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开太多的兵力。
  受唐人的压力,清廷已经做了许多改变,比如说民人出行设卡大量减少。普通商旅经过石岭关这样的地方的时候,只需要缴纳少量的过路费,并无需携带路引之类的东西,也不会受到细致的盘查。当然像嘉庆此时带着这么大规模的人马经过,肯定是要受盘查的。嘉庆也会直接显露自己的身份,顺便在石岭关歇歇脚。
  见到大批没有什么制服和旗帜的军队样部队,石岭关守将自然紧闭关门,不会让他们过去。自有下面人上去,不过这下面人并不懂得收殓,大喇喇地喊出来了:“守将开关,圣上的车驾要在此经过,速速放行!”
  城门上有人喊:“你们一无天子仪仗,二无朝廷官衣,有何凭据说銮驾在其中?”
  下面人继续喊:“我有信物,你们吊我上去便可一观。”
  城楼上放下吊篮,但只许信物上来,人没让上。城楼上一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将手中看着手中信物,脸上表情瞬间变了,并没有特别多的敬畏神色,却多是一种难言的恨意或者说惊喜。
  老将旁边的一名中年军官难以置信地对老将道:“大人,难道真是皇帝?怎么会打扮成这个样子从咱们这里过?”
  老将开口道:“这还不明白,无非就是拳乱吓到了这位,唐人趁机动手更是将京城也给占了,皇帝这次精明了些,不想再落入唐人手中,所以就跑出来了,一路逃到了山西,打算从咱们这里过去呢。”
  中年男人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问道:“大人,咱们怎么办?”
  老将微微一笑道:“自二十年前惨败于唐人之手,我本也心灰意冷,大明重光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这天下,甚至不止中原九州之地,恐怕寰宇之内唐人都要称王称霸了。但老天开眼,给了咱们今天这机会,鞑子屠戮朱明皇室和我千万汉民的血仇尚未报,唐人终究是一群妄人,没有赶尽杀绝,今日咱们便宰了这野猪皮的皇帝,以告慰大明列祖列宗之亡魂,以解万古之恨!”
  中年军官会意,然后在城楼上大喊:“恭迎圣驾,请皇上车马先行入关!”
  车驾中的嘉庆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异象,还对左右道:“这石岭关的守将倒还谨慎,不错。”
  不过嘉庆的车马并没有首先入关,先入关的反而是侍卫的马队,老将和中年军官对视一眼,并未言语什么。这队伍中,没有哪辆马车显得特殊,显然是嘉庆故意希望混淆视线,不至于自己的车马太过突出。这样一来,石岭关的人无法判断嘉庆在哪个马车上。
  老将和中年军官原本所想是,先令嘉庆入关,然后高喊是伪装圣驾的贼寇,将关门立即关闭,然后令人围杀已经入关的嘉庆。但是嘉庆同样也比较谨慎,并没有首先入关,而是另随从先入关。这倒不是对石岭关不信任,而是仅仅是讲究个形式。
  中年军官在城上略微焦急,问道:“大人,现在如何是好?”
