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5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6000多辆坦克,而且还不是全部的M1型,当年从大唐进口的那些外贸猴版坦克同样也在服役之中。这会儿强…7击毁的不少战车,就是当初大唐出口给法国的,还有法国获得授权自产的大唐设计的坦克。
  被空袭后自然收缩了一点,攻击的连贯性就没有了。法军在失去了拿破仑之后,似乎也没有了特别出色的表现,这一时期的法军虽然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却总体表现不尽如人意。
  要是换德军,在遭受到唐军这个强度的轰炸之后,兴许还能够继续向前冲,但法军就不会了。当然继续冲锋也许是更差的选择,因为被消耗和打乱攻击形态的军队,更容易被唐军地面部队所摧毁。
  法军停止进攻脚步之后,唐军反而又动了,在制空权之下,唐军自行火炮部队在其他机械化步兵的掩护之下,前出到几个预设的阵地,向法军发动炮击。这次炮击一共有六个唐军自行火炮营几十门炮,但是却给法军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这是因为大唐炮兵有着天上的眼睛能够为他们观察,并且选择最容易产生战果的目标,再加上唐军这一代的自行火炮因为火控和威力的提升,都使得对敌人的打击效果更好了。每门自行火炮的射速都是欧洲国家同类产品的数倍以上,这就代表着同一时间内可以输出的炮弹数量更多。
  半小时内,六千多枚炮弹席卷了法军,法军根本站不住脚跟,不仅没有向前,反而又撤回到了出兵的起点。


第917章 低地战役(九)
  法军在战斗中被唐军强击机部队的空袭杀伤了三千多人,损失了战车上百辆,着实让法国人有些肉疼。作为法军前线司令官的达武,立即向法国国防部汇报称:“……想要与唐军抗衡甚至击败唐军,我们必须有做好承受重大损失的心理准备。唐军在军事科技上的优势,是我们难以匹敌的。但是幸运又不幸的事情在于,法兰西和其他的欧洲盟友已经足够强大,我们是存在击败唐军的方法的。德国人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准备付诸实践。唐军在比利时只有十几万部队,而且装备和弹药补给都是有限的。只要我们能够以十倍唐军的兵力不间断地向唐军发动进攻,唐军一定会最终被打败的。这也同样意味着我们要承受十倍于唐军的损失,但毕竟有胜利的方法总比完全没有希望更好,对吗?”
  欧盟军事委员会有总体的战争策略,其核心主轴即,肃清在欧洲大陆及北非等地的唐军部队,以海军作为屏障,保卫欧洲的安全,让唐人再无法插手进来。
  欧洲人从开始就预感要取得这个程度的胜利,必然会付出重大的代价。但是很多欧洲的领导者和政客们都认为这个代价是值得的,欧洲从此可以摆脱大唐的钳制,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不用再看唐人眼色行事了。
  当然很多人也是反对与大唐战争的,他们认为即便欧洲最终获得胜利,也不太可能实际得到什么好处,大唐失去了欧洲仍旧是强大的大唐,因为大唐的核心利益在东亚和北美。可是战争已经开启了,军人们在这个时候不能因为自己的见解而懈怠于战场,所以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想如何对付唐军。
  达武的汇报还是在法国国防部之中受到了重视,法国政府开始效仿德国,发布了全国性动员令,筹备更大规模的攻势。
  法德两国的动员程度令大唐都觉得震惊的,毕竟不是二战时期,法国和德国在本位面由于大唐给时代的马车安上了新发动机,所以跑得更快一点。拿破仑战争在本位面中基本上等于没有发生,欧洲得以平静地发展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经济发展和医疗进步,都使得两国的人口大副增长,两国总人口都在四千多万人,德国反而比法国更多一点,这是因为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一场低地战役,法德双方的进展都不顺利,被唐军打败,而且交换比十分难看。通过这场战役,欧洲人也丢掉了唐军可能不如想象中那么强的幻想——唐军仍是这个星球上战力最强大的军队。为了取胜,必须武装更多的士兵,制造更多的军事武器。
  在战前,法军常备军规模约40万人,德军稍多一点也不过55万人。低地战役唐军不过14万人的兵力,对抗法德两军超过20万兵力,生生地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吃掉了法军和德军接近10万人,更是造成了不少的平民伤亡和经济财产的损失。反观唐军本身,其损失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这样的战役,并没有吓到欧洲人,他们反而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全国性动员了,德国宣布的早一点,法国稍晚,但分别也不算大。
  德国方面直接宣布组建一支200万人规模的庞大部队,法国也不含糊,叫出了150万法军的口号。德国在这方面有一些优势,仿照大唐的预备役制度,德国也有比较完整的预备役和民兵体系,在战时能够相对更迅速地转换成实际的战斗力。不过整建这么大规模的一支军队,德国也是需要花时间的,特别是德国并没有足够的军事装备去装备200万人的军队。所以德国不得不全力转入战时状态,所有用来生产民品的工厂在,只要有能力都用来生产武器装备。一切资源受限向军工业倾斜,国家也将大量的经费投入武器的研发上面,希望能够尽可能缩小与唐军武器科技的差距。
  德军和法军都抽调现役的常备军,又一次组成了低地军团,分别陈列在荷兰与比利时的东西两侧,不过却没有仓促地向这里发动进攻。德军的派兵布阵也已经受战争影响,变得更加聪明。德军将部队以比较小的编制,洒在了更多的地方,同时部署了大量的伪装。这使得唐军的空中力量在对德军进行轰炸的时候,将会遇到更多困难,取得的战果也会变小。
