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5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欧洲出现了一件大事。
  在欧战结束之后,大唐跟几个国革盟国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条约期限为十年,也就是说到1805年,这份条约就正式生效了。除非是割地的条约,大唐在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国际条约一般都倾向于签比较短期的,因为这个时代的一切变化都太快了。
  大唐在欧洲的盟国主要是以下几个:德国、比利时、荷兰、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法国和意大利严格意义上不算是大唐盟国,双方没有签订攻守同盟条约,并不对各自承担责任。
  六个欧洲盟国中,大唐在每个国家都有驻军,陆海空军全都具备。大唐在这些国家的防务费用,是由大唐和所在国分摊承担的,因不同情况和地域而比例不同。大唐在欧洲驻扎的部队数量可以说是逐年增多的,在欧战刚结束的时候,大唐陆军仅在欧洲驻扎2个师的部队。十年之后,大唐欧洲战区的规模不断翻番,此时已经总兵力达8个师之多。这八个师中有五个师是以前称谓上的正规唐军,三个是欧洲师,也就是外籍兵团。不过后来国防部改革之后,所有为大唐效力的部队都被颁发了统一番号,比如三个欧洲师就被分配到了55师、56师和57师三个师级番号。
  大唐欧洲盟国近些年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其中以德国为甚。
  德国比较有名的《图片报》刊文指出:“……无疑,大唐对于德国的帮助是不可被忽视的,德国从独立建国到今天的发展,都与大唐的支持分不开关系。不过,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问题,如今的欧洲,战火硝烟的味道已经淡到让人闻不见,几乎没有人会预见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争。德国已经十年没有打仗了,而且我们很有理由持乐观态度,下一个十年仍旧不会打仗。而与此同时,数万名大唐的士兵使用着德国的军事设施,消费着德国提供的军事预算,而任何人都知道,大唐比德国富裕很多,如果他们愿意非常容易可以负担起海外驻军的消费。但是唐人并不愿意这样做,他们将这种收费看做理所当然地收保护费,而我们实际上没有什么危险,根本就不需要被保护。退一万步来说,德意志军队一直是一支让人自豪的武装力量,十年之前我们可以战胜敌人,而今时今日我们更加强大,有着三十多万训练精良的士兵,还有这欧洲先进的武器装备。即便有敌人侵略我们,我们可以将其打败。所以,大唐在德国的驻军,令人不得不忧虑。越来越多人看清了一个事实,大唐并不是自己叙述中那样一个主持公道、传播国际主义精神的导师,在其扩张国际主义的过程中,大唐强势地为自己争夺了大量的利益,到今天,全世界近一半的陆地都被大唐所占据。大唐也利用同样的手段,在经济上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和支配。在欧洲的驻军,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理解成大唐对国际霸权的掌握,因为这里有大唐的军队,所以欧洲不得不在大唐的面前俯首低眉。而依赖着这样的手段,大唐可以更肆无忌惮地对欧洲国家颐指气使、横征暴敛。如果我们真正是在追求建立国际主义社会,追求公平和正义,那么我们就不应该继续让大唐军队留在德国的土地上。”
  德国这样一个国革国家自然是有新闻审查制度的,但是即便如此,这篇《图片报》的文章还是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中,并且掀起了更广泛的讨论。不出意外的话,这件事的背后必然是有黑手的。
  普通的德国民众对于大唐驻军的态度也倾向于保守,十年的发展让德国人的自信心增长很快,他们已经抬起了头。从之前四分五裂的诸侯领地,变成了今天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德国人现实而实用主义,德国人觉得确实大唐的军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保护作用了。因为德国现在不怕任何敌人。可能要除了大唐之外,但是不管怎么想,大唐都没有跟德国打一仗的想法。
  世界前所未有地紧密,欧洲人也算是多少明白了世界各地的运转。大唐的全部精力,几乎都在开发华夏和北美上面,欧洲事务从十年前几乎出现在大唐的每一份文件中,到现在总统府签署的文件几乎不涉及欧洲问题。同时,欧洲市场对大唐的重要性也急速下降,大唐本国市场随着华夏地区的经济崛起而不断扩大,而且仍旧扩张着。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来就有些自视甚高的欧洲人,逐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欧洲人自己管理欧洲人,域外国家和势力不要插手进来。即便是关系与大唐亲密的德国都是这样的想法,甚至这些年发展得并不算太好的波兰也都变得更加自主,不希望看到大唐在本国事务中指手画脚。
  而实际是,大唐几乎不对德国、波兰等盟国的内政做任何的评论,除非严重侵犯大唐利益,大唐才会拿出来说一说,但实际上大唐还是非常尊重这些国家的主权的。这种尊重并未换来对等的尊重和感激,欧洲国家有些理所当然了。


第867章 驻军权