  老将沉吟片刻道:“围杀不成只能行刺了,一会儿你下去,说咱们石岭关官兵都希望能够一睹龙颜,请他在石岭关休息片刻,进些食水,咱们这些鲁钝将官也希望能够聆听圣训。”
  中年军官点点头,道:“知道了。”
  大批侍卫缓缓进城了,显然经过了长期的跋涉,他们都有些疲惫。这些侍卫都穿着民众的衣服,并不统一,甚至连携带的武器也都用步包缠了起来,尽量看起来像是逃难的难民。但是从行迹上来看,他们怎么都不太像是难民,逃难工具太好了一些,而且神色也看起来不像是普通人,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这里面有问题。
  中年军官下去之后,换了一副极为谦恭谄媚的神态,找到了队伍的话事人,说道:“圣上一路辛劳,不如在关城休息片刻,补充一些食水。杨标统等军官已集合,恭聆圣训。”
  嘉庆想了想,也说道:“便来见见这石岭关军官们吧。”
  他想的是表现出礼贤下士的一面,让这些平时连个京官都见不到的低级军官们感激涕零,可是嘉庆却万万没有想到,他却将自己置于了怎样一个危险的境地之中。


第792章 报应不爽
  老将对嘉庆行了一个军礼,由于唐礼强行取代原本清代的跪拜之礼,所以军将平时拜见皇帝都是采用军中的抱拳之礼。嘉庆也很会找心理安慰,也不是每个人都像是卢荫溥和曹振镛这般没脸没皮的,有的时候文人的腰杆子确实更软。嘉庆觉得,古有周亚夫细柳营见君不能全礼,今日铁岭关之将见君不拜也是正常。
  谁知道,老将就连一个抱拳都不太愿意向嘉庆行礼,当然他还是谨小慎微,也不正眼去瞧嘉庆,生怕自己的倨傲和对满清皇室的不屑兴趣表漏出来,乱了他的大计。
  对于他和很多以清军士兵身份留存在这铁岭关的兄弟来说,今天是一个天赐的机会。
  “陛下驾临铁岭关,末将与营中兄弟深感荣幸,时值多事之秋,陛下但有差遣,末将必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话说得铿锵有力,加上老将相貌奇伟,颇具声势,虽然声线有些细,听上去有些奇怪,但给人一种莫名的信任感。
  嘉庆不由点头,暗道:“果然天下贤能之人甚众,或隐于山野,或埋没于低流,此铁岭关之将,虽然年事已高,但应是有真才实学之人,有才而不得大用,实在是朝廷的罪过啊。若是能得天下能人异士襄助,何愁唐人逼迫,我大清天下不能安靖。”
  果然,这老将开口道:“陛下,末将有事起奏。今唐人心存险恶,多番意欲不利于圣上,更搬兵而来,步步紧逼,末将有一策可退虎狼唐军,保陛下之平安。”
  嘉庆来了兴趣,他觉得这老将不是池中之物,必有大才,好奇道:“你有何良策,速速与朕说来。”
  老将有些为难地指了指左右,道:“事关重大,末将请陛下借一步说话,只留最亲近可以信任之人于左右。”
  嘉庆点点头,赞这老将心思谨慎。他也清楚,唐人早已经把他的朝廷渗透得跟筛子一样了。他一路走来,也非常注意用心派人监视身边的人,哪怕是信任的人,也要采取互相监视,多人监视这样的手段,以确保没有人背叛自己,向唐人通风报信。嘉庆可以说是没有继承到他老子多少优点,倒是疑人的缺点继承了个完整,甚至更上一步。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嘉庆,因为某些角度这也不算被害妄想症,因为他的身边确实充满了各种危机,朝廷中不少身居高位的人就是唐人的眼线。
  此次唐人成功空降京中,救出了义和团准备祭旗的人质,必然是有内部人员将消息传给唐人了,嘉庆不满这群人吃里扒外,当然他更讨厌别人押宝押得居然不是自己,这容易让人心灰意冷。
  嘉庆能在这老将身上感到诚意,像是当年服侍他起居的宫人一样,所以不由靠近几步这老将,问道:“有何良策,快说吧。”
  就在这时候,老将才真的抬起头来正眼看了嘉庆,嘉庆看这老将面容觉得像是忠诚之人,可是他的眼睛中却藏着一种让嘉庆觉得非常不好的感觉。还没等嘉庆有什么动作,这老将突然一步踏出,似要将地板踏碎,他一张手就拉住了嘉庆的胳膊,脚上走了一个步法,仅一个转身的功夫,就将嘉庆拉入了自己的怀中,而嘉庆跌倒过来的瞬间,这老将的右掌猛地朝着嘉庆的腹部拍出,气势如虹,力道非凡!
