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沉默其实就是一种反抗,反抗嘉庆的意志,因为他们认为这是错的。
  嘉庆不是笨人,他自然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自从他登基之后,这大清朝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大清朝,原本几代皇帝追求集中的权柄,却被唐人的枪炮又打了回去。不仅行政的权力被大部分分配给了阁臣手中,而且也给了阁臣们对抗皇帝的能力。由唐人策划甚至直接就是唐人编写的新大清律,已经实行了多年,并且很明确地规定了哪些事情皇帝可以做,那些事情就算是皇帝说了也做不得。君权实际上被限制住了,就像是此时这事情一样,就算是嘉庆万分惊怒,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对于青州案,内阁的意思是统一的,那就是一定要办。可是嘉庆要越过侦办这个过程,直接就处置了案中的人,就是不符合程序的事情了。
  也许看上去这并不是一件特别大的事情,但阁臣们却无一例外地认为,在此事上,他们绝对不能后退,任由嘉庆开这个先例。皇帝的旨意,在没有阁臣们的肯定的情况下,是完全没有办法实施的,嘉庆的脸色发白,他的目光变得冰寒,扫过席间的所有人,似乎是想要用眼神让他们退却。
  但没有人退却。
  阁臣们维护的可不是什么法律公正和程序正义,而切切实实自己的利益。他们是能够决定帝国命运的大臣,是这个朝廷政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君王附庸。哪怕是福康安等满人大臣,在这件事情上都不希望君权是无限制延伸的。今天倒霉的可能是“无辜”的青州知府,那么转明可能倒霉的就是他们自己。
  嘉庆的目光杀,杀不死任何人,甚至没有人去直视他的目光,这让嘉庆很是无力。其实这样的情况以前并不是没有发生过,一件事情嘉庆有着这样的见解和处理办法,但是内阁中有着其他的想法和政策,不过双方基本上都是进行妥协的,但这一回嘉庆的怒火太盛,本来唐人偷运移民就让他感受到了极大的不安全感,而阁臣们的反对更让嘉庆的不安全感上升了一个阶段。
  这个皇帝的宝座跟他想象的并不一样,他希望做一个千古名君,大清中兴的希望,至少也要超过他的父皇。但是连自己的阁臣都无法掌控的君王,说出去只能是徒惹笑料。
  嘉庆深呼吸了几次,似乎做出了什么思考和选择,他闭上眼睛,再睁开的时候眼神似乎变了,虽然仍旧冰凉,但是却没有那刺骨的意思了,他问道:“那么依照众卿家的意思,应该如何处理呢?”
  王杰此时道:“加大力度,将这案情查清,其中首犯几人已经逃离青州府,应对他们进行搜捕,这几人逃入唐国特区的可能比较大,我朝应明确立场,对唐国进行申饬,同时要求他们对案件的调查进行配合,如果人犯确实在唐国特区,应交还与我朝。”
  嘉庆的嘴角带着嘲讽:“你以为唐人会把那什么梁春兴等人交还给朝廷吗?”
  王杰却当成没听到一样继续往下说:“外交上,宜直接召见唐大使,对其进行抗议,唐之行径,是鬼蜮伎俩,破坏两国邦交,必须对此做出解释和补偿。”


第616章 抵赖
  京城东交民巷,大唐共和国驻清使馆。东交民巷有了现在的名字之后,逐渐变成了使馆区,但在这里真正有分量的一间使馆,还是大唐使馆。在京城,至少有上百名唐人的外交官、武官和办事人员在使馆中工作,他们全面协调着与清国之间各种事务,并且处处体现了大唐的意志。
  驻清大使朱永芳整了整自己的衣服,身后的助理为他将衣服的褶皱抚平,朱永芳看了一眼挂钟,说道:“差不多时间了,我们走吧。”
  在旁边参赞娄鑫打趣地道:“这清人跟我们打交道这么多年,别的可能没有学得利索,至少召见大使抗议这一条是用得顺风顺水了,就是真心是麻烦了我们。”
  朱永芳性格温和,看上去十分儒雅,原本他就是一名民国众中的外交官,在国内多年之后,被提拔为驻清大使,据说外交部也是欣赏他的风度和波澜不惊的处事风格,所以才委任他如此重要的角色。驻清大使基本上是外交部第一等的驻外官员,是副部级的层级,再进一步连外交部部长也能够期望。
  朱永芳说道:“既然留我们在使馆,自然是有事情做的,也谈不上什么麻烦不麻烦。”
  娄鑫道:“这次据说嘉庆皇帝十分恼怒啊,甚至直接越过鸿胪院直接召见您了。”
  朱永芳淡然道:“他盛怒他的,我们做我们的。”
  这种淡然中却充沛着强大的自信,即便他将要面对的是东方第一大国的皇帝,以及他的怒火,但是朱永芳代表的是世界第一强国,断没有在嘉庆面前矮一头的可能。
  整件事情朱永芳是一清二楚的,毕竟大唐移民局的很多工作都需要他驻外使馆帮助展开。大唐是不占理的,因为其中诸多操作都不是正当的,但是即便是朱永芳这样的谦谦君子,都可以非常脸皮厚的说一声,老子就是愿意这么玩,你咬我吧。
  当一身黑色考究正装,来到紫禁城后,朱永芳用十分标准的大堂外交礼节向大清朝的皇帝陛下嘉庆行礼。一个弯腰低头二十度的作揖。
  其实即便是平时,嘉庆看到的大多数人也都是这样对他行礼的,大清的跪拜礼已经是老黄历,单纯的鞠躬更盛行于对长辈,所以敬皇帝和上级更多的是以作揖这样的形式。只不过相比对友人的作揖,这种作揖更长一些。
  但今天嘉庆看到朱永芳的作揖,仍旧觉得一阵阵的不舒服。他似乎非常不乐意的想起来,正是这些唐人让他失去了受百官朝拜的机会,将他变成了现在的这种皇帝。
  嘉庆再怒,不能面对一个外国使节失了自己的君王仪态。他早拟好了要说的话,不过在看到朱永芳的时候,仍旧心中怒火高炽,把一套套锦绣文章忘得差不多了。
  “……大唐背信弃义,私下收买我朝命官,篡改户籍,瞒报朝廷与朕,大肆怂恿裹挟百姓出洋,令人寒心愤怒。朕今日命你前来,便是要你转达,我大清对此事一定追究到底,大唐必须与我朝配合,向朝廷认罪,并且赔偿我朝损失……”