  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出现去大唐驻军的提议,立即就引起了大唐方面的重视。大唐也是一项的模式,并没有对此发表任何官方看法。在总统府白南召见了外交部长楚白和国防部长徐道润,了解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楚白首先说道:“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德波等国出现的舆论,背后是有官方背景的,没有官方的默许,这些国家的舆论上是不太可能出现这种话题的。德国已经在昨天向我们发出了非正式的照会,说不会续约同盟条款,希望我们能够了解其独立自主的国防政策和尊重德国的国家主权。”
  白南点点头,表情多少有些僵硬,道:“这是翅膀硬了,觉得足够有底气对我们说出拒绝的话来了。”
  徐道润此时做了一点解释,他说道:“我们从零一年开始就不断地增强欧洲战区的兵力部署,其实所有的战区都在加强,欧洲不是孤立的。但是德国看到自己境内的军队从数千人的规模涨到了几万人,难免会心里有一些打鼓。而且,德国现在不面临重大的国防压力,周遭的国家中,荷兰比利时不足为惧,奥地利已经彻底衰落了,波兰不成气候,法国和意大利虽强,但是德国的外交手段十分灵活,相处的关系也不错。至于英国,也已经失去了跨海攻击德国的能力,而且英国人不会这样做。所以,德国人越发觉得,我们加强兵力是为了加强对德国的控制,这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的。”
  楚白补充道:“波兰跟着闹这事,德国也是在其中动了手脚的。德国趁着工业化之际,对波兰的产业多有合作,实际上已经把波兰绑到了自己的战车上,波兰诸多产业都是德国的产业链上的一部分,再加上两国当年战争时期培养下的情谊,所以越发喜欢用一个声音说话。波兰发展不如德国,但是心气也不小的。毕竟我们当年把她变成了一个欧陆大国。波兰跟东边的沙俄关系并不好,防务压力是存在的,但是波兰人也变得有些骄傲了,他们认为自己能够从我们这里买到比俄国人更好的装备,而且当年他们‘打败’过俄国人,再加上德国的帮衬,俄国人的威胁不会特别大。”
  白南捏着下巴,沉吟道:“波兰这次跟着德国闹,是有一点始料未及的。德国的地理位置是谁都不怕,波兰还有一个俄罗斯在身边,居然也想让我们唐军撤出波兰境内,这是等于自废武功。虽然,俄罗斯攻打波兰的可能性确实小,即便我们不在波兰了,我们还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想要干涉的话仍旧很容易。”
  徐道润不满地道:“这就是最讨厌的事情了,这些国家在借着我们的势而狐假虎威,却不想付出什么,而我们能做的事情其实不多。”
  大唐手中确实有一把牌,对付德国和波兰,大唐可以用诸如贸易制裁、武器贸易制裁、政治制裁等多种手段,可是一旦使用了这种手段,双边关系就会出现严重的倒退,大唐本身会损失经济和政治的利益,而且激起德国和波兰的民意更加反对大唐。
  也许有的人说,大唐都已经是世界霸主了,何须管德国和波兰这样的二三流国家的意见呢。想要驻军就驻军,赖着不走就行了,德国和波兰除非采用严重的手段,否则大唐仍旧可以保持在这里的存在。但驻军的意义在这个情况下就严重削减了,本身处于一个敌意的环境之中,而且起不到真正大唐预设的作用,带来的麻烦更多。
  首先,大唐驻军欧洲,确实是为了增强大唐的存在感,对欧洲事务进行更多的影响。德国打算抵制大唐的驻军,其实就是在追求更强的国家地位和实力的体现。大唐不想退,德国不续约,唐军在德国的合法地位就受到了质疑。双方可能会出现摩擦,比如德国会给大唐的军事基地断电,拒绝提供补给等。大唐可以用制裁或者动武两种方式解决,动武的机会比较小,制裁比较大。毕竟中止与德国的多项合作,停止向其出口技术和先进武器,可能让德国的竞争力严重下滑。德国人不想承担这个后果。可同样的,大唐在德国投资了不少的产业,一旦发生制裁,大唐的利益也会随之受损,虽然在规模比例上不算什么,但实际上可能大唐赔的不比德国少。
  白南对于这件事情也多少有些犹豫,这件事根本上不是大唐做错了什么。欧洲国家在根本上还是有雄心的,即便他们大都认同了大唐的地位,可是一旦有机会,他们还是想往上爬,哪怕是理应算是大唐盟友的德国。国家之间只有利益,所谓的友谊也建构在共同利益之上。在德国独立和生存困难的时候,大唐就是德国的恩人和兄弟;在德国追求更高的目标的时候,大唐反而成了德国的绊脚石。
  德国不甘总是屈居其下,即便合作仍旧开展,但德国希望有一个更平等的地位,而且德国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
  最终白南还是广泛征求了党内的意见,对于这个问题,党内的态度也比较分歧,不过多数认为从德国撤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大唐能够控制荷兰和比利时两国的基本盘。这两个国家对于本国军队建设没怎么用力,基本完全指望唐军,所以是不会受德国忽悠把唐军请走的。
  大唐对于德国也进行了一些隐性地惩罚手段,比如商业竞争加剧,以及按下了一些技术的转移。德国最终影响了包括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在内的几个国家的驻军权续约,而大唐最终将欧洲驻军布置在了荷兰、比利时、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达尔马提亚,虽然区域上要缩小了很多,但是凭借大唐的战略投送的能力,实际上并没有多少降低。
  但这次大唐的让步,却引发出了长时间一系列的裂变,最终重塑了欧洲的格局。


第868章 巴尔干之乱(上)
  大唐调整欧洲战区的驻军之后,三个师大约五万多人驻扎在荷兰和比利时境内,其中包括一个欧洲师;两个师驻扎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包括一个欧洲师;三个师驻扎在迦太基海外领,包括一个欧洲师。达尔马提亚方面则由一个海军陆战队旅负责防务,达尔马提亚的斯普利特也是大唐北大西洋舰队的主要锚地之一。大唐海军北大西洋舰队另外的锚地在荷兰弗利辛恩、爱沙尼亚的塔林和北非的卡萨布兰卡。
  尽管这么一调整,唐军的部署多少显得有些局促,但实际上无损唐军在欧洲的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