  德军不贸然开战,是知道就算再发动一波二十万人的攻势,唐军仍旧能够击败他们,只是徒劳地消耗了自己。德国元帅布吕歇尔在战争之前已经选择主动退役,他拒绝与唐军作战,虽然马恩斯对其多番挽留,但仍旧无法使这位德国最负盛名的老元帅回心转意。德军的前线司令由一位出身容克的范·克莱斯特元帅担任,这位元帅早前也是普鲁士军人,其后改换门庭变成了德国军人。
  克莱斯特也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他控制任何从陆地进入比利时的交通道路,使得没有任何的物资能够运送到比利时。同时他也不发兵与唐军交战,就是采取这样僵持的手段。他深知凭借自己手上刚补充的二十多万德军,是无力取胜的,所以他只需要给唐军造成紧张感,进行压迫。
  一旦德军完成了扩军,新兵组建成新的军队,那么德军可以发动十倍于唐军的攻势,从多个方向出击,让唐军根本顾不过来,而且无力应付。即便现在的战争的先进和精密程度大大提高了,但是人数多的一方仍旧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
  德军和法军都是现代军队,很难击败少数部队之后导致大规模的军队投降。唐军最大的问题是在西欧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而且敌人太多,难以像二战德国一样一拳就把法国给打趴下了,也许唐军能够一路平推到巴黎,但比利时和荷兰一定就丢了,那也没有太多的意义。现在这个法国政府的抵抗决心还是很坚决的。


第918章 四面受敌
  法德先行表率地进行全国总动员,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紧随其后。乌克兰主要地区已经丢掉的俄罗斯也宣布进入全面动员状态,但俄罗斯人的办事速度加上其仍旧有些封建化的体制,使俄国的行动速度远没有法国和德国迅速。不过,沙俄的心也是很大的,直接就宣布动员200万人组成俄军,这基本上是其国内介于20…45之间成年男子的三分之一的数量了。不过法国和德国武装这么多人都缺少武器,俄罗斯更是这个样子了,俄国现在不断在欧盟会议上哭穷,要求其他欧盟国家对俄罗斯进行大量援助。
  英国等国也清楚,俄罗斯要是不给他们援助,恐怕真的没有办法支撑下去,所以英国等国签订了法案,向俄罗斯援助大批的军事装备。
  欧盟方面一方面准备,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在战略上不断地挤压唐军。毕竟欧盟是一个国家联合体,除了英法德西意俄等大国,还有各种小国,这些小国的实力往往也不能小看的。大唐在欧洲的据点偏于碎片化,防守起来难度就非常地大。几乎每一块土地都受到敌人的威胁,就没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首先是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虽然俄罗斯自己都不敢两线开战,毕竟当年唐军围困圣彼得堡,差点就攻破了。现在俄军对乌克兰的形势挠破了头皮,不会轻易地在北面有所行动的。而挑动攻打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是几个二流欧洲国家,分别是波兰、瑞典和丹麦(占据挪威)。这些国家实力不及一线的欧洲强国,但是集合起来也算是有不小的力量了。尤其是波兰,对于吞并波罗的海沿岸的两个区域十分有兴趣。
  波兰出兵15万,瑞典出兵7万,丹麦出兵4万,总计26万人。相比之下,唐军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守军仅为4个师的兵力,还有一个欧洲师是不满编的。更有些麻烦的是,当地的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也有些蠢蠢欲动。
  唐人将这里变成了海外领,这些年移民了不少华人过来,当地人竞争不过华人,认为是华人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肤色上的不同还是加剧了不信任,尽管一些当地人的生活也因为唐人的到来明显变好了,但是他们不愿意把这个原因归结到唐人身上。欧洲一些国家也派人煽动当地的独立分子,许诺一旦击败这里的唐军,就让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这两个民族的人口不过数十万的样子,即便独立了,其实也是要仰人鼻息的。
  另外一个大唐比较危险的地方是达尔马提亚,作为巴尔干半岛上一条狭长的山地地区,达尔马提亚在大唐的海外领中十分不起眼。人口不多,也没什么特别的产业,就是出产葡萄酒还有点名气。大唐在此经营了海军基地,是地中海舰队的重要母港。
  不过,唐军在此驻军也不算多,本身地形的险峻不仅增加了进攻难度,其实也增加了防守难度,特别是唐军拥有大量的机械化装备,而在这样的山地作战,机械化装备是受限制的。
  达尔马提亚正面南斯拉夫王国,这个成立时间不长的王国,国力其实还相当孱弱,从土耳其独立出来以后,这里的经济发展也并不迅速,不过还是靠着欧洲盟国的援助,拉扯起一支还算不错的军队。南斯拉夫有一支20万人的军队,相比达尔马提亚只有海军陆战队防守,规模还是有些吓人的。
  欧盟军事委员会希望,南斯拉夫能够击败这里的唐军,占领达尔马提亚,毁掉斯普利特海军基地,这就会使得唐军少了在地中海的一个落脚点,更是使大唐海军陷入被动。
  接下来是色雷斯和保加利亚,这两个国家名义上都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前者基本上都是唐人在治理,而且也移民了大量华人过来,后者则直接受大唐的控制,属于傀儡国。这里本来唐军驻扎了不少的军队的,乌克兰战役爆发之后,唐军大量地转移到了乌克兰作战,这里的防御充实度就相对降低了一些。
  对欧洲人来说,击破色雷斯,断掉在乌克兰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