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4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壕中埋了炸药包,等大批法军士兵进入之后,引爆了整条坑道,造成了四百多人的伤亡。
  虽然一天就丢掉了两千人,但是迪穆里埃却是非常高兴,因为这么多天来他终于取得了一场马马虎虎能够自证的胜利。迪穆里埃决定再接再厉,第二天继续命令法军突破德军战壕。
  不过第二道战壕防线法国人前后打了三天又伤亡四五千人,仍旧没有拿下来。到攻击第二道战壕的时候,德军的反击火力变得更加强大,而高强度的战争也终于让没怎么经历过战场的法军志愿兵们感觉到了一丝疲惫。尤其是德军在战壕中有数量不少的机枪,德军火炮也厉害,法军为了能够突进到德军战壕跟前,往往要付出大量的牺牲。可以说,迪穆里埃是在用人命来填。反观德军,在这三日的战斗中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只不过弹药的消耗量比较大。
  迪穆里埃不得不让自己的部队进行稍微休整,停止了进攻,并且寻求其他办法。没有想到,仅仅在一天的停火之后,德军却在夜里袭击了没有什么防备的法国人。因为法军缺少夜间的照明,德军在夜里瞧瞧地接近了第一道战壕,对法军突然袭击,法军被打懵了,匆匆撤出,德军就这样又夺回了第一道战壕。
  这让迪穆里埃气急败坏,并且在第二天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攻势。沙恩霍斯特对此早有预料,所以对战壕中的德军进行了加强,子弹不要钱地往外泼着,就算法国志愿兵拥有着一颗火热的革命热情,在面对这样的死亡时也会产生恐惧。在屡攻不利之后,德军趁着法军撤出战斗的时候,跃出战壕发动了反冲锋。
  迪穆里埃命令法军立即予以还击,这次变成真的两军之间拳拳到肉的拼搏。两军有着不同原因但效果差不多的勇敢,所以战场变得格外血腥。虽然迪穆里埃命令法军坚决抵抗,但是毕竟德军是踩着撤退的法军的尾巴过来的,德军的火炮的掩护也确实给力。沙恩霍斯特主力出击,彻底在正面击败了法军,并且踏破了法军的大营。
  迪穆里埃不得不慌忙后撤,而经历了残酷战斗的志愿兵在这个时候的锐气也丧失得差不多了。德军将两万多志愿军击溃打散,迪穆里埃和拉法耶特只能带着残军撤退。沙恩霍斯特又命令自己的部队追击了二十多公里才罢手。
  紧接着,德军第四师开始后撤,回到了河另一边的梅斯。而之前处于预备状态的德军第三师则接替了第四师的位置,开始追击法军。这场追击战最终导致法军五万大军几乎全部损失,除了两万人的伤亡之外,有近万人被德军俘虏,而另一部分人则与部队失去了联系,逃散了无法归建。
  德军也一路从凡尔登打到了马恩河附近的香槟沙隆,彻底造成了法国的震动。
  法国此时并不是没有其他部队了,但是德军一路势如破竹,已经攻到距离巴黎一百五十公里的地方,而且其他地方的部队回援显然需要一段时间。
  就在这个关头,巴黎又乱了起来。本来就有着不同政见和利益的人们,在此危急时刻居然没有顾得上德国人,而是先自己窝里掐起来了。
  倾向于王室、君主立宪派的拉法耶特抛下了正在败退的法军,提前返回了巴黎。


第641章 请德军帮忙占领巴黎
  德军大军只要继续往北就能攻占没有多少守备力量的兰斯,而在兰斯,德国人能够直接搭上法国这几年才修建起来的铁路,直接攻入巴黎。这个时候法国人还没有多少人认识到铁路对于军事的重要性,甚至此时也没有人提议去破坏这条铁路。
