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5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自行火炮炮兵们对另一个同行的戏称,大唐的火箭炮部队。大唐在十多年前第一次成建制的装备火箭炮,发展到今天已经建成了火箭炮旅,在驻荷兰的陆军中,就有一个火箭炮旅隶属于集团军指挥部。这个火箭炮旅直接加强在前线,威力可怕。
  火箭炮旅装备的火箭炮名为03式多管火箭炮,口径300毫米,使用的是机动性极好的重型卡车,射程在40公里以上,组成了大唐陆军的火力投射最外的一圈。唐军和德军开始炮火互换之后,火箭炮旅一直被刘三辉压在手里没动,到这个时候拿出来,绝对是一鸣惊人的效果。
  在短时间内火箭炮投射的火力是普通身管火炮难以企及的密度,而且其射程远,打击的直接就是德军的陆军大部队,大量炮弹落入德军阵中的时候,德军立即就炸开了锅!


第913章 低地战役(五)
  普遍认为,大唐的军事指挥官都大大的狡猾,蔫坏蔫坏的。像是刘三辉这样,把一支火箭炮旅压在手里那么长时间不用,分明就是酝酿坑德国人一个大的。刘三辉也确实完成了他的“诈骗行动”,德国人在经过了几天的炮击之后,认为自己虽然承受损失,但仍旧可以跟大唐炮兵进行对轰,源源不绝地将后方的火炮运到第一线来进行补充。甚至,德国人还在第二线纵深开始排兵布阵,意思很明白,就是准备在差不多的时候进行渡河作战了。
  在军事情报上面,刘三辉占据太大的优势,他不仅在制空权确保之下能够派出大量的军机进行实地战场侦察,而且大唐的军事侦察卫星就对准战场,能够拍摄大量的有用情报给他。也正是因为情报的优势,刘三辉掌握到德军正在将越来越多的部队从纵深处推到第二线和第三线,而这都在大唐火箭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西欧集团军所属的火箭炮旅是每个营装备12门03式多管火箭炮,一个火箭炮旅不算备份一共是十六个营也就是192门炮,03式300毫米火箭炮每门是12管,一次齐射也就是2304发火箭弹……
  后世的军迷们总是开玩笑称,一发300远火的火箭弹就是一辆宝马7系在天上飞,远火旅的一次齐射,就等于慷慨的给对方寄送了上千辆宝马7系。先进火箭炮绝对是只有土豪才玩得起的玩具,好在现在大唐炮兵装备的03式火箭炮跟另一位面PLA的300远火还不是一个东西,大唐也用不起经过制导的大威力火箭弹,所以实际03式使用的火箭弹都是无制导的。但大唐炮兵有着先进火控,再加上本身火箭炮火力密度大的特点,杀伤性能其实并不差多少。
  大唐炮兵一出手不同凡响,二百多门身管火炮在空中侦察机和卫星的引导和反馈下,逐个敲掉德军第一线的炮兵阵地,而火箭炮则直接对付第二线的德军炮兵和大量的步兵。多日以来德军的步兵损失不重,主要还是因为他们都部署在大唐的自行火炮的射程以外,主要受空袭的损失。现在大片的火箭弹笼罩过来,全都傻了眼。
  更加暴力残酷的是,不少大唐火箭弹的战斗部是温压弹,即便德军在第二线阵地上挖了大批的防炮洞,可是士兵总是要呼吸的,快速被消耗的空气造成瞬时真空,顿时窒息了大批防炮洞之中的德军士兵。而两千枚火箭弹造成的一个大宽面的火力笼罩范围,基本上就是人间地狱了。
  刘三辉在前几日都没有让大唐炮兵敞开了向对手输出火力,根本就是为了让德国人产生错觉,以为唐军为了节省弹药正在控制火力的输出,或者使他们觉得唐军的火力根本就不过尔尔。
  现在全力出手,简直就是摧枯拉朽。
  刘三辉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舟桥部队立即在马斯河上面架起了三座浮桥。作为防守方的唐军利用这次突然的高强度炮击,发动了出人意料地反击作战。两个步兵师奉命过河对德军进行突击,而刘三辉还组织了集团军下属所有部队中的机降部队,以更快地速度攻打过去。
