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尔佳觉得有点不对劲,他道:“怎么都没人?这已经是晌午了,按理讲村中该人烟不少才对,这村子怎么像是荒村,僻静得有些诡异。”
  张顺道:“小人再找一家吧。”
  他来到第三家,这次这家门上没有锁也没有铁链,张顺敲响房门,不过半天都没有人应,张顺索性把房门敲得更响了一些。
  “别敲了,别敲了,敲了也没人,你们是找老赵家的吗?老赵家今年年初就全家走了。”说话的是一个扛着锄头的老伯,嘴里还叼着一根没有点燃的旱烟。
  胡尔佳从马上下来,从怀里摸出了一盒卷烟,上面印着黑体的“大前门”三个字,是从大唐进口的还算不错的香烟。
  “这位老汉,你抽我的吧。”胡尔佳一行没有穿官服,全是便装,胡尔佳这几年也学得精了些,不那么颐指气使了,也会对着普通人礼让一下。
  老汉是识货的,接过香烟,摸出火柴就点燃了,美美地吸了一口。
  胡尔佳问道:“这位老汉,敢问老赵家去了什么地方啊?”
  老汉一指村口的那几家,说道:“还能去哪?村头这几家都是一个样,还不是听了人家说大唐那边日子好过,都把田给卖了出洋去了。这田虽然卖了,屋却是不好出手,就扔在这里没人管了。”
  胡尔佳的心砰地跳了一下,忍住了一丝不安和激动,问道:“那贵村有多少家是出洋了?”
  老汉拍了一下大腿,叹道:“我们小赵庄不大,四十七户人家,得有二十户都出去了,你没见我们村这么冷清吗?”


第610章 青州案(四)
  四十七户人家,近一半都出洋去了大唐,这个数字是那么的触目惊心,而聪明的胡尔佳立即就想明白了为什么。
  他暗忖:“怪不得青州府的兵招不起来,这下面的村子半数的人都出了洋,还有谁来当兵?”
  胡尔佳其实也并不意外,他是勋贵子弟,家世也算不错,见识也有。他也去过上海,见过那里的繁华景象,大唐本土虽然没有去过,但是什么情况他大体是知晓的。唐境富庶,别说饿肚子的人,就算是寻常百姓的生活,也堪比大清国的那些地主员外们。而且胡尔佳知道大唐那一套蛊惑人心之处,人人平等,给了那些小民莫大的兴奋点。虽然近年大清国跪拜之礼已经不那么时兴了,而且八旗制度取消之后,主奴这样的称呼也慢慢消失,但上下尊卑的等级还是明确的。小民一辈子都是小民,就算是走科举之路,也不是那么容易出头的。但在大唐,不管是什么行业,做得好了都有出头的前景,自然更加吸引人。
  此时张顺问那老汉道:“那老人家为什么没有出洋呢?”
  老汉抽着烟,说道:“我老汉虽然没出洋,但我两个儿子却扔下我老汉,去了那什么大唐什么峦州去放羊了。两个臭小子出去得早,也有几分头脑,现下在峦州有个牧场,养活几百只牛羊,也有不少田地,算是出息了。只是忒也不孝顺,每年虽说能寄回来不少钱,但是人却见不到,我老汉都靠着女儿和女婿照顾着。两个臭小子倒是想把我老汉接去大唐去享福,我老汉可不愿意,这大唐离着山东怎么也有个上万里地,坐船得坐好久,老汉一把老骨头折腾不动了,而且我们家在这青州府住了不知道几百年,哪能说走就走啊。行吧,这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过得好就行。”
  胡尔佳却没有什么性质去跟这个老汉多聊天,旋即又问道:“那这位老人家,村里今年没来征兵的官府中人么?”
