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5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南倒不用担心在退休之后,不断有什么名人和企业家来拜访什么的,他不希望过分被人打扰,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退休老干部。
  除了小女儿,其他子女都不在身边了,而且小女儿白童也是属于整天不着家的那种新潮女孩,多少这让白南和许可馨有些寂寞。白南可以没事在家看看书,养养花草,许可馨则打算养宠物。
  在回好莱坞区房子的路上,许可馨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叹道:“十年的光景,这里已经又大变样了呢,人变得可是越来越多了。”
  白南笑笑,说道:“毕竟现在北美地区的人口已经突破八千万了啊,洛杉矶又是北美第一大城市,人多不是正常的么。”
  在大唐华夏统一之后,具备了向其他地区派遣移民的更强能力,这也使得大唐一些主要的殖民地区的人口增长也是显著。每年都有超过百万人的新移民来到北美定居,而且在进入19世纪之后,大唐对新城市的开发速度放缓了,更多的移民是进入原本已经存在的城镇,这使得一些城镇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
  大唐已经在从东岸到西岸北美各省建立了城镇,也就是说对于各地的实质控制到现在已经完全建成了。开辟新城镇的投入肯定更大,而且经济集群的效果也不一定更好,特别大唐现在什么地方都要用钱,华夏那么大的地方更是需要投资建设,所以北美方面则开始更加注意多快好省上面。
  再者,大唐北美的这八千万人口,还包括其他族裔的移民,原住民、欧洲移民都占据一定的比例,不过慢慢地这些族裔都不能在某一地区占据人口多数了。甚至,在美东地区,因为唐人的不断移入,并且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以及大唐方面更细致和世俗化的法律制度,使得很多原本的美国移民和加拿大移民都难以适应了。一些冲突时常出现,而吃亏的肯定永远都不会是华人。
  这个时候,英国等国又开出了“逆向移民”的政策。很多美国人都具备了一些工业技能,在知识上也相比很多英国培养的人才有优势,毕竟当年大唐可是重点扶植过美国的。还有一些美国资本家手中握有大量的私人资本可以用于投资建设。英国等国已经越发感觉到本国人才的缺乏,所以十分希望这些本身说英语的移民能够返回英国,为英国创造效益。
  不少在大唐呆的不算如意的美国人,就相应了英国的逆向移民政策,去到欧洲或者其他的英国殖民地去了,在加拿大的英国人移民的比例相当高,甚至三四成的人都离开了。大唐本身也是鼓励和支持这些家伙离开美东的,甚至大唐还专门搞了类似的服务,以十分低廉的船票运送这些移民离开美东,而且用公道地价格收回他们在本地的不动产和其他资产。
  这样一来,纽约、多伦多、费城等大城市中,华人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纽约在1809年华人的比例已经占到了六成半,掌握了城市经济的大头。
  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大唐国内的人口增长是极为迅速的。华夏地区在1810年的人口普查中,人口也突破了5亿,而这还是每年对外输出人口二三百万的情况下的增长。除了华人输出北美,大唐人口也大量进入南美拉普拉塔、南非地区、天方、北非和色雷斯等地。大唐现如今这个人口迁移的盛况,是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段中都没有出现过的,在另一位面中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大规模和持续稳定的人口迁移情况。而且这种迁移很大一部分是由政策性决定的,虽然投入巨大,但是很显然其收效也是巨大的。
  随着大唐的扩张,华人人口也开始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家园,影响力自然与日俱增了。除了南极洲之外,各大洲都开始有华人的主要聚居区,这个趋势而且会一直随着大唐的国势鼎盛而延续下去的。


第892章 新坦克(上)
  在白南离开国家权力中心之后,大唐仍在波澜不惊地运行着,新任总统胡发奎也在以极快的速度在熟悉着各种程序,并进行各种安排。大体上原本的政策和机制都还保留着,胡发奎需要做的只是快速地融入到这个模式之中。
  新总统需要更多地出席各种场合,让人们同样也习惯他的出现,这也是对各方面工作的一个掌握。有人曾经说,大唐总统的工作里,一半都是视察,虽不中亦不远矣。
  胡发奎上任不久后,就开始频繁地对唐军进行视察工作,对军队的视察包括很多方面,有国防部的管理体制,有基层部队的训练情况,还有新型武器的研发工作。胡发奎表现出来对于唐军的上心,是远远超过于白南的。
  这其实也是有道理的,白南时代,总统对于军队的掌控力是极强的,白南凭借着个人威望和国家机器能够很好地指挥这支庞大的军队。到了白南执政末期,唐军已经变成了一支规模巨大的常备军队,总规模超过二百万人,部署地区横跨全球。胡发奎认为自己的地位稳固,当先的要素就要是能指挥得动军队。所以,他要向军队方面施加更多的影响力。
  胡发奎一上台就更新了一系列跟军队有关的政策,包括军人待遇的提高,军人退伍转业之后的安置办法,这些都是能够实质性上惠及所有军人的东西,他打的主意就是施恩,从而让部队念他的好。
  另一方面,他也接触一些军中比较有发展潜力的年轻高级军官。跟白南一样,胡发奎也是军队出身的,带过兵打过仗。实际上在穿越之前,胡发奎就是明朝功勋之家后代,武艺传家。这些条件综合起来也使得他跟军队有着天然亲近。其实胡发奎的行动也是传统的政客会做的事情,或者是中国几千年政治的一些传统,用信人,建立自己的班底。