  大唐建立的快反师是三栖部队,也有一些快反师是以机降部队的形式建立的,简而言之就是装备大量的直升机,进行直升机空降作战。西欧集团军这边没有专职的机降师,但是有几个机降步兵团。
  快反机降部队利用直升机直接渡过马斯河,向德军第一线上残存的炮兵阵地发动进攻。为了避免误伤,自行火炮已经停止炮击,或者直接向前压迫,去攻击距离更远的敌人了。快反部队虽然是轻装部队,不过对付德军的炮兵也是绰绰有余了。更何况,大唐还有武直在空中提供火力的支援,德军的炮兵部队在被打得本来就不剩几个人的情况下就被机降团给端掉了。
  半小时的功夫,已经有大量的大唐陆军的机械化部队成功过河,这些部队不停歇,马不停蹄地向德军部署在马斯河东岸的第二线纵深阵位发动进攻。刚刚的温压弹火箭炮袭击已经过去了,德军第二线阵地上一片狼藉,战后经过粗略的统计,仅火箭炮旅的一波齐射,就杀伤了超过13000名德军士兵,这也是几乎有史以来最短时间内最高效率的军事屠戮了。
  大唐士兵进入德军第二线阵地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几个活人了,德军准备的大量的装甲载具和火炮也有近一半被摧毁,防炮洞也毁得七七八八,可见这次的炮击效果有多好。
  刘三辉在经过前线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立即下了新的命令。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刘三辉命部队继续突击,凿穿德军的后续部队,给压在马斯河上的德军十六万大军造成一个决定性的损失。
  刘三辉的打算可以说是非常具有建设性和中肯的,只要唐军利用两个步兵师突破德军再两道纵深防线,立即进行分割包围,歼灭大批德军,就能够实现对德军的重创,使得德军在短时间内无法再从东面威胁大唐在低地地区的军事基地群。而刘三辉就可以将重心转向西面,对付攻打过来的法军部队。
  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旋转门战术,先拿掉一个敌人,再回头去打另一个敌人。
  这个战术在执行之初是非常成功的,急袭炮击造成大批德军伤亡和头两道战线的崩溃,大批唐军机械化部队又撞上了德军的第三道防线,同样也在之前的炮击中受损严重,仅进行了二十多分钟的战斗,德军第三道防线告破。此时唐军开始分头吃掉这条防线上的德军,大约有9000名德军被歼,一万多名德军被俘。
  正当刘三辉认为事情进展地一切顺利,自己在一天之内兴许可以灭掉一半德军的时候,在第四条战线上,唐军开始遇到了一些挑战。


第914章 低地战役(六)
  唐军的自行火炮自然地在跟随机械化部队前进,开到纵深第四道防线的时候,炮兵部队就是一顿炮打,给德军部队造成损失。随之就是大唐的坦克和装甲车冲锋,简而言之就是经典的步坦炮协同战术。唐军搞这套战术也搞了二十多年,现在玩得也算是炉火纯青了,层次感也相当强。基本上炮兵完成十多分钟的急袭之后,装甲部队就跟上来,直接狠狠地撞在德国人的脸上了。德国人构筑的防线基本上也是壕沟和加固工事组成的,这套体系其实还是师承于大唐军队,所以唐军对此也比较了解。
  区区战壕和碉堡对唐军来说形不成什么太大的威胁,唐军还有空中的强击机不断地俯冲下来,用30毫米的机炮和炸弹教训着德国人。
  德国人在纵深防线上也布置了一些反坦克的火力,战防炮和一些火箭弹会对唐军造成些许威胁,不过并不很大。第一轮炮火压制中,就有不少被毁,装甲兵突击的时候,如果发现敌方战防炮开火,就会立即对付这个威胁点,加上空军强击机也会重点对付这类目标,所以只有一两辆唐军坦克或装甲车被击中。