  这一下实在太快,老将一手拽过嘉庆,一掌拍向皇帝的要害,时间短得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再加上这老将演技太好,恭顺得让人觉得不会有任何危险,就连侍卫们也根本没有想到,也根本来不及做任何的反应。
  老将在酝酿这行动的时候,曾经做过很多打算。如令忠实的兄弟们一拥而上,将嘉庆乱枪打死,或者自己接近以手枪击杀他,但是这样一来,掏枪的动作太慢,而且枪械放在身上也太容易被人察觉。他的年岁不小了,从少年时习武,更加信任自己的一身本事,而不是一把火枪。
  他这一掌是自己锤炼了数十年,经历了大起大落才练成的,有年少时意气风发的经历,有中年时驰骋大洋的豪气,有迷茫时无穷无尽的孤寂,有事败时万念俱灰的凄凉。即便他身体的巅峰期已过,但作为一个武人,这一掌虽然不至于似武侠小说一般开碑断石,但打在人身上,独特的运劲手法,足以令人内脏俱碎!
  嘉庆被一掌拍在柔软的腹部,当即噗的一口吐出鲜血。掌力柔中带刚,再吐一口血中已经带上了他被击碎的内脏的碎块。
  “刺客,有刺客!”这时候侍卫们才反应过来,有人拿刀,有人掏枪,一片混乱。
  而这里除了侍卫们,还有老将身旁的一应忠心兄弟们,他们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出,所以老将一出手的时候,他们纷纷举起手中枪支,朝着这边侍卫一阵开枪。而老将的副手中年军官此时也拔出手枪,朝着已经濒死的嘉庆身上连开数枪。
  嘉庆的双眼瞪得巨大,如同一直快要溺死的金鱼,摇摇晃晃地指着老将:“你,你……”
  老将形容淡定,看着嘉庆,眼神冰冷,他将下巴上粘的假胡子给拔下来,露出了光滑的下巴,厉声道:“好叫你这鞑子皇帝死的明白,杂家这一掌,是替惨遭你爱新觉罗家毒手的大明宗室打的,杀你一个还不够回本,但瞧你这王朝也要完蛋,宰一个在位的皇帝,算是告慰大明皇室在天之灵了。”
  嘉庆已经回光返照,仍旧难以置信,“你……是太监?前,前明的太监……怎么可能活到,活到现在?”
  老宦官哼哼冷笑,道:“早就灭亡的大唐,不也一样在今天出现了吗?杂家姓杨名真,是伺候我大明永乐皇帝的近前人,兴许杂家来到此间,就是应了这桩宿命,取了你这鞑子皇帝的性命,为我大明报仇雪恨!”
  这话嘉庆终究没有听到,他眼中的神采已经泯灭,大清王朝最后一个君王,就这样死在了一个穿越时空的明朝太监的手中。
  报应不爽啊!


第793章 新局
  嘉庆突然身死,侍卫们都慌乱了,以为整个铁岭关都反了,无差别地攻击铁岭关的兵将。而铁岭关的人自然是要抱团,虽然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守关主将居然把皇帝杀了,但是归功于唐人这么多年已经把皇帝这个字眼的神圣性大大弱化,铁岭关官兵们也不忌惮跟侍卫们拼一把。
  铁岭关清军毕竟主场作战,还有人数优势,侍卫们很快就被打败,而杨真这时候发言了,称这伙人是别有用心的人假扮的大清皇室,罪不可恕,须得全部杀死。
  接下来,就是铁岭关兵将用火枪和刀斧将这一行所有的侍卫和满清宗室、大臣们赶尽杀绝了。嘉庆一家包括妃嫔和子女,朝廷的一些阁臣和随行官员,全都没有逃过这场灾祸,纷纷身首异处。
  望着已经血流成河的铁岭关,杨真的表现却还是十分镇定的。二十年前兵败广东,杨真和天地会的人隐姓埋名,最后走了后门进入了山西清军,成了铁岭关的守将。杨真一面逃避着唐人的追捕,一面又希望积蓄力量继续反清,不过离了唐人的帮助,他再也不可能像当年扯起天地会一样得利。在山西十年时间,杨真又怕暴露自己,瞻前顾后,最后也是一事无成。
  但是无巧不成书,嘉庆西逃过铁岭关,却落在了他的手中。
  中年军官也是当年天地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