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天下-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福?

只听高显哈哈一笑,“母后说笑了,朕这表妹还有许多大事要办,哪有空去念经诵佛?行了,今儿年三十,咱们母子也该回家团圆才对,别打扰舅舅一家了,走吧。”

不能走啊!

沐太后急了,“皇上,哀家可是一心为了大梁朝,才宁愿牺牲亲侄女也要她入宝光寺修行的。如果皇上有正经事交她办,她便是出家修行了也一样可以为国效力的。”

高显眼神一眯,脸上虽是笑着,可周遭的空气明显冷了三分,“母后的心意朕很明白,但表妹是小舅舅唯一的嫡女,让她出家,朕可没这么狠心。就算一定要去,也应该是朕的女儿才对,这才显得对菩萨更加恭敬。”

沐太后身形一震,“皇上您!”

“好了母后,朕都已经大安了,这些事您就别再操心了,好好回宫去准备儿孙们前来磕头拜年吧。”高显转身笑道,“明儿大年初一,舅舅也带着一家子来宫里转转吧,老人家也带上。唔……舅母和表妹也没身象样的衣裳,朕回去准备了就让人送来,到时舅舅可不要再推辞了。”

沐劭勤微露喜色,明白皇上这是要赐妻女诰命朝服了,便不再推辞拜谢道,“多谢皇上隆恩!”

高显微微颔首,忽地看向人群后的欧阳康,“你就是苏澄的那个学生吧。”

“是。”相较于众人的喜形于色,欧阳大少的平静无波就显得犹为吸引人的注意。

不过,他能说,他的心情是喜忧参半吗?他家念福入了皇上的眼,他开心。可他家念福要得皇上的封赏,咳咳,他就开心不起来了。一个县君就够让人难以高攀了,再封个郡主。他得上哪儿才能借到那么长的梯子够得着?

所以别看欧阳大少眼下这副模样,全是纠结成的。

不过这少年老成的表情却让高显看得颇为满意,“一会儿到宫门口等着。把你家先生接回去吧。”

呃?欧阳康这才欢喜过来,谢天谢地。自家先生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了!伏地拜谢后又道,“那能否请太后娘娘也开个恩典?之前太后娘娘将我们家收养的十三个小乞丐召去宫中,今儿过年,可否放他们一起回家团圆?”

沐太后面皮一僵,这事她早不知忘到哪儿去了好吧?这小子怎么记得这么清楚?又不是他亲生的,他至于记得这么清楚么?

可高显已经答应了,“朕代母后答应了。过年嘛,给他们多赏些东西,让孩子们也好好的回家过个年!”

“多谢皇上表哥!”这回连念福也忍不住一起喜滋滋的拜谢下去。

终于可以一家团圆了,真好!

皇上走了。太后走了。

欧阳康也该走了,不过走前,他还是抓紧时间,给沐劭勤递上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我家祖母明日原打算带我一起来拜个年。眼下先生既然回来了,只怕到时要一起登门,只不知国公爷何时方便,到时可使人告知一声?”

沐劭勤觉得有些奇怪,你家祖母为何要亲自上我家来拜年?还在大年初一。还要带上你家先生,这是干嘛?

可蕙娘却是明白的,忙忙接了欧阳康手中的帖子,“原来你家老太太也上京城来了么?替我们问个好,你赶紧先去接你先生吧,有什么话咱们回头再说。”

还是丈母娘够意思!沐劭勤看不见,欧阳大少再次施以拜别长辈最隆重的大礼,走了。

回头沐劭勤立即吩咐人将那三千石粮食送往皇宫,就把蕙娘抓一旁问话了,“这小子究竟怎么回事?他家祖母为何要来我家拜年?”

蕙娘嘿嘿一乐,“瞧这意思,你闺女有人要了。”

听她把大意一说,沐劭勤顿时大怒,“我闺女才不要那种女婿!什么镯子,明儿就退回去!”