  防线的突破轻而易举,但随即唐军遇到了第一个麻烦。德国人的填补防守空缺的速度有些惊人。
  刘三辉接到前方反馈之后,咂摸着嘴吧说道:“动态防御体系啊,德国人不错哟。”
  德国人布置的防线相对机动并且可以灵活调配,当一个阵位被击穿,出现了缺口,德国人可以从侧方和后方快速地调集兵力进行填补,这对于唐军来说还是有些麻烦的,但也到不了棘手的状态。
  执行突破的部队在刚才消耗了不少弹药和受到了一定损伤,唐军正常的进展是以后续部队替下突破的部队,形成滚动轮替,时刻保证最前冲锋的部队的战斗力和活力。不过德国人的补充速度很快,这就迫使刚才战斗的部队,被拖入更长的战斗之中。
  德军的补充力量,同样也是以坦克为主的机械化部队,一次补充上来的兵力,大约有三十多辆M1坦克。
  这些坦克的性能相比唐军的99式坦克还是差距不少的,尤其是现在刘三辉麾下部队装备的99式坦克已经更换了新式的电子设备,以及加挂了反应装甲,更不是M1坦克能够相提并论的了。
  要正面击毁唐军的坦克,M1是办不到的,不过缠斗同样让人觉得麻烦。唐军的坦克备弹已经不超过五发,而且乘员们多少有些疲倦了,有些车组连续射击都没有取得战果,已经跟德军坦克近身相接,相互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几十米百米的样子了。
  不过在这个距离上,M1的那点正面装甲厚度,对下山(其实是平地)的99来说也跟纸糊的没太多分别。
  唐军坦克很快就一个个将德军坦克炮塔给掀飞了,而这些99式本身也没什么弹药了,还有一辆出现了机械故障,直接趴窝在战场上了。
  德军第二波准备抢回战线的部队又来了,而唐军这一支部队已经不可能再战了,所以他们只能向后退却,让接替上来的部队迎战。而机械故障趴窝的坦克,只能让乘员跳出来登上其他车,然后其他车将其摧毁,以防被敌人得到。
  其实作为大唐主力坦克之一的99式的可靠性还是非常好的,其设计水平很高,而且生产工艺也比较精湛,使得在战场上,这型坦克是装甲兵们最可靠的载具。反倒是最新锐的坦克12式主战坦克,因为采用了比较多的新技术,所以还不算太稳定。
  唐军突击部队稍微退却了一段距离,德军风风火火地赶上来,想要夺回这个被攻破的缺口,稳固这道防线,不多唐军不可能让自己的部队前后脱节严重的。大唐军官接受的军事教育、指挥艺术和理论都是这个时代最先进和完善的,更有大量的演习和训练,基本上不会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
  唐军滚动接替上来的装甲团已经到位了,这个团的编制更大,而且还全部装备12式主战坦克。12式坦克定型以来,年产量都在2000多辆,虽然没有完全装备每一支装甲部队,但是基本能够保证每个集团军都拥有一部分最新坦克的装甲团。当然,实际上在对付M1这种货色时,99式和12式的分别并没有太大,M1都无法洞穿这两种坦克的装甲,这两种坦克都随便打一炮就能干掉M1。
  火控更出色,还拥有自动装弹机的12式坦克在对付顶上来的德军坦克时,占尽优势。2000米的距离上,在M1根本够不着12式坦克的时候,12式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火了,更Bug的是这么远的距离上,它们的命中率还奇高,仅仅是第一波射出的十多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中,就有八发直接击穿对方坦克。
  只是,唐军装甲兵们有意使用最好的穿甲弹对付敌人,可是M1的装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