  当然德国人继续进军的意愿是不坚决的,这是由德国人的作战目标决定的,因为他们要的只是卡尔萨斯,而不是整个法国。不过,大唐的军事专家看得出来,甚至一些英国人也看得出来,但当局者的法国人却看不太出来。巴黎陷入了恐慌之中,原本叫得特别欢实的吉伦特派开始筹划着将首都迁到外省去。主战的山岳派内部也出现了波动,虽然大家都觉得这么大个法国不至于被德国人几万人就消灭了,可是德军的恐怖像是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他们的头上。
  同样被刺激的除了吉伦特派和山岳派还有原本君主立宪派的那群人,拉法耶特直接抛弃了自己的部队回到巴黎,就是在寻找机会。身为大革命中的头脸人物,拉法耶特自然不能太轻易的行动,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不过拉法耶特还是找到了专人,替他向路易十六带去了一封信。
  之前因为日记事件,路易十六的处境已经特别艰难了,现在更是遭到巴黎的重重监视。实际上路易十六对于拉法耶特并不信任,因为拉法耶特是一个矛盾的家伙,他一方面鼓吹自由主义,但却又希望君主立宪。在国王看来,他跟雅各宾派的那群家伙没有多大区别,都是王冕的叛徒。
  不过在这个时候,路易十六也没有什么挑挑拣拣的余地了,吉伦特派还好,山岳派的人已经开始议论处决他了,路易十六十分惊恐,他自问没有做过什么特别伤害法兰西的事情,现在要被推上断头台,还是他自己设计的断头台,怎么都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即便是到了这个关头,路易十六也显得极没有主见,他仍旧不怎么相信巴黎的臣民们会把他推向断头台,反而是他的皇后,原本只热衷时装打扮和奢侈无毒的安托瓦内特皇后显得极为有主见和顽固。
  “我的陛下,拉法耶特的主意您看到了没有。”
  路易十六含糊地说道:“我以为你不喜欢拉法耶特。”
  安托瓦内特皇后带着嫌弃地说道:“是的,我很讨厌这个满嘴都是仁义道德和理想主义的叛徒,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多少能够依靠的人了。难道去靠你那两个不靠谱又贪得无厌的弟弟吗?”
  之前路易十六曾经谋划过出逃,向他的弟弟普罗旺斯公爵和阿图瓦公爵求助,但是都没有得到什么帮助。曾经对国王表忠心的那些贵族们,这个时候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他们很多人都想用国王的大好头颅去证明自己是进步贵族,或者换一大笔钱。之前就连国王的内侍都将国王的日记偷出来,引发了政治风波,由此可见路易十六现在的局面有多么的差。
  拉法耶特给路易十六写的密信其实就说了一件事——他在信中提到,现在巴黎的那群玩弄政治的家伙缺少真正的智慧和道德,最终都会失败(其实说的也没错,因为最后这些人几乎都上了断头台,是拿破仑成功摘取了果实),他观察德军有着数倍于法军的战斗力,而且背后还有大唐的支持。而拉法耶特慧眼如炬,他认定德国人并无意占据除了阿尔萨斯以外的其他法国地区,而且大唐也能够从中进行斡旋,他建议由国王与德国人取得联系,由他们打入巴黎,然后帮助路易十六实质上复辟。作为交换,国王仅需要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德语区割让给德国就可以了。
  路易十六毕竟也不是傻子,他摇着头说道:“这个计划里面充满了拉法耶特的一厢情愿,德国人也许想要或者只想要阿尔萨斯,但是不要忘记他们也是一个共和国,对于一切的君主和贵族都好感欠奉,凭什么要帮助我们呢?”
  想到这里,安托瓦内特皇后也十分烦躁,她发火道:“那又该怎么办?难道就看着我们全家跟你一起被送上该死的断头台吗?”