皇宫。

亲自将太后送进仁寿宫,摒退下人,高显的脸色才冷了下来。

沐太后有些不安,“皇上……”

“母后还知道朕是皇上吗?”高显的语气不善,脸上象是罩了一层寒冰,“朕还以为,自己是捡来的,母后正想着怎么把朕刚刚打下的江山毁了去!”

沐太后大惊失色,“皇上何出此言?自你走后,哀家哪日不是焚香祝祷,祈求你平安归来。你这么说,就不怕伤了哀家的心吗?”

高显怒极,掷地有声的道,“如果朕伤了母后的心,朕愿意道歉。可那些千千万万被母后伤了心,甚至伤了身体发肤的子民们,母后要怎么解释?”

沐太后惊呼一声,“皇上,你,你说的是什么话?”

“难道朕说错了吗?”高显气得头都开始疼了,“朕走之前,告诉母后,是怕后宫有人作乱,影响到前朝不稳。朕是多么的信任母后啊,可母后您都干了些什么呀!

朕已经派人去查验过了,北市那批原该给灾民的粮食足有三千斤啊,全给毁了!这些粮食能救多少人的命,让多少人吃一顿饱饭,母后想过没有?”

沐太后被他骂得又羞又恼,“大不了这批粮食由哀家补上就是!”

高显气结,“母后您是不是觉得不过一点粮食,浪费了也没关系?那要不您跟朕去难民所看看,亲自在那里住几日,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再来跟朕说这话好不好?小舅舅的女儿,替您做了这么大的功德,您不想着怎么回报,还让她出家?母后,这是嫌咱们大梁朝太顺当了,想让我们亡国么?”

☆、314章 大礼

高显怎么也忘不了自己初回京城时看到的那一幕。

满地灾民中,一个三四岁孩子的小小身影显得格外突出。跟别的孩子哭闹着要东西吃不同,那孩子伸出纤瘦得比麻杆粗不了多少的胳膊送到已经饿得奄奄一息的老人家跟前,稚气又无邪的说,“奶奶,你吃我吧。我的肉肉是香香的,好吃。”

只这一句,差点让高显这个在血与火中打滚了大半辈子的男人心疼得落下泪来。

这还是京城哪,他治下的子民,居然就到了要食亲子之肉的地步了吗?赈灾的人在哪儿?官员们都在哪儿?!

根本没办法进宫休息,已经疲倦之极的高显先在京城四周转了一圈。幸好,其他几市的情况虽也不乐观,但都比北市要强。可北市为什么就没人管呢?

高显不糊涂,先不去找官员,随便找个灾民一打听,就说是因为祝姐儿不在,给抓到宫里去了。

可祝姐儿是谁?为什么她一不在,北市聚集的这么多的老弱病残就没人管了?

面对着儿子的质问,沐太后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她能说,她是忘了吗?

在把念福抓进宫来之后,她忙着跟她斗气,忙着琢磨要怎么圆回自己的面子,完全忘了北市还有那么多的灾民等着吃饭!

“哀家……哀家不是不想管,只是,只是这粮食也不够了呀……”这样的解释,连沐太后自己都觉得太过苍白无力,忽地又恼道,“朝廷那些官员都是吃白饭的么?怎么哀家不过问,他们都不管的?”

高显听着这话,差点没背过气去,“母后!您若只是我的亲娘倒也罢了。可您是我的母后啊!国君之母,您都带头对那些百姓的死活不管不顾了,下面还有谁敢管?”

沐太后眼神闪烁。到底有几分赧颜,“那哀家。哀家这就派人去赈灾行么?对了,你小舅舅这回收了不少粮食回来,他答应捐的,都跟哀家说好了。”

高显无力的摆了摆手,“这些事就不劳母后操心了,儿子关起门来跟您说这些话,也不是想要教训您。儿子只是想让您知道。您现在不仅是儿子的亲娘,您还是天子的母后啊!一举一动皆关系着朝堂安稳,百姓民生,您往后能不能在做什么事之前。都先想一想会有些什么后果?”

