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阮福映不气馁道:“大唐兵精,哪怕是三五百精锐,也足以教叛贼好看,在下在嘉定府还有些声望,人心皆盼我阮氏重归,只要在下登高一呼,便能有众人响应,如果能得大唐臂助,资助在下一批武器、金银,必能够组织起一支义军,击败西山之贼,复我安南山河!”
  陈默也没有什么太大兴趣吊着阮福映,他很直白地说道:“协助小王爷复国,倒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我大唐驱兵两万里,出人出钱给小王爷,靡费周章,不知小王爷有什么能够作为交换的呢?”
  阮福映先是一喜,看来唐人应该是能够争取的了,那么就看开的加码有多高了,阮福映道:“若是安南成功复国,在下侥幸成为国君,必以大唐所支持的金银十倍奉还。”
  陈默摇摇头:“这话一听就像是顺口说出来的,而且这个吸引力,对我们来说还不太够。”
  阮福映想了想,又咬牙道:“在下可开放安南国境,给予大唐排他的贸易特权,不与西洋其他国家贸易。”
  陈默又笑着摇摇头:“小王爷恐怕不太明白,我大唐跟欧洲那些国家不太一样,我们推行贸易自由,也认为竞争是有益的,排他性条款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你可以自由地跟西方人进行贸易,倒是大唐商品免关税这一条,你可以记下来。”
  阮福映一想,这个免关税似乎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一个国家税收有加有免,本来就是正常政策,如果仅以免税作为条件,那么甚至对国内都是一番交代,因为这算不上什么不平等条款。
  不过看陈默的样子,显然仅仅是免关税这一条还是不够的,他最终下了狠心,道:“在下愿以会安、昆仑岛二地为偿,答谢大唐厚恩。”
  连割地都用出来了,可见阮福映还真的是节操满地的政客。不过陈默和林有德早就计较好了,越南割了什么贸易港口或者小岛给大唐,真的是没有什么太大的用途。如果说是沪上、港岛这样的地方,那价值不可估量,单单作为贸易集散地,就是了不得了。因为这二处背靠珠三角、长三角,能够对整个庞大中国贸易起到作用。但越南究竟还是太小了一些,大唐没必要在此处过分消耗精力。
  陈默道:“你们越南的地,我们大唐不要。好吧,我就说明白一些吧,大唐能够提供给你的呢,是一千名装备精良的婆罗洲华人士兵,你放心,他们在战场上能起到的作用,是定海神针级别的。大唐还可以提供给你1000料的船舶10艘,1500料的船舶6艘,2000料的船舶4艘,让你能够有水师袭击沿海敌人。除此之外,大唐还可以提供给你一笔20万大唐银元的军费。”
  阮福映此时已经激动地快说不出话来,这个支援规模,已经远远超乎他的想象了,一千名训练有素的唐军士兵,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打不少的胜仗。虽然他已经预料到唐人绝对不会听从他们的指挥,但只要能打仗,一切都好商量。
  大型船舶的提供,更是让阮福映喜不自胜。越南没有什么像样的水师,所以在这场内战中,他们都求着中国海盗作为他们的雇佣兵,帮他们运兵和袭击对手。二十艘大船,足以使他建立起一支最强的水师,甚至连清廷的广东水师也没有这种规模,他能够从海上分兵,在敌人背后出现,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至于20万银元的资金,更是雪中送炭了。虽然他能够很快地拉起一群利益被起义军侵犯的地主武装、不满情绪高涨的官僚贵族军队,但是没有钱他照样什么都做不成,有了这笔钱,他能够用军饷稳定军心,还可以拉拢一些起义军中不太牢靠的将领。
  不过阮福映也有些战战兢兢,他小心问道:“那么大唐天使希望从安南得到什么呢?”
  陈默微微一笑,道:“主要是两个部分吧,另外还有一些细节,我可以再具体拟给你,我们先说主要的。第一个大部分,商贸上,所有大唐商品无限期内免关税和其他入口的杂物费用,同时,唐人在安南的一切合法行为需要得到保护,不能受到当地人的侵害。大唐要获得在越南投资、经营种植园、开矿等活动的许可,同时在经营税务方面,安南官方也要给予一定的减免,这个可以细谈。唐人在安南犯罪,不能有安南单独审判,需由大唐和安南组成的联合审判庭进行审判,而且唐人的刑罚不能在安南执行。好吧,简单来说,这就是治外法权。”
  阮福映听了半天,虽然觉得有点伤一个国家的体面,但是也不是割地赔款,而且安南也不是完全没有管理的权限,觉得这个并不难接受。
  陈默又道:“第二方面,为了安南阮氏的复国,大唐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这些当然不是白白就付出了,考虑到你们的战后重建呢,我们也不会让你们用货币偿还了,但是这不代表不需要偿还了。大唐接受以劳动力人口的形式向我们偿还成本。战后,安南朝廷需向大唐提供20万人口,这些人口以青年女性为主,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为辅,好,就是这样。”
  阮福映骇了一跳,毕竟现在越南还不是人口过亿的国家,整个越南持续经历割据和战乱,现在人口也就是四百多万,要让唐人带走20万人口,也就是说近百分之五的人口就没有了,而且带走的还以青少年女性为主,这对人口的打击更大。
  旁边立即有谋士对阮福映道:“大人,这个条件虽然苛刻,但是万事以大业为重,若是没有唐人相助,您难道一辈子就苦守在孤岛上么?之前您提出说割让会安、昆仑岛,这两地人口相加,也有十来万了吧,最后您还赔上了土地。现在只不过是二十万人口,而且兵祸之下,丧父丧家之女不计其数,将其赠之唐人也未尝不可。还有那西山贼匪,如大人坐稳天下,自然是不能让他们继续留下的,本来便是要杀的贼匪,不如也便送予唐人,他们的亲属之类,也都算成罪人,一并驱逐,让唐人带走,这天下留下的,都是忠于大人的子民,岂不美哉?”