  还没等嘉庆说完,下面的朱永芳却打断了他,这位看上去温和绅士的外交官却是抬着头,直视着十尺之外的那位帝国皇帝,用不可置疑的口气说道:“大唐没有罪,也不可能向清国认罪,大唐和清国之间不存在任何的主从关系,也无需向皇帝陛下交代些什么。”
  嘉庆盛怒如火,他盯着朱永芳道:“你们裹挟的民人,都是我大清百姓,是朕的子民。你等蝇营狗苟,私挟我大清百姓出洋,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永芳却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仍旧面如止水,他看着嘉庆皇帝,理性地说道:“首先,我需要向皇帝陛下指出的是,在1780年也就是嘉庆元年时贵我两国已经签署了《移民协办条约》,在条约中清楚写明,贵国有责任和义务向我国提供移民,向我国输出移民是两国已经确定成文的东西,是由皇帝陛下您亲自加印的,所以也不存在什么私自不私自的问题,因为这都是程序上正当合法的事情。我大唐更没有理由去承担陛下所谓的背信弃义的名头。另外,就算陛下指控我国有一部分官员违规操作,那么请贵国拿出证据来,不要信口雌黄,污蔑我国公务人员。至于贵国地方官员隐瞒户籍的问题,这个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这是贵国朝廷自己的内政问题,断然是没有理由推卸到我国头上的。”
  嘉庆双眼简直要喷出火来,这个朱永芳一副辩才无碍的模样,而且丝毫没有把他放在眼中。
  “好,证据,朕给你证据!青州府已经有数名官员落网,他们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清楚地说出来了,就是你们唐国移民局的协办主使他们进行这般行动的。你们唐人为了收买他们,将贿款转入你们唐资银行的账户中,让他们去你们的那些支行去提取,都是罪证确凿的!”
  朱永芳面色不变,他说道:“对于此,我认为是荒唐不经的,如果这真是所谓的证据的话,那么所谓的贿款贵国掌握了吗?”
  嘉庆不说话了,因为清廷的侦办人员并没有得到这些贿款,不是因为大唐的商业银行不配合,而是根本提不出来。当初在操作此事的时候,王昀极有心眼地给这些官员办了一个唐人的身份,这也使得梁春兴师祎德等人在逃离之后,直接以唐人的身份受到了大唐的保护。而在事发之后,经办的银行立即采取的行动,切断了与涉案官员的账目相关。如果他们成功逃出来了,来到了大唐的境内,这笔钱他们还能够支取,但是如果他们被捉拿了,清廷派人去取赃款,这些唐资商业银行立即会拿出各种证据,证明那个清国官员不是这个户头户主本人,所以根本不予支取。
  用这么一种办法,大唐算是有点蛮横地堵住了清廷查案的路子,也算是撇清了自己身上的关系。


第617章 威胁与妥协
  高踞龙椅之上的嘉庆气极反笑,他用极为难听的笑声语调,目光冰寒地看着大唐驻清大使朱永芳,连续说了几个“好”字,道:“你们唐人做事滴水不漏,一口咬定那些户头是你们唐人开的,属于唐人而不是那些犯官,是铁了心不打算配合我朝的调查了。你们就认为朕是那么容易欺辱的吗?”
  腾的一下,嘉庆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他的脖子挺得很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肩膀却有些屈,嘉庆大声道:“既然你们唐人觉得配合我朝办案做不到,那么我朝配合唐国移民出洋也是办不到了!”
  这明显就是一个针对手段了,就连嘉庆也是知道。大唐这个国家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大唐也同样拥有着自己的一些命门,人口不足就是一个最关键的命门。这个时代,人口突破千万的国家民族,可谓少之又少的,大清算是举世第一,之后次大陆的土地上人口虽然众多,不过实际上因为信仰和族群的分别,实际上的超过千万数量的民族国家有限,更别提这些土邦们实际上是西方人的殖民地。欧洲有那么几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国家,几乎每一个都是强大的国家。在亚洲还有一个日本,不过也已经变成了唐国的殖民地。
  大唐虽然立国只有不到二十年,不过本土人口也已经有一千多万了,这完全得益于从大清国的“人口掠夺”,其实质跟当年满清没有入主中原前,从关外杀入关内,掳掠北方一带的百姓数十万充实关外,没有什么区别。然则大唐跟那时候的野猪皮全然不同,这是一个国土面积两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家。要统治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自然需要足够的人口,嘉庆很清楚在北美地广人稀到了怎样一个地步,要不然不会每一个来到北美的华人都能够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怎么分都分不完的样子。
  大唐需要更多人口来充实这片土地,从而获得稳定和更强大的国力。每年百万的人口移入对于大唐来说虽然负担非常重,但是意义却是巨大的。这些移民在新的栖居地生活几年之后,开始让那里充满了生机,并且为大唐带来更多的利益。虽然以现在大唐这个国家规模和军事实力,在加上北美本土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缘位置,没有即便是人口来源中断,这个国家也会持续强大,只不过是壮大的速度变慢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