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姥枪靖蟆
  高传忠说道:“怎么说呢,我们公司咨询了一下有关方面,对于这次拉美又爆发的革命呢,他们商机并不多么看好。确实巴西那边搞的革命规模不小,而且领导者也是国革的势力,可是据说他们的领导者对于大唐的经济力控制并不欢迎,所以未来是个什么章程也不是很确定。至于海地和圭亚那,都是小地方,而且经济也不太行,就是产出一些砂糖之类的特产,短期内航运也不太看好,所以现在我们公司还是以观望为主。现在我们公司的核心业务,还是服务于那些跨太平洋两岸的贸易公司,咱们国家在东南亚的海外领这也是建设了好多年了,已经成了气候,一些地区也发展起来了,贸易额是每年都有一个大提高,我们美亚也准备在今后几年内继续扩充船队的规模,多拿船,拿大船,哈哈这方面还要倚重张老弟的西海岸船厂啊。”
  张锦的西海岸船厂跟高传忠的航运公司可以说是直接的生意往来,近些年西海岸船厂已经从一家拆船厂逐渐发展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造船厂,甚至能够撼动长滩造船厂国内第一的地位了。不仅能够建造民船,西海岸船厂还承接了不少海军的军舰订单,甚至张锦还有计划在海军下一期的战列舰计划中分一杯羹。
  “哈哈哈,美亚的需求我们是一定不能怠慢的。我们船厂已经开发出了一型新集装箱船,三万六千吨的载重吨,载货能力是之前岛礁轮的三倍,运营成本也降低了,这也是我们未来准备主推的一款产品。”
  高传忠当然知道,跨太平洋的贸易航线变得越来越繁忙,成千上万吨的货物在太平洋两岸运输着,原本万吨级别的岛礁轮已经是非常出色的运输工具,但慢慢地随着贸易量的增大,必然更大吨位的船舶会享有更大优势。特别是有些大型贸易公司,一次需要派出数艘岛礁轮去运送货物,而这样的情况下,一艘三万多吨的大货轮显然比用多艘小货轮更加经济和节省。
  “如此甚好,那么咱们约个时间,回头我要叨扰一下老弟,到你们那里去拜访一下了。”
  张锦眉开眼笑,这等于又有了一个意向性的订单,高传忠这些年赚了不少,手里捏着大把的票子,买得起船,他连声笑道:“那就欢迎高船王了。”
  张锦的西海岸船厂规模大,得益于大唐的经济发展迅速,航运业也跟着不断膨胀。各贸易公司都需要大量的新船,在大唐航运总吨位破千万吨之后,这个趋势仍然没有丝毫遏止的征兆,还在大幅度地增长着。西海岸船厂不停地赶工着各种船舶,并且还忙着加建新的干船坞,并且开设分厂等等。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一身休闲打扮的刘征泰出现在了会所中,两人都上前打招呼。
  刘征泰带着笑容跟两人问号:“张哥、高船王。”
  高传忠并没有倚老卖老,刘征泰年纪虽然轻,现在也就四十岁不太到,但是他手中的通用集团,已经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企业。通用旗下多个汽车品牌,畅销海内外,而且跟张锦的西海岸船厂一样,通用公司也同样涉足军工领域,军工这一块虽然比起民品不一定赚得更多,但是毕竟是有了军方和政府的关系,等于多一层护身符,是一般私营企业家所羡慕不来的好待遇。
  刘征泰问张锦道:“赵振海那厮不在吧,看见他我倒胃口。”
  张锦笑道:“你少矫情,这场子就是他开的,不喜欢人家可以不来啊。”
  刘征泰哼哼了一声道:“这厮人品虽然不能让人恭维,但是伺候人的本事还是好的,全洛杉矶也就是这里能消遣一下了。”
  张锦和高传忠对视一笑,张锦道:“你也是真会挑刺,耍了人家的,还说人家的不好。”


第599章 萃英会(中)
  在场的三位企业家,刘征泰、张锦和高传忠,都是身家超过千万唐元的超级富豪,是大唐在建国后涌现出的第一批资本大鳄。而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实业型的企业家,名下的主要产业都是经营实体经济的,并且为国家发展和大唐的影响力在全球拓展,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与刘征泰三人不同,这家东海俱乐部的拥有者,也是被刘征泰十分看不上眼的赵振海,名下基本上没有什么有力的实业,而赵振海此人也向来不以经营为能,说白了就是一个善于钻营和勾连的投机者。
  赵振海的发家之路绝对算不上是无懈可击的,与刘征泰等人一样,赵振海同样是拿着国家当年的创业贷款起家的,不过刘征泰等人是拿着这笔钱办起了自己的企业,而赵振海却拿着这笔钱做起了投机。他没有进行当初许诺创业项目组的那个项目,而是拿着这笔钱开始搞起了贸易,不仅如此,他还忽悠了一些同样拿到项目款的创业者的钱,一起搞贸易。
  那个时候大唐的海贸是一本万利的,很多地方的商品价格还没有稳定,出现一只精美玻璃瓶卖出成本上百倍价格的情况都是常见。赵振海在国内忽悠那些创业者们,忽悠政府部门,去到了清国等出口商品目的地又忽悠当地的商人,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就变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而这个时候,国家开始彻查创业计划的落实情况,一批拿了钱没有做事的人被检察院起诉,而有的创业者借给赵振海的钱现在还没有收回利息,直接把事情给闹大了。法院最终判处赵振海非法集资以及诈取国家公用项目资金的罪名,不过由于赵振海的态度良好,而且主动缴纳非法所得,所以量刑并不算重,判了三年。
  进去两年半时间内,赵振海就争取到了减刑从监狱里放了出来。而此时大唐已经成功发动了京城事变,稳定了大清的市场。赵振海当初交还国家的钱虽然数额不小,但是狡兔三窟,他自己还是窝藏了一笔现金。
  这个时候也正值大唐的证券市场开放,虽然大唐对金融行业监管一直比较严,限制也非常多,对于私人资本进入金融市场也十分警惕,不过对于赵振海这样精于金融行业的人来说,仍旧有比较大的操作空间了。通过对股指期货的操作,加上股票投机、基金对冲等业务,四五年之内,赵振海将手中的一点钱变成了上千万。并且在1790年白南上台后解放了私营基金的项目,赵振海随即手握重金开创了赵氏基金。
  在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金融资本家之后,赵振海又在洛杉矶开办了东海俱乐部,这也是大唐首家以服务富豪群体为宗旨的高级会所,其中各种服务项目一应俱全,从整个会所的装潢到其中的娱乐,都让人耳目一新。当然东海俱乐部的会费也是惊人的,每年会费高达1万唐元,这甚至超过很多高收入家庭的全年收入。
  赵振海在功成名就之后,十分注重结交商界巨子,这也是他开设东海俱乐部的主要原因,而这家俱乐部虽然在账面上仍旧是赔钱的,但是却给赵振海带来了不少的人脉,和提供了一些商机。
  刘征泰摇晃着手中的高脚杯,对身前两人说道:“这个赵振海,还是真把咱们大唐当完全的资本主义国家呢,有时候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机灵还是假的机灵。”
  高传忠淡然道:“刘老弟也听说了赵振海邀请国会议员加入东海俱乐部的消息了?”