  老汉做了个不屑的表情,道:“当个大头兵,跟个陀螺似的转,一年到头也拿不着几个钱,说不定还让那军里的人给弄死了,谁愿意自家孩子去当兵。这官府里的人也不是不知道,所以每年就是走走过场,来村里找村里长吆喝几声,哪个真的当回事?若是真的点了谁家的卯,那是得罪人的事情。到最后闹腾个不开心,最后被点卯的人直接就裹包袱出洋了,不伺候您了。你们没听过前几年的事儿吗?有个村长为了不让自家儿子去当兵,点了本村的一个汉子去,结果那汉子恼了,将那村长全家都给宰了,说是跑去南方,假装流民出洋去了,就是官府想抓都抓不回来了。这村长一家子就白死了。而且都是乡里乡亲的,谁愿意互相为难?”
  清军招兵不受待见,胡尔佳是知晓的,只是他也没想过平民百姓对于征兵如此排斥,这让他有些忧虑。不过此时胡尔佳已经没有兴趣跟这老汉继续闲扯,他拉着自己的部属,又辗转到了另外的几个村子,情况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一些村子出洋人比例在三分之一到一半之间,比例十分惊人。倒是也有一两个村子出洋人并不算多,甚至一地也就一两人的样子。
  胡尔佳对张顺道:“我记得咱们是带着青州府户籍名册便于征兵统计的吧。”
  张顺连忙点头:“是的,有个册子。”
  这其实就是一个具体哪个州府有多少人口的统计册,其实每年户部都会有类似的统计,在唐人的模式进入清国之前就有了,只不过现在更精确了一些,包括一个州府有多少人,下属有多少村镇,各村镇有多少人,有些更细致的还会划分年龄和性别等等。
  胡尔佳大略地翻了翻这册子,找到了刚才他们去过的几个村子,比对了一翻,道:“这数字根本对不上啊,刚才那小赵庄,实际只有二十七户人家,丁口九十多人,而这册子上却有四十七户,丁口二百又三人,其余如李家村、王家河子什么的也都一样,册子上记录的丁口,远比实际的更多。”
  张顺道:“这丁口的统计,都是青州府自己做的,一年一更新,其中必然有猫腻。”
  胡尔佳表情怪怪,说道:“这青州府周遭村镇,丁口出洋流失严重,而这青州府连年却报丁口增长,更是没有显示多少丁口损失,这是欺瞒朝廷、欺瞒圣上啊。”
  张顺啊的一声,道:“那岂不是欺君之罪?”
  胡尔佳道:“正是欺君之罪啊!问题是,这青州府的人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是怕朝廷怪罪他们牧守地方不利,百姓流失严重,所以才这么改的名册吗?”
  胡尔佳现在已有满腹怀疑,不过他一时也无法验证。此时他已经有了头绪,知道接下来应该去怎么查了,这毕竟牵扯清军的案子,所以胡尔佳代表清军调查此事,也不是僭越。
  一行人探访过几家村子,已经是下午的时候,正巧在一处乡间集市上,胡尔佳看到了一个村夫正在出售野兔、野鸟之类的野味,他灵机一动,对张顺说道:“去把那些猎物给买了来。”
  张顺有些迷糊,问道:“大人是想吃野味吗?那驿站里整治的野味可比这些要好啊。”
  胡尔佳脸上微带得意,有些足智多谋的样子,道:“我们出来一天,青州府的人肯定像热锅上的蚂蚁了,我们带着这些猎物回去,就说我们是出城打猎了,免得他们太过怀疑,之后我们查案难查。”
  张顺一拍巴掌,赞道:“大人果真英明!”
  也确实如胡尔佳所想,梁春兴等人发现胡尔佳消失在了驿站,满城去寻他,在确定他出城之后又派人出城去找,直到下午快傍晚的时候,胡尔佳等人在马上挂着猎物,像一群走马玩鹰的二世祖一样回来了,梁春兴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第611章 青州案(五)
  “胡大人可算是回来了,您一大早就不见了人,让下人们好生惶恐啊。”梁春兴对胡尔佳抱拳说道。
  胡尔佳故作直爽地哈哈笑道:“那可真是不好意思了,梁大人,咱和兄弟们寻常在军营了没甚耍处,这好不容易出了营,一时有些调皮,招呼着大早出城打猎,也是我粗心,没有跟梁大人打个招呼,勿怪勿怪。”
  梁春兴道:“大人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
  胡尔佳仍旧是做足样子,说道:“今天虽然没打到什么大猎物,不过有这些野味,晚上也让厨房整治一番,我胡尔佳再请大家喝酒!”