  路易十六唯唯诺诺地说道:“也许事情没有糟糕到那种地步。”
  安托瓦内特皇后像是一只母老虎一样,已经忘了仪态,她抓着国王的袖子说道:“不行,陛下你必须跟德国人取得联系,至少我们要给那群杀千刀的革命者一些压力,让他们知道我们还有威慑力。”
  路易十六惊慌地道:“可是如果雅各宾俱乐部的人知道了,对我们的举动发怒,直接把我们推上断头台呢?”
  不得不说,这个考虑也很现实,安托瓦内特皇后也稍稍安定了一下。随后她说道:“德国人还是要联络的,毕竟他们就在不远的地方了,如果真的杀到巴黎,那些革命者就完了。不过我们还要做两手准备,我已经向我的兄长利奥波德二世去信了,希望他能够主持公道,解决我们现在的困境”
  王后说的也并没有错误,虽然奥地利在不久之前的德意志战争中惨败给了德国,但是仍旧是欧陆强国。战争之后德国并没有继续挑衅奥地利和普鲁士,甚至其国内的国革势力也都转为地下活动,没有造成什么波兰。然而法国的情况却让奥地利深刻忧虑,更不要提安托瓦内特还是利奥波德二世的亲妹妹,在法国随时可能被杀,都让奥地利不能不插手。而英吉利海峡另一边的英国人,也怀着别样的心思。利用这样的一次机会打击法国无疑是非常好的,英国人其实并不太在意法国是共和还是君主制,只要能够削弱法国,就是对英国绝对有利的。
  于是,路易十六秘密地派人经过拉法耶特和迪穆里埃向在法国境内的德军去了一封密信,内容就是希望德国能够匡扶正义,帮助路易十六取得政权,法国愿意将阿尔萨斯洛林双手奉上。


第642章 俄使团
  在欧洲处于一团混乱中的时候,一个十分低调的使团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大唐共和国的首都洛杉矶。这个使团来自俄罗斯,使团的团长是外交官谢苗·沃龙佐夫,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儿子将在未来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的名将之一。
  沃龙佐夫的俄罗斯使团从欧洲出发,跨过大西洋来到了大唐新奥市,然后在这里换乘火车,跨越北美大陆抵达洛杉矶。这个行程无疑是非常长的,但是沃龙佐夫却觉得十分的快。
  在列车上时,副手米洛维奇感叹道:“大唐果然同样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啊。”
  沃龙佐夫手中拿着一份世界地图,这些年即便是大唐有意克制,但是像是世界地图这样的东西还是不可避免地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大唐的地图准确性更佳,当然很多地方处于考虑可能标注并不是非常清楚,但是大陆的形状还是非常明白的。
  看着地图上代表大唐红色的色块,沃龙佐夫叹道:“这个国家分明比我们俄罗斯还要大很多,更不要说,大唐所占据的土地,大多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而俄罗斯却是那么寒冷,粮食出产十分有限。”
  东起北美大陆,整个太平洋上所有叫得出名字的岛屿,都在后面加了个括号,里面填着一个唐字。再到欧亚大陆上的中南半岛、南亚的孟加拉一部分,都标注着红色。自然最大的一块还是北美本土,大半个北美大陆都在唐人的手中,不由让一群俄罗斯人十分眼热。曾经他们也是这片大陆的潜在殖民者,但是现在却只能偃旗息鼓。
  沃龙佐夫此时说道:“对于俄罗斯来说,讨论一些更实际的事情才对。我们从太平洋沿岸的新奥前往洛杉矶,中间跨越三千公里,路途何其遥远。唐人建造了一条铁路,就把整个国家串联起来了。唐人在铁路周围才能够建立起一个个的城市,更好的统治这片土地,要知道大唐真正控制北美不过是十多年的事情,而他们用十多年就做到了这个程度,无疑是令人惊叹的。”
  米洛维奇说道:“这就是女皇陛下要我们来大唐出使的主要原因吧,我们的西伯利亚更加广袤,如果能够建筑起铁路,那里的毛皮、木材和矿石就能够更方便地运送到莫斯科,而我们也可以在荒原上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