  刘征泰冷笑一声,点头道:“是啊,赵振海是找死啊。这东海俱乐部里,虽然都是做生意的,但是占着国革党籍的,得有三分之一,前脚有国会议员要是真加入进来了,后脚就会有人在党代会上提出罢免动议,谁敢拿自己的仕途开玩笑。”
  张锦道:“赵振海在私下里交联议员和公务员的事情也没有少做啊,只是很多事不能做在明处,要不然都是把柄。”
  高传忠道:“这赵振海这么一番动作,其实何尝不是对政坛的试探呢,我们国家从建国之后,一直都是在制度和风气上越加开放,对于私营资本在很多领域的限制也放松不少,赵振海未尝不是想走政商结合的路子。”
  刘征泰眼神中带着不屑,道:“政商结合?国革党员百万,对国内政治把控严密,钱权都是不缺,凭什么跟他赵振海搞政商结合?归根到底国革还是红色政党,对私营资本是有防备之心的,还能真的让赵振海把手伸进来?”
  张锦也是点头道:“所以赵振海才拉着咱们这批人,想要给他壮声势呢。他一个商人,国家说办了他就办了他,可是如果这东海俱乐部中的商人,都支持他,那么国家做事就得考虑后果,毕竟这几乎是咱们国家民营经济的半壁江山了,一锅端了这里这批人,恐怕国家经济就得出现一波地震。”
  “这也就是为什么,郭大亨他根本就不跟赵振海联络,也根本不入东海俱乐部的会籍。”刘征泰说道。
  他口中的郭大亨是郭全福,也是大唐的首富,餐饮界的重量人物。赵振海曾经多次登门拜访郭全福,希望他能够加入东海俱乐部,但是全部都吃了闭门羹。郭全福本身就是深居简出、比较低调的人,除了比较相熟的朋友,谁也不搭理。赵振海什么心态和打算,郭全福那么精明的人都看得清楚,自然不愿意去蹚浑水。郭大亨本来生活就很简朴,不注重享受,所以东海俱乐部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刘征泰说道:“两位大哥,这事儿关系立场,更关系咱们旗下集团未来的发展,赵振海想要找死他自己去找就好,不管以后他要搞什么风雨,咱们都不要参与,不过现在咱们会费交了,该玩的就玩,想要找咱们给他冲锋陷阵,就敬谢不敏了。”


第600章 萃英会(下)
  赵振海这个时候确实不在东海俱乐部之内,而是在洛杉矶一家中档餐厅中,与一个仪表堂堂的中年男人吃饭。
  “谢议员,我敬你一杯。”赵振海殷勤地举杯,姿态十分地低。
  国会议员谢正林轻轻举杯,跟赵振海碰了一下,但是入口的酒浆却只有一点,而赵振海却不能怠慢,一口将酒杯中的白酒干下去了。
  谢正林微微皱眉,说道:“赵老板慢点喝,要是喝出个什么毛病来就不好了。”
  赵振海作出一副感动的模样:“谢议员关心让赵某感激涕零啊,谢议员不愧是体察民情、为民主持正义的国会议员啊。”
  谢正林对于赵振海的这个做派并不很喜欢,但是却碍于情面不得不跟赵振海吃这顿饭。谢正林并不是穿越众,而是十多年前移民到大唐的,不过谢正林有功名在身,而且家境殷实,在适应了大唐的环境之后,又加入了大唐国革,并随后成为了地方议员。因为谢正林形象佳,而且善言辞,在任内有着实为当地百姓做了几件好事,被媒体披露出来,所以在新一届的国会议员选举中,四十多岁的谢正林作为新鲜血液进入了国会,成为了一名国会议员。
  谢正林有个侄子,是在洛杉矶大学商学院读金融的,在毕业之后本想进入证券公司、投行一类的单位,不过这些国有企业的赚的钱少,谢正林的侄子想进入一家私有企业,而业内职工收入可观的就要看赵氏基金了。赵振海在得知谢正林侄子的身份后,几乎在没怎么面试的情况下就把他招入了公司,还通过他的关系,希望跟国会议员谢正林吃一顿饭。
  谢正林对于这个事情还是比较惊疑的,毕竟国会议员与金融资本家私下会面,在大唐的舆论环境中听上去绝对不是什么特别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