  胡尔佳带着手下人离去,不多时师祎德也来到了驿站,不过他也是轻车便装,没有声张,只是私下来见梁春兴。
  梁春兴对师祎德道:“师大人,原来只是虚惊一场,那胡尔佳是二世祖性子犯了,带着人出去打猎了。”
  师祎德面色不变,口中道:“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
  梁春兴问道:“大人何出此言?”
  师祎德也不答,带着梁春兴去了厨房,问明白哪几只兔子是胡尔佳等人所猎,厨师随手指了,师祎德一个读书人,丝毫不介意死物和血迹,将那只灰色皮毛的兔子提了起来。
  梁春兴看师祎德在兔子身上闻了闻,有摸索了一番,连忙问道:“师大人,难道有什么蹊跷?”
  师祎德面沉如水,道:“你瞧这兔子,身上一股子硝烟的味道,毛皮也有一定损伤,而且从伤口里面抠出来的,分明是一颗铅弹。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只兔子是被一直老式鸟枪打死的。而胡尔佳他们都是省军区的人,用的都是制式武器,弹头都是尖头的钢弹,怎么可能是钢弹。这鸟枪打兔子,是咱们这一带寻常民间猎人所为,绝不可能是胡尔佳他们打的。想来,这兔子是胡尔佳他们在半路上预见猎户,从他们手中买来的猎物。”
  梁春兴惊道:“这么说,胡尔佳根本就没有去打猎?”
  师祎德冷静地道:“自然不可能是去打猎,这胡尔佳喜欢享乐,若是出去打猎,自然得找咱们的人作陪,至少也有个引导。更何况你见过谁出去打猎,连只狗都不带的?”
  梁春兴有些惶急,“那胡尔佳必然是下到乡里去了,不知道他看到了多少?”
  师祎德继续分析道:“若是一无所得,自是可以告诉咱们,肯定是有所察觉,才用这样拙劣的手段掩盖。咱们看来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话分两头,胡尔佳当晚又跟梁春兴派来的小官们喝了一场,不过中途假借酒力不胜早早退席了。之后他的手下们也都回房,半夜在胡尔佳的房中会面。
  “咱们已经掌握了一些青州府欺君罔上的证据,不过还比较少,这事儿终究不能由咱们军区里单独侦办,朝廷也不愿意看到咱们狗拿耗子多管了闲事。而且,咱们终究束手束脚,被这青州府的人给监视着,今天有这么一遭,之后肯定被他们看得更紧,继续查案就更困难了。不过这一桩功劳,终究是不能跑了,咱们还是揭露这案子出来的人。”
  张顺拍马屁道:“全赖大人英明,这青州府目无王法,欺君罔上,其行径耸人听闻,一旦被大人揭露出来,必然轰动朝野,皇上震怒。大人忠肝义胆,为皇上办事,必然被皇上嘉奖。只是大人,现在咱们不继续查下去了,谁来查呢?”
  胡尔佳说道:“都察院。查办地方官府和官员的过失,本来就是都察院的事情,只要咱们把这件事告知都察院,他们必然会用心去办,也会把情况报告给京里的朝廷都察院。”
  他想了想,然后道:“咱们先安定两天,到第三天里,这些人放松一些警惕,咱们就以拜访其他官员,进行走动为名,去找都察院的御史,把这事儿揭出来。”
  正如胡尔佳所说的那样,他们在驿馆中花天酒地了两天,似乎驿馆中负责监视他们的人真的有些放松了,胡尔佳等人又开始拜访结交青州府的其他一些官员。胡尔佳首先走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