沐太后给儿子说得羞愧不已,无言以对。

高显痛心疾首道,“北市的事我都打听清楚了,母后您知不知道表妹是怎么撑过这些天的?要是没有她,灾民们早就暴动了!可就是这样一个好姑娘。您还要逼着她去出家。您信不信,您真要敢这么做,不出几日,那宝光寺都得给人拆了!您要觉得是我夸张了,尽可以去北市走一走。看一看,看看那里的灾民是怎么盼着祝姐儿回去的!”

真……她真有这么好?沐太后有些不信。

可高显已经没时间跟她解释了,他眼下有太多太多的事要做,甚至都没时间合个眼喘口气,只能拣最重要的跟母亲说清楚,“母后,您不喜欢表妹,也不喜欢舅母,对吧?可她们真的做错了什么了吗?”

沐太后被儿子问得陡然一惊,却见高显望着她摇头苦笑,“撇开她们的身份,她们首先全是大梁百姓。母后,您觉得您身为一国太后,就凭个人的一已喜好便对一个普通的百姓横加刁难,这样的事,真的是一国太后应该做的吗?”

他知道了?那他的父亲呢?他又知道多少?

沐太后心中的震惊甚至胜过方才高显对她的指责,“你……你……”

她连话都说不清楚,开始结结巴巴。

可高显重重叹息一声,“我只知道母后是我的亲娘,其余的,我什么也不想知道。只是母后,您显然还不明白您这个太后到底是干什么的。所以儿子以为,还是让母后清清静静的想一想比较好。”

沐太后一哽,难道儿子还要处罚她?给她禁足?

只听高显静静道,“母后年纪大了,经不得劳累,今明两日的祭祀大典有皇后陪着朕就够了。这样佳节,我想母后也该思念父皇了,初一朝拜之后,不如就请母后挪驾玉华宫,去给父皇做上九九八十一天的法事吧。”

沐太后闻言,不可置信瘫坐在椅子上了。这样的惩罚,可是比禁足严厉十倍百倍!

祭祀大典,是对家族每个人身份的最大肯定。往年女眷这里,都是由她主持,可是今年要她退位让贤,换上皇后,这是什么意思?

还有玉华宫,那是什么地方?那地方虽也在宫中,却是用来祭祀参拜的宫殿。把她关到那里九九八十一天,那别说新年里的所有重大活动她没法插手了,就是宫中的日常事务管理大权只怕也要落入旁人之手!等到三个月后她再出来,这宫中还有谁会把她这个太后放在眼里?

可是高显决绝的背影,显然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一动不动的坐了许久,沐太后才喃喃的迷惘的问,“难道,真的是哀家做错了吗?”

可惜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她。

那么,她要不要去北市走走看看?

沐太后很犹豫,她想看到儿子说的不是真的,更怕看到儿子说的就是真的。

高显没时间理母后这些小心思,他很忙,忙着新年朝贺,忙着处理积压的政务,最最头疼的,是忙着收拾母后丢下的烂摊子。

不过在这样的百忙之中,有一道圣旨却是一定要发出去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咨尔平国公秉性安和,虽贵为皇亲,却素知百姓疾苦,当此国难之际,殚精竭虑,筹措粮食有功,特加封平王。其妻施氏,加封平王妃。其父封正八品给事郎,其母封为八品安人。另有平王嫡长女,聪慧仁厚,乐善好施,于赈灾中立下大功,特封为嘉善郡主。钦此。”

那小太监传完圣旨笑道,“皇上特意让舍人把这道上圣旨写得浅白些,说若是王妃娘娘和老太爷老夫人听不懂,那就是舍人的过错,请问贵人听懂了没?”

再听不懂,真是个傻子了。只是沐劭勤听得女儿封号二字,却有些喜忧参半。

不过施蕙娘却是喜上眉梢,连连点头,“听懂了,只是给我爹封那个给事郎是什么官儿啊?他老人家又不识字,怎么当得了官儿?”

小太监笑道,“王妃娘娘且宽心,这给事郎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