  阮福映听后,目光也渐渐坚定。


第186章 伸手要钱
  阮福映是没办法拒绝的,于是他答应了唐人提出的条件,随后登上了唐人的商船,一同返回了西婆罗洲首府坤甸。刚登上唐人的巨大货船时,阮福映十分惊异,船舶吐着黑烟,并且发出着机器的声响,在水上的速度相当快。
  “大唐支援给我的船都是这般的船么?”阮福映有点幻想地问。
  “自然不是,就是寻常的福船,需要风帆的那种。”
  阮福映多少有些失望,不过作为一个封建王孙,他对于新生科技并没有特别的敏锐性,在他看来这船只不过是快一些、大一些,如果让他来搞,势必要做的气派豪华,能够符合他身份地位的。至于大吨位、高速度的船舶能够减低运输成本,让商人获得更多利益,继而惠及国家,在他脑海里是没有这根弦的。
  安南虽然不至于闭关锁国,但是受儒家文化影响深重的这里,认为从商是贱业,而且使民众追逐利益,离开土地,是不应该鼓励的行为。
  阮福映没有将所有的支持者都带来,随同他来到坤甸的只有少数的护卫和地位比较重要的臣子,还有数百人仍旧在苴洲岛,林有德已经许诺他,之后可以将这些人带到西婆罗洲去。
  虽说从苴洲岛到了婆罗洲,变为寄人篱下,但在苴洲岛这狭小荒凉的孤岛,实在是令人煎熬,至少阮福映作为一个王孙公子,在西婆罗洲的待遇好很多,他在苴洲岛上一天只能吃两顿饭,而且住的是普通的木屋,至少在坤甸,他又能够每餐有鱼有肉,而且还有一名长相还不错的达雅克女郎侍应他的起居。
  年纪还轻的阮福映有感于自己所处环境的改善,虽然对于优渥的生活来者不拒,但是却仍旧对于复国大计念念不忘,这让陈默也有些佩服。此时的阮福映按照唐人的标准也就是一个少年,在另一位面的历史中,他很像是刘邦,屡败屡战,而且节操全无,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最终成就了阮朝。虽然他并没有太多本领,但是任何人要成就事业,第一不可少的不是才能,而是对于事物的执着。
  哪怕年少的阮福映对于达雅克女郎的成熟身体恋恋不舍,喜欢来自大唐的席梦思床垫以及各种美食,但阮福映仍旧每天召见跟随他的臣子们,亲自去看望随他辗转千里、漂洋过海的士兵们。
  “也不怪越南史学界认为阮福映知人善用,能让人为其效死,就这样笼络人心的手段,也确实算是个人物了,而且他还这么年轻。”林有德说道。
  在坤甸的总督府,林有德和陈默跟总督胡发奎会面了,要对阮福映进行支持,少不了胡发奎的帮助,而且借兵自然不可能从国内借正牌的唐军,只能是婆罗洲自己编练的卫戍军甚至普通海盗。
  胡发奎颇有些不以为然,他对于阮福映不甚了解,不过这两天倒是看了一些史料,他道:“我瞧着,这人虽然有点本事,但归根结底还是庸才,虽然统一了越南,开创了阮朝,但是自他而始,越南就逐渐滑落到了法国的腰包里。”
  陈默摇摇头:“胡总督这么看是有些结果论了,其实想想以法国的殖民策略,就算是阮福映不借助法国人的力量,甚至一心抵抗法国人,也改变不了法国人占据印度支那殖民地的最后结果。”
  胡发奎想了想,笑道:“你说的也有道理。”
  林有德道:“胡总督,对于支持阮福映复国,你有什么意见吗?”
  胡发奎哈哈笑道:“俺能有什么意见,虽然俺是海外领的总督,有些个自主权,但是说到底还是要为国内的利益服务嘛,二位说的很明白了,支持阮福映能够帮咱们在越南招募移民,而且还能够获得越南的通商权利,这都是好事情,俺是万分支持的,至于借兵给阮福映,倒也没有太多麻烦,海外领在编的卫戍军有三千,差不多是三个不太满编的团,虽然都装备了大唐武器,但是战斗力啥的不好说,荷兰人怂得厉害,也没有敢在俺这里挑衅,周遭也没有什么马来人的苏丹好欺负了,正好去越南检验一下俺部队的实力也好。”
  林有德微笑颔首,胡发奎虽然看上去很是飞扬跳脱,但是还是很识大体的。最起码他给自己的定位就很明确,他可以在总督的位置上培植一些个人势力,但是遇到国内的调令时,他必须遵行,因为他的权力虽然不完全来自于大唐,但是能够确保他权力以及使他发展的,却是大唐。
  陈默道:“阮福映现在的人马,也就是四五百人,我想,给他们一批火枪,然后由胡总督随便给他们训练一下,作为他们的主力也好,这样一来,也无需婆罗洲的部队前前后后都跟随他们作战。”
  胡发奎道:“这样好,训练四五百人,也不算什么大事,便交给我好了。”
  他想了想,又道:“只是,从婆罗洲出兵,然后还要接济阮福映这么个打秋风的,婆罗洲海外领每年的预算比较有限,当地现在尚无什么强势产业,经济也不算好,这般的支出,凭本地肯定是支付不起的,还是要靠二位仁兄向国内汇报,给俺这里加一份特别预算了。”
  陈默点头道:“这个是自然的,我们手里批了一共有五十万花洋的经费,按照约定支援给阮福映二十万,加上其他大体支出五万留余,可以先行向婆罗洲海外领转交二十五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