  这显然跟之前白南的做法是不同的,不过白南所具备的条件,也不是后来者能够具备的。
  除了笼络军方之外,胡发奎也特别关注军方的新科技武器的研发情况。当然重中之重当属已经落入他手中的核按钮,即便他是明代众出身,但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决定权,足以毁掉一个小国家,让数百万人丧生了。这种权力的威能让他颇为沉迷,但他也知道,这样的东西不能轻易动用,国革内部也有机制来阻止草率鲁莽的核打击。
  胡发奎知道自己可能终自己一生无法比拟白南在大唐的地位了,但胡发奎仍旧希望谋求一个历史定位。如果能够彻底击败对大唐形成挑战的欧洲,建立起一个对全球有序控制的新体系,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大唐的史书上也必定会有他的一笔,浓墨重彩。
  要实现这一切,就要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摧毁欧洲。这不是说用核弹灭绝欧洲人就能解决的,如果用这种挑战人道的方式去做事,那么大唐现政权必然会被本国人民质疑,能够做得出这种可怕事情的政权,也许在未来同样会对自己的人民下狠手,国家就像一个人,做事情必须是有底线的,完全没有底线行事,预示着的可能就是灭亡。
  所以,大唐不仅要有立于不败之地的核武器,常规武力更是要强大,这自然需要倚重唐军。胡发奎频繁视察军队,提高军队和军人的待遇,并且更加严格地执行训练,并计划增加唐军的军费,就是因为他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唐军,去埋葬欧洲联盟。
  胡发奎视察的第一件正在研发中的新武器是陆军正在研制的第二代主战坦克。唐军前后两型主战坦克都建造了相当多的数量,90式中型坦克数量造得相对少一些,但也有6000多辆的总产量,99式主战坦克产量则达到了34000辆之多。这主要是因为在90式为主力的年代,大唐部队的建制少,规模也不那么大,而到了现在大唐陆军有96个师,每个师虽然装备的坦克数量不同,也不一定以装备这款坦克为主,但加起来数量也是极大了。原本大唐不给外籍兵团装备重武器,不过到了现在,很多外籍兵团的士兵都是从大唐治下成长起来的,已经没有什么忠诚可以担忧了,所以在装备水平上跟唐军其他部队也达到了统一平齐。
  在胡发奎的视察现场,北方工业集团的人员为新任总统讲解道:“……现阶段,欧洲国家的新式坦克M1已经接近完成了,据说已经有小批量的装备部队。这款坦克将会被欧洲各主要国家的陆军统一装备。根据我们的了解,这款坦克的全重达32吨,最大公路行驶速度40公里每小时,主炮口径为76毫米,正面装甲的厚度在70mm以上。可以说,这款M1坦克已经达到了能与我国90式坦克相抗衡的地步,所以我国有必要开发下一代主战坦克,以维持我国陆军在装甲载具上的传统优势。”
  其实这个话说得一点都没逻辑,90式坦克是二十年前大唐陆军玩的东西了,七八年前就已经退役光了,现在大唐现役的9(5)9式坦克,性能上碾压欧洲人联合起来搞的那个M1是没有丝毫问题。
  北方工业搞的这个新型坦克,定位上是第二代主战坦克了,相比之前的99式,这款新坦克已经华丽转身成了六对负重轮,采用73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吨位提升到了40吨。主炮则是改进款的105毫米滑膛炮。新坦克也第一次装备了复合装甲,同时电子设备上的提高也极为显著,这款坦克装备了下反稳像火控、激光测距仪和红外成像仪。这当然也意味着这款主战坦克的价格必然将会大幅度提升,一改原本山寨苏式坦克那种性能约束而又皮实耐用,单价低适于暴兵。不过,得益于大唐电子工业的发展,虽然价格会有一些提升,这价格到不至于是大唐接受不了的。


第893章 新坦克(下)
  北方工业集团的人向新任总统大力宣传这一型还没有定名的坦克,自然是私心很大的。99式坦克的制造可以说是让北方工业以及其他产业链上的公司吃得相当肥了,虽然99式的价格比较便宜,但一口气生产了三万多辆,也算是令人震惊的事情了。大唐军队的规模本身就比较庞大,之前扩军的一波浪潮中,使得每一个师都拥有了庞大的装甲兵兵力。但很多军事领域的专家也批评称,大唐在军事装备的研发和投入上面有其随意性,很难谈得上是科学的。
  大唐保持巨大编制的军队有其必要性,毕竟其国土面积数千万平方公里,而且海外领众多,都需要进行守护。考虑到大唐巨大的体量,仅有不到二百万的陆军已经算是少的了。但同样考虑大唐的敌人强弱的话,这个数字显然又有些大了。当然最大的问题不是编制大,而是大唐国防部尝试将每一支部队精锐化,除了一些部队具有特殊的作战任务,比如山地作战、特种作战、两栖作战等,大部分标准化的陆军步兵师,装备有324辆主战坦克,而大唐有几十近百个师和各种独立编制,这样一算,所需的装备数量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另一位面中冷战时期的美国,每一型坦克的制造数量也差不多是一万多辆,还有相当部分是直接出口到国外的。这跟美国本身的防御形势是有关的,美国不像是苏联一样有着漫长的陆地边境线并且存在巨大威胁,加上美国自信于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完全可以在短期内造出大量的坦克,所以不需要现役装备太多。
  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大唐是不可能搞小而精的部队的,必然是大而全、大而强的军队。好在大唐发展武器装备都有其计划性,军工部门在一个时期只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