那么民国众那边的船又该怎么处理?”
  邓希夷道:“民国众那边的船舶就比较复杂了。其中很多船只都是有主的,船东就在船上,比例大概占到百分之二十多。虽然暂时我们会征用他们的船,但最终这些船还是要还给他们的。他们乐意跑航运也行,卖掉也无所谓。这些我们就不便处理了。那些无主的船舶,我们会进行一次遴选。条件比较好的、吨位比较大的,我们留下来,作为商船、客轮之类。那些比较破旧的小火轮,一二百吨那种,没有什么太大的存在价值,除了留出一些给内河航运的,其他我们还是准备拆掉。我们还将从这些拆解的船舶上,获得一些材料,包括重要的蒸汽机,配备给我们的帆船军舰,毕竟现在蒸汽机我们也没法自造。”
  民国众船队中,绝大部分是几百吨到两三千吨的小型轮船,确实没有全部保留下来的必要。封存留待以后使用也不划算,毕竟船舶都有折旧,保养也成问题。所以还真的不如拆掉它们。当然,民国众船队中也有几艘外国制造的大型轮船,包括六艘万吨以上的轮船,还有十几艘五千吨以上的船舶。这些都将成为殖民点一段时间内的航运主力船舶。
  当然,超过十万吨的昌茂轮才是殖民点最有航运力的船舶,只是在没有油料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轻易开动这艘大家伙。


第17章 遇袭
  殖民点海军发展之事,不可能操之过急,实际上现在长滩港的码头建设还在进行中,另外为了改建船只,港口中还要起一座船坞,这都是大工程,一时半会儿也做不完。倒是现在最为活跃的,都是郑和船队中吨位相对比较小的帆船,这些排水量不过数百吨,最多一千来吨的帆船,拖着大大的渔网,在周围数十海里的海域内转一圈,便能够收获不少的海鱼,这些渔获也成为了殖民点重要的副食品。
  白南现在仍旧是隶属海军的军官,不过大多数海军,尤其是现代众的海军,除了养护船只,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而赵大岭却更喜欢把白南当成自己的一个心腹,或者助理来使用,白南要么是跟着出谋划策一番,要么就是带着决委会的命令,指导一些单位的工作。
  “白中校,司令员通知您,那些西班牙教士似乎希望进行沟通,司令员着您过去看看他们想要说些什么。”一名传令的维和营士兵找到白南通告道。
  白南现在已经搬到陆地上来住了,他分到的是一套单独的军官宿舍,由于殖民点住房的紧张,除了有家有口的能够分到单独住房,大部分单身人士,尤其是军人,都是住八人一间的宿舍。当然白南的宿舍虽然是单人间,但实际面积也不大,只有一张书桌、一张床,都是木工们临时用北美红杉打制的,虽说不算精美,但也耐用。军官宿舍也没有单独的卫生间,军官们也是要上公共的盥洗室。
  白南得了命令之后,就跟着这名士兵来到了关押那些教士的地方。他们原本的布道所已经被征用了,那栋规模不大的建筑现在属于陆军使用。西班牙的神父们一开始住帐篷,后来条件改善了些,把他们关进了一间木头的平房,也是一座临时性的监狱。
  曾经与这位名叫克鲁扎多的神父有过对谈和交锋,处于优势地位的白南还是云淡风轻的样子,他摘下军帽,算是对神父表现了一点礼貌,然后用一口纯熟的西班牙语问道:“神父,请问您找我来,有什么希望谈的吗?”
  克鲁扎多问道:“白中校,请问贵方对我们这些无辜的上帝牧者有什么样的安排吗?”
  白南耸耸肩:“暂时没有安排,我们很愿意就这样下去。”
  克鲁扎多明白,这些东方人应该真的没有拿定主意怎么处置自己,那么这样一来就对他的计划比较有利了。
  “恕我直言,贵方占领了这片土地,我们无话可说。在目睹了贵方惊人的营造能力和开垦水准后,我们坚信贵方能够给这片蛮荒的土地带来文明,这是一切文明世界的绅士希望见到的。我们布道所的方济会教友们,也十分乐意为洛杉矶,哦,你们是这么叫的吧,做出一些贡献,至少这比把我们当成囚徒要强得多。”克鲁扎多试探地问道。
  白南有些疑惑:“你的意思是,你想要替我们工作?那你们效忠的西班牙国王怎么办?”
  克鲁扎多正色道:“我们所服务的永远都是上帝。不管在哪个王国挥洒汗水,都是为了圣父的光辉。”
  不过,狡猾的克鲁扎多又立即道:“但我们也十分乐见贵方与伟大的西班牙王国的交好,我们这些人,也愿意为了两边建立坚固而持久的友谊和互惠关系而付出努力。假设您能首肯,我可以立即派我的助手们,前往墨西哥,前往西班牙,为您争取国王陛下和主教们对贵方占据上加利福尼亚法理性的认可。”
  白南不禁嗤笑一声道:“我们对这片土地的主权,不需要别的国家来为我们背书。而且,你们的人要是真的走了,带回来的恐怕不是友谊,而是战争吧。”
  克鲁扎多强辩道:“只有愚蠢透顶的人才会与贵方开战,试问英勇而睿智的白中校,您自己就是一名军人,您认为新西班牙殖民地的军队,有能力击败贵方的无敌军队吗?”
  白南倒是没想到克鲁扎多居然这么贬斥自己国家的军事力量,抬高洛杉矶殖民点的力量。白南不是轻易就被别人忽悠的家伙,他也只是淡淡一笑,道:“战胜自然不成问题,但是我们不喜欢打仗,也讨厌麻烦。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你们暂时还是不要想着离开了。”
  克鲁扎多心知现在还不是一个好机会,于是退而求其次道:“既然如此,那么请允许我们这些苦修士,为洛杉矶进行劳动。如果可能,我们愿意成为贵方治下的子民,继续为上帝播撒福音。”
  白南立即就警觉起来了,之前他已经对付过了一批民国众里的自发性传教士了,现在如果放出一批专业的18世纪传教士,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多的麻烦。
  “克鲁扎多神父,请恕我无法做主答应你些什么,我需要将情况禀报上头,看我的上级如何做出决断,请耐心等候。”
  当然,就算白南将事情告知决委会,决委会也会采取极度谨慎的态度的,殖民点不缺这几个人力,而且还是怀有异心的人力。
  走出这间小监狱,白南就撞见了几个莽莽撞撞的士兵。
  “发生了什么,这么慌张?”白南拉住一个士兵问道。
  “白中校!”士兵首先敬礼,然后解释道:“我们的探矿队,遭到了印第安人的袭击,现在被困在了山林中!一个矿工拼死跑回来将情报传了回来,决策委员会已经召开会议讨论对策了。”
  “你说什么?”白南大吃一惊。
  这支探矿队是工业局地质工作者杨宏林率领的,前往周边山区为殖民点寻找煤炭的。
  洛杉矶地区是被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脉环绕,一面临海的地区,属于落基山脉的两座山脉中,同样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之前杨宏林便利用之前电脑上的资料,寻找到了一个储量比较丰富的褐煤露天煤田。这些褐煤燃烧值比较低,取暖、烧窑甚至发电都足够用,但是如果想要炼焦继而炼钢,就有些不够了。
  杨宏林又查询资料,发现洛杉矶附近还有一处烟煤产地,虽然产量不大,但是供应洛杉矶一地使用是不成问题。洛杉矶殖民点工业发展的一个核心大计就是大炼钢铁,所以工业局又派杨宏林带领二十几个人,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